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 第348章:朱棣:吾与始皇帝,功绩不分上下!

在大殿群臣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永定城门外,皇后张氏正带着家中女眷以及小一辈孩子,还有张家之人,看着道路尽头翘首以盼着。

“姐,是不是咱们的姑奶奶,你向问清楚没。可别咱们这边接回家,那边发现弄错了,那咱丢人就丢大了。”

在火车安保部工作,现在放假在家的张克俭,无聊的抠着鼻子,说着自己的担忧。

“已经问清楚了,老人们说咱家确实有这个姑奶奶存在,是在十几岁的时候,被蒙古人抢走了。”

“咱们的爷爷以为人就此没有了,怕太爷爷太奶奶挂念,便下了严令不许任何人再提起,省得勾起两个老人的念头。”

“从那以后,咱们这位姑奶奶就就差不多算是从咱们家族里划名了,老一辈的人走后,后面的人就没人知道了。”

朱瞻圭前几天回来,就和张氏提起那位在海外的太姑奶奶。

张氏一开始还不知道,便找到跟着张家来到北平的老一辈人,打听消息问问他们知道不知道?

刚开始,老一辈人也没想起来,后来还是那个老管家的重孙子,有点这记忆,又从家族记录中翻到了一下,找到了这方面的记录。

后经过多方查证,张氏终于确认,朱瞻圭遇到的那个阿莫的太奶奶,确确实实是老张家的人,按照辈分,她应该称呼为姑奶奶。

老一辈的人走了,作为张家现在身份地位最高的存在,张氏决定带领全家,迎这位姑奶奶落叶归根。

她不是没有想过把这事交给张克俭,可想到自家弟弟那做事不靠谱的态度,她实在是不放心。

昨天她带着一家子去商会,除了去采办年货之外,也是为了买一些贡品香烛纸钱,用来迎接这位姑奶奶回乡。

阿莫不是跟朱瞻圭一起回来的,因为寻找阿莫太奶奶尸骨需要一段时间,朱瞻圭为了赶朝会,并没有和其一起去,而是派一队护卫,跟着阿莫去找。

朱瞻圭前脚刚回到大明,后脚就收到了电报,阿莫带着他太奶奶的仙骨也快到了。

古人最重孝道,一位有关系的老祖回乡,两兄弟没一个留下迎接的,被外人知道了,肯定会被传闲话的。

所以朱瞻圭便让朱瞻基在泉州码头等着,和阿莫一起护送这位太姑奶奶回乡。

就在昨天,张氏收到禀报,那位姑奶奶的仙骨,经过一路舟车劳顿,终于到达城外安排的皇庄中。

张家现在可是皇亲,是除了皇家之外身份最尊贵的家族。

迎接漂流海外的姑奶奶回乡,自然不可能小家子气。

昨天买完迎接物品后,张氏又请来了一大堆和尚,打算给这位姑奶奶念个七八天的经超度超度。

“对了,还有。”

确认了这位姑奶奶的身份,张氏对张克捡道:“姑奶奶那一脉就剩下一个小子,一个姑娘了。他们虽然有外族血脉,但也流着咱们老张家的血。”

“你姐夫是这个意思,既然他们选择认祖归宗,那就让他们姓张。男孩子先在你家养着,等他成年了,再给他专门开一谱。”

“丫头呢,我就带在身边,教一教她汉家的规矩,识些文字是什么的。等回头大些了,就给她安排个好人家。这样,咱们也算是对得起姑奶奶那一脉了。”

张氏絮絮叨叨的,说着朱胖胖其实是她的决定。

张克俭张了张嘴,有心想拒绝,可瞅了瞅姐姐那,我只是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的表情,无奈的闭上了嘴。

心想着不就是多一个人吗,就当家里多养了一个牲口了。

时近巳时,道路尽头出现了一队人影,领头的是一名身穿素服手举着招魂幡,一步一步缓缓向前的少年。

在其身边,还跟着一个怀中抱着灵位的小女孩。

“来了来了!”

