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十七章 坐寇

第三十七章 坐寇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陈治邦来信明确告诉了黄光茂,援兵是别指望了!

不过陈治邦也没黄光茂压力,反而是主动给他减压,让黄光茂缓一缓,停一停,别太把伏牛山里的流贼当回事,随便故作声势驱逐也就算是了,犯不着和那些流贼硬拼。

但是,陈治邦让黄光茂缓一缓,停一停,但是鲁山县尊王继达却是不愿意缓一缓,停一停啊。

怎么说呢,上头的右参议谭正凌想要功劳升迁,人家王继达也想要啊。

虽然王继达只是个知县文官,看似和军事不沾边,但是人家也守土有责,这鲁山县里出现了流贼进而剿灭,杀一波贼军弄点人头也是可以的嘛。

明末时期的文官可不纯粹是文官,人家也是带兵的。

没看见王继达自己带着五百之数的县勇过来嘛。

所以王继达和黄光茂汇合后,一直都是催促着黄光茂快速挺进,想要趁着贼军反应过来直接直扑伏牛山深处,来一个大杀特杀,弄点功劳好升迁。

这样一来,黄光茂就特别难受。

让他主动找伏牛山里的贼军死磕,他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王继达的话他也不敢忽略。

因此,黄光茂带兵进山后一方面消极怠战,另外一方面还得出一副勇猛进军的模样。

搞的他心都累了……

而当黄光茂和王继达的上千人在伏牛山边缘慢吞吞的前进,同时派遣大量哨探进山打探情况时。

殊不知他们进山后的一举一动都已经暴露在了伏牛山保乡营贼兵的眼中。

王瞎子带领的贼兵返回伏牛山后,是让商队里的各种物资先行返回三水村,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二十余贼兵停留在伏牛山边缘位置,为的就是监控官兵动向。

后续孙成立知道了相关情况,也是亲自率领了亲军骑兵以及林冬生所部左军、王大壮所部中军从三水村来到了伏牛山外围和王瞎子汇合了。

此时,伏牛山保乡营的主力已经汇集伏牛山外围地区,计有精锐骑兵六十余骑,新编步卒两百余人。

当黄光茂等千余官兵以及青壮进入伏牛山外围山区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被孙成立麾下的哨探发现,随后是一路跟踪。

这个时候,黄光茂等官兵还不知道伏牛山里的贼军在那里,多少人呢。

双方从一开始,信息就已经不对等。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和罗志学并没有关系,孙成立领军出征,意图拖住官军进山的步伐,为后方的秋收争取足够的时间。

而罗志学也知道情况比较紧急,最近几天也是非常忙碌,他需要管着兵器作坊,及时的打造出来更多的兵器盔甲箭支,并随同后续的粮食一起运往前线供应军需。

此外他还需要准备秋收以及后续的征粮事宜。

这些事情,每一样都是重要无比的事务,罗志学无法怠慢,也不敢怠慢。

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伏牛山保乡营整体的成败,同样也关系到了他的未来。

罗志学还想借着伏牛山保乡营这颗大旗持续壮大自身的实力呢。

过去几个月来,罗志学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麾下已经有骑兵四人,辎重营里的步卒六十人。

此外他的辎重营里还增设了一个炮队二十人,内含从孙成立亲军里调派过来的炮手三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炮手虽然调过来当炮兵了,但是人家之前可是正儿八经的骑兵,必要时候,是可以直接当骑兵用的。

上述兵力乃是罗志学这几个月来的努力成果,尽管其中大部分辎重营里的步卒也好,炮兵也好都存在着训练不足,战力不佳的问题,但是这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辎重营里的这些新招募的士卒,全都是罗志学亲自挑选,所有人都是属于身体条件不错,同时性格上老实听话之人。

后续的训练里,罗志学也尽可能的凑集更多的粮食给他们补充营养,并进行适量的体能训练以及战术训练,并且给他们配齐了长矛、刀、盾、弓这些基本的装备。

训练了一段时间后,这些新招募的士卒在个人战术技巧上自然是不咋地,但是至少可以列队,并听从命令做出一些简单的战术动作了。

而仅此一点,其实就足以和寻常流贼里的步卒们拉开距离了。

寻常流贼除了少数的贼兵骨干精锐外,剩下的绝大部分所谓的贼兵,其实大多都是被挟裹的流民青壮而已,他们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正规训练。

别说训练了,他们之中不少人连常规的刀、长矛等武器都没有。

罗志学之所以想要窝在伏牛山里种田招兵,给孙成立当军事幕僚,为的就是能够借机建立起来一直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

如今计划已经初成,后续需要的就是稳步扩充了。

然而官兵的进山,有可能打算罗志学的计划!

