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明军骑兵出击

第四百四十八章 明军骑兵出击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当楚军发动步兵总攻之前,东炮台上的露天主炮台,早已经变成了废墟,楚军方面持续用重炮,用臼炮对这个重要露天炮台进行了不间断的数天炮击,不仅仅大量杀伤了明军方面的炮手,还摧毁了一些明军的火炮,并且一度引起了弹药殉爆。

东炮台顶部的炮台上的十多门长管火炮,现在还能发挥作用的顶多只有两三门了。

而堡垒腰部以及底部壕沟里部署的大量短袍以及炮手以及至少上万人的步兵同样死伤惨重。

而这些,都是楚军方面发动最后总攻的底气。

要不然明军炮火犹存的话,直接强攻甭管能不能拿下来,恐怕进攻一方的楚军步兵都会死伤惨重。

为了避免死伤,楚军不惜动用了总数一百大几十门的各种火炮,对东炮台进行了持续六天的猛烈炮击,打出去的弹药都价值至少二三十万两银子了……

嗯,崇祯东拼西凑,最终给蓟辽各镇明军拨款约三十万两银子上下,最后到了蓟辽各镇边军手中的钱,撑死了十万两左右……

这点钱,还不够楚军打一场大规模战役的弹药钱!

当楚军的战争费用,动不动就支出几百万上千万的时候,明军的战费只有几万几十万……

当楚军方面把大量金钱,变成炮弹对东炮台扔过去,紧接着又发动大规模步兵攻势的时候,洪承畴再不懂军事也知道战况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他盯着枪炮声大作的东炮台片刻后,当即咬牙道:“让陈忠率骑兵突击楚贼侧翼,东炮台必须保下来。”

整个天津防线是三位一体的,天津主城,一东一西两座前凸的大型炮台,彼此间相互支援。

这要是东炮台被攻克了,那么就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楚军到时候完全可以从东边对天津主城发动猛攻,而且还不用担心遭到明军的交叉火力拦截。

这一场天津战役,虽然从楚军发动正式进攻开始,只进行了六天。

并且在这六天里,楚军在这之前,并没有发动过哪怕一次超过三千人规模的进攻,都是以炮击配合小规模的突击作战为主。

但是谁都能够看的出来,经过六天的酝酿后,楚军已经完成了发动大规模总攻的准备。

天津防线里最重要的两座炮台堡垒之一的东炮台,其外围的众多小堡垒以及壕沟等防御节点,已经被楚军陆续攻占或者摧毁。

如今,楚军已经能直接面对东炮台本身发动攻势了。

而楚军对此也没有犹豫,直接就出动了超过两千人的突击队,而侧翼以及后方还有上万兵力提供掩护支援。

天津会战,此时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

对此,洪承畴也是很清楚,因此考虑再三后,他最终下令让麾下心腹将领陈忠率领骑兵发动反击!

要想扼制楚贼对东炮台的进攻,直接让步兵发动反击是没有用的,因为明军的步兵反击要是有用的话,也不至于在过去六天里节节败退。

至于不管不顾直接杀出去,然后列阵摆开阵势和楚军正儿八经干一架,那更不靠谱。

明军要是有这能力,有这勇气,他们也不至于坐困在堡垒之内呢。

怎么说呢,龟缩在城池和堡垒内,他们兴许会败,但是多少也能支撑几天甚至更久一些。

如果洪承畴敢把数万大军都拉出来,直接和楚军打一场面对面的决战,恐怕李成通做梦都要笑醒……

然后,数万明军会在一天之内化为泡影!

步兵方面是指望不上了,那么洪承畴也只能指望麾下的骑兵能挽回一些局势了,只要骑兵出击顺利,哪怕没有对楚贼造成什么重大的杀伤,但是只要杀出去威胁到了楚贼的侧翼,那么楚贼也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攻击己方的东炮台,进而为东炮台的守军缓解压力。

于是乎,大约五千多明军骑兵在洪承畴的命令下,开始从后方集结并徐徐上前了。

李成通注意到了明军后方的骑兵有所异动的时候,当即也下达了自己的命令:“让朱兴发也出击吧!”

“告诉朱兴发,把对面的骑兵拦住!”

在战场东后侧方位的朱兴发,通过旗语接受了命令后,当即下令道:“快,集合!”

朱兴发在后头带着两个骑兵旅,以及三个师属骑兵团一共将近四千骑兵进行紧急出击准备的时候。

明军那边的骑兵却已经开始出动了!

五千多骑兵,光看数字的话其实也不会觉得有多少,但在战场上,这五千多骑兵所引起的声势,比数万步兵还要更大!

