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没有退路的郭全书

第一百四十八章 没有退路的郭全书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保乡军建制,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在伏牛山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那个时候罗志学就已经设立各乡、各村机构,把保乡军的统治触角直接深入到了各村内。

而等到保乡军南下李青店后,也就是在发起赵庄战役之前。

保乡军体系内已经是有十来个个乡了,其控制区从地理面积来已经不止一个县了,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已经有近万户了。

等到发起赵庄战役后,短短十多天时间里,保乡军的控制区随着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如同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了起来。

如此一来,为了有效统治迅速扩大的控制区,设立县级机构也就成为了必然。

如果不是还没有全面控制南阳盆地,罗志学都想要一步到位,直接设立府机构了。

好歹有个南阳府和襄阳府不是!

只是现在保乡军连南阳府都还没能完全控制,襄阳府也只是控制了区区两县之地,设立府级机构还早了点。

而这一系列设立县、镇、村的举措,毫无疑问就是正儿八经的建制。

而这也是保乡军和其他义军区别最大的地方。

你别看高迎祥他们闹的这么大,一个个称王称霸,各种王的名头不要钱一样乱扣,但是实际上他们连个地盘都没有,根本就没有设立各级统治机构。

流贼和坐寇的区别就在这里了。

流贼再怎么玩,那都是无根浮萍,迟早完蛋。

只要拥有了地盘,掌控了地方的坐寇,如果运气好,实力也够,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话,分分钟就从坐寇变成割据势力,再变成君临天下。

这两者,根本没法比。

这一点,罗志学很清楚,郭全书也同样清楚。

郭全书根据罗志学的指示,制定上述各类机构计划的时候,内心是惶恐带着忐忑不安的。

他非常清楚一旦保乡军公然竖起各县衙门的旗号来,明王朝肯定是会跟保乡军不死不休的。

甚至明廷那边都有可能先把高迎祥他们扔到一边,直接调动大军来围剿保乡军。

因为高迎祥他们撑死了也就破坏地方,带着官兵到处跑而已。

而保乡军,这是直接奔着抢朱明王朝的天下去的。

朱明王朝的大佬官员乃至崇祯能够忍才见鬼了。

说的不好听一些,高迎祥,李自成他们都还能接受诏安,而他们保乡军估计连接受诏安的机会都没有……

要有多悲惨就有多悲惨!

更悲催的是,保乡军一旦完蛋,他郭全书这个吏务处处长,大概率也会被押上断头台。

甚至被砍头都是好的,搞不好还要被凌迟处死、五马分尸什么的。

这几天里,郭全书一想到自己以后的悲惨死法后,就忍不住哀叹。

只是哀叹又如何,他郭全书已经没有了退路了。

估计这会,他郭全书的名字,都随着罗志学的名字陆续被周边的明廷官员们知道了,再往后,说不准崇祯看的奏折里就会有他郭全书的名字……

既然没了退路,郭全书也只能是咬着牙继续跟着罗志学混了,他没敢奢望保乡军最后能得天下,他只希望保乡军能够尽快的发展起来并割据地方。

然后能撑一年是一年……

郭全书这么多心里想法,罗志学自然是不知道的,他翻看着郭全书书写的建制计划书,一边看,还一边把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指出来,让郭全书后续再进行修改。

良久后,罗志学终于合上了计划书道:“差不多了,虽然还有部分细节不够完善,不过勉强也能用了,回头你把这些有问题的修改了后就按照计划施行吧!”

“建立衙门必然需要更多的官员,一般从现有的官员里选用,其次也要加大力度继续招募,部分降官、吏如果堪用的话,也可以考核后任用。”

“总之尽快建立起来各县衙门,不然拖久了连税都不好收!”

郭全书道:“大将军放心,各地税务站、税务局乃是我们的优先组建目标,绝对不会耽误了税收工作的。”

罗志学听罢微微点头:“这就好,税务工作乃我保乡军的生存命脉,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郭全书道:“属下明白。”

郭全书自然非常清楚,各地行政机构的组建,一切都要以税收工作为前提。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他各级衙门的组建,就是为了更好的征税,然后用以养军。

保乡军设立各乡镇衙门之前,那可是先有征粮站,各乡衙门后续设立的时候,完全都是围绕着征粮站而设立的。

收税,这才是保乡军诸多内政官员的最大目标,至于其他的甭管治安还是民生等问题,都是为了更好的收税而服务。

如果不搞这些也能收税,而且收的还多,保乡军肯定是懒得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行政机构的……

收税、打仗!

