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团战可以输自己不能死

第四百四十一章 团战可以输自己不能死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尽管祖大寿已经率军掉头南下了,但是他也同时派人到周边,甚至更远的地方去凑集粮食。

尼玛,他可是受够了在粮草上受制于人的情况了。

南下和楚贼作战,其实他是不排斥的,之前洪承畴让他率军南下的时候,他可是没半点犹豫,直接就率领麾下上万大军南下了。

但是什么时候打,在那里打,怎么打得经过慎重考虑,充分考虑了得失后再打啊!

现在这种情况在祖大寿看来,就不是一个很好的作战时机。

己方迂回南下的作战意图已经被楚贼洞悉,人家楚贼都针锋相对直接派出来了大军拦截。

而这种拦截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肯定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

根据前方侦骑的回报,楚贼一口气派出来了将近五千骑兵,还有一万多的步兵和炮兵部队。

总兵力两万人呢。

这兵力都是祖大寿麾下万人兵力的两倍了。

并且对面楚贼的骑兵数量也不少,己方的骑兵在数量上甚至都占据不到数量上的优势。

至于说质量优势,虽然强一些,但是也是有限的。

毕竟祖大寿也是听说了,如今楚贼里的大批骑兵,不少都是边军出身能冲阵能骑射的精骑,尤其是楚贼里的三支骑兵旅,大部分都是之前南调到江北作战的边军骑兵。

虽然祖大寿对自家的关宁铁骑很有自信,但是也不认为自家骑兵对上楚贼里的和这些边军骑兵出身的精锐骑兵,还能做到一打十。

别说一打十了,一打二都够呛。

数千骑兵交战起来,没有绝对数量优势的话,那么很容易就打成混战,到时候就算他手底下的关宁铁骑能打赢,恐怕也是死伤惨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嗯,哪怕是自损五六百,这种事在祖大寿看来也是亏大了。

因为,关宁铁骑是他祖大寿的骑兵啊,他积攒这好几千具甲骑兵可不容易,别说大几百几千的死伤了,就算是死伤几十个他都心痛好几天。

更关键的是,他手底下的骑兵死大量,人家洪承畴可不会给他补充一兵一卒!

所以仗要打,但是也要控制损失,绝对不能出现把部队拼光的情况。

哪怕是这一场战争里,全歼了对面的十万楚贼,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胜,但是如果自己手底下的关宁大军损失惨重,同样是得不偿失的事。

到时候极有可能出现,明明打赢了,但是他祖大寿却是没多久就会落得一个被问罪下狱的结果。

这年头,手头上没有嫡系兵力的明军将领,随便是个文官都能踩他一脚,崇祯更是想杀就杀。

对此,祖大寿是有些非常清晰的认知。

这一场天津会战,能够在不受太大损失的情况下大获全胜,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情况不对劲,那么祖大寿会毫不犹豫的扔下洪承畴,扔下天津,头也不回的带兵撤往山海关。

这個过程里,关宁铁骑是绝对不能受到太大损失的。

只是后续想要撤退,想要行动自由的话,这粮草问题就必须解决了。

找洪承畴是没用的,人家洪承畴督军多年,早就知道粮草的重要性,把粮草看的死死的,并且早有准备把沿途的民间粮草都一股脑搜集了起来。

以往的时候洪承畴就多次用粮草逼迫前线将领按照他的意志进行作战,不听话?分分钟给你断粮!

要不然,你以为洪承畴是靠什么压着下头的一大帮子带着私军作战的将领的。

不会真因为他是靠着总督这个官帽子和所谓的威望吧……

没有钱粮,那些带着私兵作战的将领能听你的才见鬼了。

所以,祖大寿要自己解决这个粮草问题!

派兵到周边甚至更远的地方去征集粮草,这关乎他的退路,所以他做的很用心。

祖大寿可没打算和楚贼死磕,这真遇上了大批楚贼拦截,实在饶过不去的话,祖大寿还是会掉头北返的。

到时候,他甚至都不太可能回天津,而是打算直奔山海关。

至于北直隶安危,洪承畴死活,关他屁事。

只是一路返回山海关,得有粮食,所以他才派人去附近搜刮粮食。

至于说掉头南下作战,更多的还是做一个样子给洪承畴看,而后续要不要继续南下,还得看楚贼那边的选择。

明军那边祖大寿和洪承畴各有心思,而对面的楚军可不知道,如今率军朝着西北方向杀去,准备拦截祖大寿所部的朱兴发陆军中将,还在仔细琢磨对面的兵力部署和行军路线,奔着打一场大规模遭遇战甚至决战去的。

