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头撞死在大殿上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头撞死在大殿上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简单来说,罗志学目前做的是管人,而不是管事,现在的他很少亲自管理某一项事了。

你真让他直接管事,那么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里海量的繁杂事务,能把他给直接淹没了。

但是管人就比较轻松了,只需要把大方向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中就行,如果方向出错了,那么就换个人上去修正方向。

同时一些大事往往会在参务会议里进行讨论,罗志学也不会亲自参与,而是等这些大臣们争论玩了,再挑一个符合自己利益的结果定下调子,如果大臣们讨论的多个结果他都不满意,那么就打回继续让大臣们讨论……

如果还不满意……那么就换人讨论……

总归是能够得出一个让罗志学满意的结论的。

这也是罗志学为什么看似直辖这么多机构而没有类似的缘故……实际上他根本不可能直接管理这么多事情,他日常了更多的是管人,管那些重臣们。

皇帝嘛,最重要的就是用人。

人用对了,那么事情也就对了,人用错了,那么事情自然也就错了。

通过用人,来贯彻自己的各项政策,这才是目前罗志学的统治方式,而不是和以前那样,屁大点事都自己亲自上……

但是这种管人不管事的方式,也很容易让罗志学脱离基层,得到的都是臣子们编造过后的反馈。

因此,罗志学也需要其他的消息来源渠道,比如说密折制度。

也需要一定的威慑力,让其他官员们警惕起来,甚至恐惧起来,比如说翰林院内务调查科。

恩威并施,一边大度管人放权,一边派出无数的暗探搜集下属官员的动向,防范任何的负面事件的出现。

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

通过两三年的努力,罗志学在大楚帝国里初步构建了一个多方派系共存的稳定构架,并通过工作分管的方式,随时调整麾下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的职权,平衡派系。

如今的大楚帝国里,是不同机构,不同的大臣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然后被柔和在一起做事,而他们唯一的共同点,那就是围绕着罗志学这个皇权的实际代表。

一旦离开了罗志学,那么他们都是无根的浮萍。

这就是要有平衡多派系政治构架的重要性,缺一不可,而任何一方想要壮大也会引起其他派系的对抗。

而罗志学嘛,始终稳坐高台,看谁弱势一些了就拉一把,看谁强势了就压一把,始终维持多方平衡。

而参务制度,也是这种平衡体系的具体体现!

同样的也是罗志学为什么把军方将领里的徐志贤和魏开福这两个人,也列入参务大臣的缘故。

这也是为了维持权力构架的平衡。

军方必须要在参务院里这个帝国最顶级的政治平台上,拥有自己的声音,维护军方的权益。

不过也只局限于维持军方自身的利益而已,罗志学可是另外一边还在推行军政分离呢。

地方上的巡抚都没指挥部队的权力了,这京畿里的文官们,哪怕是郭全书同样也没有对军事行动指手画脚的权力,反过来,军方也不能对地方政务指手画脚。

因此大部分的御前参务会议里,罗志学一般都是不宣军方的这两个参务大臣的。

参谋部部长徐志贤,军政部部长魏开福这两个人自然也明白为什么,因此平日里也不怎么去参加参务会议,即便是参加了,只要讨论事项不涉及到军方,那么他们也不会发言,纯粹当一个工具人,而到了一些需要投票的环节林,他们往往也是直接弃权,让五个文官体系的参务大臣们自己争夺。

但是当涉及到军方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然后该喷的喷……

比如说去年年底的时候,御前参务会议里讨论承顺三年度的财政预算的时候,因为军费预算这个事,这两个军方大老口水狂奔,和郭全书他们几个文官对着吵架呢。

当时郭全书他们这些文官们,觉得承顺三年的时候,拨给两千五百万军费也就差不多了,这两千五百万,可比承顺二年的一千五百万足足多了一千万呢。

而且这只是常规军费而已!

