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立后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立后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对于拿下武昌城后的大楚帝国来说,十月末开始,算是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平静时期。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全面停止,只剩下一些小打小闹。

毕竟现在已经是冬天了。

北方的襄阳、南阳府一带早在大半个月前就已经下起了大雪。

进入十一月份后,就连长江南岸的武昌府也是开始下起了鹅毛大雪,保乡军如果当初迟上半个月攻打武昌城,或者是久攻不下拖延了半个月以上的话,那么就得顶着鹅毛大雪攻城了。

好在大楚帝国的行动还算快速,攻城的时候也比较顺利,没说等到大雪天气来临后还没拿下武昌城。

真那样的话,攻城将会变得更为艰难。

寒冬时节里,再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是非常困难的,寒冷的天气会导致军队行军、作战的时候出现非战斗减员。

同时下雪的天气里,也很难再进行后勤运输补给。

尤其是在北方各战线上,下雪的时候,连道路都分不出来,满载物资的马车根本没办法走。

后勤部那边为了让北方部队顺利过冬,都是提前在秋天的时候就已经往北方各地输送了大批的物资。

包括大批的冬装、粮食以及弹药等等。

北方驻防部队如此,在南方其实也差不多,毕竟这会是小冰河时期,连南边的广东在冬天的时候都能下鹅毛大雪,更别说武昌府一带了。

寒冬之下,饶是保乡军也很难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整体上来说在各条战线上都开始转入战略防守态势。

明军那边也差不多,保乡军的后勤供应能力更加强悍都难以确保部队大规模作战,明军那边就更别提了,他们连给普通士兵的冬装都供应不了呢。

因此进入十一月份后,楚军和明军之间的大规模战事就彻底停歇了下来,只是偶尔会爆发一些小规模的战事,但是这些小规模战事也影响不了大局。

值得一提,十一月份后的杨嗣昌也终于是名正言顺的顺利上任了,目前已经从老家常德府前往长沙坐镇,开始调动兵力,甚至打造枪炮、编练新军以抵抗保乡军。

同时因为保乡军攻占武昌,有东出江南之势,明廷那边又开始琢磨着往江西一带派遣大佬坐镇,整合江西、江南,江北等地的兵力,以阻挡保乡军杀入江南。

不过以明廷中枢的办事效率以及高层的激烈派系斗争,再加上往来的通讯速度,估计一时半会的总理江南等地军务的大佬人选也敲定不下来。

总体来说,十一月份后,大楚帝国和明王朝之间的战争暂时算是平息了下来,进入了一个相当稳定的对峙期。

就连陕西一带,也是因为义军之前被洪承畴打的没脾气,义军残部逃的逃,散的散,躲的躲,所以整体上也显得比较平静。

蓟辽一带也没爆发什么大规模战事。

如此一看,九州大地,竟是难得的进入了一段比较和平的时期。

但是,谁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等到明年开春,天气比较好的时候那么九州大地必然烽火再起。

保乡军和明军之间在各地的战争必然会再一次爆发,义军极有可能也会重新冒出来,就连东掳那边估计也会有所动作,因为听闻今年北方冬天比往年更冷,早早就大雪封路了。

居于北寒的东掳这个冬天,必然会过的更加艰难。

而东掳这个冬天过的极为难受,那么按照他们的行事规矩,明年大概率是要出兵征战,抢一波回回血的。

反正东掳每当要熬不下去的时候,就出去抢一波,抢高丽半岛,抢蒙古各族,如果这还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大着胆子绕道蒙古入关大肆劫掠。

所以很多明眼人都已经可以预料到明年,九州必然烽火再起,并开始为之进行准备了。

大楚帝国的君臣高层们自然也不例外。

甭管外界变化如何,但是到了明年,甚至都不用等到天气更好的夏秋时分,只需要大雪融化,道路稍微可行的时候,保乡军就会陆续发动攻势进行扩张了。

比如针对楚南一带的攻势,明年是势在必行的。

大楚帝国等到明年,再不济也要把环洞庭湖一带、湘江沿岸地区的岳州府、长沙府、常德府、衡阳府和永州府的部分地区给拿下来。

湖广熟,天下足,可不仅仅是楚北以及武昌府,是指整个湖广呢。

整个湖广的主要产粮区,楚北地区是江汉平原以及南阳盆地的襄阳府地区,楚南地区则是武昌府等长江沿岸以及洞庭湖、湘江沿岸地区。

那些偏僻山区可以暂时不管,但是这些平原产粮区,尤其是有水路联通的产粮区是必须拿下来的。

这些地方人口比较密集,粮食产量多,乃是大楚帝国征战天下的基础所在。

除了楚南各地外,保乡军还会在其他几个方向也发动若干战役。

北线和西北线,虽然整体上是执行战略防守,但是偶尔也要主动进攻一次打一打消耗、调动对方的兵力,避免让对面的明军囤积到大批兵力然后发起反攻。

西线的川东地区,保乡军的高层将领们依旧对巫山以及奉节念念不忘,一直都想着攻克这两个地方,彻底打通入川的通道。

十月下旬的时候,保乡军第四守备师也试过对巫山城发动攻势,但是因为巫山内守军兵力众多,地形险要,而第四守备军又缺乏攻城臼炮,野战炮等火炮,以至于攻城失败,损失了上千号人不说,还连根毛都没捞着……

