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百零四章 非传统读书人

第一百零四章 非传统读书人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南召县西部,白河河畔的李青店,罗志学难得睡了个懒觉。

这几天罗志学突然发现,自己闲了下来,以至于让长期都处于忙碌中的罗志学都有些不习惯。

军务方面一切顺利,根本用不着罗志学操心。

东进的第三步兵营早就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如今正驻防在距离南召县城大概十里外一个名为安沙村的村庄里,东边的南召县城里的官兵们也不出来,甚至对保乡军的行动大有不管不顾的感觉。

因此也就导致了东边无战事,一切风平浪静。

南下以王瞎子为首的第一骑兵哨、第一炮兵哨以及第一步兵营等各部也是一切顺利,他们已经南下了大概四十里路,并控制了大片地区。

沿途中并没有遭遇官兵,也没有遇到类似宋家庄这样的拥有雄厚实力并进行顽抗的豪强,只是遇上了几家不知量力进行抵抗的大地主,而这些大地主连当时宋家庄的实力都不如,王瞎子他们自然是很轻松就拿下了这些大地主。

而更多的地主,主要是大量的中、小地主们对保乡军的南下都保持了比较克制的态度,规规矩矩的按照那些留着大光头的和尚贼军的说法缴纳什么田亩税。

尽管缴纳的不情不愿,不过大多也是交了。

权当是破财消灾了。

毕竟这些人都不傻,他们也是看到了保乡军一路南下的诸多做法,知道这些所谓的保乡军贼军还算是比较规矩的,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缴纳了田亩税,也就不会为难他们这些地主。

