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汉天兵工厂

第二百六十一章 汉天兵工厂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但是派人去选址后,发现北岸的汉阳一带地形比较低洼,武昌这边也不太适合。

如果在这里建立兵工厂以及相互配套的铁厂,机械厂等一系列工厂的话,那么还得做防洪措施,比如垫高地方,修筑防洪提之类的。

同时又有人提出来,说是大冶炼铁厂都已经建起来了,而大楚帝国现在的铁、铜等原料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大冶供应的。

如其运铁料到汉阳再去生产,还不如直接在大冶县靠近长江的地方,选个沿岸地点直接修建兵工厂等一系列配套工厂呢。

这样连铁料运输都免了!

至于炼铁用的煤炭,不好意思,现在大楚帝国炼铁不用煤炭,而是用木炭。

技术落后就是这么的牛逼!

而木炭这东西吧,是需要从民间大范围收购再转运到炼铁厂去,所以只要交通方便的地方都不会太大影响木炭的成本……

毕竟都一样贵!

这也是之前为什么工业部直接在大冶设立炼铁厂,而不是选择在其他地方设铁厂的缘故。

现在的兵工厂以及机械厂,完全可以围绕着已经设立的大冶炼铁厂进行建设,以缩减运输成本。

得到报告后,罗志学还有些奇怪,毕竟他可是记得原时空的汉阳可是有一堆张之洞建立的工厂的,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汉阳兵工厂。

但是仔细对比了后罗志学还是同意了工业部在大冶设立兵工厂、机械厂等一系列配套工厂的方案。

理由很简单,现在的汉阳可没有什么铁路经过,同时也没有先在汉阳搞一大堆的配套工厂,现在就把兵工厂放在汉阳完全是得不偿失。

反正现在的大宗运输暂时还依靠水运,只要兵工厂建立在长江沿岸那么问题就不太大。

批准了工业部的建设方案后,工业部那边迅速拿出了兵工厂、机械厂等众多配套工厂的详细建设方案来。

在大冶建立的兵工厂,起名为汉天兵工厂,就和襄阳兵工厂一样,直接以府名命名。

配套的机械厂也称之为汉天机械厂。

因此围绕着兵工厂进行配套的工厂会非常多。

包括汉天机械厂、大冶炼铁厂、大冶冶金厂、大冶矿务、汉天精密机械、汉天马车厂这些独立运营的工厂。

同时汉天兵工厂还会下设火炮分厂、火枪分厂、锻造分厂、木材分厂、盔甲分厂、刀剑分厂、火药分厂、炮弹分厂、子弹分厂等十余个分工厂。

在大冶筹建兵工厂,并不是单独筹建一家铸造枪炮的作坊,而是一整个工业体系。

不过这种事看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一听这些工厂的名字似乎就认为这些都是高科技工厂,但实际上也就那样……

别看规模大,工人多,但是技术水准也就那样。

从本质上来说,大楚帝国的工业技术对比明王朝、东掳或者西方人并没有什么优势。

从最基础的材料再到加工,其实技术水平依旧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手工作业阶段。

但是吧,大楚帝国舍得砸钱!

所以工厂规模大,工人多,所以产量大。

再加上比较严苛的管理制度以及初步流水线式的生产,能够比较好的控制质量。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楚帝国的工厂开始广泛的采用各类机械设备。

小到各类人力打磨机、钻孔机,再到各类蓄力机械,最后到大型的水力机械都有,而且非常多。

而这些原始机械的运用,极大的提升了大楚帝国各工厂的生产效率。

降低不降低成本那都是次要的,关键的是能够大幅度提升产量。

而上述各种措施,都是为了确保保乡军扩军征战所需要的武器弹药供应。

批准了工业部的一系列建设方案,又指示了财务部那边及时拨给钱粮用于进行工厂建设,工人培训外。

罗志学暂时也就把国防工业事务暂时先放了下来,反正短时间内大冶工业基地是不可能产出武器装备的。

哪怕是以目前的战时建设、生产速度,保守估计也要三个月后才能够进入比较大规模的生产阶段,那都是明年的事了。

罗志学自然不可能天天都盯着这些事的。

他要忙的事多着呢。

十一月十六日,罗志学召见了汉天府府尹程文德,就奏请在汉阳设立纺织厂一事进行商讨。

程文德道:“陛下,我汉天府奏请设立纺织厂,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以工代赈,用来安置因为战争,天灾所受灾的流民。”

