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 第297章:老孔家的新身份,职业背锅侠。

“现在外面还在下雪呢,宫里面传出消息,从前天晚上到现在,太子爷一直跪在暖阁外面,昨天晚上团圆饭,太子爷都是跪地上吃的,皇上到现在还没有松口,估摸着是不会妥协了。”

“已经两天两夜了,再这样下去,太子爷的身体恐怕要扛不住了。”

锦衣卫诏狱当中,杨士奇的夫人,一边给周围的几个官员添着饭,一边跟众人讲述着宫里的消息。

安卓苹果均可。】

“唉,是我等拖累了太子殿下呀。”

听到太子爷已经跪了两天两夜了,杨士奇也没有了用餐的心思,放下手中的碗快,坐在那里自怨自泣。

其他众人也是沉默不言。

他们虽然在牢房里,但这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子爷还让他们的家人过来看他们,昨天晚上的时候,牢房里比别的地方都热闹。

说他们是来坐牢受罪的,更不是说是忙碌了一年,在这里休息休息。

当然了,那些挨打的倒霉蛋出来。

“实在不行,要不我们…”

其中一个心疼太子的官员,咬了咬牙,想要提出就此认了的话,可他话刚起个头,又无奈的摇了摇头闭上了嘴。

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心疼太子,可官绅一体纳粮制度,关系到整个文官士子集团,如果他们就这样妥协认命了,那几个官员不但白死了,他们他们一些人挨打也白挨了,还要受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没人敢起这个头,更没人敢应下这个事。

“太子妃到!”

就在所有人沉默无言的时候,牢房外响起了一声怒吼,众文官们听到是太子妃来了,心中一慌,以为太子爷出了什么事,连忙起身拜倒在地。

“恭迎太子妃!”

张氏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后面跟着锦衣卫指挥使纪刚。

怒气冲冲走进来的张氏,看着所有的官员,没有像往日那样让众人起身,语气怒颤的指着官员们:“为了你们,太子他已经跪在暖阁门口两天了,他身体什么样你们不清楚吗?”

“臣等万死!”

众官员们惭愧的匍匐在地。

“我这辈子从来没有求过人,算我求求你们了,放过他好不好,给我们家一条活路,饶他一命行不行。”

“你们想要什么样的皇帝,你们自己选,选你们中意的,我们走,我们回凤阳老家,去种田地去放牛,甚至去要饭都行。”

“只求你们给我们一家一条活路,我知道你们看不上我儿子,觉得他太残暴。行,我给你们机会,你们现在去跟皇上讲,把所有皇家子弟都叫出来,你们相中谁,就让谁来当皇帝。”

“臣等不敢!”

文官们连连磕头。

开什么玩笑,让他们选皇帝,虽然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可这事想想就行了,真要敢这样干了,老爷子恐怕会不顾一切的把他们全都砍了。

连皇帝的人选都敢插手,是真不把自己的脑袋当回事了。

“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的,为了那一点钱,那一点破面子,你们连太子都要逼死,他死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这么多年来没有他护着你们,皇上早就把你们全部都杀光了。”

“你们哪一次受罚,不是太子他冲到前面,替你们挨皇上的骂。”

“你们哪一次触怒了皇上,不是他跪在那里为你们求情,保住了你们一家老小的命。”

“养条猫养条狗还都知道感恩呢,可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你们们心自问自己,你们这样做,对得起太子吗,对得起他舍命护着你们吗。”

冲着官员们一阵怒吼,张氏看着成片跪在地上,一声都不敢吭的官员们,一甩袍袖转身离去。

纪刚恶狠狠的瞪了一眼众官员,转身去送太子妃了。

“太子殿下,臣愧对君恩啊!”

杨士奇眼含热泪的看着皇宫方向,以头触地低声呜咽。

哭泣是能感染的,众官员们想着太子以往的好,又想到现在的太子爷,为了他们正在皇宫忍受寒冷饥饿,狂风暴雪的拍打,众人心里那叫一个刀绞般的疼痛。

从古至今能做到太子爷这一步的,真的少之又少。

这样的储君是符合他们的所想的,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可就这样的太子,却被他们和皇上逼的左右为难。

众官员们越想越惭愧,不少人眼角都开始暗暗的流出了真诚悔恨的泪水。

张氏一路气冲冲地返回了皇宫,等到暖阁门口的时候,朱胖胖又回到了位置上跪好了。

“下次再有这事,咱别参与了,你身体啥样你又不是不清楚,大过年的来这一出,一天消停日子都不让过。”

“早知道今年会闹成这样,咱们一家还不如在北平过年呢,那样就没这么多糟心事了。”

来到朱胖胖身边,张氏生气的发牢骚。

“行了行了,就这一回而已,就当节食减肥了,再说了,这事是躲是躲不了的,早晚都会来这一出。”

朱胖胖一边撇着周围,一边小声的安抚着张氏。

“牢房那边怎么样了?”

