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二百八十九章 伪楚加税

第二百八十九章 伪楚加税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黄诚宣提出铸造钱币以筹集资金的建议,并不是空口无凭,而是经过了详细考虑之后的提案。

而罗志学对他的提议也是表示了首肯。

实际上,还是去年的时候罗志学就指示过黄诚宣,对货币体系进行调查研究,筹备帝国货币的发行工作。

当时罗志学也提过了,通过新货币的发行也能够筹集一部分资金。

因为发行货币的过程里,不管是铜币还是银币又或者金币,都不可能是采取纯铜、纯银或纯金的方式,必然会加入其他部分金属来降低成本,同时增加货币的抗磨损性能等。

也就是说,面值一文的铜币,它的含铜量是不到一文的。

这里头的含铜量差距,就是铸币的主要收入了。

这一次,黄诚宣也是如此解释道:“如今帝国控制区内广泛使用的金银和铜钱,金银里,黄金过于珍惜,主要是作为大宗交易使用,并没有大规模流通,主要流通的还是银子,而银子也主要是各种不规则的碎银为主,各种银元宝因为数额比较大,也很少在市面上大规模流通。”

“我们可以采用工业部方面的刚推出的大型水压机作为铸造设备,铸造一种精美,统一规格,面值从一钱到一两不同面值的银币,以取代现在的大量碎银作为广泛流通货币使用。”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同样机器铸造的铜币,作为主要辅币使用, 以取代现在各种繁杂的铜钱。”

“在这个过程里, 如果我们措施得当,预计铸造钱币的收益不会太小,预测一个月也能够获益二十万两以上,一年下来, 应该能获利两百五十万两左右。”

黄诚宣还拿出了一个小木盒:“这是我们财务部铸造的第一批样板货币, 陛下请过目。”

说完,黄诚宣就把样板货币送到了罗志学面前, 罗志学接过来看去。

只见木盒里躺着大小不等的十枚硬币, 其中一枚为金币,四枚是银币, 四枚是铜币, 这些硬币和传统铜钱不一样,中间并没有空洞。

罗志学拿起来了其中面值最大的一枚金币,金币正面中间,有着‘壹两’字样, 周边有龙纹缠绕。

翻过背面看, 北部正中间是‘大楚帝国’字样, 上方由‘大楚财务部承顺二年造’字样

而金币的边缘位置也有花纹,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在金币的边缘进行切屑牟利。

银币的纹路也是以龙纹为主,而铜币的话, 为了控制成本, 花纹被省略, 背面为‘承顺通宝’字样。

面值和和字样以及尺寸都不算出奇,实际上在去年的时候罗志学都已经看过并在多个版本里选定了最终版本了。

面值,新币将会采用金币、银币、铜币相互配合的货币。

金币只有一两的面值, 重三十七克,这个金币时间上不太可能在市面上大规模流通, 因为价值太大, 大概率只会作为储备或大规模交易使用。

银币则是有一两、五钱、两钱、一钱的面值,一两银币重量为三十七克, 含银量为银九铜一。

五钱、两钱、一钱的银币, 则是均为银七铜三。

铜币则是有二十文、十文、五文、两文、一文一共五种面值, 以铜为主料。

这种面值划分, 还是延续了传统的两-钱-文这些货币单位,而铜钱的含铜量在制定上, 为了和银币进行搭配, 采取的是一两白银等于一千文承顺通宝铜钱的比例。

制定这一比例, 也是为了结束目前民间各种乱七八糟的铜钱含铜量不一,以至于整个兑换体系混乱的情况。

如今大楚帝国控制下,各种乱七八糟的铜钱都有,而这些铜钱的含铜量、大小、重量还都不一样,以至于整个交易体系非常的麻烦。

而罗志学希望通过一种制作精美,难以仿制、磨损的铜币来结束这种铜币乱局,为下一步的真正货币改革奠定基础。

所以这一套新货币里,其实罗志学最重视的铜币这种看似面值很小的辅币。

尤其是现在他手中的这枚新拿起来的一文面值的铜币。

这枚铜币一看就知道,乃是由机械铸造的,而且还是大型机械直接压铸制造的,整个铜币看起来平整光滑,甚至带有光泽,同时花纹非常清晰。

不仅仅这枚铜币如此,其他的五钱面值、两钱面值、一钱面值的银币,还有面值两文、五文、十文的这四种铜币都是如此。

大楚帝国搞的新硬币,属于非常典型的工业产物,和手工铸造的钱币有着天然之别。

含银量, 含铜量暂且不去说,只说这工艺就不是老旧铜钱所能相提并论的。

如果含铜量和含银量不要太拉跨的话,那么得到民众的认可还是比较容易的。

好东西嘛,大家都不会拒绝。

罗志学手里持续把玩着这几枚银币,同时道:“这钱币铸造的还算不错,品相可以,不过朕看这工艺不错,加工成本会不会比较高?另外产能如何?”

