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授衔、以工代赈

第一百八十四章 授衔、以工代赈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崇祯八年六月十日,罗志学正式率军抵达南阳城,并在众多当地保乡军文武官员以及当地士绅的迎接下进入南阳城,并下榻唐王府。

当然,现在不叫唐王府了,而是挂上了保乡军大将军南阳别府的招牌。

但是进入南阳别府后,罗志学还没来得及休息多久呢,就召开了今天的第一场会议。

抵达南阳城的罗志学将会非常忙碌,他要趁着这几天时间进一步完善各类军、政机构并处理众多问题。

他人还没正式进城,就已经安排了四场会议等着了。

当天午后时分,罗志学入城下榻后不足一个小时,就召开了今天的一场会议,这是一场军备会议。

与会人员以在襄阳城的中高级将领为主,主要商定第一步兵旅、第三步兵旅、第一炮兵旅、第一骑兵旅的新兵补充、装备补充等问题。

同时推动第七不步兵旅的筹建问题。

这些问题说起来也简单,反正路上的时候军械部以及后勤部等部门的人员已经做好了相关的计划,罗志学只需要听取计划并批准就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场会议里,也正是敲定了保乡军的军官常服换装问题,并开始施行军衔制度。

保乡军早期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品级制度,在设立大将军府后,这才敲定了品级职务,但是这只局限于文官方面以及专门针对降将的军事顾问上。

而军事顾问这个事务,看似挂着军事两个字,参与事务的也的确和军事有关,比如现在陈永福就是以特等军事顾问的名义,向罗志学提出各种军事类的建议。

但是,严格上来说,陈永福目前依旧不归属军方管辖,各级军事顾问是直接归属将军府,也就是罗志学所辖的,和军事四大部以及各野战部队没啥关系。

也就是说,目前保乡军的武将们,是没有一个和文官相对应的等级制度的,只有单纯的职务体系。

而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哪怕是传统的封建王朝里,比如明王朝里的武将们那都是有品级的,而武将的品级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和军衔类似。

不过罗志学并不打算把武将的品级和文官的品级直接挂钩,这是为了彻底扭转明王朝中后期文强武弱,文官歧视武将的现状。

罗志学想直接把文官品级和武将的品级区分开来,各论各的,顶多以后安排将士们退役转业的时候再进行实际性的职务挂钩。

为此,他准备推行全新的军衔制度。

而军衔制度,也能更好的适应如今保乡军的发展需求。

毕竟保乡军的战术体系甚至军事理念都和传统的军队不一样,直接套用传统的九品制度是不行的。

按照罗志学的规划,这一次会议上直接敲定了军衔制度,罗志学搞的军衔很简单,没有另类自创各种名目的军衔制度,而是直接用近现代各国通用的军衔制度,简单易懂。

分军官、士官、士兵三等。

军官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以上为军官,担任队长以上各级军官职务,此为保乡军里的主干,其中准尉暂时只授予随营军事学堂里在读学生,比如从读书人里招募入学的新军官,士兵新提拔起来入学的新军官。

士官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担任伍长、什长、队事务长以及授予各技术兵种,资深骨干士兵,此外保乡军的枝干。

士兵为分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同时把军衔和品级进行挂钩,比如队长,原则上只授予少尉军衔,特殊情况下授予中尉军衔;

步兵哨长则是授予上尉军衔,特殊情况可由中尉临时兼任;

步兵营长授予少校军衔,中校为特殊情况。

步兵旅授予上校军衔,中校为特殊情况。

其他各级职务,都有一个优先军衔所匹配,另外还有一个或两个辅助军衔所匹配。

此外罗志学还考虑到了目前骑兵和炮兵都缺乏营级编制,哨以上直接就是旅,所以趁着这一次制定军衔制度,也正是敲定了炮兵营以及骑兵营编制。

暂定炮兵营下设三个炮兵哨,配发军衔类同步兵。

后续第一炮兵旅将会下设第一炮兵营,同时再筹建一个第二炮兵营。

第一骑兵旅也是会设立第一骑兵营、第二骑兵营。

敲定了军衔制度后,罗志学当场就授予了各高级将领们的军衔。

考虑到职务和军衔对等原则,也是考虑到后续给麾下将领们一个奔头,确保高级军衔的稀缺性以保证含金量,目前少将以上军衔不授予。

骑兵总监兼第一骑兵旅旅长王瞎子、炮兵总监兼第一炮兵旅张马林、北路军司令黄丁权三人被授予准将。

准将也是目前授予的最高军衔,并且只有三个人。

新任第一步兵旅旅长李成通、第二步兵旅旅长林冬生、第三步兵旅旅长许河、拿下裕州城并坚守多天的第四混成旅旅长安永多都被授予上校军衔。

此外四大部主官,参谋部部长徐志贤、军械部部长胡洪卓、后勤部部长于修杰、军政部部长魏开福都被授予了上校军衔。

被授予上校军衔的一共有八人。

被授予中校军衔的就比较多了。

在裕州战役后,由亲兵营改称为近卫旅的旅长李东绍被授予中校军衔,除了第四混成旅旅长安永多外,其余各混成旅旅长暂时一律授予中校军衔。

三个主力步兵旅的副旅长、作战司司长兼任北路军参谋长左英哲等人都被授予中校军衔。

而少校就更多了,不一一细说。

其中值得一个的是,被授予少校的众多人里,有一个很另类的人。

那就是原工程队队长,现后勤部工程司司长王大千……

这人昨天还不是军人身份,但是今天却是直接获得了少校军衔!

