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民不聊生的楚北

第二百七十九章 民不聊生的楚北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至于史可法乃至很多人说的民不聊生,那也不至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非但没有差,还变好了,至少没有这么多苛捐杂税,也没有流贼官兵施虐,对着他们抢一遍又一遍。

哪怕是很多士绅官员心目中的百姓,只局限于士绅。

但是大楚帝国治下的士绅大户们,除极少数武装抗税被抄家灭族的人,还有小部分抗税偷税漏税都逮捕入狱,罚款的人外。

大部分士绅大户们还是很老实纳税的,而纳税后的他们,虽然说收入有所减少,但是也绝对没到活不下去要破产的地步。

毕竟大楚帝国只要让他们交税而已,又不是直接从抄没他们的大半家产。

只要你老老实实纳税,大楚帝国还是很讲规矩的。

同时虽然纳税了,但是因为大楚帝国的存在,这些士绅大户们也不用再经历反反复复的各种流贼,官兵施虐,更不用担心官府会来搞什么摊派,甚至连名下的商行做生意也不用到处打点,到处缴纳乱七八糟的各种关卡税。

此外大楚帝国是鼓励工商的,尤其是鼓励士绅大户们把资金投入到工业制造里去,甭管你是搞个小作坊生产布匹,还是说搞个小炼铁作坊炼铁,又或者是搞什么木材家具之类的。

大楚帝国官方都支持!

嗯,前提是你要纳税!

最后这些有经商的士绅大户们一算,哎呀妈,这纳税之后,整体经商成本竟然还降低了……

所以,对于相当多一部分家里有其他行当,尤其是做生意的士绅大户们来说,保贼打过来之后,他们非但没有少赚钱,反而是多赚钱了。

更别提一些陆续和大楚帝国官方搭上一些关系,为大楚帝国供应各类军需物资的商行了,那可是日进斗金。

所以,如今大楚帝国治下的不少士绅们,其实活的相当滋润,甚至比在明廷统治时期还要滋润。

汉天府汉阳县里的宋家,就是这么一个活的非常滋润的士绅大户家族。

汉阳城里的宋家宅院里,七个宋家的主要族人齐聚一趟。

宋家老太爷,前明举人宋鸿宝坐在上首主位上,其左手侧首位的乃是宋鸿宝长子宋英林,次座的乃是宋鸿宝长孙,宋英林之长子宋启新、宋英林二子宋启书。

右侧则是挨个坐着宋鸿宝三子宋英全,四子宋英东,宋英全之长子宋启庆。

宋老太爷眯着眼看着众人道:“除了启经外,也算到齐了,这就开始吧!”

“之所以把你们都叫过来,主要是有一事和你们商讨一二,此事关乎我宋家未来基业,老夫也不好独断,总要听一听你们的意思,毕竟这个家,以后都是你们的!”

宋家嫡长孙宋启新当即站起来露出一丝媚笑道:“祖父,您有什么吩咐尽管吩咐,孙儿一定尽力去做!”

宋老太爷半眯着眼看着这个嫡长孙,眼神不由得闪过一丝厌恶。

这个嫡长孙,屁本事没有,就知道玩耍取乐,虽然平日里嘴巴甜讨好长辈,但是这有个屁用。

他是宋家嫡长孙,未来的宋家家主,会讨好长辈有个屁用……

都二十三岁里,竟然连个县试都没考过去,说不学无术都是抬举他……

如果这人不是嫡长孙,宋鸿宝早一巴掌把他拍死了。

所以他也没搭理这人的话,而是自顾自继续道:“自从去年王师入汉阳以来,我家多有风波,先是粮店被青皮流氓哄抢,又有贩盐渠道被断。”

“不过危机中也有机遇,我们去年趁着汉阳这边搞纺纱织布的浪潮,购置了林家的织布厂,敢在年前也搭上了汉天纺织厂的线,获得了他们的廉价棉纱供应,又拿下了几家大商行的单子,扩大了销售的渠道。”

“靠着这厂子,算是把去年的损失给找补了回来!”

“今天找你们说这事,说的就是这织布作坊的事!”

“你们也该听说了,国朝已经正式颁发了商律,按照商律,所有商行,作坊都要进行登记注册为公司,并官方明确登记产业所属,股份分配!”