昨天晚上在太庙跪了一夜的朱祁锐,从路边的一块大石上跳了下来,用力的挥手通知众人等的队伍来了。

“都站好!”

一听来了,张氏连忙招呼到处乱跑的小家伙们站好。

在一边随时待命的和尚们,连忙开始敲起来钵盂,以及各种附加乐器,口中还大声的念着经文。

一个个十分卖力,没有半点敢偷懒。

这可是给皇家办事,而且还是这么大的事情,这要是有半点疏忽,他们都不用回寺庙了,直接去锦衣卫诏狱等着吧。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随着队伍临近,几个张府的家丁点燃了鞭炮。

“娘,孩儿以将太姑奶奶的仙骨护送回来了!”

带着护卫随行保护的朱瞻基,从马上跳了下来,快步来到供桌前,向张氏行了一礼。

“辛苦我儿了。”

张氏点了点头,让朱瞻基先在一旁等候,她带着众人迎了上去。

“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早就被教过规矩的阿莫和他妹妹,看到一大堆人走了过来,领头的是一个身穿凤冠霞帔的美妇人。

便明白这就是张家现在身份最高的皇后娘娘,也是以后他们兄妹二人的依仗。

“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张氏连忙走上前,伸手扶起了兄妹二人。

看着面上跟汉人迥异的兄妹二人,张氏心中多少有些别扭,但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

“苦了你们两个孩子,以后这就是你们的家了,有本宫在,你们不会再过以前的苦日子了,更没有人再敢欺负你们!”

伸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张氏轻声的安抚了几句。

面对这极有身份的人,阿莫还好一点。

在靠岸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朱瞻圭的身份,也知道了老张家现在已经发达了。

他能顶住皇后娘娘的压力,但其妹妹就不一样。

人突然来到异国他乡,心里本来就有一种孤独和陌生,再加上长期给人做奴做婢的习惯,畏惧害怕已经深深的印在了她骨子里。

刚才被张氏伸手摸头的时候,她恐惧的身体都止不住的颤抖。但又害怕得罪眼前身份极高的人,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恐惧,站着跟木桩子一样一动不敢动。

注意到小丫头眼中的畏惧,张氏想到儿子跟自己家的这丫头可怜的身子,无奈的叹了口气,收回了安抚的手。

这个丫头在三岁的时候,就被他哥哥卖到了一个贵族家族。每天干的最粗的活,吃的最差的东西,稍微犯点错误,就要遭到毒打。

当初朱瞻圭确认了阿莫的身份,派人去接其妹妹的时候,这丫头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瘦的跟麻杆一样,风一吹就能倒的那种。

据派去的护卫讲,他们去到的时候,这个只有七八岁的小丫头,正拉着一车满满的骆驼粪,往田地里走。

成年男子拉起来都非常吃力驾车,却被这个瘦弱的小女孩拖着一点一点的往前走。

旁边监工的一个妇人,不但不帮忙,还满嘴的咒骂,时不时拿细条子抽一下。

“姐姐,这个给你吃!吃了就能不害怕了。”

只有两岁多,跟着奶奶的朱妙音,见到眼前这个大姐姐,有些怕奶奶。小脑瓜里想着老爹教的要帮助可怜人的话,便从自己身上背的小包里,拿出了一块精美的点心递给了过去。

在她小小的脑瓜中,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恐惧,是食物战胜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代表着食物不好吃,或者是不够。

阿莫的妹妹,看着眼前小小白嫩玉手上的点心,闻着空气中那淡淡的香味,微微的咽了口唾沫。

她想吃,可又不敢。

在她6岁的时候,那个小贵族家的大小姐,也给过她一块点心,她当时也没多想,再加上又太饥饿就直接吃了下去。

但她没想到,这竟然是那个小贵族家中大小姐的一个陷阱。

那个大小姐因为长期无聊,便想拿她逗闷子。

在她把点心吃完,那个贵族小姐就大喊着,她这个奴隶抢她吃的。

然后就是被关起来被鞭子抽打,如果不是她是花钱买来的,恐怕在那一天,她就会被活活打死。

也正因为有这段痛苦的经历,她才对这方面格外的警惕。

“吃吧孩子,这里是咱们家,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们。”

