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二十九章 绝望的史可法

第三百二十九章 绝望的史可法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也不知道是自信,还是迷信,总之应天巡抚搞出来的应天新标军,就是非常大胆而激进的采用了大量火绳枪手搭配少数长矛手的配置。

福建那边还有支几百人的新标军更奇葩,清一色的火枪手,一个长矛手都没有……

这些新标军,并不是每一支都需要楚军认真对待的,毕竟抛开装备和士兵素质和编制这些东西。

只说兵力数量的话,大部分明廷里的新标军也是不顶用的,因为很多都是只有几百人规模,影响不了大局。

明廷的诸多新标军里,目前来说真正上了规模的,能凑出来差不多一个混成团规模,也就是大概两千多人的新标军并不多。数得上名号的有杨嗣昌编练的湖广新标军,这支湖广新标军在楚南战役之前就编成了左右两军,总兵力约八千多人,配属了二三十门两斤半野战炮以及少数五斤野战炮。

但是该部精锐,也就是湖广新标军左军在楚南战役里被楚军全歼,右军在长沙战役里死伤惨重,只剩下千余人突围南逃,最后一路逃亡到了广东,一度恢复到三千多人。

杨嗣昌被崇祯逮捕入狱后,这支湖广新标军被新任西南总督熊文灿接管,并持续恢复到四五千人的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湖广新标军在楚南战役里, 虽然和楚军打生打死了, 但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和楚军打过正儿八经的线列作战,都是被动打防御作战。

除了湖广新标军外, 还有两广新标军,该新标军乃熊文灿担任两广总督的时候编练,楚南战役之前不过只有数百人规模,楚南战役后, 因为楚南沦陷, 两广压力巨大,所以两广新标军迅速扩张到了五千人的规模。

湖广新标军、两广新标军,各有一个混成旅规模的兵力,这两支新标军也是熊文灿坐镇肇庆, 抵抗楚军进一步南下两广的重要依仗。

再过来则是东线史可法麾下的安庐新标军, 这支新标军也是比较早编练,因为早期九江一线还属于杨嗣昌的防区去,杨嗣昌早早就下令让九江方面编练新标军。

后来史可法上位后, 以九江方面的新标军为基础,扩大规模编练出来了安庐新标军,有兵力约六千五百人。

东线还有另外两支主要的新标军,其一是应天新标军,这支新标军比较特殊一些,纯粹是江南的权贵士绅们,害怕楚贼打过来,进而支持应天巡抚搞出来的, 有兵力五千多人, 只是兵力配属比较奇葩,火枪手比较多……

其中的三千人已经被派往九江一线, 目前驻防在湖口。

再有就是江北新标军, 这个江北新标军前身其实是陈必谦牵头搞出来的河南新标军,只不过河南新标军时期兵力很少, 只有千把人规模而已。

王家祯接替陈必谦成为东线总督后, 接管了河南新标军, 然后又把凤阳巡抚麾下的几百新标军给抽调了过来, 一起合并为江北新标军。

江北新标军随同王家祯南下后,一支在江北一带募兵、训练, 据传兵力已经达到五千多人,并且还在继续扩充当中。

只不过这支新标军虽然扩充的速度很快, 但是编练时间太短,装备急缺,还算不上成军。

再过来就是北线的几支新标军,其中中原方向,主要是左良玉麾下的汝州新标军,兵力约莫有三千多人。

但是别看人家人数少,但实际上左良玉麾下的新标军应该是整个明廷各部新标军里人员待遇最好,装备最精良的。

因为左良玉是亲自被楚军打过的,对枪炮之犀利感受更深, 而且他本人是武将,还是一个拥兵自重的武将, 最近大半年基本上都不把上头的巡抚,总督放在眼里了。

而对于一个拥兵自重的武将而言,其他都可以放一放, 但是军队绝对是最优先项,所以人家左良玉搞新标军,比杨嗣昌还重视。

再加上左良玉捞钱的手段, 也不是那些文官所能相提并论的,这没钱粮了他都是直接敢派兵去劫掠的人……大军在手的他,也不怕别人弹劾。

反正老子几万大军在手,有本事你逮捕我啊?

