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都是钱啊

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都是钱啊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王麒入城后,先是见了城内四家情报机构的负责人,了解了城内的局势后,就开始在金陵城开始活动,并秘密会见了李元魁,随后又秘密会见了其他几个确定下来投诚大楚的明廷文武高官,其中不乏掌控实际兵权的将领。

于此同时, 大批楚军也是陆续抵达金陵城外。

十月十四日,第一师主力抵达金陵城西郊的大胜关外,稍微休息了会,在次日就发动了对大胜关的进攻。

大胜关,此地地形险要,乃是金陵城西南地区的重要要塞。

朱元璋曾经在此地大败陈友谅, 奠定了明王朝盘踞江南的基础,后来明廷就在这里设立关卡屯兵。

这里不仅仅是江防要塞,也是金陵城外围的重要防御关卡。

然而这样的一个要塞, 如今驻兵不过三千余人,面对第一师这种楚军精锐部队的猛攻根本就挡不住。

数十门各种火炮的狂轰乱炸,第一时间就让大胜关内的守军丧失了顽抗的勇气。

仅仅是半个时辰后,大胜关内的守军在死伤了两百余人后举旗投降。

大胜关,这个金陵城在西侧抵抗楚军的最重要的桥头堡,也是扼制楚军海军战舰进入金陵城附近江面的重要江防炮台,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落入了楚军之手。

紧接着楚军第一师并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继续东进,沿途也没有遭到明军的抵抗,直接抵达了金陵城外郭城墙前。

外郭城墙自然是挡不住楚军的。

因为这个外郭城墙实在太长了,周长好几十公里呢,虽然城墙本身也挺高大的,但是守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驻守,只能是用有限的兵力驻防一些重要外郭城墙段, 比如说城门附近。

第一师都懒得和那些城门里的明军打照面,直接避开了这些有明军驻防的城门, 随便选了个地方就爬上了外郭城墙,然后朝着附近的驯象门杀了过去。

驯象门里的数百明军守军一看楚军已经从侧面绕过去, 并且还分兵杀过来的时候,数百明军果断而干脆的转身就跑了。

紧接着,附近的小德安门以及德安门的明军守军也是跑路了。

第一师实际上就是没有经过任何战斗,直接就夺取了驯象门、小德安门、德安门这三座城门。

经过大胜关以及外郭城墙的战斗后,也是让楚军方面彻底看出来了金陵城守军的虚实。

金陵城内守军士气极其低下,并且战兵数量少,装备也不行,连红夷大炮都没几门,倒是之前在大胜关面向江面的炮台上,有着四门红夷大炮,不过现在都已经落入了楚军之手。

第一师的几个主要将领一商量,觉得还可以更大胆一点,直接发动更多的攻势,甚至可以分兵。

于是乎,第一师当即兵分三路,以第一步兵旅为核心,加上其他师部部队的主力部队继续西进占据雨花台。

而第二步兵旅下属的两个步兵团,则是分别沿着外郭城墙继续进攻,第三步兵团朝着西侧江边杀过去,第四步兵团则是朝着东侧杀过去,逐步肃清并控制外郭城墙。

而对于第一师在外郭城墙的一系列行动,城内的明军却是无动于衷,根本就没有胆量派兵出来拦截。

别说拦截了,原本驻防外郭城墙的明军大多都是望风而逃,根本没和楚军第一师的部队进行交战,有的逃回了内城墙,而有的干脆直接就逃离金陵城了。

不过逃回内城还好,如果是逃离金陵城的话,其实他们也不太可能继续保持有组织的撤退。

因为在外围,还有楚军的骑兵执行封锁任务。

最早抵达金陵城的可不是第一师的步兵和炮兵等主力部队,而是楚军的几个骑兵团。

也就是第一骑兵团、第六骑兵团以及近卫骑兵团,这三个骑兵团组成的大约一千六百骑规模的骑兵部队,才是第一批抵达金陵城外的楚军。

不过这些骑兵部队并没有发起任何的攻城作战,而是抵达后就在外围游走执行封锁任务。

主要是拦截其他方向过来的明军援兵。

当这些溃兵们想要逃离金陵城的时候,那么就会遇到这些楚军骑兵了,而溃兵们遇上骑兵的下场往往都不会很好,变成散兵游勇逃亡是他们逃生的唯一希望!

至于有组织的撤退,那就别指望了。

第一师在抵达金陵城后的第一天战斗,就连续拿下大胜关以及外郭城墙的南端部分,这些情报会送到了后方还在路上的罗志学时。

罗志学脸上露出了微笑:“看来金陵城比预料中的要好打!”

徐志贤道:“陛下所言极是,如今我军挟九江、湖口、安庆三大胜之威而来,城内伪明军怕是早已经惊慌无比,那里还有什么心思守城啊!”

罗志学道:“传令下去加快速度,争取明天抵达雨花台!”

说着,罗志学一副担忧表情:“这多拖延一天,就多损失一部分钱粮啊!”

徐志贤听罢,也是一脸的忧愁!

这一次攻打金陵城,在军事上其实不存在什么难题,至少地面战斗上金陵城的两万明军是绝对不可能挡得住楚军进攻的。

但问题是,城内的明军士绅权贵们会跑路啊,他们不仅仅人跑路,而且还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跑路。

而这些金银珠宝,可都是大楚帝国的战利品。

这些战利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会变成军费的。

如今没拖延一天,就会多跑掉一批士绅,损失一部分金银。

这就等于没多拖一天,军方就损失一大批军费啊!