“因为后头交税,也是需要按照这个按照这个商律所说的公司来进行缴纳的,而不交税的后果不用我多说你们也知道。”

“不说偷税的下场,就是启经那边就不好做。”

“嗯,你们平日也要注意着点,该交税的税都交了,启经现在在农林部做事不容易,你们别给他找麻烦。”

说着的时候,宋鸿宝又盯着众人,停顿了好几秒后才重新回到话头道:“如今我们也得根据这个商律把我们宋家的几家商行,作坊登记注册为公司。”

“其他的几家商行作坊,规模不算大,之前也各自分给了你们去管,所以回头你们自己把手头下的商行,作坊去注册了,注册后这些公司也就算是你们各家的了。”

“不过这织布厂乃是去年我们家投入重金购置,又花费巨资添置了一批襄阳机械厂出的新式织布机,花费不菲,价值巨大,之前也一直是我亲自管着!”

“不过我年岁大了,这织布厂总归是要让你们来管的,趁着这一次注册公司,把大家都叫过来,商讨一番这个织布厂注册为公司后,股份分配的事!”

说罢,宋鸿宝把抬起头环视一圈。

在他的视线里,其他宋家六人表情不一,长子宋英林面无表情,长孙宋启新一副贪婪流口水的模样,其他几人或喜或优表情不一。

不过却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说什么。

这宋家织布厂,可是最近十几年来宋家最大的一次投资,去年的时候花费了足足五万多两银子,从大楚帝国财务部的官方拍卖会里,接受了原先属于林家的织布厂。

汉阳林家因为武装抗税,早就被大楚帝国税务部连根拔除,抄家灭族了,这属于林家的织布行也就成为了官方炒米资产,随后被进行了公开拍卖。

该厂在汉阳,拥有一家织布作坊、染布作坊、纺纱作坊,乃是集纺纱、织布、印染一条龙的布匹生产作坊。

虽然还是传统手工作坊的模式,但是规模却是不小,而且哪怕是被抄没了,其实依旧还在正常经营当中。

拥有稳定的原料来源以及货物销售渠道。

林家倒了,这林家织布厂却是没倒。

早就有心涉足纺织业的宋家,趁着这一次机会直接出价,越过一群竞争对手以最高价拍下了该厂。

接受了该厂后,宋家并没有原样经营。

宋老太爷而是花费了重金,从襄阳机械厂里订购了一批刚研发出来,连官营的几家纺织厂里都还没有大规模运营的新式织布机,并且高薪雇佣了一些他们的技术顾问安装调试设备。

因为这些新式的织布机,对比原来的织布机效率直接提高了两倍有余。

同样的工人,生产出来的布匹却是多了两倍,这一下子就让宋家的这家织布厂赚翻了。

如此一来,这家织布厂瞬间就成为了宋家最大的财富!

对比这家织布厂,其他那些价值不过几千两上下的商铺商行不值一提,就连家里的众多田庄也不如这织布厂值钱。

所以众人听到宋鸿宝说要把这厂子注册为公司,甚至还要分配股份的时候,这些宋家人自然忍不住面露异样了。

虽然都是宋家人,但是吧,哪怕是亲兄弟也明算账啊。

这织布厂的股份就这么多,别人拿多了,自己可不就拿少了嘛。

而宋鸿宝说是找他们来商量,但是直接就开口了:“这织布厂的股份,启经占七成,剩下的三成,你们六人均分,每人半成。”

听到这话,低下六人面色各异,不过就算是一直面无表情的长子宋英林都是忍不住动了神情。

这宋家一共才多少家产啊,左右也就二十几万两而已,除了田产外,其他的产业加起来也就十万两左右,而织布厂独占七八成。

如今这织布厂的大头却是给了故去老二的独子宋启经,说心里话他是有意见的。

虽然自己读书不如这个弟弟,自己儿子读书也不如宋启经这个侄子,但是自己好歹是嫡长子啊,宋启新好歹是嫡长孙啊……

宋老太爷自然也看出来他们的神情变化,甚至都能猜出来他们的心里想法,不过这不重要。

如今的宋家靠的是他宋鸿宝,而未来的宋家,靠的就是宋启经了。

至于眼下这六个宋家子弟,不过酒囊饭袋而已,给他们留下一部分股份养活家小,那都是对得住一番父子情了。

宋家老太爷一生有五子,长子和三子、四子今天都在这里了。

五子,去年秋携妻儿前往江南访友未归。

二子早十几年前就已经病故。

这二子也是宋老太爷最喜欢的儿子,自幼聪明伶俐,读书刻苦并且有极大的天分。

年仅十六就已经考中生员,年仅十九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考中了举人,一时被称之为少年天才。

但是天妒英才,二子刚考中举人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去参加会试呢,就染上了天花去世。

只留下了一个当时年仅一岁的独子宋启经,让宋鸿宝哀痛良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