军务会议上,徐志贤提出了明年可以适当增援西线,派一个混成旅规模的主力部队过去,再带上一个臼炮营和野战炮营,入川不入川暂时先不说,好歹要把巫山和奉节给拿下来。

北线,西北线以及西线,这三个方向其实都是次要战线,保乡军虽然也打算在明年投入一些力量在上述方向,但是也不会太多。

明年大楚帝国的真正战略方向还是南下和东进。

具体下来会是先南下,先把湖广占了,稳定了后方,后头再集中力量东进。

只不过什么时候东进就难说了,这取决于明年打长沙、衡阳地区是否顺利。

毕竟现在长沙那边有杨嗣昌坐镇了,而杨嗣昌这人能力还是有的,估计到时候打起来免不了要费一番手脚。

为了准备明年的各项攻势,大楚帝国这辆战争机器,在这个冬天里依旧不会停歇,而是会继续整编,训练。

同时后方持续提供钱粮,工业部下属的各类军需工厂会继续加班加点生产各类军需物资。

但是虽然这架战争机器还在持续持续运转着,但到底还是稍微缓了缓,能够让罗志学有时间来处理另外一项事关帝国国运的大事。

结婚!

他的大婚在十月份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开始筹备了,王家父子在十月底的时候就已经抵达武昌城。

在外的一些将领以及部分文官高官们也是陆续回到了汉天府武昌城准备参加大婚典礼。

罗志学已经登基为帝,他的大婚之礼可不能随便糊弄的,是有着一整套程序的。

在经过大半个月的持续准备后,大婚的准备工作也算是在大婚日期之前给准备齐全了。

楚承顺元年,明崇祯八年十一月初六,宜嫁娶。

武昌城里洋溢着一片喜庆之中,随处可见彩旗,城内的主干道,也就是大婚时圣驾、凤驾要经过道路已经全部黄土铺路,焕然一新。

就连城内巡逻负责治安的巡警们,也是都换上了新的黑色制服。

而驻防乃至充当仪仗队的陆军将士们,更是无一例外,全都是换上了全新的灰色士兵军服或深蓝色军官军服。

就连披甲充当仪仗队的将士们,身上穿的也都是全新的盔甲,并且系上了新的统一制式的黑色披风。

而参加婚礼的文武官员们,更是不用说,一个个都是穿着刚敲定下来没多久的新朝服。

作为正统汉人王朝,大楚帝国的各项服饰其实和明王朝那边没啥区别,尤其是皇帝的龙袍更是差不多,官员们的官服在形制上区别也差不多。

明廷那边四品以上的日常官服都是朱红色,七品到五品是青色,八品和九品为绿色。

而大楚帝国对文官们的日常办公着装不加限定,你要乐意穿个常服来办公也可以,只规定了不同级别的官员办公的时候,必须佩戴不同级别的金属制禽鸟胸章。

这禽鸟胸章,其实也就是明王朝各级文官补子的简化版……

明王朝是把图案直接秀在衣服上,东掳是把图案秀在专门的补服之上。

大楚帝国干脆取消了这些繁杂的补子,直接简化各禽鸟图案,雕刻成尽数胸章。

四品以及以上着用金质胸章,五品到七品用银质胸章,八品和九品用铜胸章。

当然,一到九品的胸章图案,具体还是不一样的。

总体来说,大楚帝国对常服这些不怎么注重,但是对祭祀等大礼仪场合所穿的朝服就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定。

从中衣到裤子,到外套再到帽子,从颜色乃至花纹等都进行了非常详细而且严格的规定。

因为朝服这玩意不一样,象征意义过于浓厚,不能随便乱来。

而这么搞出来的朝服,其实和明王朝那边的朝服也没啥太大的区别,咋一看你还分不出来呢,因为这两都是一身大红袍……

你也别说是大楚帝国抄袭的明王朝,而是朝服在玩意除了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黑色的外,等到了汉朝时期就彻底变成了朱红色了。

汉唐宋明等正统汉人王朝,再算上一些区域性的汉人政权基本都这么穿,一千多年来基本都没变过……

而今天,就是属于大楚帝国的文武官员们穿大朝服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里,罗志学正式大婚,并册立襄阳光华王氏为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