朱兴发陆军中将,大楚帝国里最早的一批骑兵出身,资历深厚,战功显赫,历任骑兵哨长,团长,骑兵副总监等职务。

江北战役期间,他卸任骑兵副总监,被罗志学调往前线,以陆军少将的军衔担任第一骑兵旅旅长职务,率领大楚帝国里仅有的一支精锐骑兵在江北作战。

随后在江北战役期间,他还多次统筹第一骑兵旅和其他若干师属骑兵团和江北敌军骑兵作战。

随着江北战役结束,江北地区明军骑兵大规模投诚之后,朱兴发因为战功不小,随即升任陆军中将,升任第三军副军长。

以副军长的头衔,统管第三军麾下的两个骑兵旅继续进行北伐作战。

此人,就是北伐各部里的最高级别的骑兵将领,地位仅次于三个上将。

这也是这一次前往拦截祖大寿的行动里,最高指挥官并不是第十师师长孟骏力,而是他这朱兴发的缘故。

从职务来说,他是第三军副军长,孟骏力只是第三军下属的师长。

从军衔来说,朱兴发是陆军中将,放眼整个大楚帝国,也是仅次于王瞎子的骑兵将领,战功显赫。

而孟骏力嘛,这人的资历和威望以及战功都远远无法和朱兴发相提并论,这人是在罗志称帝建国,筹建军官学堂正式班后,入读第二期正式班后才逐步崛起。

虽然升的也非常快,历任主力师里的营长,副团长,团长,副旅长之位,去年调任第十师,担任新成立里的第十师当副师长。

不过在第十师任职期间,因为第十师是新建部队,虽然很重要,但是因为不上战场,这战功自然没多少,他升迁的速度也就慢了些。

等到江北战役后,第十师表现突出,师长张马林也终于熬过了陆军少将这个级别,一举升为陆军中将,并被陛下调回京畿,再一次担任炮兵总监职务。

孟骏力这个第十师副师长,这才迎来了自己真正登上高位的时候,接替了张马林成为了第十师师长,同时晋升为陆军少将衔。

这刚晋升没几个月的陆军少将,自然和朱兴发差距甚大。

因此这一次作战,看似骑兵只有几千人,但是第十师却是有一万四五千人,然而总指挥官依旧是骑兵将领朱兴发。

朱兴发一路率军西进,为了提高行军速度,避免祖大寿所部穿过他们的拦截先,进而杀到后方去搅风搅雨。

因此朱兴发中将是率领了三个骑兵旅提前一步行军,第十师则是在后头带着辎重和炮兵部队等跟着。

朱兴发带着四千多骑兵一路狂飙,终于是在七月十六日当天包抄到了祖大寿所部的正前方。

挡住了祖大寿南下的通道!

祖大寿听到前方出现了数千的楚贼骑兵后,都不用细问就知道这肯定是从运河那边跑过来拦截自己的敌军骑兵。

甚至连番号都能直接猜得出来,必然是贼军第一骑兵旅等三个骑兵旅,据传这些骑兵的统帅,乃是楚贼里的骑兵悍将朱兴发。

发现了楚贼骑兵跑到己方的前头后,那么该这么办?

还能怎么办,下令止步,然后再打探一二,看看有没有机会绕过去……

如果没有,只能是止步不前了。

至于跑路,他也想,奈何派出去搜集粮草的士卒所获有限,眼下还得继续依靠洪承畴那边的粮草过日子。

而洪承畴可不准让他随便就撤退了。

所以,当祖大寿那边通过侦骑得知对面的贼军骑兵准备极为充分,甚至都已经开始下马,沿着一个必经之路的小山谷构筑炮兵阵地的时候。

他干脆就下令部队也是找了个易守难攻,还方便跑路的一条小山脉扎营了。

继续南下和楚贼死磕,他不愿意!

甚至连西南方向大约二十多里路外的文安县城他都没去,这进了城想要再跑路,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很容易就变成困守孤城。

这又是辽东,文安又不是他的地盘,他可不打算守城,也没必要守城,还是野外待着好,跑路方便!

只是直接跑路也不好向洪承畴交代,所以他只能原地摆烂了……

他就等着楚贼杀过去,然后稍微接触后再装作不敌跑路。

回头他也就能够给洪承畴一个交代:不是我不愿意南下,也不是我不愿意和楚贼打仗,而是楚贼实在是枪炮犀利,我这缺兵少粮的实在打不过啊。

怎么说呢,多少要给洪承畴一个面子。

祖大寿率领止步,然后就地构筑防御阵地的时候,把对面的朱兴发都看的一愣一愣……

这场面,怎么好像是反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