甚至为了避免这五千多骑兵本身在前进作战的过程里发生混乱,明军方面的骑兵都分成了三個大方向,总计十多个波次呢,前后蔓延大几百米呢。

当前方的明军骑兵们开始小跑加速的时候,后面的明军还刚列完队呢。

可不是说明军方面的总兵陈忠一声令下,然后五千骑兵齐刷刷的就冲出来了。

因为明军方面的骑兵是早有准备,出击的速度也非常快,而楚军方面的骑兵部队,虽然也是一直都处于战备状态,但是为了兼顾多个方向,也不太可能一直把骑兵主力都放在东侧。

而是在确认了明军的骑兵出击方向后,朱兴发他们才能够集结骑兵迎战。

这要是提前把骑兵都集中在东边,万一明军骑兵鬼鬼祟祟的绕行西侧袭击,岂不是西线要完蛋……

在步兵和炮兵方面,楚军是进攻的一方,但是在骑兵方面,某种程度上来说楚军才是防守的一方。

明军方面的骑兵,在出击时间和方向上都有比较大的优势。

不过还是那句话……几千骑兵出击不是过家家,不可能说洪承畴或者李成通这些高层指挥官一声令下,下一秒就有好几千骑兵杀出去了。

骑兵集结以及作战准备都是需要时间的,退一万步来说,那么是列阵也需要时间啊。

什么,你说不列阵,直接让骑兵们自己就冲出去了,那不找死嘛……对上敌军骑兵列队反冲击,分分钟要全军崩溃。

如此情况下,明军方面的骑兵出击,足足是一刻钟之后才出现在东炮台侧后位置的战场上!

而且来的明军其并不是五千,而是只有一千多骑,这是明军方面的第一批骑兵。

这一千多明军骑兵出现在东炮台侧后位置的时候,正在进攻东炮台的楚军也是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一刻钟之前,正在进攻的东炮台的楚军就已经得知了即将有明军骑兵来袭,除了负责主攻东炮台的第八师依旧无动于衷外,外围提供掩护的第一师下属的第一步兵团已经紧急机动,直接跨越了好几百米,在第八师的侧翼方向已经摆出来了三个大型,呈品字形部署的空心方阵。

而后方的第二步兵团也在紧急机动,他们将会在第一步兵团的靠南方向同样部署多个空心方阵。

这些第一师的任务,并不是说真的杀伤多少敌军骑兵,而是拦住敌军骑兵,避免对他们对第八师的作战形成干扰。

楚军为了强攻东炮台,动用的可不仅仅是第八师一个师,还有作为掩护支援的第一师呢。

当第一师的大批步兵们紧急列出空心方阵的时候,第一师所属的大批野战炮,再加上一批第八师的野战炮,也是紧急调转了炮口。

至少有四十门的野战炮停下了对东炮台的炮击,对炮管进行冷却,以备在接下来对敌军骑兵实施急速射炮击。

迎接敌军骑兵冲击的时候,因为敌军骑兵的速度非常快,这对炮兵部队而言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去最多的炮弹,这种高速射速,不仅仅是对炮组成员有极大的挑战,对火炮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炮管质量稍微差一些,又或者是本身就经过了长时间的炮击,炮管冷却不到位的话,分分钟炸膛给你看。

楚军方面为什么制定了身管寿命这个火炮数据,一线部队里的火炮一旦到了身管寿命,哪怕火炮看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依旧会直接退出一线炮兵部队。

这些火炮经过详细检查后,质量尚可的调到二线部队里去服役,并采取减装药,严格限制急速射。

如果检查后,发现火炮炮管已经到了临界点,那么也不会勉强使用,而是会直接拉回兵工厂回炉。

青铜火炮,其成本里很大一部分是青铜本身,制造成本反而要低一些……所以铁铸火炮打坏了扔了也就扔了,但是青铜火炮楚军往往会拉回去回炉。

不仅仅限制了使用寿命,楚军在火炮生产上,还全面废弃了铁铸野战火炮,所有自造的野战炮都是清一色的青铜火炮。

因为铁铸造火炮的身管寿命太差,打个三四百发炮弹后,炮管的承压能力就会变得很差,如果再搞急速射的话,往往就炸膛了。

而青铜火炮,身管寿命能够做到八百发甚至千发以上,并且在急速射的时候承压能力更强。

如今,这四十门各口径的青铜火炮就体现出来了青铜火炮的优势,那么这些火炮经过北伐的一系列作战,基本上每一门都已经打了至少两三百发甚至更多的炮弹,换成铁铸火炮的话,哪怕日常使用都得小心翼翼,甚至减装药使用了。

但是这些青铜火炮的剩余身管寿命依旧非常高,炮术们基本不用担心这个时候搞急速射而导致炸膛事故的出现。

四十门野战炮做好准备好,明军的一千多骑兵也是翻过了一座小矮山,出现在了八百多米外。

看见敌军骑兵出现后,楚军的各炮兵阵地上的炮兵炮兵指挥官们,不约而同的下令开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