这就是目前保乡军这个体系干的事了,别看有那么多的机构,也别看保乡军干的事乱七八糟的,但是归根到底都可以总结为这两点。

罗志学放下计划书后,先喝了口茶继续道:“既然县衙门预计设立了,府那边也快了,大将军府这边的机构也要再完善一些,各处的名号也得改一改,总不能和地方上的府各处一个名号不是。”

“将军府下属各处,一律改称各部,处长改称部长,部下属各科改称各司,司下设各处、科、室等。”

郭全书听罢,心中暗道:得,自己这个吏务处处长直接就变成吏务部部长了,这直接等同于吏部尚书了……

如此一来,伪吏部尚书的名头算是彻底扣在了自己头上,后续不管怎么样挣扎,恐怕都是摘不掉了。

而罗志学还没停呢,只听他继续道:“再新设礼教部,掌管教育、科举、礼仪诸事,把选官一事从吏务部拔过去,再让礼教部办个公文培训班,现在我们的很多官员文化水平还是不太行,写个公文都一堆错别字。”

郭全书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罗志学道:“行了,今天先到这,你回头整理好了再把文件递过来。”

等郭全书走了后,罗志学依旧没闲着,又是把情报科的宋启忠给叫了过来。

宋启忠新任情报科科长这个重要职务,罗志学自然是要和他亲自交谈一二,听听他对军事情报事务的看法,并且也对宋启忠提出来了若干要求。

他要求宋启忠迅速派遣人员渗透周边各地,北边汝州、洛阳;东边的汝宁;西边的郧阳、南边的承天、汉阳、武昌、荆州都是需要重点渗透。

不仅仅要搜集当地地理、城防、兵力部署、领兵将领等军事情报,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拉拢收买当地的人,必要时候直接暗杀当地重要领兵将领或文官,为己方军事行动尽可能的提供便利。

如果到时候大军杀到了某城池,该城池里冒出来几十上百号自己人制造混乱,又有情报人员暗杀了当地领兵将领,还夺取了夺取城门迎接大军入城,那岂不是美哉!

同时他还让宋启忠尝试着对郧阳的卢象升进行暗杀!

卢象升这人不简单,如果有可能的话,罗志学更愿意直接把他暗杀掉,而不是带着大军和卢象升死磕!

只是宋启忠也是委婉表示了,卢象升乃是一地巡抚,还是一军主将,这种人身边随时都有数十上百的亲兵拱卫左右。

想要暗杀此人的难度极大!

罗志学也知道一地巡抚肯定不好杀,这种高级别官员的护卫力量会非常强。

看看罗志学自己就知道了,罗志学平时都是随同大军一起行动,哪怕就在襄阳城内视察都是带着上百亲兵,从不孤身行动。

如今下榻襄王府改称的大将军府,这大将军府里以及周边征用的部分住宅里足足驻防了一整个亲兵营,一千多号人呢……

寻常人等连罗志学数百米范围内都无法靠近,更别说刺杀了。

卢象升的安保力量可能差一些,不如罗志学的安保这么变态,但是应该也不会太差,想要进行刺杀难度肯定不会小。

但是吧,再难也要去试一试啊,万一走狗屎运成功了呢?

那岂不是赚大了,如果能够把卢象升搞死,那么后续偌大的郧阳巡抚地区以及湖广巡抚地区,可找不出来第二个能打的将领了,这对保乡军后续抗住明军反扑,甚至南下江汉平原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宋启忠也知道这一点,他之所以表示难度大,也只是为了先给罗志学打个预防针,免的到时候行动失败了怪到他宋启忠头上。

见过宋启忠后,罗志学倒是没见其他军政要员了,而是选择了接见部分在之前一系列战役里理立功的部分基层军官和士兵,亲自给予这些人晋升以及奖赏。

等忙完这些事情后已经是临近傍晚时分了,罗志学这才稍微闲了下来可以休息一二。

但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罗志学依旧继续忙碌。

一大早他就跑去视察驻防襄阳城的第一步兵旅的将士们去了,还顺道视察了还处于整编训练当中的第五混成旅。

罗志学的视察和这年头的那些官员们高高在上,坐在轿子里,骑着马远远看一眼不一样,罗志学会亲自前往军营,走到士兵们的面前嘘寒问暖,给这个士兵拍拍肩膀,再和那个伍长握握手。

同时面带微笑,和将士们说几句家常话,问一问吃的这么样,穿的这么样,家里有几口人,生活这么样。

而当听的麾下有个十七八岁的士兵说自己老家在唐县,那里暂时还是明王朝治下,他去年被官府征召到南阳城驻防,最后在赵庄战役里被俘,随即投保乡军为兵。

又说他去年离家的时候,家里还有六口人,全都吃不饱的时候,罗志学摆出一副严肃表情,抬起头对着众人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起兵,为什么要和官兵打仗,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够吃饱,还是为了让大家的一家老小都能吃饱饭,为了能够让天下人都吃饱!”

“不把这个腐朽的朱明王朝推翻,不把那些吃天下百姓血肉的贪官权贵们拉下来,我们老百姓永远不能吃饱饭!”

随即低头对那十七八岁的士兵道:“放心,不用多久我们就会打到唐县去,解救你的一家老小,解救唐县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