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五十九章 五大战役司令部

第四百五十九章 五大战役司令部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接受大批边军投诚,并整编为乙等师,这也是大楚帝国的权宜之计。

楚军如今的总兵力是有限的,后方新编的部队不多,而且想要短时间内调往北方去也需要时间。

但是同时,随着辽西各部在祖大寿的带领下和东掳联手,使得大楚帝国在北方,尤其是北直隶一带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比以往明廷还要更大。

为了避免朝代变更而导致边防崩溃,被东掳趁虚而入,远在淮安的罗志学在八月初就给李成通下达了最新的指示,要谨慎处理北直隶各边镇驻军,优先确保长城防线的安全。

同时又派遣了大批的军政部官员北上,用以当地整编当地边军以组建乙等师。

嗯,这需要明确的是,整编并组建乙等师,这并不是李成通干的,他可没这个权限。

有这个权限的乃是军政部。

准确的来说,军政部自身也没这个权限。

成立一支新部队,只有罗志学这个大楚帝国皇帝才有的权限。

罗志学下令军政部组建若干乙等师,军政部才能着手并组建,组建好了移交给各野战军或守备司令部后,李成通这些一线将领们才有指挥权。

这里头有着比较复杂的程序。

但是这些繁琐的程序,却是控制兵权所必须的。

如果罗志学放开了募兵整编以及设立编制的权力,任由李成通等将领在前线扩编的话,那么不用多久,前线的兵权就会落入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

所以,在乙等师的整编上,罗志学依旧牢牢把控着自己的权力,每一個乙等师的组建,都需要他亲自下旨批准,每一个师长的任命,都需要他亲自任命!

于是乎,为了缓解北线,尤其是后续长城防线兵力的不足,楚军在山东、北直隶以及山西这三地,以陆续接受的投诚或投降明军士兵为基础,陆续组建了足足十二个不满编的乙等师以及六个骑兵旅。

其中大部分兵员都是边军。

这些边军和中原地区里的明军不一样,中原以及江南地区的明军都是当地卫所兵甚至是临时征召的青壮,战斗力极为低下,把他们改编为守备军罗志学都嫌弃他们浪费粮食……

但是这些边军要好很多,其中不少都是老兵,很多人都在边镇抗击蛮夷一辈子了。

这些人的基本军事素质还算可以,战斗力勉强也凑合,差的就是伙食和装备而已。

只要伙食待遇上去了,装备上去了,那么战斗力就不会太差,至少要比以往的守备军强一大截。

而伙食和装备楚军都不缺!

随同十余万北伐楚军一起北上的,还有大量的粮食呢,这些粮食有一部分是供应军需的,还有一部分是运输北上,用来缓解当地的民众粮食紧缺,以避免发生大规模饥荒的。

楚军陆续北运的粮食,那可是数以百万石之多,挤出来一部分用来供应边军整编出来的乙等师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武器装备这些就更好办了,楚军陆续缴获了明军大批装备,这些装备集中挑选出来一部分完好的供应乙等师所用。

再者楚军自身的武器产量也非常大,尤其是而如今新编的主力师已经不用这些刀剑长矛了,但是原先的各种冷兵器生产线以及火绳枪的生产线却还在持续生产这些武器装备,本来是用来补充给原有的各旧式师的,如今刚好可以腾出来一部分产能装备这些新编的乙等师。

不过用火绳枪以及长矛武装这些乙等师也只是临时性的,大楚帝国陆军已经敲定了全面转向新式部队的发展道路,未来不仅仅新组建的部队会一律装备燧发枪,同时原有的各旧式甲等师也会和第一师一样,陆续换装燧发枪,并重新整编为新式师。

微未来,乙等师也会如此。

现在则是受限于燧发枪的产量有限,只能是采用燧发枪和火绳枪混编,新旧部队同时有的方式扩充并维持军队的数量。

而随着大楚帝国陆续接受北直隶一带尤其是各边镇上的明军,进而就地整编改组为乙等师的时候,也算是初步稳住了长城防线,避免改朝换代而导致长城防线空虚,被东掳趁虚而入的情况。

基于北方战事的扩大化,多个方向同时都面临着不同的威胁,并且所辖的兵力越来越多,光靠李成通一个北直隶守备司令,已经很难继续掌控大局了。

因此在八月中旬,罗志学就对中原、山西、山东、北直隶、辽西等多个区域的战区划分以及高级将领的调整进行了重新安排。

主要是设立了五个战役司令部。

设立东北战役司令部,由李成通上将担任司令,董明杰上将担任副司令,辖第二军、第三军以及多个乙等师以及部分独立混成旅、骑兵旅,炮兵团等部队,包括第二军所属第八师、第二十师、第三军所属第一师、第十师、第十一师,司令部直辖的第二十三混成旅。

值得一提,第二十三混成旅已经被敲定升级为陆军第二十三师,目前正在补充兵员和装备当中。

该东北战役司令部,任务就一个:干掉东掳!

