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正常的保贼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正常的保贼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左良玉对贺人龙的提议很感兴趣!

他知道保贼军和寻常流贼不一样,但是他同样不认为保贼军有和己方大军野外正面作战的能力。

更别说,贼军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了。

贼军城内守军,撑死了也就两千人,估计还不到。

而来源贼兵,说是上万人呢,但是里头好几千都是民夫,根据侦骑报告,估计也就五六千人左右的贼兵。

两部相加,撑死了八千人。

而他和贺人龙的联军,刚抵达裕州城下的时候有大军三万余人,抛开民夫青壮,只算正式官兵也有一万六千余人。

之前多次进攻作战看似损失不小,但实际上战兵战损加起来其实也就千把人,同时他们这些天也是从随军的民夫青壮里的挑选了精锐补充进入军中,一来一回,其实兵力总数没怎么少。

敌我兵力对比,是一比二!

己方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如此情况下,左良玉可不认为保贼军还能在正面会战中胜过己方。

毕竟他们这一万六千官兵,如果是正面对上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的话,不是他左良玉吹的,打三五万流贼跟玩似的,哪怕是遇上十万贼兵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再不济也能自保。

流贼难打,不是因为官兵打不过,而是逮不住。

同时流贼骡马太多,机动力太强,经常会集中大批兵力伏击官兵的偏师。

如果流贼傻乎乎的摆开架势和官兵交战,早就被官兵剿灭光了!

尽管有着极大的自信,但是他还是怕阴沟里翻船,所以准备派遣更多侦骑打探消息,回头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毕竟他手底下的兵,有一个算一个可都是他左某人的兵,和朝廷可没啥关系。

打流贼就算赢了,但是死伤一多的话他同样是得不偿失。

为啥这么就都打不下裕州城啊,不是真打不下,而是左良玉舍不得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拼死损失好几千手下就为了拿下裕州城,怎么算怎么亏……

因为洪承畴可不会因为他损失数千人后拿下了裕州城,可不会给他送来大批钱粮让左良玉恢复实力,更别指望洪承畴会给他直接补充兵力。

别问,问即使洪承畴也没这么多钱粮。

至于兵力,军中的每一个士兵,上头都有着一个高级将领。

洪承畴可以直接命令各高级将领带领本部去打仗,但是绝对不能直接把各高级将领的私兵调出来,然后塞给另外一个高级将领作为补充所用。

兵为将有!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之前也是,洪承畴为了增援左良玉,可以抽调贺人龙所部增援左良玉,随后组成联军南下。

但是,他绝对不能把贺人龙手底下的军队,直接调出来后晒给左良玉。

他真要这么干,那得先把贺人龙杀了。

所以左良玉非常的小心谨慎,得知贼军西来后,直接放弃了进攻,同时派遣更多的侦骑继续侦查,试图搞到贼军更多的详细情报。

后续他将会根据侦骑收集道的详细情报,再决定是不是围点打援。

但是,让左良玉根本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决定是否和保乡军玩一波大规模野战呢。

对面的保乡军就已经帮做了决定。

当日午时,左良玉麾下侦骑报告,贼军之中除了数千民夫从西城门进入了裕州城外,其他六七千的贼军兵力根本就没有朝着裕州城而去,而是绕过了裕州城,正在朝着他们在裕州城东城门外三里外的大本营快速而来。

半个时辰后,侦骑报告,裕州城内有千五百人左右的贼兵突然出城,和绕城增援过来的贼兵汇合。

当天午后时分,罗志学亲自率领的援兵以及裕州城内守军,共计约八千人就已经杀到了明军营寨前方!

得知这个消息后,左良玉有了很不好的预感,这些保贼军竟然直接绕过裕州城,以求快速突进直奔己方营寨而来。

甚至连裕州城内的残兵守军都主动出城了。

这不正常!

他无法理解保乡军为什么会这么选择。

按照他的预估,保乡军过来后,要么己方直接围点打援,要么是己方不打,然后放对方进入裕州城。

最后大家在裕州城内外大眼瞪小眼,局势僵持下去。

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贼军竟然没有朝着裕州城区,而是直接绕过裕州城,直奔他的营寨而来。

看那架势,显然是打算和己方在裕州城外决一死战。

但是这些贼军凭什么?

他们到底哪来的底气能够直接击溃两倍于他们的己方大军?

更别说,己方此时还有营寨可以作为依托。

————

左良玉心中于了不好预感的时候,罗志学也已经率领着大军抵达了明军营寨前方,并且登上了附近的一处小矮山居高临下观察对方的明军营寨。

明军的营寨规模很大,期内有密密麻麻的众多帐篷,四周有木制寨墙以及众多距马等防御工事。

以传统眼光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标准,同时也很牢固的营寨了。

如果是传统冷兵器想要进攻这样的营寨,其难度虽然比直接攻城小了一些,但是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但是罗志学看着对面的明军营寨,却是露出了笑容!

