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先南后北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先南后北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北伐的,这是未来几年内大楚帝国的头等大事。

如果能北伐成功,则能统一华夏,大楚帝国真正的成为华夏大地的新主人。

如果北伐不成功,那么短时间内统一华夏的美梦就要化作泡影了,只能是再一次的积蓄力量过几年再发动北伐了。

基于北伐的重要性,大楚帝国一旦发起北伐的话, 势必是要把所有力量都用于北伐之中的,不仅仅是各部主力部队,更重要的是战略物资会尽数倾向于北伐。

到时候,南方各条战线上的物资供应必然会遭到大幅度削弱,而一旦缺乏弹药等物资的供应,那么是现在看起来势如破竹的几个主力师,恐怕到时候也会难以为继。

没有弹药的枪炮,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已。

哪怕是刀剑长矛盔甲等冷兵器, 持续的作战过程里也会有大量的损耗, 这些损耗的冷兵器装备都是需要修理乃至替换的。

而这,同样需要充足的后勤力量支持。

但是,如今的南方几条战线上,楚军虽然都占据了优势,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但是依旧没能彻底攻占两广,福建等地区,至于云贵四川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川东那边,直接被巴东一线的秦良玉所部给堵死了,不动用大量主力部队,不花费大力气把大量重炮和弹药运输上去,仅仅依靠守备师以及少量主力部队的力量, 根本拿不下巫山一带。

云贵以及广西部分地区,这些地方也不是什么容易行军作战的地方。

受限于地形的影响,物资供应困难之下, 楚军在云贵地区的行动非常的缓慢, 而且耗费极大。

这个耗费, 不仅仅是后勤物资, 还有人员上的损失。

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和明军,尤其是和当地熟悉地形的各种土司军队作战,说实话让楚军里的主力部队不太习惯,想要找敌人的主力部队进行决战,但是人家明军也不傻,基本都躲着你,要么就是龟缩在易守难攻的关隘城池里。

然后还经常派出小规模部队袭击楚军的零散小规模部队,后勤部队。

最后还是大量的非战斗伤亡。

云贵等地区,那可不是什么开发成熟的人口密集区,而是遍布着大量深山大树,毒虫繁多,同时气候也和中原地区极为不同。

水土不服的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楚军里头,导致楚军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但是不打也不行!

这要是置之不理的话,等到大楚帝国集中所有力量发起北伐的时候,在南方省份作战的各部队的后勤供应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后勤不足之前,就会进一步降低当地楚军的战斗力。

到时候, 万一被明军打一波反击的话,稍微一退却的话,那么大批明军就有可能杀入楚军目前控制下的产粮区。

而这些地方普遍地形平坦, 一马平川,一旦被敌军突破的话,很容易引起连锁崩盘反应的。

哪怕这个可能性不高,但是大楚帝国高层也不得不考虑到这种可能性。

因此在三月底的最新一次御前战略会议上,参谋部的徐志贤提出,在正式发动北伐战役之前,先集中部分力量解决南方的几个危险。

准备来说是浙南、福建、广东以及广西这四个地方。

至于云贵以及四川地区,参谋部那边很干脆的建议,把这些地方放在后期来打,甚至是放在拿下河北,甚至干掉东掳之后再来打。

云贵这地方,受限于地形和气候问题,根本没办法速战,只能是慢慢的磨,最关键的是这地方暂时不拿下去影响也不大。

相对来说,两广以及闽浙要更容易打,同时也更重要。

首先,这两个地方并没有太过强悍的明军兵力,而且地形虽然山地也多,但好歹也是开发成熟的土地,气候这些也比较容易适应,打起来的话,就是纯军事问题,不会太多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

如果拿下两广和闽浙地区,那么就能够把大楚帝国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连成一片,从而彻底解决东南沿海方向的威胁。

后续在这些方向,只需要部署部分守备师驻防沿海各城池,在积极发展海军以应对郑芝龙所部带来的海上威胁即可。

即便是在沿海地区守不住,丢失若干城池也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郑芝龙的地面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强的只是舰队而已。

