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三百九十九章 以打促抚

第三百九十九章 以打促抚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珠江口的一系列海陆战斗,即是郑芝龙试图依托海上力量扼制大楚帝国控制珠江入海口,进而把楚军的海上力量封锁在珠江内,避免大楚帝国海军杀出珠江进入南海。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能够炮击广州城,打击大楚帝国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根基,让大楚帝国有所忌惮,无法肆无忌惮的继续攻占广州其他地方,乃至围攻广西,为自己的盟友熊文灿争取时间。

同样,这一系列的战斗,同样是郑芝龙的最后一次的挣扎。

他试图通过珠江口的一系列战斗,指望通过把大楚帝国海军封锁在珠江口,守住虎门等战略要地的方式,向大楚帝国体现出自己的力量以及价值,以换取一个更加良好的招抚条件。

是的!

尽管郑芝龙刚派了一支规模不算小的船队去袭击广州城,但是他内心里依旧是倾向于投诚的。

这和利益,野心之类的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他内心深处的传统大陆思想影响了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根是在陆地上,而不是在大海上。

之前他接受明廷招抚也是出于这种思想,现在和大楚帝国商谈招抚同样是出于这种思想。

乃是原时空里他投诚入关后的东掳,同样也是出于这种思维。

但是即便是投诚,但是郑芝龙还是想要争取一个更加好的条件,尤其是争取能够继续保有自己的舰队。

就和之前明廷招抚他的时候一样,明廷给了他的官职只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明廷准许他继续掌控自己的庞大舰队不插手。

当然了,明廷方面那个时候因为闽浙一带的水师主力几乎被郑芝龙彻底击溃,也没能力进行插手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大楚帝国坚决不同意这一条。

对于大楚帝国而言,招抚郑芝龙,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接管郑芝龙所部的庞大舰队。

不仅仅是通过郑芝龙控制这支舰队,而是要把这支舰队彻底合并到大楚帝国海军之中,成为大楚帝国海军的一份子。

郑芝龙可以身居高位,给一个海军少将甚至海军中将的军衔,也可以给他一个侯爵爵位,而且还是最高规格的原爵承袭三代后,减等承袭至男爵世袭的真正世袭爵位。

也准许郑芝龙保留其规模庞大的私人资产,但是大片土地除外,尤其是大员岛那边的郑芝龙所部的控制区,必须交由大楚帝国官方掌控。

但是,大楚帝国不允许郑芝龙继续掌控麾下的庞大舰队。

简单来说,大楚帝国招抚郑芝龙,就是用荣华富贵来换取郑芝龙麾下的庞大舰队。

而郑芝龙一方面是不允许放弃舰队,另外一方面他也担心一旦彻底交出舰队后,自己就变成无足轻重,随时可以被抛弃的人。

郑芝龙也是一个上位者,他也想要继续掌控权势的,同时他也有野心,想着哪怕加入了大楚帝国海军之后,自己也能够成为大楚帝国海军里说一不二的人大老。

因为条件差距比较多,所以双方一直都没能谈拢,但因为双方一个想招抚,一个想被招抚,因此虽然没能谈成,但一直也没断了谈判。

如此也就导致了郑芝龙所部和大楚帝国之间的相处模式比较特殊,属于一边打一边谈的局面。

有点类似以打促和的意思在里头。

有意思的是,郑芝龙和大楚帝国方面进行招抚谈判,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保密,但是这种大事根本不可能真正的隐瞒下来。

明廷那边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或多或少听到了风声。

不过这一次崇祯好歹没脑子发晕,没有因为郑芝龙摇摆不定就下令把郑芝龙来个逮捕下狱之类的……

嗯,实际上他也逮捕了郑芝龙……

崇祯反而是加大了郑芝龙的待遇,四月份的时候,崇祯正式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

六月初,随着广东方面战事急转如下,同时楚军开始全面掌控浙南,并杀入福建后,明廷又给郑芝龙加太子少保衔,还专门给郑芝龙一个很正式的将军头衔:剿贼将军。

值得一提,随着局势越来越差,明廷进一步加大了对武将的笼络,不仅仅是郑芝龙,左良玉也是在今年年初获封宁南伯,拜平贼将军,加太子少保衔。

当然了,以明廷的官场规则,哪怕是给郑芝龙封伯了,但也不可能真正的让郑芝龙成为一地军务的负责人的。

所以明廷不可能给郑芝龙福建巡抚的名头,更不可能给闽浙总督的头衔,除了一堆的头衔外,其实郑芝龙的本官还是福建总兵……没啥实际变化!

