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登极恩科

第二百三十二章 登极恩科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对于很多科举不中,但是又想当官的读书人来说,哪怕这个罗楚王朝只是刚成立的新王朝,地盘不过半楚之地,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王朝不是。

给罗楚王朝当官,完全是可以的。

他们只是想要当官,至于是朱明的官还是罗楚的官,其实他们并不太在乎的。

在乎的人,根本就不会跑过来参加这什么登极恩科。

说起来,这些人和张子晋他们有极大的共同性,都是长期科举不中,又有野心想要当官。

唯一的区别就是张子晋本来就是举人,考进士而不中。

而眼前这些人只是个童生,连秀才都考不上。

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同样的,这一次来参加登极恩科的学子们,大多都有类似的境遇。

还别说,这种人还挺多的,并且这几天里还有大量人匆忙赶过来。

大楚帝国礼教部最后汇总后,发现来参加乡试的学士就足足有两千多人。

这两千多人里,大概有几百个是童生,而剩下的则是连童生都不是。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来参加这个乡试的,基本上都是读书识字的人。

因为报名的时候,需要他们自己自行填写资料以及当场写一小篇大约百多字的简单自我介绍。

这没点文化水平连报名表都填写不了,谈何报名参加乡试啊!

九月二十七日,第一场乡试准时开考,考试程序以及内容照比了传统科举里的院试,只不过极大的压缩了时间。

两千多人参加考试,其场面还是很大的,巡警部特地派遣了一百多名巡警在现场外围地区执勤,以维持治安。

而场内的治安维持,则是直接让近卫师的将士们负责了。

考试连续进行了三天,三天后考完考生们这才陆续离去。

接下来就是考官们进行连夜阅卷了。

实际上在第一天晚上开始,阅卷工作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为了阅卷,大楚帝国从各部门里抽调了不少人担任考官。

