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楚军的强攻

第四百四十七章 楚军的强攻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明军知道用壕沟来抵御楚军的火炮进攻,楚军同样也知道利用壕沟来抵御明军的火炮反击。

有些明军将领看见己方的火炮反击没什么效果,干脆直接派遣步兵上去反击,试图驱逐楚军的这种不正面交战,偷偷摸摸挖壕沟的行为……

结果这些明军士兵刚离开壕沟,还没等列阵呢,就迎来一大片的炮弹……

一些侥幸突破楚军火力反击的明军靠近后,很快就发现对面的楚贼步兵火力凶猛的很。

噼里啪啦的枪声就跟炒豆子一样,密集的让人怀疑这些壕沟里藏着的楚军根本不是几千人,而是好几万人……

他们自然不知道,第一批参与作战的楚军兵力,乃是楚军王牌第一师,而第一师早已经全员换装了燧发枪。

其步兵火力密度,数倍于以往!

反击了几次,死伤了千把人后对面的明军也就彻底没了反击的心思了……

继续这么反击下去,还没等楚军把壕沟挖到眼前来呢,估计他们就得死伤上万了,到时候也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看着对面的明军停止了反击,楚军也没闲着,继续展开挖土大业!

天津城外的战斗,说实话和李成通上将预料的不一样!

李成通作为第三军军长,可以说是楚军里最早接触,并研究燧发枪下各种新式战术的高级将领了。

新式部队的苦练已久的各类线列战术,他就参与过战术的制定。

这种线列战术,在楚军内部进行演练的时候可谓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对上传统旧军的时候,其火力密度优势足以让新式军队获得巨大的战术优势。

而新式部队之间进行演习的时候,各种老旧战术都不靠谱,只能使用线列战术,而两支采用新式线列战术的部队进行打仗,看起来就有些傻乎乎的列队,然后你开一轮火枪,我开一轮火枪。

有种站着相互枪毙的感觉,因此楚军内部也有些人把,尤其是骑兵炮兵等其他兵种的人,这种线列战术戏称为为排队枪毙战术……

甭管名字好不好听,但是这种线列战术在野外会战的时候,那是真的好用。

然而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就是……

楚军新式部队里,除了演习外,还没有在实战中大规模使用过线列战术……

别说大规模了,就算是几百上千人的实战里也没用过……

为啥?

因此自从江北战役开始,对面的明军就没给楚军大规模步兵之间野战的机会!

不管是扬州战役还是淮安战役,又或者是江北剩下的其他战役里,基本都是攻坚战为主。

也不能说没有野战,但是野战一般发生在骑兵之间,尤其是小规模的侦骑之间。

至于步兵,人家明军的步兵根本就不会跑出来和你楚军玩野战。

所以,楚军第三军的三个师苦练已久的线列战术,某种程度上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其实别说是新式部队的线列战术了,就算是旧式部队里的各类野战战术,其实也好久没在实战中用过了……

还是那句话,明军根本不给楚军正儿八经打野战的机会,尤其是步兵之间的野战。

而李成通原本还以为到了天津城外的时候,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变,毕竟对面的洪承畴手底下好歹也有十几万人。

这么多人总不能都龟缩在天津城里吧!

他们总得在野外摆出阵势和自己打一场吧!

结果……人家明军是没有在天津城里窝着,但是却是围绕着天津城构筑了众多的堡垒壕沟。

这搞来搞去,还是变成了攻坚战。

于是乎,第三军麾下的第一师、第十一师这两支主力部队,就只能能把线列战术抛之脑后,和工兵们一样挥舞着铁铲和锄头,和以往的众多攻坚战里一样开始挖壕沟了!

人家明军躲在堡垒、壕沟里不出来,你总不能自己傻乎乎的派步兵列队上前,然后单方面挨对面的火炮不是。

尽管这样打,其实也能一口气冲过去,毕竟火炮的射速很有限,但是楚军却是不愿意承受这样的伤亡。

所以楚军采用了相对来说比较耗时,弹药消耗也比较多,但是伤亡更小,同时也更加稳妥的挖掘战壕推进。

于是乎,在天津城外就出现了这么一幕!

