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解学龙的效忠书(二合一)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解学龙的效忠书(二合一)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攻克南昌,这在大楚帝国内部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意外,毕竟这是早在预料之内的事。

哪怕南昌乃是江西省治,但是也无法掩饰其城防稀松,驻兵稀少的事实。

之前王家祯以及史可法等明廷东线上的高级督抚们,为了打造九江防线,把楚军挡在九江之外, 基本上是搜刮了安庐巡抚、九江巡抚、连带着部分应天巡抚、南赣巡抚等周边地区的绝大部分兵力。

要不然也不可能在九江防线上汇集将近五万兵力啊。

然而这么一来,也就意味着后方的南昌、抚州、瑞州、临江等城池也就不太可能有多少兵力驻防了。

如此情况下,当楚军在九江一线,通过攻克九江府治德化歼灭了明军三万余人,德安郊外战役、德安攻城战两场战役下来,又歼灭了明军大约七八千人。

这也意味着,明廷部署在九江防线上的兵力已经被歼灭了大部分,只剩下万人不到的兵力驻防湖口

同样也意味着偌大的江西中北部地区,彻底向楚军敞开了大门。

毕竟后方的哪怕是南昌这种省城也就只有两三千兵力驻防,再加上两千左右从德安溃逃南下的兵力而已。所有老弱病残加溃兵们一起,也不过五千之数。

至于其他城池的守军就更少了,至于新标军之流更是一个没有。

哪怕楚军只是派了一个新成军,尚不满编的第七师在第一骑兵旅的配合下南下,甚至都没有配给专门用于攻城的独立臼炮团,南下攻打德安以及南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实战也是证明了这一点。

第七师用着几乎不可阻挡的态势拿下了德安后,又在南昌城内策反明军的配合下,迅速拿下了南昌城。

所谓的南昌战役,看似前面有好几天的封锁以及准备,但实际爆发战斗的时间只持续了大概一个上午。

入城的楚军第七师,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全面控制了南昌城,并确保了城内诸多官方仓库以及民间粮行仓库的安全,没有引起大火焚烧。

拿下南昌城后, 第七师主力却是没有在南昌城停留多久, 而是把当地的防务移交给了后续感到的第十一守备师之第二十二守备旅后, 继续和第一骑兵旅配合南下。

后续第七师以及第一骑兵旅的任务还很重, 他们要继续横扫江西北部以及中部地区的诸多府县。

这些府县虽然都没什么明军主力了,但是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兵力驻防, 一两千人驻防的城池还是不少的。

而对付这些驻防兵力不多的城池,南下的楚军主力部队第七师也是很干脆的分兵了,以两个步兵旅为核心,搭配了骑兵和炮兵以及辎重等部队,形成了两个各自五千多人的混成旅战斗支队分兵南下。

一部,既第十三旅沿着赣江直扑丰城,后续该部将会沿着赣江继续南下,攻打临江府、吉安府等地区,最后一路杀向赣州府。

一部,即第十四旅则是偏向东南方向先是杀向进贤,随后攻打抚州府、建昌府、后续不出意外的话,该部将会转道朝着东北方向沙区,进攻广信府、饶州府等地,最后陈兵于湖口,配合第一师等部队发起渡江作战。

当然,前提是第一师等部队迟迟没能发起渡江作战。

毕竟第十四旅想要一路南征北战,最终打到湖口去,哪怕是会有第一骑兵旅的配合,但是难度也不小,最关键的是所需要的时间不会少。

想要等到第十四旅完成诸多任务,最后出兵湖口,那估计都得一两个月以后了。

而第一师等部队,是等不了这么久的。

楚军东进的时间还是比较紧迫的,至少要争取在冬天到来至少拿下安寝,最好是能够直接拿下金陵城。

如此也就注定了楚军是不可能在湖口浪费一两个月时间的。、

至于说是不是可以让第七师这支南下兵力先不横扫江西中部以及北部地区,而是直接绕过鄱阳湖,直接杀到湖口去。

从军事上来说这个决策是可以的。

但是在经济上却是得不偿失的。

不要忘记,楚军东进的直接原因,往大了说是统一华夏之类的,但是往小了说,楚军东进的目标很简单并且纯粹。

那就是杀入赣北、江南,抢占当地的钱粮以避免财政破产!

