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六十一章 承顺四年的秋天

第四百六十一章 承顺四年的秋天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当以雷霆之势压住地方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各种政策一股脑全部颁发出去,基本也没谁头铁敢反对的了。

当然,大楚帝国这么搞,也不是没搞出来什么风浪,比如盐务,因为大楚帝国是盐务国营,不准私人从事盐务。

而之前明王朝时期的那些盐商们,尤其是扬州、淮安为主,兼带江北其他地区的盐商们可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继续偷偷摸摸从事盐业生意,甚至勾结各种匪徒、流贼、明溃兵等搞武装走私。

一些大盐商,手底下甚至能拉出好几千号武装盐贩子出来……一度形成了叛乱之势,波及多个府县。

罗志学在这个秋夏之所以坐镇淮安,除了居中指挥中原、山东以及北直隶等地区的大军外,也是为了坐镇弹压江北地区的内乱。

为了一口气解决江北地区的隐患,罗志学直接调动了四个甲等师以及三个乙等师,还有一万多武装税警,在江北地区展开了拉网式清剿,出动的兵力虽然在兵员素质以及装备水平不如北伐各师,但是数量上却是一点都不少。

通过拉网式的清剿,累计击毙非法武装人员四万三千余人,查获非法脏银以及其他各类资产四千余万两。

嗯,军方这一次的清剿非法武装的大作战,不仅仅把江北地区的非法盐商清剿一空,顺带还把江北地区的众多土匪、流贼、地主武装清剿了個干净。

承顺四年的秋天,长江北岸寂静无声,而那,是盛世繁华到来前的宁静!

看完军方呈报上来的江北剿匪作战的报告,罗志学把手中的笔在数万被抓捕的非法武装人员的报告上圈了一圈,随即在旁边用红笔批示:“帝国初立,应以仁善治国抚民,罪不至死者,应当其避免无谓的监禁,着送往各矿劳动,使其为国朝基业添砖加瓦。”

这些非法武装人员,可不是什么敌对军队的军人!

可享受不到大楚帝国给予投降军人的战俘待遇,这些人如今都是罪犯……烧杀劫掠,谋逆等各种罪名。

对这些人,按律或判死刑,或监禁若干年,或流放。

不过目前大楚帝国判处流放的比较少,大多都是判处监禁,而这个监禁可不是说你天天躺在牢房里睡觉,张开嘴巴就有得吃。

大楚帝国可不养闲人,哪怕是驻防地方上的军队都要自行屯垦杨猪羊牛鸡鸭以减轻军费的压力。

这些囚犯们自然是需要进行各种劳动的。

一般也都是一些重体力劳动,比如修桥铺路,挖矿之类的,也需要种田养活自己。

如今在江北地区逮捕的这些非法武装人员,比寻常囚犯要更加的危险,因此需要更加封闭并且监管更加严格的地方进行劳动,各种矿山就很适合。

批阅完这份江北清剿非法武装的报告后,罗志学又拿起了空白的纸,随手写下了新的指示,着陆军、武装税警等武装力量执法力量,对国内极有控制区的各种土匪、流贼、非法武装等进行一轮新的清剿打击。

不仅仅要在河南、山东、河北三省新光复区域进行全面的、高强度的肃清作战。

也要在其他各省进行清剿作战,巩固清剿成果,确保不遗漏,不错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巡警部要加强基层力量,在接受地方原有衙役,就地招收良家子为巡警的同时,拟定接受一批军方退役军官、士兵,以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力。

罗志学要求各地巡警,要确保对辖区里的每一个村的情况都要深入了解并掌控。

同时要求军方各地乙等师部队,大力配合各地巡警机构的行动。

罗志学对帝国治下的各种乱七八糟的非法武装,甭管是土匪还是流贼,又或者是结寨自保的普通武装,地主武装都很不爽。

这些披着各种名目的非法武装,往往就是地方治安恶化的源头。

很多地方,尤其是新占领区里,随便一个地主豪绅或者乡间恶霸,随便带着几个人就能烧杀劫掠。

罗志学可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因此他对帝国内部的治安还是非常重视的,而第一步,就是要清剿各种非法武装。

当各种非法武装清剿的差不多的时候,那么就要加大力度全面铲除各类借着行业,帮派等名目的涉黑性质团伙。

总之,在华夏大地上,只能有一家暴力组织,那就是大楚王朝!