而郑芝龙的上头,还有一个文官大老在坐镇,他就是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沉犹龙。

今年年初,随着杭州城破,浙江巡抚战死的消息传到幽州城后,崇祯给沉犹龙加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衔,总督闽浙军务、巡抚福建。

只是当了闽浙总督的沉犹龙手底下,除了郑芝龙所部外,并没有多少的官兵力量。

本来浙江那边有不少官兵的,但是都在浙北一系列战役里损失大半,而后续在宁波战役里,又把浙南地区最后的一点官兵力量给损失掉了。

因此宁波战役之后,浙江地区已经没有多少官兵力量了。

而福建那边嘛,其实卫所官兵也不多,毕竟这地方本来就是穷的叮当响,再加上还有一个郑芝龙在边上,因此当地的卫所官兵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哪怕是最近半年加大力度扩军备战,但是现在沉犹龙撑死了也就只能凑出来万把人。

而且这万把人里,真正的战兵三千都不到,其他的都是凑数用的。

倒是郑芝龙手底下有不少人。

如今的郑芝龙是船多人多,仅仅是在崇明岛和舟山群岛这两个扼制大楚帝国的岛屿上,就分别驻扎有六千多和上万人的兵力,两者相加足足有将近一万七千余人。

此外在福建等地方,也还有两三万的兵力。

这说的是陆战兵力,可不包括舰队里的水手呢。

因此在闽浙地区里的抗贼作战,明廷方面是非常依赖郑芝龙所部的。

为了安抚郑芝龙,明廷连南安伯这种爵位,太子少保这种头衔都拿出来了,但是明廷的这种操作其实没多大的用处。

至少人家郑芝龙心里早就认定,明廷是要完蛋了……

没有了江南,没有了湖广江西乃至大片南方省份的明廷,只剩下北方那几个饱受战争和小冰河气候摧残的省份,哪怕楚军不北伐,他们自己都撑不了几年……

因为明廷的敌人除了大楚帝国外,还有一直阴魂不散的陕西一带的各路义军。

高迎祥虽然去年被官兵逮住杀死了,但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可都还活的好好的,依旧带着大批流贼骨干流窜于大山之中,时不时就跑出来攻打某个县城劫掠一波。

此外在辽东还有东掳这个外敌,而这个外敌也是非常要命的。

失去了来自南方省份的钱粮支援,失去了漕运这条生命线后,其实明廷已经进入了大夏将倾的阶段,而这个时间以郑芝龙看来,绝对不会太长,短则一年半载,长不过三五年,明廷肯定是要完蛋的。