所以攻破九江,杀入赣北之后,楚军的第一目标并不是歼灭多少明军,攻克多少城池,而是趁着明军那边反应过来之前,嗯,那些权贵士绅大户们带着钱粮跑路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江西北部以及南部地区,尤其是那些水运发达,良田甚多的赣江水系地区。

而这,也是第七师最重要的战略任务。

不客气的说,后续楚军东进所需要的钱粮,可都等着第七师攻城略地收取钱粮呢。

所以,第七师不可能说放任这么多钱粮不去抢占,反而是执行纯粹的军事任务,直接杀到湖口去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是经济的延续。

毕竟战争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之争。

至于纯粹因为意气之争的战争,那是极少数,大部分战争都是因为利益之争。

何为利益?

钱粮!

而钱粮的背后,代表的是国力,代表的是民众能不能吃饱饭,代表的是资本家们能不能赚钱,代表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楚军的东进,其直接驱动就是利益,是钱粮。

第七师南下后展开横扫,而后方的一个守备师,也就是第十一守备师在完成整编后,陆续南下并配合第七师以及第一骑兵旅进行横扫。

基本模式就是第一骑兵旅的精锐骑兵部队率先杀过去,进行封锁,堵住敌人的逃跑路线,然后第七师的主力步兵和炮兵们跟上来攻城。

打下来后,第十一师守备师的兵力,则是跟进然后负责后续的肃清作战,弹压驻防。

同时守备军也需要负责维持南下部队的后勤线安全。

所以,南下作战的部队,也不仅仅是一个第七师和第一骑兵旅,还有一个第十一守备师呢。

并且第十一守备师在南下过程里,因为持续接受降兵,规模逐步扩大。

德安战役过后,当时不过八千人左右的第十一守备师就从中接受了挑选出来的大约三千人降兵。

南昌战役后,第十一守备师又接受了经过挑选后的降兵两千人。

此时,第十一守备师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了一万两千人左右。

但是这还没玩,很快随着第七师在江西各州府持续进行作战行动,大批俘虏被整编,并挑选出来合格的降兵。

很快,第十一守备师的规模已经扩充到了一万五千人以上,甚至为了安排这么多的降兵,都不得不成立了一个临时性的补充旅。

这么多兵力的守备师自然是不行的。

楚军的守备师,乃是一师两旅,再加上一个野战炮兵营,辎重团,工兵营,骑兵营的年制。

弄三个旅不正常,所以很快军务院就下达了命令,第十一守备师补充旅独立出来,扩编为第十二守备旅,后续江西各部作战所接受的各部降兵,将会陆续补充进入该师。

如此,大楚帝国陆军方面在江西南下方面的作战兵力,就达到了一个主力师,两个守备师以及一个骑兵旅的番号。

基于南下兵力不少,同时楚军里长期都面临着主力部队和守备部队混合作战,但是又存在着主力部队频繁调动,而守备军往往长期驻防某一地的情况。

罗志学开始了对守备军的指挥体系进行了一定的变动。

如此,也就导致了江西守备司令部的出现。

江西守备司令部,负责统辖江西境内各守备军,并负责征兵、军民等诸多文职类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江西守备司令部,只辖第七守备师、第十一守备师以及第十二守备师三个守备师。

同样在江西作战的其他主力部队,不归属这个守备司令部指挥。

但是为了让守备军能够更好的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江西守备司令部的司令,由第七师师长黄祥斌少将兼任。