见到周围都是自己人,朱胖胖连忙问妻子表演的情况怎么样?

“好着呢。”张氏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我走的时候他们都哭着呢,估计现在正难受着呢。”

“那行!”朱胖胖满意的点了点头,隐蔽的对着远处的一个阶梯招了招手。

藏在阶梯后的朱瞻圭,回了一个收到的手势,整理了一下衣服,绕了一个圈,大步的走了上来。

“爹,咱们走吧,咱们不管他们死活了,天下想当官的人多的是,不差他们这一批。”

走到朱胖胖身边,朱瞻圭见看守的锦衣卫,示意线人已经放过来以后,在一群太监宫女端着托盘从旁边走过时,故意放大声音,说出了这些话。

“咳咳…”

脸上抹了粉的朱胖胖,撇了一眼几个故意放慢脚步的太监,训斥朱瞻圭。

“说…说…的什么混账话,诸位臣公都是朝廷栋梁,朝廷缺一不可,我就算今日跪死在这里,也要护他们周全。”

等小太监宫女们慢慢走远,朱胖胖见表演的差不多了,就对朱瞻圭道:“赶紧去找你爷爷,我腿都麻了,差不多就行了,再演就过头了。”

朱瞻圭连忙点头,又跟朱胖胖装模作样的说了几句话,才急吼吼的冲进了暖阁。

不一会儿屋中传来了老爷子的怒吼,同时还传来了各种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

小半个时辰后,朱瞻圭如释重负的走了出来。

撇了一眼已经换人的守卫和太监,朱瞻圭松了口气对着朱胖胖道:“皇爷爷已经松口了,他说了,看在你的面子上,给那些官员们一次机会。”

“但皇家的面子不能丢,所以收回成命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个折中的办法。”

装出一副虚弱样子的朱胖胖,连忙追问。

“什么折中的办法!”

朱瞻圭伸手扶住朱胖胖,快速道:“爷爷说了,命令是不可能收回的,但可以做出更改,可以以试验的名义,将原本全国一起执行的官绅一体纳粮,改为一半国土试验执行,并且先试行几年,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有太大的问题了再做改变。”

“就以淮河为界限,分南北两地,至于怎么选择就让官员们决定。”

“但官员作为天下代表,不包括在南北当中,必须严格执行朝廷政策。”

“还有就是服兵役制度,是不可改变的,官员们也不许再反对,否则您就算是跪死了,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唉!”

朱胖胖听完叹了口气,“只能这样了,但愿各位臣公们能接受。”

“你去问问吧,我在这里等着,告诉官员们,不要受我的影响贸然下决定,我身体还行,还能再扛两天,咳咳咳咳…”

朱胖胖刚说几句,突然一阵咳嗽眼珠子一翻,身体一歪倒了下去。

“爹…爹…爹…”

朱瞻圭一把抱着朱胖胖焦急的呼喊了起来,同时愤怒的扭头对那些翘着耳朵,探听消息的太监护卫们怒吼。

“还愣着干嘛?赶紧去传御医呀!”

一阵慌乱之后,朱胖胖被御医抢救了起来,随后不顾众人的阻拦,又跪到了暖阁的门口。

用朱胖胖的话来说,事情没办成,他不能走,只有两方都做下了决定他才能离开。

那些官员的线人们速度非常快,在朱瞻圭扶着老爹等待御医的时候,那帮线人们就找机会把消息传了出去。

牢房中,官员们一脸发愁。

根据他们的线人汇报,皇上在太孙殿下的跪求下,已经放软了口风,决定不在全国实行官绅一体纳粮,而是选择一半的国土进行试行几年。

至于哪一半实行官绅一体纳粮皇上没说,只是让太孙殿下过来,将皇上的决定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决定。

这很明显是不想接这个挨骂的名头,把这个烂皮球和这个恶名踢给了他们。

并且放下话,如果这样文官再不同意,太子爷就是跪死也没用,这很明显是逼着他们快点做决定啊。

而且根据线人消息,太子爷身体已经扛不住了,已经昏倒了好几回,每次都是被人救醒,又回来继续跪那。

太子爷的身体他们清楚,再这样来几次,恐怕真的不用等到太子爷后年登基,他们就可以准备国丧了。

难道真的要跟洪武年一样,又损失一位仁德的太子吗?

