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二百一十九章 越打越强的左良玉

第二百一十九章 越打越强的左良玉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对于夺情起复杨嗣昌,崇祯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哪怕是朝臣不少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也没能让崇祯改变想法。

崇祯做事,从不看臣子的脸色,更不在乎他们的想法!

要不然他也不会杀大臣如杀猪狗了。

一省巡抚乃至侍郎、尚书说杀就杀,说流放就流放,半点都没有顾忌。

前些年的就不去说了,只说最近两年,前郧阳巡抚蒋允仪被流放,宣府巡抚焦源清被流放,宣大总督张宗衡被流放,河南巡抚玄默被罢官,五省总督陈奇瑜被流放,湖广巡抚唐晖被贬职……哦,不对,崇祯已经下令逮捕此人了。

上述只是少数例子而已,除了他们还有更多倒霉蛋。

甭管崇祯做的对不对,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崇祯掌控着朝廷实权,并且毫无顾忌。

这样的崇祯要夺情起复杨嗣昌,根本就不会在乎什么伦理问题,更不在乎后续的政治影响。

如此一来,在卢象升死了后,朝廷上争论了几个月的新任总理五省军务的人选也就有了定案。

那就是杨嗣昌!

只是不知道杨嗣昌接到圣旨后,会做何感想。

明廷京师这边的高层争论以及牵扯到湖广乃至周边数省的人事变动,保乡军那边自然是不知道的。

毕竟京师距离湖广太远,这消息要传过来至少也得大半个月呢,再通过一些情报渠道传到罗志学耳中来,估计还得再延后几天时间。

但是明廷那边不管怎么变化,都不会改变罗志学制定的保乡军既定战略!

掌控楚北!

自从八月中旬第一师夺取了汉阳后,保乡军各部的军事行动依旧没有停止。

八月二十三日,第三守备师一部攻克江陵,二十六日第三守备师所属第五守备旅一部攻克夷陵州,紧接着继续西进,一路攻占归州、巴东,又排轻兵冒进,抢在了四川一带的明军、土司兵反应过来之前,抢占了巫山。

同一时间里,坐镇郧阳的黄光茂也是下令第二守备师所属第四守备旅兵力从竹山一带南下,攻占了四川夔州府大宁、大昌。

由此,第二守备师第四守备旅和第三守备师所属的第五守备旅的兵力成功在奉节以东地区汇合。

消息传到罗志学口中后,罗志学当即命令上述两旅就地合并,编成第四守备师。

第二守备师、第三守备师所属缺额,由新招募士兵、俘虏的降兵补充。

第四守备师的师长,由原第四守备旅旅长马大炮担任,并晋升为准将。

后续该守备师将会暂时负责夔州府乃至整个川东地区的防务。

四川一线的战事进展良好,后续不敢说能否直接杀入四川腹地,但是只要已经是占据了巫山等要地,第四守备师就算无法继续西进,但是也能退守巫山一带,把四川一带的明军、土司兵尽数封锁在四川内。

在西北线,也就是汉中府、西安府一线上,依旧保持战略防守的态势,明军并没有发起进攻,保乡军也没有发起进攻。

倒是时不时有流贼会从汉中府、西安府等地跑过来,有些是喊着来投奔保乡军的,有的纯粹是来劫掠钱粮的。

但是他们都是被驻防郧阳府的第二守备师直接给收拾掉,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被整编为降兵。

这也是为啥第二守备师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新兵补充的原因,除了新招募的兵力外,其实更多的还是从流贼、流民、官兵中的降兵们补充。

在南阳府北线,黄丁权依旧老老实实的执行着罗志学的战略防守任务,最近一段时间持续加固鲁阳关防线、裕州防线。

为了堵死裕州城所在的方城古道,黄丁权直接让人围绕着裕州,在周边十多里的平坦通道里修筑起来了十多座小堡垒,并分兵驻防。

期间也尝试派兵攻打了舞阳和叶县,最终成功拿下了舞阳,不过叶县那边却是没能打下来。

舞阳那边明军兵力不多,北路军随便派了两千多人过去就拿下了,但是叶县里有左良玉所部,而且又有明军陆续从河南其他地方增援而来,其中更有大批骑兵。

逼得北路军的兵力主动撤退。

因为北面的明军骑兵变多了,北路军所属的骑兵实力又不咋地,所以黄丁权干脆是彻底没了主动出击的想法,就一门心思的修筑北部防线,准备来一个严防死守。

八月初的时候,明军也尝试过反攻裕州一线,他们自然没傻乎乎的跑到裕州去,而是想要先攻打舞阳。

结果左良玉带着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大军进攻只有三千兵力不到兵力驻防的舞阳,硬啃了半个月死伤了一千多人也没能拿下来。