想到这里,徐志贤当即正色道:“陛下放心,臣这就亲自去催促各部行军,明天上午,一定抵达金陵内城墙下!”

说罢,徐志贤还对边上的海军部部长吕兴业投去了不满的目光。

海军这些人,之前口号喊得震天响,打湖广和九江等地的明军水师也算凑合,但是一遇上整整的明军水师主力,立马就抓瞎了。

一百多艘战舰的长江舰队,竟然被挡在了金陵城以西的大胜关外,根本没办法杀过去有效封锁金陵城外的长江航道,只能远远的坐看金陵城内的士绅权贵们源源不断的通过长江跑路。

海军部部长吕兴业也察觉到了徐志贤的不满目光,这让他羞愧的同时也深感无奈。

这海军和陆军不一样啊!

陆军那边招募新兵后,好吃好喝供着训练几个月,那基本就能拉出去打仗了,而装备也简单,哪怕是九斤野战炮的制造也算不上多难。

但是海军不一样啊!

海军的大型战舰没办法快速建造成功,海军之前为了打造二十多艘的蜈蚣船以及其他数十艘小型战舰,那都是费了老鼻子劲,不仅仅把控制区内的造船工匠搜刮一空,而且还把湖广地面上所有能够用来建造战舰用的储存木材都搜刮一空了。

这造船工匠有限,也没办法速成培养,所以造船速度就上不去。

而木材,这个问题更大。

战舰所用的木材一般都是特殊木材,对树种,年份,尺寸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且这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造船不能用生木材,而是用晾干好的木材。

而一根木材自然晾干到能用来造战舰的程度,,一般需要三年呢。

哪怕是工业部下属的木材厂,想尽办法,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但是也得好几个月。

这样一来,木材的供应就成为了影响楚军建造战舰的大麻烦。

此外战舰所用的舰炮供应也很麻烦,大楚帝国几个兵工厂的总产能是有限的,既要供应陆军也要供应海军。

哪怕是陆军方面已经很支持海军了,让出了不少的火炮产能,但是海军依旧不可能说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舰炮,尤其是那些九斤和五斤舰炮。

工匠缺乏、木材缺乏、就连舰炮也缺乏,这也就导致了大楚帝国海军的自造战舰非常的困难。

要不然也不会过去一年多来,也只累计打造了二十多艘蜈蚣船了,。

要知道这玩意单纯用金钱来衡量船体成本的话,其实很便宜的,一艘也就几百两银子而已。

哪怕一百艘蜈蚣船,也不过几万两银子。

至于几万两银子对于大楚帝国来说,那算个屁……

但问题是,有钱你也造不出来更多的蜈蚣船了啊。

这还是蜈蚣船,而大型内河战舰的话,这个就更难了,大楚帝国迄今为止,都没有造出来哪怕一艘的上百吨级别的大型内河战舰,那玩意不好造。

战舰这种主装备无法速成,同时海军的人员也没办法速成。

楚军海军成立时间也就一年多而已,并且这一年多时间来进行了快速扩张,而他们自身其实根本就没办法短时间内培养出来这么多的合格水兵。

为了搜刮水手,楚军海军那都是荤腥不忌,民间的水手、船老大,明军水师投诚拖来的水手,船长之类的通通都要。

饶是如此,海军方面也没有足够多的熟练水手和军官。

如今的大楚帝国海军,其实就是一群半吊子的水手和军官,再加上二十多艘蜈蚣船,六艘缴获或改装的大型战舰为核心,再加上一堆乱七八糟,大部分还是民船改装来的战舰所形成的半吊子内河舰队。

楚军海军之前打湖口明军水师,配合陆军打安庆方面的明军水师都还好,因为敌军水师处于绝对劣势地位,海军方面虽然自身指挥作战也是不咋地,但是纯粹用数量压也能压赢。

但是到了金陵城这边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金陵城外,驻防的明军水师,都是从沿海各卫所抽调过来的,其中更有郑芝龙所部。

之前几次试探的时候,海军发现敌军实力有点强,所以没敢打过去!

前天的时候,海军那边终于下了决心说是要打一场进攻战,调遣了大几十艘战舰压出去,结果遭到了明军水师拦截,死活打不过去……

其中的挂着郑芝龙所部旗帜的船队,更是在大胜关江防炮台的配合下,把楚军海军下属的一支分舰队毒打……

海军当场被击沉两艘战船,被俘虏了四艘战舰,人员死伤大几百人。

海军遭到了成军以来的第一次惨败,这让大楚帝国高层对海军非常不满。

嗯,打了败仗,死伤几百人什么的人家也不在乎,楚军天天在打仗,这死伤了将士多了去,同时陆军别看各种大战都是获胜,但实际上也有很多中小规模的战斗力吃亏甚至战败的。

传动那边的第四守备师,为啥一直龟缩在巴东,没能攻占巫山,可不就是因为连续好几次在秦良玉为首的川兵手底下吃亏了嘛。

大楚帝国高层真正在意的是,海军没能从江面上封锁金陵城,进而让金陵城里的诸多达官贵人们携带了大量钱财渡江出逃。

用参务大臣,税务部尚书陈星凯的话来说就是:“那都是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