如果真的如那样,恐怕皇上为了皇太孙铺路,肯定又会来几**清洗,到时候倒霉的绝对是他们。

毕竟没有他们闹这一茬,太子爷也不会那么早的就走了,让皇上跟他爹一样,体验了一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经历。

“各位,太孙殿下就要来了,大家考虑的怎么样了。”

杨士奇率先发言询问。

“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了,咱们能扛得住,太子爷可扛不住了,要是太子爷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将来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了。”

杨溥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依我看呀,要不就这样算了,皇上已经给台阶了,咱们就借坡下驴得了,再不给皇上面子,再这样僵持下去,先不提皇上震怒的事情,太子爷的身体恐怕就支撑不下去了。”

“可问题是选择哪一半,是南边还是北边。我们就算做了决定,那一边的人,会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如果处理不好了,又是一番麻烦事,而且咱们也落不着好,还会被人指着嵴梁骨骂。”

“哼,不接受又如何,咱们豁出命来跟皇上闹别扭,为的是谁?难道是为了自己吗?还不是都为了他们。”

“皇上的性格你们又不是不清楚,能到这一步,全靠太子用命求来的,否则换隔几年前,咱们连僵持的机会都没有,皇上估计早就派兵下去强行执行了。”

“也是确实如此,咱们就等几年吧,交这些钱就当给太子爷面子了,到时候哪一边掏钱了,回头科举的时候哪一边就多录取些人,也算是作为补偿了。”

众官员们七嘴八舌的商量了一会儿,最终决定了接下皇上给的台阶。

以淮河分南北,然后选择一边实行朝廷的政策,另一面继续如以前那样,不做任何改变。

他们就当这几年花钱消灾了,等回头皇上没了,太子爷登基彻底稳固了,在考虑改变的事情。

前后也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咬咬牙就过去了。

但选哪一边,又成了众人头疼的问题。

选北边,北边的官员不干,选南边,南边的官员又不同意。

两方为了这个选择,隔着牢房的栅栏争吵个不休,甚至几个脾气暴的都差一点上演了全武行。

谁都不愿意自己那一方吃亏,更不想以后被人指着嵴梁骨骂。

在牢房外的朱瞻圭,听到里面的争吵,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原本他以为过来要口舌一番,才能说动这些犟驴们,没想到他这还没到,这边的人就开始商量定哪一半了。

在外面听了半天,见里面实在吵不出个头,朱瞻圭咳嗽了一声走了进去。

“参见太孙殿下!”

正在争吵的官员们,连忙拱手行礼。

“我刚才没进来,就听见你们在吵吵,你们的消息挺灵通的啊。”

众人一阵尴尬。

皇上刚决定的事情,传达的人还没过来,他们就知道了,傻子都知道他们在皇宫里面有内线。

看来要准备新的线人了,老一批的估计要被清洗了。

“既然你们都知道了,那我也不多说废话了。”

一屁股坐到了锦衣卫搬来的椅子上,朱瞻圭表情严肃的看着所有人。

“皇上的底线你们也都清楚,这是我爹用命换来的,你们也别想着继续反对了,见好就收就行了,再这样闹下去,大家里子面子都过不去。”

“臣等领命!”

众人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没有再坚持。

毕竟皇太子还在那里跪着呢,他们多耽误一会儿,太子爷的身体就多一份风险。

“太孙殿下,对于陛下提出的解决办法,我们也都同意了,只是我们一时无法做决定,到底是南边还是北边,您可否询问一下皇上,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一个官员站出来,想把这个得罪人的皮球踢回给皇家。

朱瞻圭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们好歹也是朝廷的肱骨之臣,个个身负要职,连这芝麻绿豆的小事都决定不了,你们这官是怎么当的。”

这个烫手的山芋,皇家可不能见,好不容易把这盆脏水泼出去了,鬼才会捡回来呢。

众官员们一阵发愁。

这眼瞅着众人只要决定下来,皇上那边就会下旨意,众人就可以回去了,可他们就是定不下来结果。

还是那句话,谁都不想做得罪人的事情,这事儿谁决定谁倒霉,甚至还会被那些要被收粮收税的文人们,写进书中或者是传记中,抹黑一辈子,名声臭千古,所以没人敢挑这个头。

哪怕三杨三人,现在都微眯着眼睛装出思考的样子,丝毫没有发表意见的想法。

老爹还在那里跪着呢,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毕竟过几天就要前往朝鲜了,朱瞻圭可没那么多时间跟这帮人耗。

“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听一听。”

紧张的气氛瞬间一松,所有人看向了朱瞻圭拱手行礼,“请殿下指示。”

朱瞻圭连忙摆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孙,可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帮你们做决定。”

众人无奈。

没有人是傻子,谁也不敢接这个烂摊子。

朱瞻圭慢慢起身,走到几个重臣边小声道:“南孔家一直向朝廷上书,想接过衍圣公这个职务,皇爷爷经过考虑观察,发现他们确实不错,对此已经有了异动。我听说南孔家的当家人正在金陵,你们或许可以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他们,让他们也开心开心。”

