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 第279章:你们签了那么多合约,现在是还的时候了。

「老爷子没说啥吧?」

「有没有怪罪你和儿子?」

「老二是不是真瘫了,我听说严重的很动,都动不了了。」

东宫门口,早就知道儿子丈夫今天回来的张氏,带着刚入宫的儿媳妇塔格依力斯,看着门口的方向翘首以盼。

等见到朱胖胖和朱瞻圭走了进来,连忙迎了上去,嘴巴如机关枪一样,哒哒哒的问了好几个问题。

朱胖胖看了看媳妇那期待的眼神,无奈的摇了摇头,背手走向了屋中。

「喂!你怎么啦!」

「饭都好了,可以吃啦!」

「还有,明天大孙子回来,你要不要再准备一点备课的内容,明天再教教他。」

可惜不管张氏怎么问,朱胖胖没搭理她,只是默默的走进了书房关上了门。

「你爹这是怎么了?」

见丈夫不搭理自己,张氏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来到朱瞻圭身边小声的询问。

「我爹可能心情太好,一时间没回过神来吧!」

「心情太好,老二瘫了虽然是好事,可这事儿也不能表于脸上,让你爷爷看到了,又该生气了。」

朱瞻圭摇了摇头,看了看左右,见只有塔格依力斯在身边,便凑到母亲耳边小声道。

「不单单是二叔的事,上午回来的时候,我爷爷当着我们几个人的面说了,他明年再当一年家,后年就让我爹继位。」

「也就是说,我亲爱的母亲大人,后年儿子就可以称您为母后了。」

张氏惊讶的捂住了嘴,不敢相信的看着朱瞻圭,用着最低的声音,小声问道。

「你爷爷真的要退了?」

朱瞻圭认真的点头,一手拉着母亲的手,一手拉着塔格依力斯,边往餐厅走边小声道。

「二叔这件事对爷爷刺激很大,再加上爷爷在位时的丰功伟绩,爷爷心里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其实早几年爷爷就提过这事,只不过提过以后就再也没谈过,我和我爹以为老爷子故意忽略了,也没敢想这茬事儿。」

「可没想到今天爷爷直接说开了,周围很多宫人和护卫都听到了这句话,看来爷爷这回是真的了。」

「呼!」

听到儿子的分析,张氏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十几年将近20年了,自己丈夫终于熬出头了。

明白了原因,刚才丈夫不搭理的她小不愉快,也被她直接抛在了脑后。

夫妻这么多年,她十分明白自己的丈夫有多么苦,如今苦尽甘来,一时间接受不了是很正常的。

来到餐厅,张氏让侍女拿过了餐盘,一边夹菜,一边对二人道:「你们先吃吧,我去给你爹送点饭过去,跑了这么远的路,不吃点东西怎么行。」

朱瞻圭点了点头,在塔格依力斯的服侍下,坐下来用起了晚饭。

吃了几口,等母亲装好,朱瞻圭看了看在旁边伺候他的塔格依力斯,对着已经准备走的母亲挤了挤眼。

这都快一年了,应该差不多了吧。

一开始张氏还没明白儿子的意思,可等看到儿子的眼神,一直在撇塔格依力斯,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张氏伸手戳了戳朱瞻圭的脑门。

「跟你爹一样样的!」

「虽然可以,但也要注意节制,身体最重要。」

说完,看了一眼在旁边还没明白什么意思的塔格依力斯,端着餐盘微笑着走下了书房。

今天对东宫而言,真的是好事连连。

一直跟东宫做对的老二瘫了,一直在外打仗的儿子也回来了,丈夫

熬了十几年终于熬出头了,家里又添了人口,简直就是四喜临门。

原本得知老二瘫了,心里还十分担心老爷子责罚丈夫儿子的张氏,瞬间轻松了下来。

「对了娘啊,过几天二婶她们就要从封地过来了,到时候你过去安抚一下,毕竟事到这一步了,以前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了结了。」

「还有你说话的时候,可千万别没忍住就笑出来了,到时候大家都尴尬。」

快要走出门的张氏点了点头。

「放心吧,娘管理后宫这么多年,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我知道该怎么做。」

接下来的几天,正如朱瞻圭所料的那样,朱胖胖即将在后年继承皇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师。

得知这个消息,很多人心情都非常复杂。

如果要是没有新学这一茬,文官集团们绝对会弹冠相庆。

可自打新学威胁到儒家地位,文官集团们就对这位不反对新学建立,甚至还隐隐支持的太子,就有些稍微的不满了。

但不满又能怎么样?