注意到小丫头那恐惧的眼神,张氏心中一阵心疼。

想伸手去摸摸孩子,那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发黄的头发,但看到小丫头那么畏惧躲闪的身体,轻叹了一口气,笑着鼓励对方伸手接点心。

同时还敲了敲小孙女的脑袋瓜,“你这丫头,什么姐姐,你要叫她姑姑!”

小丫头揉了揉脑袋瓜,知道自己又叫错长辈了,露出了一个憨憨的笑容。踮着脚尖,将点心塞到了阿莫妹妹的手中,然后按照宫中礼节,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

“妙音,拜见姑姑!”

小姑娘银铃的童音,天真可爱的样子,以及手中高点的温暖,和哥哥的暗暗鼓励,让阿莫妹妹心中,那点警惕放松了一些。

“你,好!”

她的官话说得并不好,只能勉强的听懂,磕磕巴巴的说上几句。

行礼完毕的朱妙音,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伸手抓住了阿莫的妹妹,拉到几个姐姐身边,小声的说起了悄悄话。

看着几个相处在一起的丫头,张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皇后娘娘,这是我太奶奶信物,请您查阅。”

一旁手中还拿着引魂幡的阿莫,见到妹妹已经被接受,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伸手入怀拿出那个信物,将引魂翻递给旁边的护卫,然后双膝跪地,双手呈上了那半块信物。

张氏脸上的笑容收敛,郑重的接过了那半块信物,然后取下了自己随身佩戴的那半块,慢慢的合在了一起。

这配饰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打造,经过这么多年的时光,上面没有半点磨损痕迹。

两块信物连接处微微一合,竟然严丝合缝。

“是的,是这个东西!”

看着紧紧相合在一起的信物,张氏激动的连连念叨。

“异鸟相合,凤鸣九天!”

这是张氏家族流传的一句话。

“姐,看来那位高人说的真对,咱们家族苦了这么多年,真的出了您这位真凤凰!”

老爹死的时候,张克俭也听过他爹说的这句话,只不过当时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关系着家族的宝库呢。

为此他还研究了很久,结果屁都没有研究出来。

如今看到姐姐手中的信物,又想到姐姐前几天讲的家族那个故事。

张克俭算是明白了。

所谓的异鸟相合凤鸣九天,是寓意着,当这个配饰合二为一的时候,老张家的女子会出现一个真凤凰。

虽然这个时间不太准,自家姐姐早在十几年前就当太子妃,几年前更是皇后了。但保不齐是那个高人本领不到家,只算到了自己家会出个真凤凰,却算错了时间呢。

心里想的乱七八糟的,张克俭跟着姐姐带着一家子老小,在城外先对着棺材拜祭了一番。

有小心思的张克检,命人将这位姑奶奶的棺材抬起来,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大摇大摆的回了张家。

说来也奇怪,张克俭的运气差是出了名的。

每次张克检回家,轻一点掉块瓦倒棵树,重一点的就是房子倒塌,哪怕工部那边用水泥钢筋建造的,也会因为各种意外倒塌。

这运气说实话,古今中外还真没谁了。

而今天张克俭带人回到家,一路小心警惕的他,竟然没有碰到任何意外。

家里的房屋瓦舍,大树柱子等一类的东西,连晃动都不晃动。

回个家跟大冒险一样的张克俭,遇到了这种什么都没有的回家经历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回头瞅了瞅紧跟着棺材,张克俭挠了挠头,脑洞大开的想着。