传统冷兵器奈何不了这种传统营寨,甚至连传统的轻型短管火炮作用也有限。

但是,他的保乡军里有野战火炮啊!

这一次他过来,可是带了足足三个炮兵哨,一共十八门六百斤长炮呢。

对于六百斤长炮这种前装野战火炮而言,拿高大厚实的城墙自然是没什么好办法,但是对付这种木制寨墙和距马,简直小菜一碟。

对面明军的这些木制寨墙、距马等防御工事可以挡住寻常冷兵器部队,但是绝对挡不住自己的六百斤长炮。

而这种事之前已经发生过了,卢象升当初退守三袁庄的时候,同样有着这些木制寨墙可供实用,甚至人家还有大量的房屋建筑可以作为防御工事使用的。

但是在保乡军的猛烈炮击之下,完全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观察了对方的营寨后,罗志学转身对安永多道:“你和他们交手这么久了,对面的实力应该摸清楚了吧,你确定对面没有红夷火炮?”

安永多用着坚定无比的语气道:“绝对没有红夷火炮,要不然他们早就拉出来攻打裕州城了!”

“不仅仅没有红夷火炮,而且他们连大一些的将军炮也没有,其中最大的也不过是两三百斤大将军炮、佛郎机炮!”

听着安永多用如此肯定的语气回复,罗志学微微点头,没有再问。

对面的左良玉、贺人龙所部没有红夷火炮这种长管火炮,也不出罗志学的预料之外,之所以还问安永多,不过是为了最后的确认而已。

根据最近一年多罗志学搜集的诸多情报,再加上和明军多次实战交手的出来的经验。

他就发现了中原腹地里的明军更加倾向于使用传统冷兵器,连旧式传统枪炮都不多,至于红夷火炮,说实话到现在他一门都还没见着……

其实明军里的红夷火炮是有的,而且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部署在边镇城池或沿海要地,又或者京师这种超大城池。

其中蓟辽各坚城里的红夷火炮最多。

但是在中原腹地里,可就没多少红夷大炮了。

毕竟中原腹地虽然有流贼,但是这年头的流贼严重缺乏攻坚能力,而且野战能力也不咋地,明军官兵打流贼可是一路追着打,根本就用不着红夷大炮镇守。

倒是蓟辽一带的东掳威胁太大,而明军野战又打不过,只能据城而守,因此对红夷大炮极为看重,明王朝里大部分红夷大炮,基本都部署在蓟辽各城,用以抵抗东掳。

这说的还是守城用的红夷大炮。

至于野战用的红夷大炮,把就更别指望了。

基于红夷大炮沉重无比的缺点,再加上明军在炮架技术上的极度落后,明军极少会把红夷大炮用于野战当中,偶尔使用那也是大费周章,根本无法做到快速机动。

即便是东掳那边有了改进的炮架,也拥有更多的蓄力用于拖拉红夷大炮,实战中也非常难以运用,往往是费尽心思拉倒某个明军驻守的城池下,然后进行攻城作战。

严格上来说,东掳改进炮架后的红夷大炮,也不算野战炮,而是攻城重炮。

野战炮嘛,最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要能随同步兵行军并作战,连步兵都无法跟随还算啥野战炮啊。

红夷大炮这玩意,实在太沉了!

保乡军搞出来的六百斤长炮,虽然脱胎于红夷大炮,但是倍径要小。

寻常红夷大炮,倍径普遍在二十倍以上,甚至能达到二十二倍以上。

但是保乡军的六百斤长炮,其倍径只有十八倍。

因为倍径更小,对炮管的厚度要求也就更低一些,因此六百斤长炮的炮管也更薄。

甚至为了减轻火炮的重量,保乡军的六百斤火炮发射时候的标准装药,其比例都是要小于红夷大炮的。

因为保乡军并不要求这种火炮有多大的最大射程,也不要求千米后还能有多大的威力。

保乡军只需要这种火炮在五六百米的距离上,还能保持一定杀伤力就足够了。

更远,打不中威力再大也没啥用!

诸多种种下来,也能就导致了保乡军的六百斤长炮,虽然炮管的外观和传统红夷大炮差不多,还带有浓厚的红夷火炮的烙印,但实际上已经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火炮种类了。

当最后确认了对面的明军,并没有远射程的加农炮后,罗志学也就真正放心了。

因为这样一来,己方将会占据绝对的火炮优势!

再加上己方还有三百精锐骑兵,就算打不过左良玉麾下五百精骑,但是牵制住他们问题还是不大的。

至于步兵交战,第一步兵旅从来都没让他失望过,而且还有第三步兵旅、亲兵营、第一辎重营相助!

这一战,稳得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