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吴三桂剿贼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吴三桂剿贼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都怪前头南下的那几波人,一个个都是饿死鬼投胎的,这一路南下一路抢,搞的我们路上都没能弄到多少东西,这一路上亏大了!”

吴三桂麾下的将士们,不少人都是对其他友军下手太狠有所怨念的。

大家都是边军里的苦哈哈兄弟,这好不容易有机会南下剿贼,可不就得趁着这种难得的宝贵机会狠狠捞一波,最好是能够捞到足够吃上两三年的财货。

但是他们关宁边军来的晚一些,被其他几支先一步南下的边军抢了先。

而前行一步的其他边军也不厚道,做事做的太狠,狠也就算了,偏偏还给外人留下了口舌,搞的几乎北方官场都知道了,南线的边军就他妈跟恶狗一样,看见钱粮就抢。

尤其是有边军直接劫掠了一个县城后,就彻底把内地的各地官员们以及士绅们给吓傻了。

看这些边军的势头,一点也不比那些流贼和东掳差到那里去啊。

对于这些话,吴三桂自然也是有所听闻的,但是他不在意,他麾下的关宁将士们也不在意。

他们这些边军将士,长期驻防边关,朝廷还不给钱粮,时不时还要面临东掳的攻打威胁。

为了能吃饱饭,边军将士们都是各显神通,屯垦是必须的,也会干一些走私违禁品给东掳的事,也会有人时不时的外出劫掠。

而没什么门路的边军将士们,一个个则是饿的皮包骨,为了一口吃的,连妻女都得挂牌揽客。

长久以往,这些边军们自然也就满腹怨言,同时对很多东西也就没了顾忌。

比如有机会南下的时候,每一个人会放过劫掠的机会。

不是为了发家致富,纯粹是为了吃饱饭而已。

上述只是对普通边军将士而言,而对于吴三桂这种长期甚至世袭驻防边地的高级将领而言,他们也是天天愁着钱粮。

他们为了保住权势,为了维持麾下的军队往往也是无用所不及。

和东掳相互勾结走私违禁品,自己组织人手屯垦,用各种办法找朝廷要钱粮等等。

而南下,对于吴三桂他们来说同样意义重大。

南下一次,麾下的普通将士们能吃个饱饭,回头还能带一些钱粮回家养活家小。

吴三桂这些高级将领们也能捞取大量的钱粮,用以后续养兵,扩军,打造军械。

调边军南下剿贼,对于朝廷而言是把一群低贱武夫们调过来打更低贱的流贼。

而对于边军本身而言,这是一次发财的机会。

如今他们在汝州城外遭到了冷遇,吴三桂虽然生气,但是却也没傻乎乎的去抗议之类的,而是一声令下,派遣了麾下将士分批到四周侦查贼情。

毕竟汝州已经靠近保贼控制区,这一片地方定然是活跃着大量保贼的。

他吴三桂派遣兵力前往周边侦查贼情,合情合理。

而派去侦查贼情的将士们,收一些良善士绅们主动捐献的钱粮也是情理之中。

正月二十八日,吴三桂率军抵达汝州城一带,然后借着长途南下将士疲困,需要休整的名头,在汝州城外驻扎了整整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吴三桂麾下的三千关宁军分批次到周边地区侦查贼请,肃清当地匪寇等。

吴三桂对将士们还是很靠谱的,所有将士都分批次派了出去,哪怕是随军的马夫都能跟着出去侦查,人人都不会落空。

同时又传话下去,所有士绅大户们主动捐献的钱粮细软,金银细软将士们可留下半数,另外半数上缴公中作为军费使用。

粮食以及布匹等其他大众物资,除去将士们随身携带的口粮外,其余上缴公中作为军需所用,对上缴数量多的将士们记下功劳。

半个月下来,他麾下的关宁军将士们一个个都是恢复的身强体壮,每个人随身都带上了不少的口粮以及金银。

而军中的辎重也是多了一大堆的粮草以及其他军需,同时还征用了附近三千多民夫以运输这些粮食辎重。

期间汝州城内的官员们,多次派人邀请吴三桂拔营离开,还让吴三桂约束将士云云。

吴三桂都是找各种借口给敷衍过去了。

一直到二月十四日,随着麾下将士们吃饱喝足,同时又搜集了大量的钱粮。

并且吴三桂也收到了来自于总督东线军务兼河南巡抚的陈必谦的信,让他迅速南下鲁阳关一线,为开春后的大反攻做准备。

如此,吴三桂这才慢悠悠的率领三千大军以及三千多强行征召的民夫,带着大批粮食辎重南下。

不过吴三桂南下的时候就显得非常小心了。

吴三桂可不是什么愚笨之人,他在汝州城外待着的时候也不是天天吃吃喝喝,实际上过去半个月里他一直都是在搜集伪楚保贼的各种情报。

尽管一些隐秘消息无法打听到,但是一些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消息还是被他搜集了不少。