而战舰是上不了岸的。

兴许会有损失的,但是这种损失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

按照参谋部的这种规模,先拿下闽浙和两广,然后在云贵一线则是采取放缓攻势,甚至都不需要动用太多的主力部队,用多几个守备师来打就可以了。

四川那边嘛,还是继续这么僵持吧,暂时别指望打过去了,但是反过来,楚军打不进四川,秦良玉所部也就更没机会夺取巴东等地,一路杀到湖广来了。

四川这地方,想要进去难,想要出来更难。

陕西方向,也继续保持目前的态势,这倒不是说陕西以及西北地区的甘肃等地都被打烂了,贸然杀进去统治该地的话,钱粮收不到多少,恐怕还要倒贴进去大几百万两银子……

争夺天下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统治成本已经不太被大楚帝国高层所看重了,因为除了大楚帝国目前的既有控制区外,其他地方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不咋地的地方。

要么地少人多的东南以及西南各省,要么是被流贼、官兵、东掳祸害多年的北方诸省。

单纯从钱粮角度来看,打这些地方全都是属于亏本买卖。

然而要想统一华夏,哪怕是一毛不值的烂地也得拿下来啊,总不能因为大楚帝国取代明王朝成为华夏地区的新一代中央王朝后,国土面积就缩水一大半不是……

所以,统治成本目前已经不是大楚帝国扩张时的重要考量了,更多的还是出于军事和政治上的考虑。

现在不出兵陕西,很重要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陕西现在有个孙传庭,这个孙传庭还是挺厉害的。

他搞出来的陕西新标军,也就是新秦军比较特殊,不仅仅是和其他新标军一样有大批枪炮,而且还有相当多的骑兵,同时这支新秦军里骡马数量众多,机动能力相当不俗。

在关中府一带,楚军的第二守备师在去年秋天开始,已经是多次在这个新秦军手底下吃亏了。

光靠守备师,打不过去……

而主力师的话,汉中一线的主力部队其实也就只有一个混成团而已,兵力有些不足。

因此在北伐展开期间,按照参谋部的计划,陕西方向的作战依旧会是保持现状,能打就打,打不了就战略防守。

只要郧阳城不失,那么楚军就不会改变在这个方向上的既定计划。

整体来说,一旦拿下闽浙两广后,整个西线,包括云贵、四川、陕西方向三条战线上的战事,都会处于一种低烈度的僵持状态。

而大楚帝国的绝大部分力量,准确的说是物资供应将会全面用于北伐战役。

对于参谋部这种先南后北,以避免多条战线上同时开战压力太大的想法,罗志学还是比较认同的。

虽然罗志学也很想要现在就发动北伐,直接打到幽州城去,但是贸然行动的话,南方各条战线就有可能翻车,进而动摇大楚帝国在长江腹地的安全。

再者,一旦发起北伐的话,按照罗志学的想法就是要果断而迅速,一口气打到山海关去,这是为了避免战事拉长,进而导致东掳入关。

东掳想要入关都想疯了,哪怕是不能入主中原,但是跑到北直隶再劫掠一波对东掳而言也是大补啊。

此外更重要的是,不要高估辽东各军阀们的爱国之心,尤其是他们效忠的崇祯以及明王朝覆灭之后,可不要想着罗志学虎躯一震,辽东地区的大批藩镇就会纳头就拜。

历史上李自成杀入了幽州城,辽东那边的明军转身就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投了东掳。

可别相信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人野心大着呢。

当时李自成可是抓了吴三桂之父吴襄,还主动派人带了钱粮去招降,也给出了不俗的价码,许诺封侯呢。

按说封侯条件也不算差了。

但是人家东掳更狠,直接拿出了封王的条件,而且还是实封,许诺入关后,给吴三桂一块地盘称王。

反正当时的东掳也还没入关,为了能够顺利入关,如果有必要的话,人家东掳甚至都能许诺吴三桂来个划江而治,至于吴三桂信不信,东掳事后会不会反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总之,人家东掳用还没拿到手的土地,用来招揽吴三桂……后续还需要吴三桂自己带兵去打!

结果,吴三桂还是没能抵住封王的诱惑,直接引东掳入山海关了。

整个做派,那就是今天我无收纳柜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崇祯老儿你看在我这么忠诚的份上,还不麻利点给钱给粮。

明儿东掳杀到,局势有变,他就直接跪在皇太极面前高呼:臣愿为王师入关前驱……

毫无廉耻之心的玩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