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七十一章 五年发展计划

第四百七十一章 五年发展计划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六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农业补贴一经公布后,迅速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其中不乏诸多人怀疑这事的真实性。

倒不是说怀疑大楚帝国进行农业补贴的真实性,而是怀疑大楚帝国到底能不能拿出来这么多钱进行补贴。

毕竟那可是六千五百万两银子呢,放眼明王朝那会,别说几千万两了,就算是几百万两那也拿不出来啊。

那么换到了大楚帝国,他们到底能不能拿出来这么多钱?

这一点,外界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

首先这一批钱是属于总支出,具体支出的时候会分有地方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比如对生产农具的工厂和作坊的补贴,地方财政补贴一部分,中央财政补贴一部分。

并不是说所有支出都是中央财政出。

再者,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可是不少。

十二月份二十八日的时候,大楚帝国刚敲定了明年,也就是承顺五年的财政预算。

其中的收入预算为六千一百万银子。

按照地区来预测,明年贡献财政大头的乃是泛江南地区,包括浙北、江南、直隶应天府、安庐省皖南地区。

仅仅是这些地方,预计就能够直接贡献大约三千五百万两银子的中央财政收入。

再加上江西,楚北和楚南这三个地方也能贡献大约一千万两银子左右的财政收入。

两广地区,广西那边很少只有两百万,广东多一点大概能有四百万,加起来也就六百万左右。

最后则是江北、安庐高官江以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就不高了,同时为了恢复当地民生,罗志学还在上述各省里,对部分民生情况严重的地方下旨免除农业税,因此别看这些地方打,但是明年上述各地加起来,估计也就只能贡献个一千万两银子左右的中央财政收入。

如此加起来六千一百万两银子的中央财政收入。

如果是按照税种来划分,那么农业税占据了大头,大概能有三千万两银子左右,占据比例是百分之五十左右,再过来则是盐务收入,大概能有一千五百多万(包括盐税以及上缴利润),再过来则是各类工商税收入以及工业部所属企业上缴的利润,这个大概也是一千万左右,最后则是关税、铸币收入等杂七杂八的收入几百万。

从中也就能够看的出来,大楚帝国为什么要在秋天的时候,在江北等各地大规模清剿非法私盐了,这光是盐务收入一年都能贡献一千五百万两左右呢,比大楚帝国所有的工商业的收入加起来还要多……

明廷时期,盐业收入养肥了不知道多少权贵盐商,硬生生的把扬州催生为一个拥有数十万人口的繁华城市。

而到了大楚帝国,盐业收入则是成为了财政的重要支柱。

上述这些,还只是常规财政收入,并不包括明年可能会获得的各类抄没收入。

同时大楚帝国能花的钱,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财政收入里,还得算上如今国库里的足足上亿两银子的财政盈余……

这么多的财政盈余可不是收税收上来的,而是这几年陆续抄没收上来的。

承顺三年的时候东进战役里,税务部把江西、江南、浙江等地区搜刮了一边,弄出来了大几千万两银子的抄没收入,这些钱花了一部分后还剩下来不少。

承顺四年,也就是今年的北伐战役里,再加上秋冬时节展开的新一轮清剿作战,所获更大,光是在幽州城里就抄没了好几千万,然后在洛阳也抄没了不少,最后在扬州和淮河抄没的资金也是数以千万计,最后一年忙下来,抄没的资金足足一个多亿呢。

哪怕是北伐开销巨大,但是大楚帝国本身去年也有个四千多万两银子的常规财政收入,所以最后算下来,国库里还盈余了一亿两千多万两银子。

这么多国库盈余,也是大楚帝国君臣敢展开大规模农业补贴的底气所在。

说白了,五年农业补贴计划里,中央财政预计支出的半数,大概三千多万两银子里,直接用现有的国库盈余就行了,根本用不着动用常规财政收入。

如今的大楚帝国是有钱任性,所以才敢大着胆子搞什么五年农业补贴计划。

而实际上未来五年发展计划里,农业补贴也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同时还没有对外界公布的几项发展计划同样重用,并且预计开支也不会小。

