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三十一章 他能卖我也能卖

第四百三十一章 他能卖我也能卖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楚军善待战俘,而且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部分降官、降将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基本上稍微有点消息来源的人都能打听到一些例子。

如黄光茂、陈永福、贺人龙,这三个可都是明军降将,但是现在,这三个人在楚军里可都是正儿八经的高级将领。

黄光茂早期担任西路军司令兼任第二守备师师长,后来西路军被撤销,他一度担任楚北守备司令继续兼任守备师师长,随后守备师被撤销,黄光茂担任新成立的陆军第十七师师长,同时兼任陕西守备司令,授陆军中将衔。

陈永福,早期陆续在守备军中任职,因为表现优异,先调任参谋部任职同时进修,随后调任第九师任职旅长。

去年裁汰守备师之际,楚南一带的部分守备军挑选出精锐后,和第九师的部分兵力合编新的陆军第十九师,陈永福担任师长,晋陆军少将衔。

贺人龙的经历和陈永福差不多,都是先在守备军任职,后续因为表现优越调任正规军,在去年的扩编浪潮里更进一步,担任陆军第十六师的师长,授陆军少将衔。

大楚帝国陆军,如今一共也就二十五师又一个混成旅,再加上两个近卫师,而降将出身的师长就有三个。

而且还都是标准的甲等师,这说实话不算少了。

而更低级别的副师长,旅长以及团长之流,其实还有更多。

此外一些比较特殊的降将,尤其是带着大批兵力投奔过去的将领,往往还会获封爵位。

比如海军方面的郑芝龙,这个就最为典型了,郑芝龙投楚后被授予海军少将衔,而且还获封镇海伯爵位。

再有就是不久前带着一千精锐边军骑兵投奔过去的沉元奎,被授予陆军准将衔,同时获封子爵爵位。

说白了,大楚帝国就是用军衔再加上爵位,买他们手头上的兵力。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带兵投诚过去,就能获封爵位的,你带过去的兵力,得是人家楚军所欠缺的才行。

郑芝龙投诚之前,大楚帝国缺战舰,海防不稳,所以郑芝龙的投诚,给大楚帝国带来的是数以百计的战舰,好几万熟练的水手,更让大楚帝国的海疆一下子就变的安全了起来。

所以为了战舰和税收以及沿海安全,大楚帝国舍得付出一个伯爵的爵位。

沉元奎嘛,别看人家手底下的兵力只有一千骑,这一千个骑兵的背后,是两千多战马,一千多批役用马,数百充当马夫,车夫的辅兵。

可不是孤零零的一千号人!

沉元奎手底下的可是精锐边军骑兵,一骑双马是标准操作,没这机动能力,那里还能到处蹦跶啊,早就被第一骑兵旅给灭掉了。

因为楚军里的第一骑兵旅,也是一骑双马,机动力强悍的很。

为了这三千多匹马和一千名善骑善射的精锐骑兵,再加上考虑到千金买马骨的广告效应,大楚帝国也舍得付出一个子爵的爵位。

这不,沉元奎投奔过去后不仅仅继续带兵,而且手底下的兵顿时能吃饱喝足,又拿着大批盔甲和刀剑甚至枪炮,而且沉元奎还获得了爵位。

说实话,这让江北一片的不少明军将领有些眼红……

尤其是来自辽东的总兵张文志。

张文志是个新总兵,带兵南下之前,他其实就是个参将,而且离开辽东的时候所带的兵其实也就只有那么五六百骑而已。

而且他之所以南下,纯粹是因为在辽东那边混不下去了!

他并不是关宁边军的人,甚至他都不算是辽东边军的人……他早年是在三边混的,算是榆林边军体系的人,前些年和其他榆林边军一样剿贼,后来洪承畴率军增援蓟辽,他也带着一千多手下跟着洪承畴前往蓟辽。

紧接着洪承畴接任蓟辽总督,张文志则是被安排道了辽东驻防,但是在辽东驻防的时候却是日子非常不好过。

辽东那边各城基本都是当地将领世家的天子,祖大寿为首的祖家再加上一个最近几年崛起的吴襄、吴三桂父子的吴家,这些当地的将领世家基本把控了每一个城池。

辽东这破地方根本就没有其他外人生存的空间。

张文志带着一千多人榆林骑兵驻防辽东时候,粮饷拿不到,而且和东掳干架时候都是被当成炮灰定在最前面……

一年多下去,一千多号人愣是死伤过半,只剩下六百多骑。

张文志在辽东是在混不下去了,一直都在想办法调离辽东,去年秋天明廷拟定调边军骑兵南下,张文志就找到洪承畴自荐,然后就成为了南下边军的一员。

南下后,张恩智就如同是天高任鸟飞,整个人都舒畅了!