黄诚宣道:“启禀陛下,我财务部已经和工业部进行了初步的洽谈,委托工业部下属的几家机械厂,为我们打造了多套铸币专用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采用水力为动力,一旦真正开动起来,那么产量将会非常高,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单枚成本。”

“如果陛下批准的话,我们财务部下属的汉阳铸币厂就能够正式运营,下个月就能够开始大规模发行新货币。”

罗志学道:“既然如此,那么就放开手去做,尽快铸造并发行新币!”

想了想,又道:“新货币的发行,先从公务薪饷发放,税收征收里推广使用!”

“后续要尽可能的回收民间的各种金银以及旧铜钱,以新货币取代之!”

“为了配合货币发行以及金银铜钱的回收,财务部准备抽调人手,设立一个官方银行,以方便存取、兑换之用。”

“对现在民间里的各钱庄、银号等金融机构实施强力监管,制定相关金融政策,引导民营金融机构正规化经验,控制风险,免的他们携款潜逃,或盲目放贷造成经营不利破产,进而引起社会动荡。”

“再传令下去,全面禁止私造铜钱,银币,违者着重处罚。”

“朕会让法务院立即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金融体系的整合,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做到的事,罗志学今天也只是打算抛个引子,真正实行的话,还得让法务院和财务部等部门先进行广泛的研究,然后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之后,才能够真正的进行施行。

现在嘛,还早着呢,能够先把新货币事务发行下去就不错了。

敲定了发行新货币,并借着这个机会赚钱充实财政一事后,罗志学等人并没有停下会议,又继续商讨了其他几个筹集款项的事宜。

比如税务部方面就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间接税收,减少直接税收,为小商家减轻税务负担,切实增加税收。

给小商家减轻负担的同时增加税收,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但实际上一点也不矛盾。

因为羊毛总会出在羊身上,大楚帝国一边给小商人们减税,一边找大商人或者在商品的上游流通环节里加强税收也是可以的嘛。

如今税务部这群人,税收已经是有了不少心得了,他们认为收税就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

除了农业税这个税率需要直接面向大众外,其他税种他们认为完全可以在中上游环节里就给收了,而下游渠道就不管他了……

下游渠道收税成本太高,难度太大,而且很容易引起民众的反弹,还不如放弃下游,直接在中上游加税呢……

这就是间接税收了。

怎么说呢,以目前大楚帝国里大力扶持并培养的纺织行业为例子,税务部几乎会对纺织业的原料,加工,运输,渠道销售等所有企业参与的环节里进行收税。

但是到了最终端的零售环节里,看似也有零售店铺的营业税等税收,但实际上是流于表面,几乎所有的街边小店都不会老老实实的上报自己的真实销售额并纳税。

然而对这种小店铺的税收是很难的,因为税务部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对如此海量的零售行业进行全面监管。

别说在十七世纪的古代了,哪怕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国家里,几乎所有国家都没能力对小额现金交易进行监管并收税。

而在大楚帝国税务部针对这种问题,干脆直接在中上游阶段,直接把下游的税也给收了……

毕竟找普通零售商家税收是不现实的,但是找工厂收税那就容易多了。

这就是税务部提出来的加强间接税收,减轻小商家负担的真实理由了。

而根据税务部提交的方案,他们预估采取一系列新措施后,工商税的税收数额,将会在现有工商税的基础上,增加大约十五个百分点左右。

说白了就是加税……

但是大楚帝国的这一次加税,普通人是不太可能察觉到的。

毕竟税务部根本不会在零售终端,或者面向个人提税,甚至都不会在外界大规模公布,就算是公布,也会只公布并宣扬减免小商家税额政策……

普通人的感觉就是,一些生活物资,比如布匹的价格可能涨了那么一点点。

而且大概率会认为那些商家们太黑心,死要钱涨价……

税务部方面的陈星凯提出这加强间接税收的时候,得意洋洋的道:“此举不但能为帝国增税数以百万级,更不会引起民众反弹,也不会影响民生……”

此时一旁的吏务部郭全书尚书看着一副得意洋洋的陈星凯,内心不由得暗叹:“伪明的横征暴敛和你们税务部比起来,那是小孩子过家家,不值一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