张子晋这个督学官同样也是充任副考官,带着手底下十多名阅卷官进行阅卷。

卷子先是由他手底下的多名阅卷官们交叉初审,一致同意者直接通过,一直反对者直接落榜。

而张子晋的主要工作,其实是审核一些具有争议的卷子。

比如说一份卷子里,有的阅卷官觉得可以录取,有的阅卷官觉得不可以录取,那么就要张子晋这里来复审,以张子晋的意见为准。

最后张子晋这边汇集了一部分通过考核的卷子,和另外六名副考官选拔的卷子一起,再进行第二轮的审核,不过这种审核就不会再让人落榜,只是决定排名而已。

而实际上,这一次录取的比例相当大,两千多人参加乡试,预计会录取三百人左右。

三百人参加会试,再从中挑选大约七八十人的进士。

连续几天阅卷下来,看的张子晋眼都花了,不仅仅眼花,而且还有点反胃。

因为这一批考生的质量其实很一般,至少在张子晋这个正牌明廷举人看来,这两千多考生里,撑死了也就只有几十个人能有生员的水准……其他的不堪入目。

会试里的主考题为了降低难度,出的题目甚至都不是截搭题,只是一道很普通,从论语中选取的题目而已。

这种普通题目,他张子晋闭着眼睛都能写个十篇八篇。

但是这些考生里,一大半人连破题都没成功,只是依旧也没多少人能够准确答题,只能乱写一通,不知所云。

这些人,典型的就是不学无术,因为这种从论语中出的题目,几乎每一句可以充当题目的句子,那都被前人写烂了,哪怕你不会写,但是只要勤学肯看时文,多少也能记住一些。

但是,愣是有大半人没能答出来。

如果不是上头明确说,这一次至少要录取三百人的话,那么张子晋都敢把送到他面前的卷子全部废掉。

然而没办法,他们必须选出来足够的人,要不然过几天的会试怎么办啊。

于是乎,他们只能是从矮个子里选将军,最后以至于但凡能够把主考题答出来,甭管好坏都直接录取了。

就这,还是没能凑够三百人,只有区区两百六十多人。

没能达到三百之数,这个时候有副考官建议,从其他落榜士子里再择优选拔三十多人,凑齐三百。

这个时候张子晋忍不住了……

这选出来一堆垃圾也就算了,虽然文章垃圾了一些,但是好歹能答题,哪怕其中几十篇都有明显的抄袭时文的痕迹,其中几篇更是全文抄袭。

但是吧也录取了,怎么说呢,这能抄也是证明了人家的本事,好歹是看,并背过不少时文。

这记性估计不错。

但是其他人,那是连垃圾都不如,连死记硬背都不会,如此人才要之何用。

因此,张子晋当即建议,既然符合条件的考卷就这么多,而且现在也算是录取了两百六十多人,就算是差了三十多个,但是也没必要再降低标准。

就以现在的两百六十多人张榜,并以此举办会试。

末了还说什么现在时间紧张,按照计划后天就要举办会试了,不能再因为继续挑选考卷浪费时间了。

今天晚上,他们必须把中试名单公布出去,然后准备后天的会试。

张子晋的强烈建议,最终被作为主考官的礼教部尚书宋章所认可。

因此这一次乡试的中举者,就只有两百六十三人,距离预定的三百人还差了三十多人。

随着中试榜单公布出去后,外头的考生们自然是有的欢喜,有的忧愁。

中举者兴高采烈,同时也是为后天的会试进行准备。

而落选者,有些人黯然回乡,而有些人则是直接跑去吏务部应募去了,他们这些连功名都没有的人直接去应募为官,虽然还要经过考核,即便考核过了也只能获得正九品甚至从九品的职务。

但好歹也是一份工作不是,不出意外的话,还是铁饭碗的那种。

并且还有广阔的晋升空间。

大楚帝国现在正处于高速扩张期,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敢干,那么升官发财不是梦。

哪怕暂时只是一个从九品,也能很快升上去。

大楚帝国里现在很多中低级的官员,甚至高级官员以前都只是一个普通科员升起来的。

毕竟大楚帝国采取的是统一官制,并没有官吏之分,但凡衙门里的官员,最低级的科员、巡警那都是有从九品或正九品的品级。

只有马夫、伙夫这些为官府提供服务的编外人员,才没有品级,只是一个普通的雇员。

这种情况下,一个从九品的科员,理论上也能够一路高升到参务大臣。

而考虑到如今大楚帝国正在扩张当中,官帽子会越来越多,每时每刻都需要提拔大量的官员,如此情况下低级别的官员们晋升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这个时候哪怕是你熬资历,人不是太笨,那么也能熬上去。

这些情况,很多明眼人也是能够看的出来的,所以很多落榜士子一转身,就去吏务部应募为官了。

而吏务部对此也是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们早就等着这一批落榜士子来应募为官,以充实大楚帝国各机构里的低级职务空缺了。

大楚帝国可不仅仅只缺七品以上的中级官员,同样也缺九品、八品的低级官员。

大量的职务缺口,足以把所有落榜生都消化掉,京畿各部安排一部分,调到各府县安排一部分,区区两千多人而已,这都还不够呢。

不提落榜生们的命运,且说这些中了乡试,大楚帝国的第一批举人们,他们也在两天后参加了会试。

这一次的会试由礼教部主持,其他各部门也是有参与,其中的主考官已经不是hi礼教部尚书宋章了,而是变成了参务大臣,吏务部尚书郭全书。

郭全书这人也是传统读书人出身,经过他之前也没能考取功名,不过基本的读书功底还是有的。

写不出来好文章,但是一篇文章好不好还是大体能看的出来。

就算他看不出来,还有一大堆伪明举人甚至进士出身的官员们啊。

大楚帝国可是招募、招降了不少伪明的举人以及进士出身的人,张子晋也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类似他这样的人还有两百多个呢,连进士出身的都有二十多个。

其中部分是投诚过来的,部分是被罢免或其他原因致仕回乡的伪明官员。

有这些整整的科举高手坐镇,主持一个区区水平连寻常院试都比不上的会试,轻而易举。

会试也是一连考了三天,三天后最终选拔了五十八人为进士,其中三人为一甲,七人为二甲,其余为三甲。

一甲授予进士及第,选入翰林院任职,授正六品。

二甲授进士,选入翰林院任职,授从六品。

三甲授同进士,选入各部任职,授正七品。

具体职务,则是还需要后面吏务部根据个人意愿,各部门的人手紧缺等问题来进行安排。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五十八人都会被选入中央各机构工作,以充实中央各机构的人数短缺问题。

当登极恩科结束之后,大楚帝国的渡江攻势准备工作也已经全部完成,就等罗志学一声令下开始渡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