他知道南边保贼在南阳府一带,驻防有一支‘北路军’,该军由贼头目,伪中将黄丁权率领。

据传该贼乃伪楚帝罗贼的左臂右膀,麾下有大军三万余,其中可以明确肯定的是真灰贼约万五人,假灰贼万五人。

毕竟黄丁权去年夏天的时候就带兵驻防在南阳府一带,对此和左良玉为首的明军打过好几次。

这么就时间里,人家明军又不是什么都不做,多少会搜集一些情报。

一次明军对黄丁权麾下的保乡军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而吴三桂在收集了诸多保贼的情报后,就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结论。

这些保贼不简单!

枪炮多,这已经是被人说烂的事了,哪怕是普通市井小民都知道保贼以枪炮犀利而闻名。

然而吴三桂倒是觉得,枪炮多这一点其实也不算什么,他们辽东一线的边军拥有的火器也不少,几千斤的红夷大炮也是一堆,其他各种火器同样也多。

但是这么多的火器对上东掳,还不是打起来特别吃力,在野战中更是连对战的勇气都没有。

光凭枪炮,是打不出来保贼军的这种犀利攻势的。

所以吴三桂把目光投向了保乡军的其他情况,比如详细的战术战法,再看保乡军的军心士气。

然后看了诸多之后,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保贼军的粮草消耗远远高于正常水准。

前线明军探子刺探情报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保贼运输了一批粮食前往某个保贼驻防的堡垒。

按照明军探子的预估,这一批粮食,足以让这个堡垒内的五百多贼军吃上一个月的。

结果呢,十天后他就发现又有一批运粮队抵达!

这说明,贼军粮食消耗量,是明军探子预估的保贼粮食消耗量的三倍以上。

也是官兵的三倍以上。

“吃这么多?”吴三桂连续翻看了诸多贼军粮草消耗的情报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以前就听闻保贼军里一天三餐,顿顿管饱,本来以为只是夸张之言,乃是保贼用来蛊惑外人的谎言罢了!”

“但是现在看来,这竟然还是真的!”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实话,吴三桂无法理解保乡军为什么要这么做。

粮食多宝贵啊的,这一份粮食能养活三万大军,为什么只拿去养一万?

正常操作难道不应该是,拉起五万人来,其中四万只给基本口粮,八千给正常口粮,两千给超额口粮吗?

这样有五万大军,架子也能拉出来了,同时又能维持基本战斗力,同时还能武装出来两千人的精锐。

其战术作用可比一万人强多了

尽管吴三桂无法理解保乡军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却是很清楚的,一群粮食供应是正常官兵粮食供应三倍以上的保贼军,肯定一个个都是身强体壮的精壮汉子。

同时粮草充足,不拖欠粮食,不拖欠饷银的话,军心士气也会非常充足。

这样的一群士气高昂的青壮士卒,再加上他们的枪炮就很要命了。

这一次南下,如果贸然进攻怕是不好打!

回头还得再详细琢磨琢磨,有功劳有战利品什么的就捞一笔,如果不行那么还是要早早做打算。

总之是不能把这三千关宁军给折损在中原。

这三千关宁军可是他们父子安身立命的一部分,这要是轻易折损了可就亏大了。

吴三桂有所顾忌,同时对保乡军有了忌惮,因此南下的速度也非常缓慢,行军时必定要派遣骑兵在周边侦查,同时持续不断的打听鲁阳关一带的情况。

还没走到鲁阳关呢,他就已经下定决心不去攻打鲁阳关了。

虽然总督陈必然让他前往鲁山县,联通当地的万余官兵攻克鲁阳关,但是当他详细了解了保贼,尤其是鲁阳关保贼的情况后,就得出了一个结论:直接去强攻鲁阳关,他这三千关宁军全部填进去估计都打不下来……

所以这还打个屁!

至于陈必谦的命令,有好处的时候可以听一听,没好处的时候就当陈必谦不存在。

饶是陈必谦是总督,但是吴三桂也有足够的胆量无视他。

他们吴家父子坐镇关宁,控卫山海关一线等地,麾下关宁军实力强悍。

如今这情况是朝廷需要他们吴家父子,而不是他们吴家父子需要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