此外,不仅仅是在江西,同样的在其他几个地方也统一设立了守备司令部。

暂时有河南守备司令部,这个其实就是之前的北路军司令部,以在当南阳府作战的第一守备师为主。

陕西守备司令部,这个就是之前的西路军司令部,以在关中府一带作战的第二守备师为主

四川守备司令部,这是倒是属于新设立的部队,以之前在川东作战的守备军第四守备师为主。

又设立楚北守备司令部,辖第五守备师等。

设立楚南守备司令部,辖第六守备师、第八守备师、第九守备师。

而汉天府,也就是京畿因为地位特殊,不设守备司令部,继续由京畿卫戍司令部分管募兵,军民等各项文职职务,而京畿卫戍司令部名义上,还辖有近卫军。

如此,大楚帝国已经是在完全或部分控制的省,也就是设立了各巡抚的省里,都设立了守备司令部,并明确了守备司令部具有征兵,军民等诸多任务。

由此构成了的体系比较完善的地方部队指挥体系。

而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国陆军里的各主力部队,依旧不归属各守备司令部所辖。

甭管是那几个暂编混成团,还是各主力师,乃至其他一些独立主力部队,还是说近卫军,通通都是不归属守备司令部指挥,而是由军务院直辖。

罗志学通过守备司令部的设立,也算是再一次明确了主力师和守备师之间的区别。

一个是主力野战部队,一个是地方守备部队。

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资源分配。

毕竟楚军里的各守备军,其实最开始只是为了安顿数量庞大的战俘,顺带把里头的一些能打仗的战兵挑选出来为自己所用。

但是真心没指望过靠着这些守备军打仗。

而实际上这些守备军的战斗力也不咋地,用他们来对付明军里的营哨兵那是可以的,但是用来对付明军里的新标军就明显不够看了。

如果说后续北上了,和东掳对上的话,这些守备军也是送死当炮灰的命。

所以,在罗志学的心中,这些守备军只是一时之计,先用着。

等战斗任务不紧张的时候,或者是某支守备军的驻地变成了后方腹地,没什么战斗任务之后。

那么这些守备军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精简,那真正堪用的精锐挑选出来进行整编为主力部队,守备师的素质虽然差了点,但是挑挑拣拣,一个师缩编为一个主力部队编制的混成团勉强也可以。

这样一个主力编制和装备的混成团,可比一个守备师战斗力强多了。

而挑选剩下的守备军将士,安排去屯田自力更生,以节省军费开支。

屯田几年后,看情况调往边疆进行屯垦,或者干脆退役复员让他们重新变成农民或工人。

如此一番整合下来,到时候也不会剩下什么守备军了。

通过各省守备司令部的设立,军方的高层们也是再一次知道了罗志学对守备军的态度以及未来的安排。

先整编出来担任次要作战任务,等没任务之后直接精简,挑选精锐编练为主力部队,余部屯垦,屯垦数年后退役。

如此既能安排数量庞大的降兵,不至于让这些降兵们流落到地方危害治安,乃至演变为流贼,同时又能持续控制军费的支持。

对此军方的高层们也是很支持的。

现在军费的开支实在太庞大了,而军费开支里,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人员耗费。

而守备军因为其来源于战俘的特殊性,随着大楚帝国的不断扩张,那么必然规模会不断的扩大,而且扩充速度比主力部队扩充的速度还要快。

一场楚南战役里,楚军扩充了两个守备师。

如今东进战役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个月,但是却已经扩充了两个守备师了,等继续打下去,还不知道要扩充多少个守备师呢。

而这些守备师甭管战斗力强弱,那都是要耗费钱粮呢。

人总得吃饭不是。

这守备师越来越多,已经是开始严重挤占主力部队的军费份额了,因此控制守备师的规模是必须的。

而对守备军将士进行持续的精简裁汰,其实这事大楚帝国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干过一次了。

定都武昌的时候,当时的大楚帝国陆军麾下的各守备师,每个师兵力大概都有万人以上。

但是一番精简后,基本上当时每个师都只剩下了七千多人而已,也就是说,当时大楚帝国陆军基本上是一口气裁汰了三分之一的守备军士兵,并安排这些裁汰下来的守备军士兵去屯垦或从事营建工作自力更生。

现在,随着守备师再一次大规模扩充,罗志学把这一套路直接明确了下来。

免的以后这一大堆装备冷兵器,没啥战斗力,已经明显落后时代的守备军尾大不掉。

而当罗志学敲定了各省守备司令部,再一次明确了守备军的使用思路后,大批的钱粮也是从江西北部以及中部地区里被征收起来,然后汇集到了大楚帝国官方手中用于支持下一步的战争。

因为攻占江西中北部地区后,大量钱粮被汇集起来,财务部尚书黄诚宣最近几天走路腰杆都直了不少。

在御前参务会议上,黄诚宣一脸笑容道:“这一次陆军干的漂亮,税务部干的更是漂亮,南下缴获的各种战利品以及抄没的各顽抗权贵士绅的钱粮,各种物资折价下来,再加上现金浮财恐怕都超过八百万两银子了,一点也不比我们之前在楚南收获少。”

“而且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宝贵的粮食,这一点更是难得。”

罗志学也是脸上露着笑容:“黄爱卿那人,还是知轻重,懂急缓的!”

