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九十章 苏秦布的困局

第三百九十章 苏秦布的困局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为了管自家的私房钱,罗志学甚至都正儿八经的搞出来了一个皇室资产科,挂在宫务厅下属。

这个机构,就是专门打理各项皇室产业的,比如之前提到过的某致仕大臣,在致仕后被邀请担任总办的皇家茶叶公司,就是嫡属于皇室资产科。

该机构目前拥有一大批皇室的资产,主要是抄没的大批资产,包括藩王府、国公府这些藩王府邸,以及大批抄没得到,不过不好变现的一些珍玩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不太好处理的固定产业。

《基因大时代》

罗志学让皇室资产科把这些资产进行管理。盘活,然后投资一些工商业什么的,这种投资,主要是作为工业部投资的一个补充,并不是说为了赚钱,又或者干脆是以一己之力承担工业发展的众人,只是作为一个工业发展道路上的补充手段而已。

现在看来,效果还算不错。

皇室资产科最近办的几家工厂都还挺可以的,比如在金陵城开办的一家纺纱厂就听好的,还有在松江开办了一家茶砖厂,又在江西景德镇搞了个瓷器厂。

别看都是普通产业,但是这些工厂都是大规模使用水动力机械设备的工厂。

水动力设备,这也是大楚帝国里很多官办工厂的主要特征。

这些大规模使用了水动力,采用流水性式生产的工厂,其特点就是产能大,并且能更好的控制质量的稳定。

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却是最稳定的,比那些手工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产品,稳定性要高太多。

手工作坊里生产的东西,和工匠们的技术水平息息相关,熟练工匠搞出来的东西质量上乘,但是普通工匠搞出来的东西就很一般了,如果是个新手,那么就没法看了。

甚至哪怕是同一个数量工匠生产出来的东西,那么质量也很难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的稳定性上,总会有差的,有好的。

毕竟人嘛,是不可能永远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就以最简单的锻打铁料工序来说,铁匠挥动锤子进行锻打的时候,哪怕水平再高,他也不可能永远都让锤子落下来的力度以及位置都保持在同一水准。

但是工厂里的那些机器们却是可以!

这也是大楚帝国的兵工厂里生产盔甲的时候,打造出来的盔甲主要零部件,也就是那些铁片虽然整体质量上,其实还不如那些熟练工匠们手工敲打出来的铁片,但是却能始终都维持在一个比较统一的质量水平上。

放大基数再去看,那么就会发现大楚帝国生产的铁甲,整体水平要比明廷、东掳那边的铁甲质量更好,同时成本也更低,更关键的是产粮还特别大。

这也是楚军为什么能够做到让主力部队的士兵们,几乎人手一件盔甲的缘故,哪怕是火枪手们,都能获得一套轻型的半身甲。

质量稳定、产粮大、成本低,这是采用大量机械生产的工厂的最明显特征,也是其最明显的优势。

而这种优势在民用市场上也得到了体现,于是乎,大量这些工厂生产的民用产品开始进入民间市场,并抢占了大批量原本这些手工作坊的市场份额。

其中以纺织业里的棉布行业为甚!

纺织行业在江南地区,一直都是属于手工业里的领军行业,在十七世纪上半业的这个时间段里,江南地区里的纺织业发展的非常良好,已经出现了众多中甚至大规模的纺织工厂,其中有丝绸产业,也有棉布产业。

丝绸产业暂时都还好,并没有受到太大规模的冲击,主要是大楚帝国的各大工业部所属工厂,暂时还没有大规模进军丝织业,而是以棉纺业为主。

随着汉天纺织厂为首的大批采用新式织布机,纺纱机的官方工厂进入市场后,这些机制布开始大量侵占了原来众多传统手工纺纱织布作坊的市场份额。

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进军江南之后,显得就更为严重了。

苏州秦家的织布作坊,就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去年楚贼还没有杀到江南的时候,他们秦家出产的布匹就已经不太好卖了……往年和他们秦家有所合作的那些布贩子们,说什么他们秦家的布质量还没有湖广的机制布好,价格比湖广机制布还贵了不少。

搞的他们秦家不得不压缩自己的利润进行降价,最后还另行开辟渠道,勉强维持着生意不断。

然而等到今年后,随着湖广那边的机制布毫无阻拦的进入江南地区,并通过江南转运到各地后,他们秦家的布匹生意就更加艰难了。

他们家的纺纱、织布作坊,开工率已经不足往年的三成了。

原本给他们秦家作坊打工的好些纱工和织工,因为他们秦家织布作坊没活干,都跑到不远处新开的苏州纺织公司去上班赚钱了。

这让秦王林心急如焚!