甚至有些士绅带着一家老小朝着南方逃亡的时候,保乡军也不会进行为难。

当然了,就算是核心族人先跑了,但是这田亩税还是得交。

总之一句话,只要你老老实实交税,其他的保乡军根本就不管你……

保乡军的所作所为,也是让很多地主士绅们打消了恐慌,甚至不少人觉得这些清一色留着光头的和尚贼军还是听讲道理的。

和那些一跑过来不管不问,直接就是烧杀劫掠顺带挟裹的流贼们有着天壤之别。

如此情况下,除了少部分比较头铁的地主士绅所掀起的小规模反抗外,保乡军的南下并没有遭到什么实际性的抵抗。

不管是东进还是南下,两个方向的军事行动都非常顺利。

不仅仅军事行动顺利,连带着保乡军在上述各地组织设立乡、村两级行动机构的时候也比较顺利。

郭全书这个人吧,在罗志学看来还是有能力的。

之前都在伏牛山以及鲁山县东部地区的时候就已经小试身手,先后组织了六个乡衙门,把控制区里的各村都分片管理。

同时作为吏务处处长,他在招揽人才上也做的非常不错。

他针对传统读书人不愿意主动投效为保乡军效力的情况,同时保乡军也已经放弃了之前那种抓地主子弟人质顺带给自己干活的做法。

为了补充人才缺口,郭全书加大了对非传统读书人的招募。

这个非传统读书人也只是说的好听,实际上只要懂文识字就算期内。

甭管你以前干什么的,只要你能读写公文那么就算是保乡军需要的人才。

对于这些人才,保乡军给出的待遇有高有低。

最基本的文书领取的薪资,也能勉强养活自己再加上两三个家人。

真算待遇的话,这请一个文书花费的钱还没养一个士兵多。

别看士兵到手的钱只有那么几百文,但是人家吃得好啊,而且现在兵荒马乱的粮价飞涨,大多时候有钱你还买不到。

士兵们一个月吃掉的粮食其价值就比一个文书的月薪高了。

要是有人嫌弃待遇低不愿意来也没事。

这年头你想要找个正儿八经玩科举的读书人可能比较难,但是找没饭吃,但是又懂得几百上千个常用字,勉强能读写公文的人还是有一些的。

其他不说,仅仅是在流民里就有不少。

要知道以前罗志学一家子还是流民呢……

罗志学已故父亲以及大哥还有着童生功名呢,但还不是因为家乡连年遭天灾**后被迫逃亡当了流民。

怎么说呢,这年头只给普通待遇,你想要找到什么高级人才可能比较难,但是只找一些具备最基本文化水平的人还是可以的。

郭全书就是通过招募这些非正统读书人来缓解保乡营日渐扩大的人才缺口的。

这也是罗志学认为郭全书上任吏务处处长以来,所作出的最大成绩了。

在郭全书的支持下,保乡军招募了一大批因为各种原因而吃不饱饭,养不活家人的非传统读书人。

这里头有家破人亡的账房。

有少年时候读过几年书但是还没能混出来的伙计。

有小时候读过几年书又跑回去务农,但是遭遇田宅**后破产的自耕农。

还有少量原本家境不错,书也读得比较多,按照正常道理应该是奔着科举去,然而却最终沦为流民的读书人,就和当初的罗家一样。

还有好多一些是大户人家里的家生子,奴仆之类的。

总之各种各样的都有,而不管他们之前是什么人,但是在被保乡军招募之前都是属于那种吃不饱饭或者对现状极度不满的人。

也只有这些人,才不会对保乡军这种反贼有发自内心里的反感。

相反,只要保乡军给他们饭吃,让他们能够养家糊口,他们并不介意给一群反贼做事。

或者说,他们已经没有了介意的资本!

郭全书这段时间里,陆续招募了一百多人这种人才,极大的充实了保乡军的文官缺口。

使得大将军府里的各处能正常运转,也能够让设立的各乡衙门里有了做事的官员。

文官的缺口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因此内政各事务也就能够顺利的推动下去。

当军务和内政事务都没啥大事的时候,罗志学一时间就有了无所事事的感觉。

闲了两天后罗志学觉得自己不能坐吃等死,否则的话回头官兵主力杀过来了。

所以当天下午他就跑出去视察正在建设当中的兵工厂分厂。

工业处处长袁高峰陪同着罗志学视察了在建中的兵工厂,并不时的给罗志学解说:

“按照大将军您的指示,我们这个南召县兵工厂分厂后续是要承担松山村兵工厂转移的重任的,同时还要为进一步扩产做准备,因为整体厂房的规模比较大。”

“而且因为这里水力充足,我们也会建造更多、更大的水力机械,以节省蓄力和人力,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产能,并获得对大块铁料的加工能力。”

“之前机械厂的同僚们,在松山村打造各类机械设备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把大将军您交代下来的水力锻机、镗床、钻床、磨床等各种设备琢磨的差不多了。”

“所以这一次我们也算是放开了手脚,预计在这里建设水力锻床三座,水镗床两座,水钻床一座。”

“这些机械和和更小型的人力、蓄力机械配合,用于各类铁料的加工。”

“此外机械厂那边的同僚们后续还打算建设一座大型水力镗床,准备用于火炮的炮管内部打磨。”

“再建造一座大型水锤,用于铁炮架、炮弹等较大型铁料的加工。”

“另外还配套建设了一个专门的炼铁厂,准备用我们自己改进过的铁炉,直接用水力带动风箱,这种炉子练出来的铁杂质也更少。”

罗志学一边听着郭全书的话,一边看着前方依旧还在紧张施工当中的厂房以及河边正在建设的一排水车。

虽然目前还只是一个轮廓,连一座厂房都还没有完工,但是并不妨碍罗志学幻想这一座兵工厂建成之后的大概场景。

完全建成后,整体规模应该有松山村兵工厂的三倍不止。

单纯的厂房规模都不算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同样建设中的大量水力设备。

这些水力机械也都不是什么新鲜货色了,早在三水村,兵工厂只有小猫两三只的时候,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罗志学就亲自和工匠们一起,设计了一大批各种机械设备。

当时搞出来的也只是一些小型,利用蓄力、人力的简单机械而已,不过基本原理都有了。

有了这些机床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后,后续在松山村的时候,机械厂的工匠们就继续完善,并往大型化、水力化努力。

如今在松山村那边的兵工厂,基本上都用上各种机械设备用于各类军械的生产,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以这么点人就生产出来这么多的军械。

保乡军的军械生产,和明王朝那边用工匠手工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是不一样的。

罗志学亲自制定了工序划分,以火枪为例子,把造火枪的各道工序都分开来,并统一度量。

后续造枪就简单了。

炼铁厂那边练出合格铁料,再用水力锻造机,嗯,实际上就是个大号的锤子在模具上进行反复捶打,并在捶打过程里进行塑形。

最后进行卷管工序,持续捶打后铁料合拢,变成了一根空心铁管。

锻打完铁管后,就需要对铁管内、外进行精加工,外部简单一些也没那么高要求,而对内部的加工,如果是手工进行就非常麻烦了。

而到了保乡军这里就变得简单多了,直接用专门的水力镗床对枪管内径进行切削扩径。

镗床的精钢制刀具随便搞两下,反复来几次基本也就完事了,省时还省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