等到真正打起来了,那么肯定还会大规模抄没各类敌方资产的,到时候这些一次性的收入也会拿出来一部分补贴军方。

就和承顺二年的时候一样,额定常规军费只有一千五百万两,但是在楚南战役以及东进战役里,大楚帝国获得了数以千万级的一次性抄没收入,加上东进战役的耗费实在太多,原有的额定军费撑不住。

再加上海军那边也是掀起了大规模造舰扩充舰队的事,也需要一批军费。

因此,陆陆续续拔给了军方好几批的额外战费,总额差不多有一千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承顺二年里,军方所获得的实际军费,是高达两千五百万两的。

这就,可不包括军方缴获的大批直接用于战争的物资呢,包括缴获自敌军的枪炮,刀剑盔甲,军粮乃至骡马等等。

这些战利品,按照规矩当场都是补充给了前线部队,不纳入财政统计当中。

因此军方去年所获得的军费和物资总额,是超过了两千五百万两的。

而在制定承顺三年军费的时候,郭全书他们这些文官认为,给两千五百万两的额定军费已经不少了,如果加上后续抄没所得里的一次性收入的分成,军方那边还能获得一大批钱呢。

然而军方认为,去年之所以能够获得上千万两的额外战费,那是因为去年打的是江南。

江南这地方富得流油啊,所以抄没所得也多,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分到一千万的额外战费。

但是今年打的是什么地方?

都是穷乡僻壤的地方,两广除了山还是山,打进去能抄没几个钱?打两广那绝对是亏本生意。

闽浙?那也是个穷地方,也就浙北那几个府勉强有点油水,而剩下的浙南以及福建又是一片山多地少的地方,别说油水了,这大军打过去铁钉要亏本的。

按照军方那边的说法就是,这么一算,他们打两广和闽浙根本就捞不到什么油水,反而因为当地的地形复杂,补给困难,作战困难而耗费会更大。

这一进一出,军方要亏到姥姥家……

再有什么江北……人家军方倒是不避讳扬州、淮安这两个地方有钱,但是奈何军方那群将领们一口咬定:那地方是明军经营多时的堡垒,尤其是扬州更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实在不好打。

大概率,今年怕是要拿下来去的。

再说了,就两个城市而已,哪怕是全部抄没了又能弄几个钱的?

所以,军方的那群将领们又一口咬定,江北战役大概率也不可能获得什么大批抄没所得。

这额外战费预计不可能多,那么常规额定军费可就要提升来了啊,要不然数十万陆海军以及近卫军的将士们,那都要饿着肚子打仗了……

这些话,听的郭全书他们几个文官脸都是黑的。

都说明廷那边文官都是不要脸的,怎么到了我们大楚帝国这边,不要脸的都变成武将了。

最后双方讨论来讨论去,郭全书为代表的文官们说了,你们不是要提高常规军费嘛,可以,再给你们一口气增加五百万。

但是……

后续抄没所得的分成就没有了。

但是人家军方还是不满意,一口咬定常规军费三千万,后续分成五五开……

军方对此虽然还不满意,但是奈何袁高峰当时臭脾气上来了,直接对着一旁大殿上的柱子上发飙:“就你们打仗要钱,难道国朝其他人就不用过日子了?”

“赈济不搞了?水利不搞了?科举不搞了?农桑不搞了?当涂工业区不搞了?”

“把钱都拿去打仗了,让后方的百姓都饿死你们就满意了?”

“我把话撂这里,你们要是继续威逼,这没钱搞不了民生,我袁某人是愧对陛下,愧对天下人,还不如一头撞死在这里,我倒是要看看,到时候天下人如何看待你们!”

袁高峰话说完,徐志贤直接冷笑一声:“有本事你就撞,撞不死老子还能帮你一吧,别什么都不学,就光学伪明那群光说不练的东林党!”

袁高峰听罢,气的嗷嗷叫,被刺激的直接冲出去,看样子,似乎是真的要一头撞柱子上……

但是吧……

这纯粹是自作多情了!

他这刚起身还没走两步,就被后头的两个孔武有力的御前侍卫给拦住了……

这一幕看的罗志学都是皱眉不已!

袁高峰这演的有点假,大殿里那么多大柱子你不挑,非要挑选距离门口最近的那根大柱子……

这大柱子上可就有两个御前侍卫站着值班呢!

最终吵来吵去,最后双方在争执中还是达成了协议,额定军费两千八百万,后续抄没所得的分成只有两成。

敲定了行政经费和军费的分配比例后,后面的各部经费分配也是在吵吵闹闹中度过。

陆军和海军还有近卫军吵。

税务部和工业部还有农林部等其他部门也吵!

吵的罗志学头都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