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七十七章 自身难保

第四百七十七章 自身难保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如果潼关守不住,那么长安城乃至整个关中危在旦夕。

一旦失去了关中,哪怕他孙传庭还能带着隆兴帝南逃去四川去,但是他好不容易才拉起来的隆行政权的大好局面也会瞬间崩盘。

所以,哪怕是汉中府遇到了危险,他都不打算从潼关一线抽调太多的兵力,甚至他都下令把在解州一线的大几千兵力也调回了潼关前线。

反正那边是左良玉的地盘,让他自己守住,更何况黄河已经解冻,纵然楚贼攻占了解州一线,也很难跨越滚滚黄河杀入关中腹地。

而左良玉得知孙传庭把解州一线的兵力调走后,气的直接破口大骂:“说好的我守大同和太原,临汾那边交给他来守,这才多久,那个王八蛋就把兵力撤走了!”

“这些读圣贤书的人,没一个要脸的!”

下头的将领问:“那我们现在这么办?是不是派人过去和他们交涉,让他们继续留在解州一线。”

“派个屁,孙传庭那家伙明显是要放弃我们自保了,不然不可能话都不说一句直接就撤兵,现在派人过去说没用的。”

“前些时候汉中金州被楚贼拿下了,他孙传庭肯定要调兵去保住汉中府的,而潼关那边楚贼驻防重兵,而且最近几个月动作极大,估计攻打潼关的时间也不会太迟了,估计因为这样,孙传庭那家伙才会不顾我们的盟约从解州撤兵的。”

“现在,估计他们是自身难保了,那里还会听我们的话。”

“我们自己的地盘,还是得自己守!”

左良玉说这些的时候,已经是琢磨着该从哪里调兵去填补解州一线的空缺了。

哪怕太远和大同一线的压力再大,他也不可能真正的放弃解州那边,放任楚贼从这个方向杀过来。

解州的后头的汾河两岸,乃是广阔的平原,这种平原不仅仅便于军事行动,更重要的是这地方是山地地区的重要产粮区。

左良玉控制下的山西,主要的产粮区也就汾河平原以及太原平原一带,其他地方都差了一些,尤其是北边的大同更是直接位于战区,粮食耕种困难。

所以必要的情况下,他其实宁愿放弃大同也不愿意放弃汾河沿岸平原。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确保汾河沿岸不失,那么后续如果他在大同乃至太原吃了败仗后,那么还能够退往汾河沿岸的平阳府。

必要时候甚至都能直接跨过黄河退往陕西关中地区。

如果到时候楚贼都杀到关中来了,那么没办法,只能是往黄土高原撤退了,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日子会很不好过。

——

随着大楚帝国第十七师攻克汉中府金州城,歼灭了将近一万五千名西明军士兵后,这一场战斗也引起了剧烈的连锁反应,迫使了孙传庭以及左良玉的兵力进行了调动,从而减轻了部分正面战线上的进攻难度。

而这,也是大楚帝国高层为什么不是在潼关,也不是在山西抢先发动进攻,而是先在汉中府发动进攻的缘故,为就是能够牵制敌军更多兵力,为后续强攻潼关、太原等地降低难度。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在发动整个西线攻势之前,先一步攻占汉中府,切断陕西关中地区和四川地区联系通道。

关中地区,乃是陕西关中地区和四川盆地之间的最佳陆上通道,也可以说是一个跳板。

只要楚军能够攻占这个地方,那么就能够把西明隆兴政权一分为二,把四川、云贵地区和陕甘山西地区给切割开来。

所以,拿下金州城后,第十七师并没有在金州城里停留,二月十七日攻克金州城后,黄光茂在十八日就派遣了之前作为预备队,并没有实际参战的一个步兵团以及骑兵等兵力杀向了汉阴。

而黄光茂本身,也是在十九日,简单处理完了金州城内的军务,安排到了战俘处理工作以及防务交接后,继续带着第十七师的主力沿着汉水继续西进,直奔紫阳县而去。

上述的这两个地方,之前都是作为明军的大后方,驻防的兵力不多,如果没有巨大的变故,是不可能阻挡楚军的进攻的。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仅仅是三天之后,汉阴就落入了楚军的掌控之中,城内千余当地卫所兵以及青壮兵力,只是做象征性的抵抗后,就迅速在当地县令的带领下投降了。

紫阳县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黄光茂亲自带着上万大军沿着汉水杀过去,而且还有海军的众多内河战船进行配合作战,拿下一个只有数百兵力驻防的小县城没有任何难度。

