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六十五章 煤渣

第四百六十五章 煤渣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当涂工业区,在一年半半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只有零散的村落以及几个零星的炼铁作坊而已。

但是自从去年楚军东进占领了当涂县等周边地区后,这里就迅速发生了变化。

先是来了一批探矿人员,紧接着有着大批的工人以及技术人员、设备陆续从大冶等地被集中,然后调往当涂县,用以大规模开采当地的铁矿。

大楚帝国工业部,根据当涂县内马鞍山一带的铁矿,设立了当涂矿务局,以组织开采当地的铁矿石。

紧接着又设立了当涂炼铁厂,以就地利用当地的铁矿石提炼钢铁。

随着当涂炼铁厂的设立,更多的人以及设备源源不断的朝着当涂汇集。

很快工业部就批准成立了当涂机械厂、当涂兵工厂等十多家企业。

并设立了当涂工业区。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偌大的当涂工业区里短时间内从四面八方涌进来了八多万人。

其实最开始,当地并没有这么多人的,有的只是工业部从外地调来或者就近雇佣的工人。

他们有的是负责工业区内土地平整,厂房建设等众多基础设施建设的普通劳工,也有工业部从其他地方抽调来的众多管理层,技术工人,也有招募而来的众多普通工人,嗯,其中不少工人之前就是在当涂工业区里进行基础建设施工的普通劳工。

这些人最开始其实并不算多,从几千人再到一两万万,最后到四五万人左右。

这五万多人,才是工业部下属当涂各企业里的官员或者雇员。

但是这五万多人,又间接带动了更多人的涌入。

一开始,是那些闻着金钱味道而来的普通商人。

毕竟这里有着一座崭新的工业城市正在拔地而起,需要用到几乎海量的各种建材,不管是木材还是石材甚至是沙子、砖头等等,他们都需要,尽管这些建材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工业部下属其他企业供应的,但是依旧对外采购,众多从事基础建材生意的商人们闻风而来。

他们不仅仅是把建材运输过来,更有的在当涂工业区就地设厂,用来加工建材。

同时围绕着众多的人口而产生的服务行业,也是刺激着众多商人跑过来赚钱。

这么多人要吃喝拉睡,这里头每一个当行都酝酿着巨大的商机。

而这些商人们在当地筹办的各类小工厂,作坊也是需要雇员的,于是乎短时间内又涌入了好几万人进来。

最后,围绕着上述众多的国企以及民企的工业人口,又刺激了更多的普通人,小商人过来寻找工作以及各种发财的机会。

最终,等到承顺四年十二月份的时候,当涂工业区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多家超大型工厂,十多家中型工厂以及上百家小型工厂,拥有各类雇员超过七万多人的庞大工业区。

这还不是全部!

围绕着工业区内的一百多家各类工厂,衍生的众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以及民生供应人员以及部分家属人员。

使得了整个工业区的人口规模直接突破到了十万。

因为各种工业以及乱七八糟的作坊,商铺的迅速增加,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业区的规模持续扩大,连续设立了第二工业区,第三工业区,如今已经是把昔日的当涂县城也是给包括了进去。

不过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业区的迅速扩张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太大管理上的困难。

因为这些人并不是一下子全部涌入进来的,而是分批次进入,基本上是建设好一批厂房、宿舍后,那些普通工人才会迁入。

同时当地的半数人都是工业部所属企业的雇员,这些雇员都是以厂为单位,吃喝住都在工厂内,而工业部各工厂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

即便普通的外来人口,大部分也都是各民间工厂、作坊的雇员,官方对这些民营工厂作坊以及商铺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

如此,当涂工业区才没有因为短时间内大量人口的涌入,而变得混乱不堪。

毕竟这地方,它就不是一個城市,而是一座巨大的超级工厂。

所以当罗志学的车驾再一次抵达当涂工业区的时候,所看到的场景还是比较统一的,没有乱七八糟的帐篷,简易木屋,泥泞而混乱的街道,各种乱七八糟的人群。

罗志学所看到的是宽大的道路,以及道路两旁的一座座工厂!

尤其是贯穿了整个工业区东西两头的沿江大路,足足有二十多米宽,道路两边低矮,中间高,道路两旁还有排水渠。

上头有着各种满载着货物的马车往来各大工厂、码头之间。

不过道路虽然宽敞,不过大部分路段还是泥土砂石铺就,只有少部分路段铺设了煤渣。

可以想象,等到明天春夏的时候,这条看似宽敞的大马路将会变得泥泞无比。

再结实的土路,也承受不来无数重载马车在上头跑来跑去……

指着外头的道路,罗志学道:“这路还是得重视,可别等到明年雨季来了影响货物运输。”

一旁的当涂工业区的区长梅自贞听罢,当地略微低头道:“启禀陛下,我们工业区已经拟定了沿江路、近江路这两条主路的整改方案,准备对这两条主要的货运道路全线铺设煤渣。”

罗志学听罢微微点头:“如此甚好!”

