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六十个师

第四百六十四章 六十个师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随着北方各省大雪封路,大楚帝国在长江以北的中大规模军事行动基本算是停了下来。

然后开始就忙着清剿北方数省的非法武装以及涉黑涉爆人员。

北方的战争,彷佛被白茫茫的积雪所覆盖了起来。

倒是在南方地区,还持续爆发着中等规模的战斗,十月份的时候,西南战役司令部下属的第五师攻占了广西最西部的安隆司,安隆司被楚军攻占后,也就宣告广西已经全面落入大楚帝国的掌控之中。

而攻占安隆司后,第五师将会继续西进,开始往云南方向进军。

同时第七师也正在往贵州方向打。

再加上从楚南地区向贵州发动进攻的第十九师。

楚军在云贵两地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三个甲等师,兵力可以说不少了。

不过云贵一带山多林密,在这个方向的进军非常的麻烦,补给困难不说,而且连火炮都难以运输,同时还有一点让人很恶心的是,因为气候恶劣,非战斗减员非常的严重。

所以在云贵方向上的战事,楚军一向来都是采取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策略,甚至前头一边打,后头还一边修路……

如此进度虽然缓慢,不过耗费也小,非战斗减员也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而且西南地方受到冬天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在整个冬季里还可以继续发动进攻。

尽管处于小冰河时期,哪怕是在南边的两广部分地区都能在冬天里看见白茫茫的雪花,但是毕竟是南方,纵然是下雪了,但是也不可能下的很大,地上的积雪更不会议整个冬天都不融化。

如此情况下冬天虽然冷了一些,但是也不会太过影响中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南方的冬天因为不会有太多的积雪,同时又很少下雨,道路不会因为积水变的泥泞不堪,整個后勤补给比春夏还要更加的方便。

这也是大楚帝国在南方地区里喜欢在冬天,雨季到来之前发动中大规模战役的重要原因。

这一个冬天,大楚帝国高层经过商议后,决定在北方战事停止,压力不太大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加大对西南战线的支援力度,动员部分兵力进攻云贵以及四川地区。

不过这种增援力度其实也是有限的,远远比不上对北方各部队的增援力度。

所以打起来规模也不会太大,而军务院那边也没要求西南部队说非要在这个冬天拿下来云贵甚至四川,只是想着反正大冬天的北边打不了,就在南边活动活动筋骨,抢占若干城池,扩大控制区。

至于整个大楚帝国的战略核心,依旧是北方地区,准确的说是山西以及陕甘地区。

目前北方战事虽然停下了,但是等开春后必然还会再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尤其是针对山西以及陕甘地区的进攻。

大楚帝国高层希望,能够在明年收复山西以及陕甘地区,这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地盘,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确保中原腹地的安全,同时尽可能的结束西北防线的战事,进而腾出兵力来用于东北方向以及后续入川的战斗。

因此大楚帝国目前持续对陕西以及山西一线进行增援,包括兵力以及武器弹药乃至粮食等。

罗志学在十月下旬在金陵城召开了一次御前战略会议决定,初步拟定了明年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很简单,那就是从多个方向同时对山西以及陕西发动进攻。

预定的兵力除了原有的第一军、第四军以及若干乙等师外,还将会把在江北地区新编成的第五军也派上战场。

第五军,下设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

其核心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乃是大楚帝国即第二十三师之后,新组建的新式部队,步兵们清一色配属二年式燧发枪,采用全新的线列战术进行训练。

在火炮配属上,步兵部队彻底放弃了两三百斤的短管火炮,改为全面配属两斤半野战炮作为步兵支援火力。

在师属炮兵团上,则是全面放弃了二十四斤臼炮以及四十八斤臼炮。

楚军在过去多次的实战中发现,尽管这些臼炮在攻城战中效果不错,但是在其他战斗力,尤其是野外战斗力基本没啥用处,同时那些四十八斤臼炮也不轻,上千斤重呢,主力部队如果带着这些臼炮进行机动,大部分时候跑了个寂寞不说,而且还极为耗费骡马和粮草。