没有祖家的那一票人压着,也没有吴家,尤其是那个让他看了都恶心的吴三桂在边上打压,张文志别提有多快活了。

这一路南下,钱粮不缺,而且上头没人压着他也就肆无忌惮的扩充兵力了。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他路过蓟镇的时候,还拉上了几个同样榆林出身,但是现在在蓟镇过的也不咋地的同僚一起南下。

等到山东和凤阳府的时候,他也陆续吞并其他骑兵。

于是乎,等到现在的时候,他手底下就已经扩充到将近两千骑规模,当然这两千骑里,也不是所有骑兵都是精锐,大概只有千骑才是正儿八经的榆林边军出身的骑兵精锐,剩下的千骑都是他到处弄来的普通骑兵。

而随着他手底下的骑兵越来越多,他的官也是越来越大……

刚到凤阳府的时候,他就升为了副将,也就是副总兵。

在凤阳和楚军的骑兵打过了几场,也取得了一些小规模的胜利后,最重要的是他的骑兵越来越多,哪怕是朱大典跟他说话都要客客气气的时候,他也就顺理成章咋今年一月份升任江北前营总兵。

为了安排在江北的一票将领,明廷弄出来了一堆江北为前缀的总兵,副将头衔,江北左右前后营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

除了授予传统旧军将领外,也授予一部分的新标军将领。

之所以说是一部分,那是因为明廷的新标军将领来源比较复杂,有些是旧军将领出身,还有些则是知兵文官出身,还有些干脆是没从军经历,也没当过官的秀才,举人出身。

所以你可以看到江北新标军里,既有总兵,副将,参将这些武将头衔;也有提刑按察使司里的按察副使、按察佥事、按察经历;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经历,都事,某府同知、通判、推官之类的文官头衔,因此明廷新标军的将领头衔,往往很复杂,啥样的都有……不能统一而论。

多数时候,明廷自己那边都是以新标军里的职务本身进行区分,比如军统帅、副统帅,营长,哨长之类的,这样还更加简单明了。

不过,文武依旧区分的很清楚,一个武将出身的新标军将领,是不可能获得左右参议,参政,乃至佥事、副使这些文官将领的头衔的。

不过这只局限于在新标军里,而在传统旧军里就简单多了,还是用老旧的那一套武将职衔。

张文志获任江北前营总兵后,也小小的膨胀了一把,哪怕是杨嗣昌的命令他大多时候也得考虑个人利弊之后再决定听不听。

要是命令那会让他蒙受损失,同时又没什么补偿的话,那么张文志连杨嗣昌都不搭理。

如果是有好处的事,那么张文志也不介意听从杨嗣昌的命令。

如果是有大好处的事,哪怕杨嗣昌拦着他都要干……

上头说的还是新漕运总督,位高权重的杨嗣昌,至于说已经被连续削官多级,如今只剩下一个佥都御史头衔的凤阳巡抚朱大典,他说的话张文志都懒得搭理。

只是虽然这几个月过的很潇洒,然而张文志也知道这种情况恐怕很难继续下去,毕竟现在的大局势是楚明争霸。

楚军正在北伐,一路攻克幽州城然后建立统一的华夏王朝,在这个过程里,他张文志要么战败死翘翘,要么投楚。

至于说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票明军将领,能带着大军挡住楚军的北伐。

张文志觉得成功的可能性比自己喝水呛死还要小……

其他东西他不懂,但是他却是知道对面的楚军士兵一个个都身强体壮的,打起仗来不敢说不要命,但是大多也是士气高昂,很少轻易就崩溃的。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楚军那边对将士的待遇非常好,至少在吃这一方面应该和传闻中说的一样:管饱!

要不然,那些楚军士兵那能练出这么一身腱子肉啊!

不是一个士兵两个士兵如此,而是他张文志所见的所有楚军士兵,基本都一个样,全都是身强体壮的。

而一个舍得,并且也有能力让将士们吃好喝好的王朝,再差都差不到那里去。

反过来对比明廷……连张文志自己都忘记过上一次拿朝廷的钱粮是什么时候了,也许是两年前?又或者是三年前?时间太久了,他都忘记了……

这说的还只是朝廷给的些许钱粮,而一支大军的耗费是庞大的,哪怕有些边军有朝廷供给一部分钱粮,但是大部分其实还得自筹。

至于说一支大军,纯粹靠着朝廷给的钱粮维持作战……

他就没听说过还有这种事。

但是……楚庭那边,所有大军的钱粮都由他们楚庭供给,全部足额供给!

如此大局之下,张文志认为楚明争霸战争的结局已经很明显了。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几乎注定的结局到来之前,尽可能的给自己捞取一些资本,然后换取一个更好的结局。

现在,是到了换取更好结局的时候了。

他想要用手底下的两千多骑兵,为自己换回来一场泼天富贵!

他沉元奎都能卖出来一个准将加子爵,没道理不让他张志文卖兵换取富贵啊!

这没道理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