其他的,甭管是某些组织还是私人,都是要严厉打击并剿灭的。

批阅完众多的奏折,又做出了多道指示后,罗志学才算是把今天的奏章报告处理完。

伸了伸腰,转头看向窗外,这会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间了,夜风从窗外进入已经让罗志学感受到了凉意。

这都深秋了,是时候返回金陵城了。

罗志学这一次离开金陵城,是三月份,那个时候他亲自带着大军增援扬州,并展开了扬州战役,随后他一路带着攻克淮安城。

随后他就一直坐镇在淮安城里居中指挥前线各军。

算算时间,他都已经是出来了半年之久了,是时候返回金陵城了。

自己长时间离开金陵城,虽然很多事情依旧能够进行处理,毕竟罗志学北上,除了他自己外,可是带了足足上千人的文官团队,所有京畿机构都有派人随驾,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也是大多随驾,还有部分则是留守金陵城。

如此情况下,很多事情,尤其是大事要事也是能够进行处理,但是总归是没那么顺畅,一些小事,不急的事就会被挤压下来。

所以罗志学也不可能长时间的离开金陵城。

次日,罗志学正式给随驾的几个参务大臣,协办大臣,让他们准备返京事宜。

随着江北剿匪作战的圆满结束,随着北伐战役的顺利展开,明廷的覆灭,同时北方的几条战线战事归于平静,罗志学也就没必要继续作战在淮安里遥控各方大军了。

再说了,如今的大楚帝国可是六线作战,正在进行军事行动可不仅仅只有北方,在西线以及西南,乃至那边的大海上都打着呢……

在乱世中崛起的大楚帝国,可谓是一路打过来了,那么是都把明廷给干翻了,但是战争对于大楚帝国而言依旧没有结束。

在东北方向,有东掳这个大敌,东掳对于前明而言是心腹大患,而对于大楚帝国而言也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尤其是东掳人降服了蒙古后,其骑兵优势太大了。

在北方,准确的说是宣府、大同一带往北还有中原王朝的传统敌人:草原游牧民族。

甭管这些人叫鞑靼人还是什么瓦剌人,反正都是中原王朝的敌人。

在山西,左良玉盘踞其中,楚军正在和他们干架。

在陕甘地区,则属孙传庭所部,楚军也在和他们干架。

在四川,则是有秦良玉等当地土司兵力。

在云贵也有当地众多土司兵力。

除了上述陆地的敌人外,最近大楚帝国在南边的大海上也和蛮夷各国在干架……

罗志学环绕四顾,全都是敌人……

所以,罗志学也不能老是待在淮安,得回去金陵城主持大局了。

进入十月后,罗志学正式带着一票文武官员以及第二近卫师启程返回金陵城,在返回金陵城的途中,陆续听闻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左良玉,汇同山西当地官员,山西太原拥立潞王朱常淓为监国。

但是,左良玉拥立潞王朱常淓监国的消息,大楚帝国那边都没啥反应,第一军该休整的休整,该打的打……

倒是孙传庭那边一票官员以及宗室们,大骂左良玉不忠,要求潞王立即撤销监国,因为孙传庭他们也拥立了瑞王朱常浩为帝……

这个隆昌帝,暂时被陕甘的孙传庭所部所拥立并承认,同时那边的四川暂时也有部分官员,嗯,比如秦良玉表示了认同。

云贵那边,估计这会还不知道相关的消息呢……毕竟时间有限,而路途太远!

但是左良玉前头搞了个监国出来,可不就坏孙传庭他们的事了嘛……

对此,左良玉也是一肚子火,要知道,他可比孙传庭更早知道崇祯帝身亡,然后就匆匆忙忙找来了当初和他一起逃亡山西的潞王。

本来左良玉是让他直接称帝的,可是这人脑子有坑,说什么只愿意监国,至于称帝稍候再说……

这一稍候,得,没几天功夫人家孙传庭就拥立瑞王为帝了!

这事给闹的,左良玉都特别想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潞王给砍了……

现在,他们双方是互不承认,甚至军情司还报告,孙传庭已经派兵进攻山西,试图逼左良玉放弃野心,逼潞王放弃监国。

话说自从楚军攻克幽州,崇祯帝吊死在煤山后,明王朝残留控制区里的部分藩王和封疆大史们,有一些人野心比较大,有些则是不甘心,或者对明王朝愚忠之类的。

陆续出现了前明地方文武官员拥立各明藩王继承大统的事……热闹的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