因此在十月份的一次军事会议里,陆军方面已经决定把臼炮和野战炮分开来,师一级部队只直辖三种不同口径的野战炮,以进一步加强机动能力,同时减轻后勤压力。

而臼炮,则是进一步集中整编,尤其是四十八斤臼炮这种纯粹为了攻城而存在的臼炮,则是单独编入各臼炮团甚至臼炮旅,直接配属给各军、战役司令部,根据情况在战斗期间加强给各师、军,专门用于攻坚作战。

倒是十八斤臼炮因为重量轻,甚至都可以直接让骡马驮着走,所以继续编在各步兵团内,作为一线步兵支援火力使用。

第五军下属的两个师,就是最先进行火炮改革的部队,在经过大半年的训练以及多次演习后,已经具备了战斗力,所以这个冬天,他们将会和其他友军部队一起奔赴潼关-卢氏一线,为明年展开的西进战役做准备。

第五军从江北调走的时候,在江西、安庐一带募兵并整训的第六军也是宣告正式成军,并进入适应性训练期间。

第六军下设的第二十六师、第二十七师也是大楚帝国里最新的两个达到齐装满员并成军的主力师了。

再往后的第二十八师以及第二十九师、第三十师,暂时还只有一个空架子呢。

而不出意外的话,楚军甲等师的番号,短期内也就只排列到三十了。

受限于军费压力以及燧发枪,火炮的产能,大楚帝国也不可能一直无节制的继续扩充甲等师的规模。

这能够有三十个甲等师,这已经是多线作战的庞大外部压力之下的结果,甚至等到统一战争结束之后,这三十个甲等师恐怕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缩编,要不然军费压力太大。

楚军里的甲等师,甭管是采用火绳枪的旧式师还是燧发枪的新式师,每个师的兵力都在一万四千人左右。

三十个甲等师,那么总兵力就达到了四十多万人。

而这,可不包括已经扩充到十多个旅的骑兵旅,二十几个臼炮团,多个重炮团呢。

这些都加起来,那么齐装满员的情况下达到五十万都是有可能的。

而这么多的野战兵力,对大楚帝国而言压力已经很大了。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野战部队,花费不小。

同时大楚帝国要支出的军费,也不可能全部都砸在陆军甲等师上,除了陆军的甲等师外,还有嫡属于皇室的三个近卫师、海军。

不过饶是如此,大楚帝国目前的兵力依旧非常紧张,三十个甲等师看似不少,但是分摊到各条战线上可就不多了。

比如云贵方向,一共也才分到三个甲等师而已,而且还是严重不满员的三个甲等师,加起来兵力才三万五千人出头。

目前很多甲等师,尤其是没有太过严峻战斗任务的甲等师,其实都没有齐装满员的缘故,要这么多甲等师的番号,那是因为少了安排不多来,但是为了控制军费支出,陆军方面会视情况调整不同甲等师的兵力数量以及装备数量。

云贵方向的三个甲等师,人均也就一万两千人人左右。

此外广东弹压的第十三师、在浙江弹压的第二十一师、在福建弹压的第十二师,这几个师的兵力更少,人均只有万人左右。

甲等师耗费大,不可能组建太多,哪怕是有了番号很多也不能搞到满编。

同时还要对大量的甲等师进行升级换代,以换装遂发枪,众多情况结合到一起,也就促使大楚帝国加速了乙等师的扩编计划。

最近半年里,大楚帝国陆军方面,已经是在乙等师上尝到了甜头。

在安庐、皖南地区筹建的第一百师、第一百零一师,这两个最早的乙等师以比较低的成本,成功的维持了一定的步兵战斗力,用于驻防地方,弹压内乱。

这两个师之前也参与了江北地区的非法武装清剿作战,因为敌人都是缺乏重火力,更缺乏骑兵的非法武装,因此这两个乙等师哪怕是缺乏重火力以及火炮,但是凭借着堪比甲等师的步兵战斗力,依旧是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