这是老爷子定下的国策,太孙推动的百年大业,太子殿下也隐隐支持。

三代人共同努力,除非文官们有能力改朝换代,否则根本就撼动不了这个国策。

本来有些官员们已经打算去投靠汉王了,想着加大汉王的力量,对抗太子,看看能不能翻一把盘。

可如今汉王瘫了,退出了皇位决斗,太子殿下彻底的没有了竞争对手。

至于赵王爷,好吧。

很多人对他都不看好,甚至根本就没有人想过他。

朱高燧:我好歹也是皇子啊,你们就不能对我有点信心吗?

如今老爷子已经打算退位了,太子即将成为新一代帝王的事情,已经彻底的定死了。

众官员们虽然对此各有心思,但已经无法改变,只能希望自己这边的影响力能影响到太子,不要太过重视新学的人。

这几天有很多人想要去东宫拜见,来个提前拜山头。

雪中送炭搞不了了,锦上添花的最后一班车,他们还是要搭上的。

面对这些官员的拜见,朱胖胖没见一个,都找各种理由推迟了。

最后直接对外宣布,要去祖庙里戒斋静心,为年底的大祭做准备。

朱胖胖甚至在临去祖庙的时候,还交代朱瞻圭,如果没有必要的事情,尽量不要跟官员接触。

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谨慎,不然老爷子会觉得,这是他们父子俩以为事已定局,开始飘了。

朱胖胖的举动,老爷子虽然没说什么,但从老爷子给朱胖胖提供暖格里的青菜,就可以看出,他对大儿子的举动非常满意。

朱瞻圭这几天也没有见大臣,除了二婶一家来的时候,去迎接了一下,朱瞻圭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了工匠营里,跟那些师傅们研究蒸汽机方面的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研究,还有铁甲舰蒸汽机的经验,大明第四代火车机车正式定型。

机车的外形和结构,跟朱瞻圭看的工业时代资料上的机车,简直一模一样。

之所以是第4代,是因为前三代只是在短距离的实验产物,第4代才是正式上路。

前三代没有用出来,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

第1代是啥都不行,要速度没速度,要运输力,没运输力,除了新奇一点,就是一个样子货。

第2代就是装备在铁甲战舰上的,不过由于气压方面经验不足,如果操纵不好很容易爆缸,太过危险并没有大规模的产出。

而第3代是前段时间准备上马实验的,结果在试行的头两天,工匠营在

做检查的时候,又发现了问题。

第4代也就是当前的这一代。

经过几百名师傅没日没夜的研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定下了第4代蒸汽机车头。

火车头自重22吨,空车行进最高巅峰时速可达60公里,如果运送人员,时速在50多公里左右,如果要是运送货物拉的满满的,那可能就要降到30多到40多了。

不过对此朱瞻圭也满意了。

任何东西都是一代一代研究的,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就以目前这些师傅的水平,摆弄摆弄蒸汽机还是没问题的,要是给他们扔个内燃机,绝对是一个个满脸茫然。

「殿下,臣跟你说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今天赌注朱瞻圭的夏原吉,看着在轨道上,在各个师傅忙碌中渐渐成型的蒸汽机,小声的询问,一手拿着图纸,一边指点着师傅们组装的朱瞻圭。

朱瞻圭不爽的白了这家伙也。

「老夏你就别想了,工匠营我是不会并入工部的。」

今年年初,工部尚书宋礼因病修养,朱胖胖一时间没有找到顶替的人,便让夏原吉这家伙先代领着了。

夏原吉也因此,成为了永乐朝,第1个领两个尚书职务的人。

之所以让这家伙管两个,是因为自打工匠营崛起之后,工部那边就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全国大部分工匠都被朱瞻圭给招走了,工部那边也被挖的差不多了。

现在整个工部,除了那几个官员之外,已经成为了空架子了。

不要说别人,包括老爷子在内,有什么事都给工匠营下旨。

像什么制造铠甲和水利改造,以及各地城池建设,全部都是工匠营在干。

久而久之,工部那边也就剩下了,给皇家和权贵们修修房子的事了,别的差事根本没人找他们。

其实就算找他们了,他们也没人去办这事儿。

上一任的宋礼,就是因为工匠营的原因,被堵的直接病倒了,最后气不过,直接告老还乡回家了。

他是不玩了。

自打朱瞻圭规建立工匠营以来,这老货的想法就是把工匠营收到工部那边。

结果这都几年了,不但没有把工匠营挖过去,反而工部那边都快空了。

民间都有传言,他是华夏有史以来最无用的工部尚书。

外面的流言蜚语的刺激,以及天天被其他同僚看笑话,宋礼这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自然扛不住。