大批明军依托各种堡垒,壕沟,胸墙进行顽抗,并动用火炮进行持续的火炮反击。

楚军则是一边进行密集炮击,一边挖壕沟不断的推进。

偶尔穿插着一些楚军的突击或者是明军的反击。

但是这种突击和反击,也和线列战术扯不上关系,毕竟双方的大量火炮所发射的炮弹,就在头顶上飞来飞去,并且突击和反击的距离往往也是在百米以内甚至更进的距离。

这样小的空间里,没有让你慢吞吞列队的时间。

等你列完队,估计也被对方的炮击杀伤的差不多了。

所以双方的将领都很默契的,直接下令前线的步兵冲上去,然后发起肉搏战。

天津城外的战斗模式,说实话起来非常的沉闷,没有声势浩大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规模冲锋,也没有数百门火炮齐齐对着一个目标进行急速射。

相反,战斗往往是多门或最多是十几门火炮,持续对一个目标进行炮击。

步兵之间的战斗,往往也局限于在数百人之间。

楚军都不得不临时组织了更多的突击队,并且让缺乏重甲冷兵器兵种的第一师和第十一师暂时负责反击为主。

而突击作战,主要是由第二军的第八师以及第二十师承担。

不得不说,旧式编制的这些部队在这种攻坚战里,尤其是短兵相接比较多的突击战里,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的。

他们的大批身披重甲的长矛手,刀盾手在这种战斗力比较好用。

——

这种沉闷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三天之久!

然而这三天时间里,洪承畴等明军高级将领却是度日如年!

别看战斗很沉闷,并且比较零散,似乎没有声势浩大的大规模会战的场面。

但是死伤却是一点都不小,并且明军固守的各种堡垒和壕沟持续失守。

毕竟楚军的几百门火炮可不是用来看的,哪怕是分散到整個战场上,但是火力密度依旧非常高。

更不用说随着交通战壕的不断推进,楚军里的大量臼炮也是陆续前置,这些借助交通战壕前置,并隐蔽在前线壕沟里的臼炮往往会击中多门,然后对着明军集结的某段壕沟实施突然性的炮击。

这种炮击看似零星,规模也不大,往往可能也就只有几枚炮弹落地并爆炸!

但是杀伤力度却是一点也不小,一旦有臼炮的炮弹命中,往往就会造成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明军士兵的伤亡。

这里十几个,那里几十个……

漫长的战线里类似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样也就导致了一天下来,光是死伤在楚军前线臼炮手中的明军士兵,就足足有好几百人。

再加上野战炮和重炮造成的杀伤!

楚军的各炮兵部队,在持续的炮击中,在头三天里至少杀伤了三四千的明军。

同时在楚军的步兵突击之中又死伤千余人。

三天下来,洪承畴就发现自己手底下少了五千人以上!

这个结果让洪承畴感到难以置信。

明明也没怎么打啊的,对面的楚贼连正儿八经的大规模进攻都没有展开呢,就靠着零星的炮击和步兵的突击,就干掉了己方五千人。

现在的战争,说实话变的让他看不懂了。

李成通上将等楚军将领,可不管洪承畴他们心里怎么想,眼见前面的三天战斗效果还算不错,所以就继续执行这种战术。

七月二十八日,楚军对天津城发动攻势后的第六天。

楚军第二军所属的第八师的临时突击队一千多人再加上第八师的其他上万兵力,决定强行突击明军在天津城外东炮台,彻底攻占这座明军防线里的三大据点。

这个东炮台,乃是明军在整个天津防线里最为重要的堡垒之一,部署了至少十五门长管火炮。

各种乱七八糟的短管火炮更是达到两三百门之巨,总兵力至少上万人。

这其实就是一座围绕着整个山头而修筑的要塞。

整个天津防线,其实就是天津城在中间,然后东西两座小堡垒,一起构成了相互支援的防御体系。

其中的东炮台,一直都是楚军的主攻地点!

为了攻克这个东炮台,楚军集中了八十门的各口径臼炮,上百门的各种野战炮。

此外海军方面也派遣了战舰冒险进入直沽河,直接抵近对东部堡垒进行炮击。

海军方面虽然只派了五艘战舰进入直沽河,但是发挥出来的火力却是相当强大,足足提供了至少三十门舰炮的火力支援呢。

在楚军持续六天的炮火袭击下,东炮台早已经面目全非了。

如此情况下,楚军方面的李成通等高级将领们,认为对东炮台发动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所以才下令对东炮台发动了总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