说完,朱瞻圭给了几人一个你们懂的眼神,伸手拍了拍杨士奇的肩膀,转身离去了。

杨士奇几人,看着远去的背影面面相觑,最后杨士奇一咬牙对着一个锦衣卫道:“麻烦这位兄弟,请南孔家的家主来这里一趟,他要问什么原因你就告诉他,我们已经劝动皇上,将衍圣公的爵位给他们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老孔家名声那么臭了,也不差这一回两回了,想要衍圣公的爵位,不付出的东西,皇上答应了我们也不答应。

文官集团的速度非常快,朱瞻圭离开还不到半个时辰,锦衣卫那边就送来了一份联名奏章。

老爷子看着奏章上,官员们请罪的话,和后面缀的那一大串名字,忍不住一声冷笑。

很快走路还颤颤巍巍的太子朱胖胖,脸色苍白的拿着圣旨去了牢房,宣布了赦免所有文官的内容。

当然了,全部赦免也并非是无罪释放。

顶撞君上,要是这么轻易的放了,皇上还要不要面子。

这些官员全体罚俸一年,杨士奇几个领头的大老,直接被降了一级,只不过朝廷一时间挑选不出人代替,让他们暂时兼任着当前的职务。

一场险些动摇国本的冲突,就这样在太子朱胖胖,太子妃老爷子等人的表演下就此收场。

此次冲突,要说受罪最大的那就是朱胖胖了。

毕竟他是主要表演者,其他人也只都是协助而已。

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朱胖胖是太子,过两年就是大明帝国的新的帝王,此次受罪就当是登基前的庆祝了。

朝廷决定下来的的事情,执行得非常快。

正月初五,朝廷的大告就向各地传发,规定在2月之前通告天下。

此次大告共有三个内容。

第1个就是军户改革的问题,这一点没什么可争议的,除了军户之外,也没人在意这个问题。

第2个就是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根据上面书写,南孔家衍圣公上书朝廷,为表天下文人报国之心,提议朝廷,进行官绅一体纳粮。并且提出全国实行有些太过突然,可在一地区域先行施行,甚至最后还提议,先让淮河以北的地区试验一番,如果可行再推广天下。

皇上出于对孔家的尊敬,对于衍圣公的提议,连考虑都没考虑,直接答应了下来。

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在衍圣公的建议下,淮河以北的所有乡绅士族有功名的人,都要如普通百姓一样,交纳税赋服朝廷徭役。

好家伙,老爷子和文官们也是够不要脸的,为了不遗臭万年,直接把所有事全部推到了老孔家头上。

甚至还在大告上表明,连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都是孔家提议的,皇上是出于对孔圣人的尊敬,才答应下来试验一番。

而第3个政策,就是从今年开始,全国满16周岁以上20岁以下的男子,无论贫穷富贵还是贵族官员子弟,全部都要进入军队服役两年。

至于老爷子答应的,可以用钱抵兵役的承诺,自然不会在明面上写出来。

这种事情,该知道的人自然会知道,不该知道的人知道了也没用。

当这三个政策正式公告天下,引起了天下一片哗然。

军户们自然是欢呼雀跃,高兴地庆祝自己的子孙,不再受军户这个枷锁限制。

南方的有功名才子和士绅们,一边暗自庆幸不用交税的同时,一边苦着脸看着第3个政策。

当然了,那些苦着脸的都是快要成年的,那些过了20岁的按照朝廷的制定,是不用服役的。

之所以要定下这个年龄段,是因为如果成年的都要的话,今年大明的军队至少要增加几百万。

几百万军队,不说武器装备方面了,光吃都能把夏原吉给吃哭。

其实朱瞻圭定这个年龄阶段,主要的还是想改变后来百姓自身的思想。

那些超过20岁的男子,思想观念已经定格了,想要改变其心中的观念,两年的时间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而刚成年的男子,思想正处于萌芽好教育的阶段,这个时候让他们进入军队,用周围的气氛和爱国思想,改变他们的一些思路,还是非常可行的。

“小心一点,你不许再冲到前线了听到没。”

济南火车站,朱瞻圭带着护卫从车上跳了下来。

不放心的张氏,大声的叮嘱着。

赵灵儿等人也是满脸担忧,眼神不舍得,看着冲她们挥手告别的朱瞻圭。

“我知道了,这次我就在后面。”

冲着母亲挥了挥手,朱瞻圭又向站在窗口看着他的老爷子,拱手行了一礼,转身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带着护卫向各部队集结的威海卫而去。

行出火车站,看着万物复苏重新恢复生机的山东大地,朱瞻圭抬头看下东方:“小日子我又来了,这次咱们有的是时间玩。”

这一次出手,朱瞻圭没打算留手了。

小倭瓜国,到了覆灭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