这两个师的成功,导致了楚军又在江北、山东、河南各自编成了一个乙等师,分别是第一零二师、第一零三师、第一零四师。

随后又在北直隶中南部地区筹建了第一零五师、第一零六师。

上述五个乙等师用于内部弹压,维护后勤线,参与非法武装清剿作战,表现的虽然有好有坏,但是总体还是可以的,其中的第一百零六师还就地征召了骡马,补充了一批野战炮后被调到山海关一些,参与了山海关战斗,表现不错。

这五个乙等师的存在,直接解放了参加北伐的各主力甲等师,让各甲等师能够放心的参与蓟辽、宣大等一线战斗。

在攻克幽州,拿下山海关,并且陆续接管了蓟辽、宣大等各处长城防线,并收编了当地的数万边军后,楚军以上述边军为基础,就地组建五个乙等师,用于驻防长城各防线。

分别是在蓟辽一线的第一零七师、第一零八师。

宣大一线的第一零九师、第一一零师、第一一一师。

这五个乙等师虽然是边军整编而来,战斗力不咋地,但是给他们补充了一定数量的冷兵器以及火绳枪还有中小口径的野战炮后,战斗力有所提升,辅助前线的几个甲等师作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因为在北方战线上的乙等师表现不错,陆军又在两广、楚南、楚北、河南以及北直隶中南部等地区就地募兵并组建了更多的乙等师。

分别是广东方向的第一百一十二师

广西方向的第一百一十三师。

楚北方向的第一百一十四师、第一百一十五师。

北直隶面向山西方向的第一百一十六师、第一百一十七师。

楚南方向的第一百一十八师、第一百一十九师。

江西方向的第一百二十师。

到目前为止,大楚帝国陆军已经是敲定了二十一个乙等师的番号,其中大部分已经编成,少数还在整编当中。

而根据陆军方面的计划,乙等师还会继续扩编,并且在扩编过程了,接受一部分甲等师的兵力,比如甲等师里的长矛手……

因为所有的旧式甲等师,将会在明年开始,陆续按照当时第一师的换装计划进行换装,把火绳枪和长矛手混编的步兵部队,全部换成为装备燧发枪的火枪手,同时把两旅四团步兵改革为三团制步兵。

这意味着有大量的长矛手要么改装为火枪手,要么就地退役……

而这两项陆军方面都不想选……他们想要把旧式甲等师里的大量长矛手调往乙等师。

毕竟乙等师暂时还是装备火绳枪和长矛手的旧式部队,受限于燧发枪的产能,楚军未来五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燧发枪的全军换装工作。

这几年里别说乙等师了,一部分甲等师都还得继续用火绳枪呢。

大量甲等师里的长矛手退出一线战斗序列并加入乙等师当中,也是减轻了乙等师的编练工作,并保障了乙等师的步兵战斗力。

因此在十一月份二十六日,罗志学正式批准了陆军方面递交,对部署在前线的部分旧式甲等师的改编换装计划。

同时还批准再成立九个乙等师。

如此,大楚帝国陆军将会拥有三十个甲等师,三十个乙等师。

尽管甲等师也好,乙等师也罢,大部分注定不可能齐装满员的,甲等师兵力少的只有万人,九斤野战炮也就个位数。

少数乙等师如果是协同甲等师作战的,兵力可能有个**千,而处于内陆腹地,没什么战斗任务的乙等师更是可能只有七八千人,更没什么中等口径以上的火炮。

但是六十个师的番号拿出来也是很吓人的。

六十个师所需要的装备自然也是个庞大的数目,为了确保装备以及弹药的顺利供应,罗志学拟定在十二月份再一次视察当涂工业区,查看当地的各主要工厂,尤其是当涂兵工厂的建设以及生产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