宋礼这老头走了,工部尚书自然空缺了下来。

如果要是以前,这个职务绝对会被人抢破头,毕竟这个衙门可是只比户部稍微差一点的肥水衙门。

可现在空缺下来了,朱胖胖等了好几天都没人推荐,更别提毛遂自荐了。

原因朱胖胖心里也有数。

一个只剩下名头,没有任何权力,手下连人都没有的部门谁愿意去干。

可六部之一也不能空着,朱胖胖想来想去,便让夏原吉先挑着,等回头找到人了,在接替这个位置。

朱胖胖原本以为夏原吉兼任了工部尚书,会将其放在一边,只管自己户部衙门的事。

可没想到这老货,却是个干一行爱一行的家伙。

担任工部尚书的第2天,这老货就提议要把工匠营给并入工部,并且还提出了各种发展计划。

这事朱胖胖哪会同意。

先不提工匠营是儿子的心血,就工匠营现在所拥有的价值,他也不舍得划到工部啊。

没有划过去,工匠营还是属于东宫的,老爷子虽然经常使用,但户

部那边是给钱的。

可一旦划到工部了,那工匠营就属于朝廷部门了。

管了大半辈子官员的朱胖胖,对于那些屁本事没有,搞破坏却是一流的底层官员,是十分了解的。

朱胖胖可以用脚丫子保证。

工匠营划给了工部,不超过10年就会被这帮家伙们给玩崩。

这10年还是他和儿子监督的情况下,如果二人不监督,恐怕五年都撑不住。

太子这边不同意,夏原吉也不气馁,前几天朱瞻圭回来了,他就直接屁颠颠的跑上门了。

对于这家伙的不要脸,朱瞻圭也是够够的了。

当户部尚书的时候,这家伙惦记着自己的钱,现在兼任了工部尚书了,就开始挖自己的根了。

老夏这官当的也没谁了。

对此夏原吉却不以为意。

用这老货的话来说,在其职谋其政,当了哪个部门的官,就要好好的负责任,不然对不起朝廷的信任和发的俸禄。

「您再考虑考虑,他们要加入了工部,就不是普通的工匠了,可是有身份官员。」

「而且干活出了政绩,还可以提升职务,对他们可是有很大的激励的,说不准在此激励一下,研发的能力更强了呢。」

夏原吉不死心,舔着脸继续相劝。

「得得得,你别说了,这事儿没得说,你要是没有其他的事的话,你就赶紧回去吧,身兼两职,估计你事情挺多的。」

不管夏原吉怎么说怎么劝,朱瞻圭就是摇头不同意。

也就是这人是夏原吉了,如果换了其他人,朱瞻圭早就受不了唠叨,一脚把他给踹出去了。

见今天没有成功的希望,夏原吉也不在意,笑呵呵的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图纸。

「殿下,臣有事!」

朱瞻圭:「……」

「下次有事直说,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小心我揍你。」

看了看递到面前的图纸,朱瞻圭没好气的拿了过来。

这货八成是为了这事来,前面的事情只是顺嘴一提,完全一副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就加深一下,事情在朱瞻圭心目中的影响。

展开图纸,上面画的是大明所拥有的疆域图。

只不过是简略版本的。

在图纸之上,纵横交错着数10条路线,马马虎虎把大明现有的领土都概括了。

「你这是?」

没看明白的朱瞻圭,疑惑地瞥了夏原吉一眼。

「铁道路线图啊!」

「这玩意儿运输能力这么强,只要按照上面的路线铺设,大明各地的税赋都能快速的交上来了。」

「而且这样一来,消耗也大大的减少,朝廷又能省下一笔钱。」

十分兴奋的夏原吉,撸着袖子不停的点着一条条线路,讲着未来的规划。

特别是从金陵到阿三的那一条火车路线,夏原吉更是着重的强调,一定要第一时间修这条铁路。

只要这条铁路修通了,阿三那边的粮食矿产,就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大明了。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条铁路,对阿三区域的掌控也会大大的加强,不用再担心阿三区域闹出事情了。

夏原吉畅想道:「殿下,你想啊,只要这条铁路修通了,阿三区域那边出了任何事情,咱们朝廷就能快速的派兵过去,也不用费劲巴拉的,让军队一步步的走过去了。」

听着夏原吉的侃侃而谈,朱瞻圭意外的看了一眼这老货。

这老家伙平日里挺抠门的,怎么舍得花大价钱修建铁路了?