这是因为就在昨天,罗志学刚把原来的工程队一拆为二,把其中一部分工程队的技术人员连带工程队队长王大千,直接转入后勤部管辖,成立了工程司。

于是乎,现在正是授衔的时候,王大千这个才当了一天军人的建筑师就获得了少校军衔。

这人,连刀都提不起来。

但是在场却是没有任何一人对王大千的授衔不满或质疑。

因为王大千之前虽然不是军人,也没上过战场,但是他干的事却是一直和军队关系极大。

说起来,王大千也是保乡军里少有的非军人出身,但是却一直混在军队体系内的人了。

这人早先只是个普通的泥水匠人,伏牛山时期被保乡军‘自愿’招揽,随后因为干活踏实,能力也的确不错就逐步成为了工程队队长,先后负责了早期伏牛山三水村防务、五里关修建以及松山防线的建设任务。

大军南下后,王大千继续带着手底下的一群工匠等数百人南下,先是在李青店修建各类防御工事,同时也负责修建李青店兵工厂等众多工厂的厂房,后来又跑去南阳城修筑城防工事。

紧接着又安排人拿下襄阳构筑襄阳城防御工事。

简单来说,保乡军的几乎所有固定类军事防御工事,都是王大千手底下的工程队修的……

王大千的工程队实际上就是军队体系内的工兵,如此的王大千和他的工程队,自然是早早就被王瞎子等将领看成了自己人。

而王大千也在修筑各类防御工事的过程里,通过持续招揽、征用各类建筑工匠组建了一支拥有数百名各类工匠的建筑团队。

当然了,这些都是技术人员,仅仅依靠这几百工匠可无法完成大量的工程建设,实际上工程队里还管理着大量的战俘、屯垦营青壮以及直接从民间雇佣的普通民夫。

当初在李青店进行大建设的时候,为了短时间内把各大工厂给修建起来,保乡军直接动用了人海战术,最高峰的时候有超过两万人的战俘、屯垦营士兵、青壮、健妇为工程队工作。

裕州战役后因为要修建裕州防线,同时还要完善鲁阳关防线,工程队任务将会非常繁重。

而考虑到工程队更多的军事建筑任务属性,同时又工程队还兼顾着众多工厂、码头、桥梁等普通建筑的修建任务。

罗志学干脆把工程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纳入后勤处,设立新的工程司,专门负责各类军事建筑,包括固定营房、堡垒、炮台、军方需求的码头、道路、桥梁等各类军事相关任务的修建。

普通劳动力上以战俘、降兵为主,为此罗志学特地设立了建筑营,和屯垦营是一个性质的建设类部队。

另外一部则是归入工业部,设立建筑司,专门负责其他官方非军事类建筑,比如各官属工厂的厂房、民间的普通码头、道路、桥梁、衙门机构建筑等等。

其劳动力则是以众民间里青壮、健妇为主,尤其是那些流民们。

如今南阳府里也好,襄阳府里也好依旧拥有大量的流民,而还没有成为流民,但是依旧无法果腹的底层老百姓更多。

而建筑司和工业部所属的众多工厂一样,都是优先从流民里招募青壮和健妇为工人,这既是给他们一条活路,更是避免他们演变为盗匪乃至流寇。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罗志学实行以工代赈,减少流民,恢复民生的措施之一。

同时并行的还有组织流民青壮进行屯垦,招募青壮修建各种水利设施等。

这些措施,是罗志学吸取了明王朝镇压陕西等地起义过程了,官兵前脚刚镇压平定,后脚当地又出现带流贼的教训。

这不把当地的流民、活不下去的百姓安顿下来,是不可能真正的平定各路民乱的。

罗志学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拿下的南阳盆地依旧流民遍地,赤地千里!

他还指望着南阳盆地成为保乡军的粮仓呢!

以南阳盆地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哪怕是最近这些年遭遇了干旱,但是只要措施得当,舍的一部分投入,那么完全是可以让南阳盆地恢复农业生产,重新成为粮仓的。

而想要恢复南阳盆地的民生,想要让这地方成为保证军的真正根基,那么流民以及各种盗匪问题必须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