当黄光茂亲自带着第十七师向西一路勐攻的时候,后方的第一百一十五师也是跟在后面陆续接管了金州城的防务,并又派兵前往汉阳以及紫阳县接管当地的防务。

这个乙等师的任务也不轻,他们需要按照大楚帝国的传统,对当地进行清剿作战,把当地的残兵,顽抗士绅以及其他非法武装逐一清剿。

考虑到第一百一十五师的兵力只有七千多人,兵力不足,同时也缺乏快速机动能力,再加上金州战役里也接纳了一批新秦军的投诚。

因此陕西方向的军政部官员,按照战前的指示,在金州就地设立了第一百二十一师,该师以第一百一十五师下设的一个团为基础,编入了数千投诚的新秦军士兵而成立。

至于第一百一十五师所欠缺的一个团,则是会在后续新编补充。

有了这两个乙等师在后头进行清剿作战,弹压地方并拱卫后勤线,第十七师这个主力部队,才能够放心的一路向西狂奔。

目标直指汉中府平原,其第一个目标就是汉中平原的东大门:洋县。

很显然,对面的西明军也是深知汉中平原的重要性,在得知东边的金州城失守后,汉中府当地的兵力就陆续汇集起来,并集中在洋县一线,试图在这里把楚军给挡下来。

之所以是这里,不仅仅是因为洋县是在汉中平原的最东边,更因为汉水就在这里过……

而众所周知,楚军的主力部队作战,对火炮以及辎重依赖比较大,在平原地区都还好,还能利用马车以及众多的官道拉着火炮以及辎重马车到处跑,而一旦到了地形复杂的地区,尤其是山区这些地方,那么基本上都是沿着河流发动军事行动的。

楚军宁愿沿着河流一路攻坚,挨个城池打过去,也不愿意翻山越岭去爬山……

主要是火炮太沉重!

哪怕是轻量化设计的楚军野战炮,一门九斤野战炮的行列重量,也就是行军状态下的重量将近两吨呢……就算是把弹药箱分开来运,光是一个火炮加前导车也得一吨多。

平日在成型道路上行军,那都得十多匹马拉着走,遇上一些上坡路就得士兵帮忙推着走。

哪怕是轻一些的五斤野战炮,其行列重量也达到了一吨出头,不算弹药箱,那么也得**百公斤。

拉着一吨多甚至两吨的火炮去爬山,而且这种山还没有成行大路的情况下,那纯粹是脑子烧坏了。

这也是第十七师以及很多在山区作战里的部队,九斤野战炮装备的不多,哪怕是五斤野战炮也比较少,更多的还是两斤半野战炮的缘故。

目前第十七师的师属炮兵团里,有十六门五斤野战炮,不过九斤野战炮只有四门。

两斤半野战炮却是比较多,足足有三十门,这种两斤半野战炮的整个炮组的行列重量才五百多公斤,而且为了机动性,楚军往往把前导车和炮车分开来拉着走,如此行军重量能够降低到三百五十公斤左右,如此平原地形里,一匹马就能拉着走,如果是山地地形,那么两匹马也能拉着炮管和炮架到处跑。

然而即便是这些已经比较轻的两斤半野战炮,那也是动不动就几百公斤的啊,翻山越岭尤其是走没有大路的地方也是非常的勉强。

如此也就导致了楚军行军作战的时候,都喜欢沿着河流走。

只要有河流,哪怕是逆流而上,都能搞个平底小船运输火炮以及大批的弹药,哪怕在岸边用纤绳拉着走,都比翻山越岭容易的多。

对于这些,和楚军已经交手多年的明军自然也是清楚的,所以他们听闻楚军杀过来后,第一反应就是在汉中平原东边,汉水途径的洋县构筑新的防线。

为把楚军挡在汉中平原之外,汉中府当地的官府文武官员几乎是把所有能够抽调的兵力都一股脑抽调了上去。

好说好歹是让他们集结了一万多人。

但是这一万多人里,真正算得上是兵的只有五千多人而已……

其中有两千左右新秦军,还有三千多卫所兵,至于剩下的大几千人,全都是紧急临时征召的农夫青壮。

而这样的兵力,能够挡住来袭凶勐的楚军吗?

不说别人了,当地明军自己都不信……

于是乎,他们一边不断派人去北边催促孙传庭的援军火速南下,一边不断的派人去南边催促四川的援兵赶紧北上。

当地官员派去的使者话说的虽然委婉,但是都差不多一个意思: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你们再不快点,我家老爷可就要投降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