除了东北司令部外,罗志学还设立了山西战役司令部,由原第一军军长李东绍上将调任司令,该军团的前期主要职责就是进军山西,灭掉左良玉以及山西当地明军残部,

话说最近左良玉在山西弄了个藩王玩拥立的把戏,大楚帝国自然不会坐视山西局势恶化,八月初就已经把第一军调往山西以东区域,打算从真定府一线直扑太原,干掉左良玉所部。

又设立陕甘战役司令部,由原第四军军长黄丁权上将调任,负责陕西、甘肃等方向的战事,以歼灭孙传庭所部为主要战略任务。

最后又设立四川战役司令部,由原汉天府卫戍司令曹洪胜中将调任司令,同时晋升为陆军上将,主要负责四川方向的战事,主要敌人是当地土司兵力,如秦良玉所部。

又设立云贵战役司令部,由原楚南守备司令韩子平中将调任,并晋升为陆军上将,主要负责云南、贵州方向的战事。

上述各战役司令部,在大楚帝国的军事结构里,并不是省守备司令部,甚至两者都不是一个性质的东西。

大楚帝**方里,省守备司令部,是属于固定设置的机构,主要负责征兵、军民关系、地方防务、弹压,指挥的是少量分散在地方上的乙等师。

这些乙等师和边军组建的那些乙等师不一样,这些兵力不是用来和外敌作战的,而是用来对内弹压的,因此不装备重炮,也没什么机动能力,主要以轻步兵组成,并且分散部署在各府县里。

目前原则上,大楚帝国陆军拟定在每个省,视当地人口、面积等条件,部署一个或多个的乙等师。

并且乙等师虽然是驻防地方的,但是也和甲等师一样,异地征召并统一部署,还会进行轮换布防。

楚军里的乙等师,虽然承担了对内弹压的任务,但它依旧不是地方部队,而是一种低成本,轻量化的正规军。

其指挥权,可不是在地方巡抚手里,而是在参谋部手里,此外省守备司令部也不是文官机构,而是正儿八经的军事机构,每个省的守备司令,都是由当地驻军指挥官兼任的。

而罗志学这一次新搞出来的战役司令部,是一种针对特定目标的指挥机构,某种程度上来说,和野战军是差不多同一种东西,但是比野战军要更高一级。

罗志学设立五大战役司令部,以同时应对五条战线,同时又设立各省守备司令部负责内部弹压,募兵、后勤支援等事宜。

等罗志学把这些军事上的高层机构以及人事安排进行的差不多的时候,时间也进入了九月份。

这本该是秋高气爽,狩猎打仗的好时日,但是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却是有些平静。

云贵川方向,对面的那些土司打不过来也没胆子打过来,而楚军则是暂时懒得打,至少在平定陕甘山西这些地方之前,楚军连入川的兴趣都没有……至于云贵,那就更得慢慢来了。

陕甘和山西方向,对面的孙传庭和左良玉倒是威胁比较大一些,楚军也试图集结兵力干掉他们,不过楚军现在因为东掳人的威胁,兵员和资源都在向北直隶一线集中,暂时还顾不过来这两个方向。

至于他们主动打过来……他们没那胆子,更没这个实力。

即便是辽东方向,也只是在九月份的时候打了一场算是中等规模的战事,然后就逐步平息了下来。

九月中旬,东掳亲王豪格率领骑兵三万绕道蒙古,试图从密云一线破关而入。

在李成通的指挥下,楚军在密云一线给他们来了一个关门打狗。

他们先示敌以弱,先把数千东掳骑兵引诱进长城后,前线的第十师直接来了一个左右勾拳,迅速迂回十多公里,把长城的口子重新给封死了,并把豪格所部主力和其前锋进行了切割。

第十师稳坐长城防线,硬扛着前后东掳骑兵的夹击,给朱兴发中将的八千多骑兵以及第一师创造了围歼东掳前锋骑兵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