又面临着保乡军从裕州派出的援兵即将抵达,为此不得不退兵。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一战后,作为统兵大将的左良玉非但没有垂头丧气,反而是笑容满面。

因为经过这一战,他又成功的把好几千人的兵力吞并到自家麾下。

虽然攻打舞阳的过程里,明军一共死伤了一千多人,但是左良玉的直属兵力却是从八千人规模扩充到了一万三千多人。

其他明军将领和保乡军打仗,越打越惨,他倒好,除了一开始在裕州吃了个败仗折损了数千人外。

后续几场战役里,虽然每一次都吃败仗,但是他手底下的兵力却是越打越多……

而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和保乡军对上的明军将领们,一般下场都不咋地,但是他却是越混越好的缘故。

哪怕是朝廷也好,洪承畴也好经常逮着他妈,动不动就下旨、来信训斥左良玉。

但是左良玉依旧屁事没有,甚至随着他麾下的直属兵力达到了一万三千多人,其中战兵数量也不少的时候,朝廷那边都琢磨着该如何给他封赏,以更好的稳住他了……

只不过左良玉已经是总兵,按照这年头明王朝的武将升迁惯例来说,左良玉其实已经升到头了,没办法再往上升当巡抚,总督之类的,那是文官的专属。

后续朝廷如果还想要封赏左良玉,也只能是给一些虚衔了,比如说给个某某将军的头衔,再往上还可以给个太子少保之类的头衔。

但是给某某将军的话,左良玉还不够格,至于太子少保就差的更远了。

因此,朝廷那边现在对左良玉的处理也是很头痛。

即想要借用左良玉麾下的兵力驻防叶县一点,防止保贼杀入中原,又怕左良玉哗变玩兵变。

这封赏也是不好封。

最终只能是给左良玉的妻子授了更高的诰命夫人,顺带给左良玉的几个儿子更好的世袭职务了事。

不提朝廷那边怎么对待左良玉,反正左良玉最近也是没心思继续反攻南阳了,之前他还抱有奢望,觉得能够反攻南阳,如果能够拿下来那么就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封侯也是有可能的。

之前虽然裕州战败了,但是在左良玉看来当初的失败一方面是贼军枪炮犀利,另外一方面则是己方的骑兵作战失利。

但是现在吗,枪炮这一点没办法弥补,但是他手底下又有陆续从友军里吞并了上千骑兵,而且除了他自己的骑兵外,边上还有一支关宁骑兵协助作战。

有两三千骑兵助战,至少打野战的话左良玉也有了底气。

而能确保野战之力后,反攻南阳自然也就成为了可行。

然而经过舞阳一战后,左良玉就彻底打消了反攻南阳府的念头。

野战虽然不惧了,但是这攻城是在太难了。

那些保贼军都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在城头上部署这么多火炮,并且贼军的披甲率是在太高了,其重甲甚多。

攻打舞阳的时候,有两次其实他麾下的步兵已经冲上城头了,但是刚冲上城头就遭到了贼军重甲反扑,根本就站不稳脚跟。

连接损失大几十号冲上城头的重甲精锐后,左良玉这才彻底打消了强攻舞阳的念头并直接退兵。

舞阳都拿不下来,那么裕州就更不指望了。

那破地方,现在被保贼军经营的跟铁通一样,以裕州为居中,左右前后都是小型堡垒,每一座堡垒都有轻炮部署。

更不用说,这一带的贼军肯定有大量的小红夷炮了。

一想到贼军的小红夷炮,左良玉就头痛。

那玩意要说威力大吧,其实也就那样,左右不过是打两斤多的炮子而已,威力撑死了也就那样。

但关键的是这玩意轻便啊!

寻常行军甚至一匹马都可以拉着走,上了战场随便来两个士兵都可以直接推着走,机动性比明军里那些几十斤的攻戎炮还要强悍……

明军里的红夷炮动不动就上千斤甚至几千斤,而且因为炮架问题,严重缺乏机动能力,基本只能固定部署用于防守作战。

但是贼军的这种小型红夷炮却是可以到处跑,直接伴随步兵作战。

而这就很要命了。

上一次裕州东郊战役,左良玉战后自省,思考当初为什么会战败,为什么麾下骑兵部队为什么刚出动就死伤进而被敌军骑兵给逼走,最终导致整个战局无法挽回逼得他直接撤退。

就是因为那些保贼军把这些轻便的小红夷炮拉到了野外战场上,直接贴着他左良玉的脸开炮!

为了扭转这个劣势,左良玉已经多次上书给洪承畴甚至是朝廷诸公,请求朝廷拨给轻便小红夷炮百尊,用以对抗贼军之小红夷炮。

说什么保贼之所以能连战连捷,皆在于保贼枪炮犀利,要剿保贼,首重在于枪炮。

官兵枪炮强,灭贼指日可待。

官兵枪炮弱,倾覆旦夕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