他们秦家可是和其他士绅家族不一样,很多士绅家族的根基是在土地上,在科举上。

但是他们秦家并不算什么传统耕读传家,而是以贩布起家的,家里也没出过什么进士,他自己这个举人功名,就已经是他们老秦家上百年来的最高的科举功名了,而且还是当年花了不少钱疏通关系才弄到手的。

他们秦家的根基是在棉布这个行当上。

他们老秦家,干棉布这个行当已经上百年了,放在苏州这地方那都算得上是织布名家了。

前年他们秦家的棉布行当最巅峰的时候,他们秦家仅仅是在苏州城里的作坊,就雇佣了一千多人的织工呢,而且在镇江、常州、松江等地也有作坊,各有雇工数百人不等。

他们家生产的布匹,也被外界称之为苏秦布,以物美价廉而着称。

外人一说起苏秦布,谁不知道那是他们家出产的啊。

但是以物廉价美而着称的苏秦布,却是在去年开始受到了湖广机制布的严重冲击!

因为湖广那边过来的机制布,比他们的苏秦布更加的物廉价美。

——

秦王林看着自家作坊里的大批空置的旧式织布机,而隔壁的厂房里还有大批闲置的旧式纺纱机,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了。

再不改变的话,他们老秦家上百年的棉布产业,恐怕就要在自己手里彻底败坏了。

想到这里,秦王林就下定了决心,事不宜迟,现在就做出改变!

但是这种改变,不是前些时候几个同行老板们说凑钱去疏通关系,争取从源头上把那些机制布干掉。

但是这种想法,在秦王林看来太天真了,要说人脉关系,他们这些士绅家庭的人脉关系怎么可能比得过人家汉天纺织厂。

汉天纺织厂那可是楚贼自家的产业。

你花钱疏通门路,找到楚贼大官的头上,然后去告楚贼自家的产业……这不扯澹嘛!

——

并且秦王林认为,既然机制布已经出现,并且已经证明了机制布才是物美价廉的更加选择,市场也给予了充足的反馈,那么自己要是再头铁进行对抗,那是没有丝毫好处的。

他看不到任何一丝赢的希望。

而既然机制布已经不可能被打败,那么他们秦家要做的就是转身投入机制布当中,让苏秦布也变成机制布。

他们秦家生产的苏秦布,一直都是以物廉价美为着称,广销大江南北各地。

如果能够采用大批楚贼那边的新式织布机,那么他们秦家以后生产出来的布匹,那肯定更加物廉价美啊。

至于汉天厂那些,在玩物美价廉方面怎么可能比得过他们秦家。

他们秦家玩这一套,都玩了上百年了。

做出了决定的秦王林,很快就是各种托人找关系。

做什么?

求购新式纺纱机和新式织布机!

据他所知道,这种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最开始是出现在汉天府的汉天纺织厂,但是汉天纺织厂本身可不是生产这些纺纱机、织布机的厂家,而是另有其人,那就是襄阳机械厂。

襄阳机械厂,才是最早研发并生产新式彷制设备的厂家,不过他们的产能太低,所以后来工业部把这种新式纺织设备的主要生产任务交给了汉天机械厂。

因此,现在汉天机械厂才是这种新式纺织设备的主要生产厂家,产能占据了大概八成以上。

前不久在苏州建成并投产的苏州纺织公司,这家属于工业部所属的纺织公司的新式织布机和新式纺纱机就是从汉天机械厂订购的。

现在他们秦家要做的就是,抢在其他人的前头,和汉天机械厂联系上,然后试着订购这些新式纺纱机和新式织布机。

有了新式纺纱机和新式织布机后,他们秦家要在工业部之外,搞第一家纯民营的机制布工厂。

秦家花费了不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是成功联系上了汉天机械厂,并直接派人到了汉天机械厂到金陵城的办事处进行商洽,提出求购新式纺纱机、新式织布机。

然而这个求购订单,却是让汉天机械厂金陵城办事处的人犹豫不决,没敢第一时间接下来。

虽然他们汉天机械厂有不少产品都是对外销售的,但那都是一些农具炊具之类的,比如他们的铁锅就买的很不错。

但是对外界出售各类机械设备,这还真没有过先例。

他们汉天机械厂的各类机械设备无一例外,都是直接为工业部、皇室资产科所属的各类工厂进行配套生产的,压根就没有对外销售过。

之前也没有民间的人跑过来找他们订购这些机械设备。

但是现在秦家的人却是找上来订购大批的新式纺纱机和新式织布机,而且诚意十足。

说什么我们秦家虽然只是个穷卖布,比不上那些富豪之家,但是几银子还是能拿得出来的,甚至供货多的话,我们秦家咬咬牙,十几万两也是能挤得出来的。

话里话外虽然表面低声下气,但是意思就那意思:我们秦家有的是钱,价格你随便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