“同时也是为将士、巡警、税警、各厂工人提供衣服、被子、帐篷等物资。”

“如果做的好了,那么也可以考虑把生产出来的布匹等物资推向民间市场。”

汉天府府尹程文德继续道:“我们汉天府地处长江中游,往东可前往南直隶中下游,往西可达荆州府等地,还可以进入四川。

又有汉水可北上,通过长江后续进入洞庭湖-湘江水系,乃至未来还可以东进进入鄱阳湖-赣江水系。”

“此地四通发达,最是适合搞工厂商行了。”

罗志学一边听着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计划书,翻看完毕后道:“在汉阳搞纺织工厂是可行的!”

“纺织业是一个大行业,之前我们在南阳、襄阳也都尝试过,效果不错,即可提供大量就业工人以工代赈,又可为我军解决被服问题,也可以向民间供应更便宜的布匹以惠民。”

“既然要搞那么就搞大一些,这纺织厂里的纱厂、布厂、染厂、缝制厂每种都是大有可为的事业!”

“回头你和工业部,财务部那边多商讨,拿出一个详细方案上来。”

“此外这个工厂你们汉天府不能直接官办,让工业部来办。”

“专业的事要让专业的人来做!”

“你们地方衙门可以支持,鼓励工商事,但是绝对不能直接下场参与!”

罗志学不愿意各地方衙门直接搞工厂的,这和垄不垄断,官方插手没啥关系,工业部投资建厂的话,同样是垄断,官方插手。

纯粹是地方衙门办工厂不够专业。

而专业的事就该让专业的人来办,要搞官办工厂可以啊,让工业部来搞就是了。

除了工业部的官员外,其他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绝大部分对办工厂等工商事务一窍不通,大规模的让地方官办工厂的话,还不得亏死。

说着,他还对对旁边的翰林院的一名侍讲道:“记一记,回头让法务院,工业部等部门出个官办办厂的详细章程。”

“原则上,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

“严禁除了工业部以外的其他各衙门,包括军方在内投资、运营、管理对外运营之企业!”

“再让工业部那边,在各府设立直辖的工业局,统筹负责管理各府内官办工商事。”

因此汉阳纺织厂的事,罗志学也是打算趁着这一次的机会把官办企业的事情彻底敲定下来,制定后各项规矩。

毕竟之前大楚帝国对这一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现在直接敲定下来,免的以后出现了问题尾大不掉更难处理。

所以干脆暂时严格限制,施行一刀切的政策,直接由工业部来负责所有官办企业的事务。

汉天府尹听到这话,倒是有些失望,他本来还指望着直接由他们汉天府出资办厂,然后赚点钱补贴财政呢……

要知道现在汉天府财政穷啊!

别看大楚帝国在一系列征战过程里缴获了大批金银,但是这些钱基本和地方财政没啥关系,都是抄没后直接送入国库,也就是财务部。

如今各府县的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主要还是依靠税费分成。

税不用说,税务部收税后会按照一定比例,给地方上留下一部分税收充当地方行政经费。

费的话,则是一些行政性费用,比如各种罚款,行政收入,这些地方同样也是有分成的。

而地方财政有固定比例的税费分成,但是同样也负担起来了地方官员薪资、基础建设等各项行政开支。

同时为了维持战争,也是为了更好的统筹利用资金,如今大楚帝国的税费分成制度里,地方财政能够拿到的税费还是比较少的,大头都上缴到了国库里了。

如此也就导致了如今大楚帝国治下,各级地方衙门一个个都是穷的叮当响……一些经济不咋地的县,往往连官员们的薪资都发不出来,需要上级财政的补贴。

当然,大楚帝国财务部,也不会不顾地方衙门的死活,一些穷府县的财政补贴也不会少他们。

总不能因为官员们发不出薪资就导致地方统治瘫痪不是。

而汉天府作为京师,又是合并了两府两县的大府,其实不算穷了,但是他们开支也大啊。

毕竟是京师,有很多开支的。

这官员薪资就是一大笔。

同时还要抚平战争带来的伤害,进行各项基础建设,还要赈济大批灾民等等。

每一项都是要花钱的。

汉天府尹程文德最近个把月,因为钱的事已经是焦头烂额了。

正想要搞个工厂赚钱点补贴一下财政呢,结果陛下是让办工厂了,但是却只准许让工业部来办。

这样一来,这工厂的利润可是进不到汉天府财政的口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