自己以前运气差,是不是因为那个能让家族崛起的东西,分成了两半,张家的气运分别落在了这位姑奶奶那一脉和姐姐的身上。

如今这位姑奶奶回家,也代表着把流散在外面的气运带了回来,让张家的运气开始转好了。

心里想着美滋滋的事情,张克俭亲自指挥家丁,将姑奶奶的棺材放在正堂后,便招呼管家把早就准备好的请帖发出去。

眼瞅着明天就过年了,今年浪荡一年他,早就把商会那点分红花光了。

后面的日子如果不是靠着姐姐和姐夫的支撑,老张家早就揭不开锅了。

想着年后朱瞻圭会带着一家子过来拜年,自己连压岁钱都掏不起的场景,张克俭一咬牙,决定办酒席收份子钱。

他可是当朝国舅,家里办事那些官员能不来吗。来了肯定会拿点东西,意思意思随个份子,他现在就指望着这些份子钱过年了。

很快,张家的家丁往皇城各处奔去,一张张请帖被送到了各个府宅。

请帖上写的非常严肃,讲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完全是正规办事的样子。

当然了,如果没有后面那一句,人到不了,礼到就行了的这句话,那就更完美了。

“咦,今天京里有哪家老人仙世了吗?”

张氏和张克俭刚带着他们姑奶奶回去,永定门外又来了一队浩浩荡荡的队伍。

领头的正是永乐大帝,皇家的老爷子朱棣。

老爷子跟朱瞻圭分开以后,便带着另一部船队,去了被他命名为南赡部洲的新大陆。

确定了那里只有土著之后,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嘴上忽悠功夫见长的老爷子。一顿忽悠外加一堆空头支票,轻轻松松的把这个大陆,纳入了大明的统治范围。

他在那里呆了大半年,等待山东那边运送过去的百姓安定,官府建立以后才返回了大明。

回来以后,发现自己家是个胖儿子,竟然还没有搞定朝鲜,还没有玩够的老爷子,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呢,扭头就带着那帮老**们,驾驭着飞艇,浩浩荡荡的去了朝鲜。

本来心里就有些忐忑,被朱胖胖文武忽悠加威胁,心里已经要答应的朝鲜王,在老爷子从天而降的那一刻,直接直挺挺的的跪在地上纳头便拜。

没说一句话,仅仅现个身就收服朝鲜的老爷子,心里那股得得意劲直冲脑门。

看着时间,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这老头就坐着飞艇,带着一群老**们去了北俱芦洲视察新领地了。

这不一玩就是小半年,眼看着过年了,就急吼吼的赶了回来。

这不,还没有进城,老爷子就看到了城外遍地的纸钱,以为是朝廷的哪个老家伙没撑住死了。

老爷子之所以怀疑是朝中的哪个大人物,是因为眼前这遍地纸钱的场面,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支撑得起的。

黄纸虽然不值钱,但一般百姓家也不敢这样消耗,撑死了到坟头上烧一点,已经算是够多的了。

“太上皇,是皇后娘家办事。听说是太子殿下,在海外找到了张克俭娜,倒霉蛋的姑奶奶,今天是送他的仙骨返乡的。”

一个老将也以为是哪个老伙计,着急之下询问了守城的士兵。

“哦,那没事了,现在朝会应该还没结束,咱们赶紧过去,说不准还能赶趟。”

“哈哈,如今朝鲜已被收复,只剩下了高原那边,等明年打下了高原,咱们大明将是有史以来,统治世界东方区域的帝国。”

得知不是有哪个老伙计离世,心情刚刚有些沉重的老爷子,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现在上了年纪,对这事是最在意的,如今发现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再加上自己即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统治世界东方区域的帝王,老爷子的心情,瞬间又变得美美哒了。

至于他儿子朱胖胖现在是皇帝的问题,老爷子是直接无视了。在老爷子心中认定的继承人,只有朱瞻圭一人,他家那个胖儿子,只不过是个过渡品吧。

一个沾了爷孙二人功劳,才名流青史的皇帝,偷着乐就行了,敢伸手抢他的功劳,他朱棣绝对会让自家那个胖儿子,好好回忆回忆父亲的宠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