随着,他稍微转头,对着一旁的翰林院秘书道:“记一记,用煤渣铺路属废物利用,各地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推广。”

大楚帝国用煤炭的数量可不少!

华夏地区用煤炭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以前的不说,且说当代,当代里的普通炼铁作坊里,很多也是采用煤炭的,甚至比例很高,基本上达到了煤炭七木碳三的地步。

同时瓷器行业里也是广泛用煤炭的。

同时民间也广泛用煤炭取暖做饭。

煤炭的使用在其他地方还不明显,但是在大楚帝国下属的几个工业区里的使用量可是不小,大量来自江西以及其他地方的煤炭被运往大冶工业区或当涂工业区,然后进行炼铁。

尽管直接用煤炭练出来的铁质量不咋地,含硫量比较高,但是工业部的技术人员,广泛吸取了民间部分炼铁作坊里的一些小技巧和经验,尤其是部分民间作坊里使用的焦炭。

他们发现用焦炭练出来的铁质量更加的优秀,而搞焦炭也比较容易,直接在密封容器里进行高温烧煤也就差不多了。

同时他们还发现,部分民间作坊会在煤炭使用之前,先把煤炭用水流进行冲刷,如此可以得到更高的温度!

然后工业部那边的炼铁的一票人员们,结合了众多土方法以及自己搞出来的工业流程,最终敲定了一整套的煤炭炼铁流程。

先把煤炭进行冲洗,也就是洗煤。

然后再把冲洗后的精煤进行炼焦,得到焦炭后,再用焦炭炼铁。

这样就可以得到更高的炉温,练出来更加优秀的铁。

不过受限于技术水平,比如耐火材料以及鼓风量等众多问题,目前大楚帝国工业部的下属钢铁厂,依旧没能做到把纯铁直接烧成铁水……

要想做到直接练出纯铁水来,炉温要达到一千五百多度,这对于大楚帝国目前的技术水准而言,短时间内几乎难以跨越。

所以现在大楚帝国的炼铁厂虽然也能搞出来铁水,但那都是含有众多杂志的生铁水,和纯铁水不是一个概念。

铁融入碳、硫等元素,特别是碳后,其熔点可以降低到一千一百度左右,而这样搞出来的铁水,就是生铁水。

嗯,这样搞出来的生铁其实质量很差的,需要后续进行二次加工,比如传统的炒钢或者直接锻打等工艺,才能够得到比较好用的钢铁,也就是低碳钢。

现在来说,要大规模的直接练出钢材来,对于大楚帝国而言是不太可能的。

大楚帝国里下属的众多钢铁厂,一开始受限于煤炭供应,用的是木炭炼铁比较多,不过随着地盘的扩大,一些大大小小的煤炭矿山被控制并开采后,尤其是江西萍乡的优质煤炭被发现并大规模开采后,大楚帝国的几座主要钢铁厂已经是主要采用煤炭进行炼铁了。

嗯,焦炭炼铁这也不是什么值得太过称道的技术进步,民间里大把作坊,尤其是炼制瓷器的作坊早就用焦炭当燃料了,炼铁行业也使用的比较多。

只是受限成本比较高,煤炭也不是什么地方都有,所以只局限于部分作坊里使用而已。

大楚帝国工业部下属的钢铁司,他们的工作,主要还是设计了一整套的工业化洗煤、炼焦、冶炼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并拉着机械司那边搞了一大堆设备而已。

简单而准确的说,钢铁司和机械司联手,把焦煤炼铁这种模式,从小规模高成本的作坊模式,直接给低成本工业量产化了……

这也是大楚帝国最近几个月铁产能大幅度飙升,并且成本进一步下降的缘故。

你要说搞什么技术基础的突破,就大楚帝国工业部下属的那些半吊子工程师估计够呛。

但是你让他们整合资源,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做大做强,并动员海量的人力物力搞一套工业生产线,这一直都是大楚帝国工业部的强项!

这是一个哪怕使用最原始的卷管法造枪管,都把燧发枪的产能提升到每年十多万支;使用泥膜铸造法都把长管火炮产量飙升到每年两千多门的帝国!

所以比技术很难说,但是比产能,现在的大楚帝国能完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

你说为啥能把产能飙升道这么多?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不差钱再加上人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