而且这老货的眼光也

非常超前,朝中很多大臣们对于火车是什么都根本不理解,这老货已经开始规划全国铁路网了。

而且路线也设计的非常合理,地图上的火车路线以井字行为主要路线,其他的根据这几条路线分叉而出,将整个大明连贯起来。

这老货在这方面估计下了不少心思。

卷好手中的地图,朱瞻圭看着期待的夏原吉,犹豫了一下,问道。

「老夏你知道这些铁路修通,朝廷要花多少钱吗?」

「你知道这些铁路修建,需要消耗多少人力吗?」

「你知道以大明现在的钢铁产量,多久才能把这些铁路修完?」

一个三连问让夏原吉懵在了原地。

他只考虑了运输方便的问题,至于花多少钱,需要多少人力,需要多少时间?他倒没有考虑过多。

毕竟在他看来。

金陵到北平那么远,仅用了一年的时间,铁路就修建完成了,修建起来应该很轻松。

「这个臣不太清楚,难道需要很多?」夏原吉小心翼翼的问道。

朱瞻圭看了他一眼,将手中的地图交给身后的胡玉伸出手指。

「这样吧,我给你算一下!」

「从金陵到北平的铁路,全长接近2000里(不是公里),按照铁路部门给我的汇报,每里平均花费4000两。」

「这还是除去工人的工资,再加上伙食稍微差一点还省一点。毕竟他们都是俘虏和罪犯,工资钱我们不需要掏。」

「如果要是换成普通百姓,这个价格至少要再加100两。」

「这条铁路的修建,我动用的都是俘虏和罪犯,总共有将近五十万人,分多段修建,白天黑夜分两班修建,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根据最后的统算,这条铁路预计花了800万两,以后还要经常的维护,每年至少需要几万两。」

「800万两!」

夏原吉嘴巴张成了o字形,不敢相信的掏了掏耳朵。

朱瞻圭点了点头,「只多不少,这还不算火车头,还有后期的火车厢以及车站建设投入,如果加上这些,至少需要900万两银子。」

拿过胡玉手中的地图,朱瞻圭将其摊开点了点上面。

「你这个路线,说实话很好,但就不知道消耗的钱粮,你们户部能不能扛得住。」

「你上面也没有给出需要修建多少里,但根据你的图形,我大概估算了一下,至少要修建12万里。」

「别的咱先不说,就按照我现在用的价格修建。」

朱瞻圭一伸手,拿过护卫手中的算盘,啪啪啪的算了起来。

「12万里每里4000两,就是12万4000。」

啪啪啪,一个算盘拨打的声音响起。

朱瞻圭将算盘摆到了夏原吉的面前。

「你老人家规划的这些铁路,需要将近四亿八千万两,如果加上铁路各种配置,保守估计需要5亿两。」

夏原吉眼珠子瞪得浑圆,看了看一脸认真的朱瞻圭,又瞅了瞅算盘,愣了半天猛的伸手拿过了朱瞻圭手中的图纸,卷卷就塞进了怀中。

「抱歉殿下,我户部有事,打扰了!」

看着狼狈而逃的背影,朱瞻圭忍不住失声笑了出来。

不过随即想到那恐怖的数字,也忍不住牙花子直疼。

尼玛,全国通铁路的事情,任重而道远呀!

而且12万里还只是初步建设,想要全国运行,至少需要十七八万里(不是公里)。

想到那恐怖的数字,朱瞻圭忍不住挠了挠有些发麻的头皮。

他还觉得朝廷最近富足了有点钱了,登基以后可以休息休息,挥霍挥霍了。

可如今这一看,朝廷这点钱好像也算不了什么了。

这还只是修铁路这一项。

其他的还有地方道路的建设,全***队的整编更换,以及海军那个吞金兽。

一项项计算下来,朱瞻圭突然发现,朝廷好像真的很穷。

朱瞻圭还想着等他将来登基了,朝廷富足起来了,就减免百姓的农税,算做他登基的福利呢。

结果这一算。

得,让老百姓们再吃几年苦。

「钱呀钱,到哪搞钱呢?」

想到以后到处都需要钱,朱瞻圭琢磨着该怎么搞钱了。

出云那边每年产出,马马虎虎够朝廷自用。

阿三国那边主产粮食,金钱的收入并不多,矿产方面,铁路不修通,就算是弄到了,还要靠海运运输,费时又费力。

后世有句话果然说的没错,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再好的东西运不过来也白瞎。

看着渐渐成型的火车头,朱瞻圭背着手琢磨了半天,把目光看向了西方。

「本来想把你们留给我子孙打呢,可如今我缺钱了,只能拿你们开刀了,你们签了那么多条约,现在到还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