这方面主要是工业部分。

未来五年内,大楚帝国希望能够把铁产量提升到每年二十万吨,把煤炭产能提升到两百五十万吨。

主要工程有大冶炼铁厂的第四期工厂、当涂炼铁厂第三期工程、拟建广州炼铁厂、拟建天津炼铁厂,形成四座大型炼铁厂的格局,再加上一些中小型炼铁厂,最终达到了二十万吨的年产能。

煤炭的主要工程有江西萍乡煤矿的第二期以及第三期工程、河北开平煤矿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此外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十多个中型煤矿的开采项目。

煤炭和钢铁,是国防工业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罗志学是把前期工业的发展重心,放在了煤炭和钢铁行业上,准备上马一批煤炭和钢铁的重点项目工程。

除了煤炭和钢铁外,机械行业也是重点扶持项目,机械行业是各种工厂的基础,没有机械厂生产的各类设备根本就搞不起来,此外机械行业也不仅仅生产设备,在大楚帝国里,生产农具的那也算机械厂……

所以大楚帝国拟定将会在全国各地,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的铁矿、煤炭资源以及运输情况都广泛兴建规模不等的机械厂,一般都是搭配炼铁厂或煤矿就近建设。

主要是一些小机械厂,除了生产当地使用的一些机械设备外,更主要的任务是用来生产农具、炊具、民用五金之类的铁制品,这其实也是农业补贴的一部分。

没有足够多,遍布各地的小型机械厂,农民们怎么获得大量的廉价铁制农具啊。

此外还会重点扶持发展汉天机械厂、当涂机械厂、广州机械厂这三家机械厂,继续扩大规模,进行技术研发,对机械产品进行升级换代等。

化工行业,这个在目前来说倒是属于比较纯粹的国防工业里,主要是生产火药为主,目前这些弹药厂都嫡属于兵工厂下属,所以虽然有所扶持,但是一般会随同兵工厂发展而发展。

不过后续涉及到染料、油漆等行业,为了提前布局,罗志学也指示了工业部规划筹建至少一座大型化工厂,用于研发并生产各类化工产品。

最后一些一些比较细分类的行业,都会新投资建设,或者扶持一两家工厂。

比如光学行业的汉口望远镜厂,轴承行业的襄阳轴承厂等等。

最后,初步汇总起来,拟定扶持扩建十二家大型工厂、新筹建六家大型工厂,新建或扶持中小型工厂两百七十二家。

涉及到了目前所有的工业分类。

话说为了拟定这个五年工业发展规划,工业部甚至都还搞了个工业分类出来。

包括采矿、冶炼、化工、机械制造、光学、船只制造、纺织、木材加工,造纸,制茶,粮食加工等等。

基本上罗志学等人是把能够想到的,和工业能沾上边的行业都给算了进去。

目前初步划分了六大分类,一百多个小分类。

然后工业部就按照分类,确保每一个分类都至少一家官办工厂,并进行扶持或者干脆是新建设。

罗志学的野心还是很大的,他希望能够用五年的时间,来初步建立一个工业体系,哪怕这个工业体系还非常的原始,甚至连个个蒸汽机都没有……

但是只要体系有了,那么暂时还只能使用水动力或畜动力干脆是手工……那么后续慢慢也能够的发展上来,蒸汽机也就自然而然的冒出来了。

如果没有完善的体系,直接傻愣愣的搞蒸汽机,那么也就只能弄个烧水壶……撑死了搞个实验室产物,但是想要工业化可能性不大。

比如说蒸汽机这玩意,你得有个气缸吧,而蒸汽机的气缸可是在高压状态下工作的,你还得保证它不漏气,这对材料以及加工的要求可不低。

没有达到相应的材料以及加工水平,给你图纸你也造不出来。

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里,各种发动机,尤其是先进战斗机的发动机是工业之花,技术难度极高。

那么在十七世纪的现在,在后来人看来极其简陋的蒸汽机,就是这个时代的工业之花,没点本事的国家是搞不出来的。

现在罗志学现在要干的事就是,先把基础技术给弄起来,尤其是基础材料以及加工这两项。

然后再综合初步发展起来的各行各业,来一次蒸汽机的技术大攻关,实现蒸汽机技术零的突破,把蒸汽机运用到各行各业上,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外人可不知道,罗志学搞这个五年工业发展计划的时候,已经是瞄准着蒸汽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