黄祥斌率领第七师南下作战,其实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个挑战性并不是什么军事上的挑战,而是经济上的挑战。

怎么打,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住并缴获更多的钱粮。

这可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南下打胜仗,这不算什么呢,但是能够缴获大几百万两银子的财货,那才是真本事。

而黄祥斌显然是干的很不错。

这一次的御前会议里,参加会议的都是几个高级文官,这些文官们说的都是一些行政或钱粮方面的事。

至于军务,那是军方的事,把黄诚宣以及郭全书他们不相干。

这一次的会议上,主要议题除了江西缴获的钱粮后续怎么安排外,更重要的还是敲定江西巡抚以及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南昌知府等江西地面上的众多高级官员的人选。

战前,大楚帝国已经是提前建立了九江府知府衙门,并且开始初步搭建了江西巡抚衙门。

不过更多的高级官员任命还是没有及时进行。

现在大军已经连续拿下江西大多地区,江西巡抚的人选就不能拖下去了。

而经过一番商议后,罗志学详细参考了推选出来的众多候选人,最终选定了前黄州府知府、农林部农耕司司长韩元季出任江西巡抚。

不过其他几个人里有个两个人比较特殊,那就是明廷降官黄兴文以及俘虏解学龙。

黄兴文在南昌城破之际,直接高呼罗志学为陛下,直接宣城要为大楚效力。

而此人的身份也又不简单,这可是按察副使,巡行瑞州等府的监军,以前很受史可法乃至王家祯的看重,在江西这个地面上,政治地位也就比江西巡抚解学龙差一些。

这种人甭管是不是真心的,但是既然都公开上了大楚帝国这条贼船,自然也就不可能下去了,罗志学大手一挥,直接给黄兴文封了个‘江西按察使’的官帽子,并派遣了一队护卫贴身‘保护’此人。

而解学龙,他倒是没投诚,而是被俘虏的。

而这也是大楚帝国头一回俘虏的巡抚级别的明廷高官,政治含义极为重要。

这样的人自然不能让他轻易死了,更不会放了。

针对此人,翰统和军情司直接联手合作,派了一支精锐探子连夜奔赴南直隶兴华,也就是解学龙的老家。

绑架……不对,是为了保护解学龙在老家里的直系家眷。

毕竟解学龙已经是被‘投诚’大楚帝国里,连长达六万多字,盖上了解学龙私人印章的效忠书都已经被公布了出去。

解学龙看到这封效忠书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无语的……

我解学龙什么时候说要效忠你们伪楚了?

但是不管如何,这效忠书公布出去后,明廷那边大概率要暴跳如雷,然后把解家来个灭族!

大楚帝国自然是要保护好解学龙的家眷。

面对解学龙这种封疆大吏,具有浓郁政治意义的高官,罗志学早就敲定注意,甭管这个人心里怎么想,愿不愿意,也不管此人能力如何,更不管此人品性如何,

他都会把这个人高高的挂起来,充当一个典型!

用来打击明廷威望,打击明军士气,提振己方威望和士气乃至民心的典型。

“你看,连这种大官都投靠我们大楚帝国了,你还不麻溜的投降……”

于是乎,前几天还被关押着的解学龙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被写’出来了一封效忠书,然后关押变成了软禁……

仅仅是三天后,还被软禁着的解学龙就被罗志学任命为江西布政使了。

哪怕是身边有着足足八个持刀,并携带火枪的护卫虎视眈眈,解学龙依旧是坚决拒绝,并且态度极为强硬,说什么宁死也不会当什么伪楚的官,想要老夫从贼错梦去吧!

直到一个翰统的人走到他面前嘀咕了几句,依稀可听见什么杀全家之类的话……

最后,解学龙叹了口气,还是乖乖的跪下接受了圣旨,成为大楚帝国光荣的一个文官。

由此,在江西一系列战役里,大楚帝国俘虏的一个巡抚,一个实际地位仅次于巡抚的按察副使监军,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大楚帝国的官。

甭管他们自己内心怎么想的,但是在外界,尤其是明廷那边看来,他们两个人已经是投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