就算不被外敌干掉,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给折腾死。

明廷那边要完蛋了,但是他郑芝龙总得继续混下去啊,他可不想跟着明廷一起去地府里走一圈。

他可不是大明将领,对大明朝谈不上什么忠诚,他接受明廷的招抚,纯粹是因为自己想要回到陆地上扎根,不想在大海上继续漂泊……

如今,他想要转投大楚帝国也是出于同样的心态。

只是那些该死的楚贼,把谈判的条件限制的太死了,再加上他的老巢福建都还好好的在自己手里,让郑芝龙迟迟都无法下定决心,他觉得自己有资本获得更好的招抚条件。

珠江口的一系列战事,也是郑芝龙在彰显自己实力的一次行动。

但是这一次行动的结果却是让郑芝龙非常失望。

上百艘大船前往袭击广州城,这连广州城的影子都还没见着呢,就在珠江口被楚军给击退了。

不仅仅舰队被击退了,而且连舰队的泊地虎门等地都是被楚军出动陆军兵力给夺了去,搞的败退后的舰队只能是退往伶仃洋边缘香港岛上停泊。

这以海制陆策略失败,而且丢失了虎门之后,也很难在彻底封锁珠江入海口了,把楚贼的海上力量彻底堵死在珠江了。

毕竟珠江入海口还是很宽的,这一片海域是伶仃洋,好几十公里宽呢,以这年头海军的巡逻和封锁能力而言,其实很难彻底的把偌大的一片海域彻底封锁死。

再说了,在伶仃洋一带海域作战,以后可是大楚帝国海军的主场。

大楚帝国海军的珠江舰队,能够随时随地都能获得人力物力上的补给,连船只都能源源不断的造出来进行补充。

但是郑芝龙的舰队呢,他们是远离福建老家作战,在珠江口作战是属于远距离作战,而且随着沿岸陆地被楚军控制后,他们也很难从陆地上继续获得大量补给了。

这时间短了无所谓,但是长期驻防的话很麻烦的。

就和崇明岛和舟山群岛上的驻防一样,这一万多兵力所需要的弹药甚至粮食,都需要从福建、大员岛上千里迢迢的通过海上运输过去,郑芝龙所部为了维持这两个岛屿上的驻军所需,动用了大批船只,耗费极大不说,而且也很不方便,随时都有被切断海上补给线的风险。

同样道理,跑到珠江入海口其长期驻防兵力,也存在着补给困难,耗费巨大的问题。

对此,郑芝龙也是很无奈,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总不能什么都不管不顾,然后直接把舰队调回来跑路不是,那样广东是真的彻底完蛋了。

现在留一支舰队在伶仃洋一带,好歹还能牵制住一部分楚军兵力,减轻其他方向,尤其是广西方向熊文灿的压力。

这真把舰队全部撤走了,那么回头楚军在广州一带的兵力就会尽数沿着西江杀向广西了……

实际上郑芝龙还是高估了自己麾下舰队威慑力,他以为自己的舰队长期驻防在伶仃洋一带的话,至少能够牵制住一两万楚贼兵力,用以分别驻防虎门,广州,佛山等地方。

但实际上攻打虎门的楚军兵力虽然是有上万人,然而其中的主力部队也就一个加强团而已,此外就是一个守备军的步兵旅了。

虎门战役过后,这个加强团只在虎门留下了一个营,其他两个营各自带着相当两千守备军,兵分两路,一路杀向了东部的惠州府的博罗县、归善县。

而另外一路,则是继续沿着海岸线继续南下,他们的目标是广州府治下的新安县。

而攻下这个沿海小县后,该陆军也没有停止步伐,而是继续一路南下,直接杀到了九龙半岛,并直接占据了原先明廷在当地巡检司、盐场兵丁驻防的营地。

后续楚军在原有盐丁们的营地修筑防御工事,构筑更多的营房,并把这个营地命名为九龙城。

楚军把这营地都给取名为城了,显然是做好了长期在此地驻防的准备。

这是因为就在和九龙半岛隔着一个海湾的小岛上,就是郑芝龙船队的临时泊地。

郑芝龙麾下的这支船队在丢失了虎门泊地后,就南下到了九龙半岛对面的一个小破岛作为临时营地,主要是这小岛和九龙半岛之间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很适合作为泊地。

这个海湾也就是原时空里的维多利亚湾,不过现在肯定不叫这名字,英国人现在在东亚海域,可没什么存在感,更谈不上占据香港,因此现在这片海湾只是一片无名海湾而已。

只是因为这片海湾里临时驻扎了郑芝龙的船队,楚军在官方文件进行描述的时候,总得有个名字不是,所以干脆就以当地为名,取名为了九龙湾,顺带还按照当地人的称呼,把对面的小岛以当地的小渔村为名,称之为香江岛。

郑芝龙的船队剩下的一百多艘船,现在就停泊在九龙湾里,并在九龙湾南岸的贫瘠小岛上,即香江岛上建立了临时的营地,为此,他们还把原先盘踞在此地的一伙小海盗给灭掉了……

这年头的珠江口一带,各种乱七八糟的海盗团伙多了去,香江岛这地方也不例外,为了个临时泊地随手灭掉一波小海盗,这也是属于正常操作。

而郑芝龙船队的临时泊地在这里,这也是楚军的兵力一口气杀到九龙半岛的缘故。

但是陆军的行动也只局限于此了,大楚帝国陆军再强悍,它也没办法度过九龙湾跑到对面的香江岛上把郑芝龙船队的临时基地给灭了,更对郑芝龙的船队无能为力。

驻防在九龙城里的楚军,更多的还是起到一个监视对面郑芝龙船队,并在必要的时候支援海军作战的作用。

现在嘛,只能是对着九龙湾里的郑芝龙船队瞪眼了……

想要干掉对面的郑芝龙麾下舰队,还得指望海军那边的珠江舰队。

只是现在海军的珠江舰队司令夏秋阳海军少将,也是对着自家舰队愁眉苦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