事情明摆着,一旦让官兵杀入大山来,别说直接攻破三水村了,就算是他们打不到三水村这里来,只是跑到伏牛山腹地,把三水村周边的村寨给祸害了的话,那么保乡营的持续扩充就会失去至关重要的粮食基础。

而作为保乡营的一部分,辎重营的扩充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对此,罗志学是绝对不愿意看见的,所以他才极力支持孙成立领军外出。

他比孙成立自己更加希望能够把官兵挡在大山外头。

为此,罗志学在筹集运输军械粮食等军需的时候,可谓是非常的上心,可没拖孙成立等人半点的后腿。

而孙成立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在孙成立领军外出大约十天后,罗志学接到了来自孙成立送回来的消息。

消息中称,孙成立已经带着人故布疑阵,故意露出了一些马脚后,吸引官兵往西边的大山去了。

孙成立脑子还是很清醒的,并没有直接脑子上头和官兵死磕,毕竟来袭的官兵总数上千人呢,哪怕是其中真正能打的估计也就几百号人,但是那也是上千号官兵呢。

而孙成立等人总兵力不足三百,其中两百余还是新招募,训练没多久的新兵步卒。

真正能打的,其实还是保乡营里的老班底,那六十几个骑兵,但是这些骑兵在地形复杂里的大山里,其实也很难发挥出来骑兵的优势,搞不好就得当成弓箭手,步兵来使用。

不管是强攻还是埋伏,风险都很大,这个风险不是说胜败,而是说真正打起来后这六十多骑兵有可能受到折损。

这种精锐骑兵,在如今可没法轻易补充,随便折损三五个都能让孙成立心痛好久。

孙成立选择了不是硬抗,而是选择了把官兵引走,这也是让罗志学也是放心不少,他还担心着孙成立脑子一热,直接和官兵对抗厮杀呢。

而现在看来,孙成立还是有脑子的。

既然孙成立把官兵引向西边去了,罗志学也是能初步放下心来进行秋收以及征粮事宜了。

如今粮食已经逐渐成熟并开始收割了,罗志学在三水村里是亲自上阵,统筹指挥辎重营以及战俘营里的战俘们进行秋收。

而原本留守三水村的右军,也就是老农民许河所率领的右军五十余人则是提前出发到周边的各村寨征粮了。

这种征粮是干脆而直接的,周边村寨的山民们收割粮食的同时就被征收了一部分的粮食,以充作‘保乡粮’。

这个保乡粮的名义,还是罗志学折腾出来的,而且征粮的比例也不算太多,只有三成左右。

这个三成比例其实还不如大山外头的地租多呢,外头很多佃户佃租地主的土地,佃租五成很常见,遇上黑心的地主六七成都是有的。

同时佃户们除了要给地主缴纳佃租外,还得负担官府的各种徭役,税。

这年头,哪怕是寸土皆无的佃户,都得负担丁税以及徭役等,可不是说没有土地就不用交税了。

但是在这伏牛山里,三水村这边的伏牛山保乡营就不会搞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只收三成的保乡粮,其他的什么徭役,人丁税之类的一概全无。

同时山民们的土地基本都是直接开荒自己种植,上头也没个大地主压榨他们。

因此纵然在大山里耕种,因为土地贫瘠,灌溉困难,农具不利等因素导致产量不咋地,但是缴纳三成保乡粮后,剩余的粮食依旧足以让他们养家糊口,甚至还能有一些多余的出售给三水村的商队,换购一些布匹,食盐,铁器等他们无法自产的物资。

这样的生活,其实已经比大山外头的贫苦百姓好多了。

至少,不会饿死!

制定出保乡粮名头,并且要求征粮士卒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得额外多征的罗志学觉得。

自己这些人虽然是反贼,但是在征粮这种事上不能和普通流贼一样直接抢,并且还是直接抢光。

不仅仅要师出有名,而且还要确保征粮过后,山民们还能活下去。

对此,就算是孙成立也深以为同。

哪怕是孙成立也知道,他们如今盘踞在伏牛山,和以往不一样了。

以往他们是流寇,往往是抢了就跑,只要不被官兵追上或堵住,他们行事就不会有什么顾忌。

而现在嘛,他们变成了坐寇,还指望着在伏牛山里多待一些时间,多获得一些粮食,多招募一些士卒呢。

自然不会和之前的翻地龙他们一样,没粮食了直接屠村抢粮,搞枯泽而鱼的事。

而这,对于伏牛山里的山民而言,是一件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