明廷呢,还真不敢,最近一年那都是各种安抚,各种升官,能给的,不能给的基本都不要钱一样扔出去。

北线除了左良玉麾下的三千汝州新标军外,规模比较大的还有孙传庭麾下的陕西新标军。

至于剩下的其他各部新标军,大多人数太少,兵力数百或千把人,要么是空有人数, 但实际上是随便拉一群农夫来,也不给伙食, 不进行专业训练, 也不给枪炮。

纯粹是挂着新标军的名头。

哪怕是现在的京营里, 也有新标军呢,但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除了崇祯外,估计也没第二个人会在意一这支京营新标军了。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管很多明军督抚,将领们没有搞新标军,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看不到枪炮之利。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洪承畴!

他对纯粹的新标军不感兴趣,认为就算是要搞枪炮,也用不着效仿楚贼啊……

洪承畴是直接以原有的旧军精锐为基础,直接铸造枪炮,尤其是火炮,如此能有效利用原来的精锐,节省成本。

直接舍弃原来的旧军精锐,然后拉着一群农夫,再花费庞大的代价再把他们训练成为新标军。

这种事在洪承畴看来,纯粹是脑子烧坏了。

就目前的局势,哪有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粮给你练出来十万八万的新标军啊,而弄个几千万把人有屁用……

还不如造更多的野战炮出来,然后配合原有的精锐作战。

只要野战炮足够多,甭管是旧军还是新标军,还不是一样打仗。

从这个角度上去看,其实洪承畴比其他督抚更加强调,更加重视火炮的作用。

洪承畴始终认为,楚贼之所以能够连战连捷,楚贼的步卒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楚贼的火炮。

楚贼的野战炮,实在太狠了!

后来等洪承畴和其他人一样,发现楚贼的所谓野战炮,其实也就是采用不同炮架,炮管缩短一些的红夷大炮后,洪承畴也是组织人手打造了一批可用于野战的小型红夷火炮。

也不搞什么新标军,直接组建了一个炮队,配合原有的精锐进行作战。

要说效果如何,这个恐怕还要让东掳来验证。

因为洪承畴已经带着麾下精锐抵达北直隶了,后头如果能和东掳来一场大规模战斗,估计也就差不多能验证出来这种模式到底有没有效果了。

就当洪承畴率军抵达北直隶的时候,在江西九江,史可法却已经是陷入了困境。

八月七日,楚军正式对九江发动进攻。

八月八日,楚军先后攻克西城门外的三号大型堡垒和九号大型堡垒,使得九江西城墙靠北位置的一带,直接暴露在了楚军的兵锋之下。

八月九日,楚军开始对西城门一带进行攻击,不过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强攻城头,而是继续炮击,同时填平护城河,并逐步肃清明军在这一方向的其他残留防御工事。

同时楚军也在继续在这一方向挖掘壕沟,试图把更多的十八斤臼炮靠近部署,同时也争取让攻城用的精锐重甲步兵们,获得更近的出发阵地。

当楚军对西城门一带发动持续进攻的时候,史可法迫不得已开始抽调其他方向的明军加强西城门的防守。

但是,其他方向的楚军也不是吃素的。

负责南城墙战事的第一师这个时候,也加大了攻击力度。

头两头里,因为南面城墙并不是主攻方向,所以第一师的进攻,更多的还是以牵制敌军兵力,肃清一些小堡垒为主。

而等第六师拿下了三号大型堡垒以及九号大型堡垒,开始直接进攻西城墙的时候,为了避免明军抽调更多的兵力增援西城墙,第一师也是及时的发动了猛攻。

尽管因为火炮大多集中在西城门,南城门一带缺乏火炮的缘故,导致第一师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而没强攻那些大型堡垒,但是依旧给明军制造了极大的压力,迫使明军不敢抽调更多的兵力增援西城墙。

等到八月十二日,经过数天作战后,楚军初步填平了西城门外的护城河,并且还挖掘了地下通道埋设了火药。

当天上午时分,随着一声巨大而沉闷的爆炸声,九江西城墙的一段城墙被炸坍塌的时候,楚军针对九江城最后的总攻也开始了。

大批突击队的重甲士兵们冲上去和明军厮杀,最终依靠着盔甲优势和火力优势成功夺取了废墟以及附近城墙。

这个过程里,手榴弹再一次发挥出来了重要的战术作用,使得楚军的攻城行动变的比较顺利。

当西城墙被楚军攻陷的时候,九江城的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且这个时间将会非常的短暂!

面对西城墙的失守,史可法绝望之余,也只能是率领残兵从东城门突围,一路逃向湖口。

然而楚军虽然故意留出来了个东城门没打,玩围三厥一的路数,但是不代表远离城门后没有部署兵力进行埋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