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线总攻

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线总攻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二月二十一日,楚军第十七师一部攻占汉阴。

二月二十三日,楚军第十七师主力攻占紫阳县。

二月二十九日,楚军第十七师主力攻占石泉。

等进入三月份后,楚军第十七师已经杀入到了洋县境内,前锋部队更是直抵洋县城外。

而这个时候,孙传庭紧急抽调兵力这才刚开始动身呢…

因为路途遥远,道路难行的缘故,潼关前线的黄丁权得知消息是金州战役的十天后,而同样在潼关坐镇的孙传庭,得知消息也是差不多同一时间。

孙传庭是在二月十七日才得知金州失守,并紧急下令抽调兵力增援汉中府的。

而他的传令兵前往潼关以及洛南一线传达孙传庭的命令,哪怕再快也得一两天呢。

等命令传达后,抽调的部队也需要收拢兵力,准备行囊尤其是随军的粮草物资,这又得一两天时间。

所以当楚军第十七师杀到洋县城外的时候,孙传庭抽调的增援部队,才陆续从潼关、洛南等地动身往汉中府赶去。

而第十七师要做的就是趁着他们抵达之前,先一步拿下汉中平原地区。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先行拿下洋县这个汉中平原的东大门。

三月三日,刚抵达洋县城外的第十七师并没有进行太长时间的休整,甚至都没有等待后方的五斤乃至九斤野战炮等重武器的抵达。

这些重武器因为太重,需要一路用船只运输,现在都还在后头呢,真等它们过来那还得七八天时间呢。

黄光茂知道时间紧张,再加上洋县里的守军也不多,更没看到他们有什么长管火炮,所以直接就下令发动进攻了。

尽管缺乏五斤以上的长袍,但是对面的明军兵力少,并且更缺乏长管火炮。

楚军第十七师还是靠着二十多门的两斤半野战炮以及十多门十八斤臼炮发射新式榴弹的火力支援下,强行冲上了洋县城头并打开了城门。

城内号称上万人的兵力,在这一场战斗上只有区区两三千人上了城头进行了抵抗,并且这种抵抗更多的还是象征性的,因为双方的火力差距太大。

当楚军的两斤半野战炮大量发射实心炮弹以及少量榴弹,十八斤臼炮发射大量新式榴弹的时候,城内的守军士兵基本就不敢上城头了……

因为上去就是个死字。

至于你说城外的防御工事堡垒之类的,人家根本就没搞这些东西。

城内守军的整体防御理念都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撑死了也就停留在实心火炮时代。

而打这种缺乏了城外防御工事和堡垒的传统城池,对于现在的楚军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

嗯,之前的汉阴以及紫阳县两地也都是如此,楚军甚至都不用大张旗鼓,随便派个步兵团上去,拉几门火炮上去基本就能打下来了。

当楚军的火炮进行狂轰乱炸的时候,城内固然有着两千左右的新秦军作为骨干,但是其他卫所兵乃至民夫青壮却是瞬间跑了个干净,留在城墙一带的兵力也是不愿意上城头抵抗。

于是乎,第十七师的突击队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就顺利登上了城头,并随后打开了城门。

半天时间都不到,楚军第十七师就已经攻破了洋县城,城内上万东拼西凑的明军,当场溃散了好几千。

那两千新秦军的几个高级将领,本来还想要拼死顽抗的,但是一看友军都跑了个精光,在城门被楚军打开之后,他们争分夺秒把汉中府成派过来的几个监军文官杀了后,转身就举起大旗反正了……这晚了可就不算反正投诚了,只能算投降,而投降的待遇可没投诚高!

对于带着新秦军这种新式军队起义投诚,楚军给的待遇还是挺高的,领头的一个总兵直接被授予中校军衔,其他几个参将,游击之类的也被授予少校或上尉,给的只是一个军衔和虚职,但是性命无忧的同时还能按月拿钱呢,可不比在战场上丢掉了性命好啊。

所以,打不过就加入,这是很多明军将领在面向楚军进攻时候的想法!

这也是大楚帝国在战场上干了好几年,持续累积起来的信用,要不然对面的那些明军将领不会投诚的那么干脆。

第十七师拿下洋县后,继续一路向西。

而现在,可没什么山地丘陵阻挡他们的步伐了,他们沿着汉水,只用了两天就杀到固城。

当地官员面对楚军兵锋,反复纠结好几个小时后,终于是在从楚军拉出火炮准备攻城时候,带人投降。

于是乎,没两天功夫,楚军第十七师的前锋部队就杀到了汉中府城南郑。

不过当地汉中府的知府老爷以及孙传庭派过来的一个副使就很聪明,或者说很从心。

他们在楚军前锋刚抵达汉中城外的时候,直接就改旗易帜,号称要对大楚帝国皇帝罗志学陛下效忠了……

嗯,其实他们之前就已经派人去找黄光茂,秘密商议着投诚事宜了,但是却是还没谈拢。

现在,楚军都已经杀到汉中城外了,还谈个屁,直接改旗易帜,这迟了,明年坟头草就得好几尺高了。

这一天,是三月九日!

————

也是这一天,尚未得知第十七师情况,也不知道已经攻占了汉中府城的黄丁权,带着人前线视察战备情况。

随着这段时间后勤部门的紧急调运,目前潼关前线的楚军已经囤积了大批的新式榴弹,并且还有更多新式榴弹正在运输过来的路上。

尤其是随着潼关往东的黄河解冻之后,楚军后勤部开始直接组织大批船只往潼关前线运输物资。

这些物资里的弹药,从汉天大冶工业区或安庐省当涂工业区装船,先是通过大船运输到扬州,再转道众多小型的漕运船只上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往北运输,等进入徐州后,再通过黄河转运到潼关前线。

为了维持这条河运运输线,后勤部调集征用了多达上万艘各类船只,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小型的内河平地船只,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漕船。

随着大批的新式榴弹抵达以及更多的战略物资抵达,黄丁权认为对潼关发动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三月十一日,黄丁权在潼关前线正式下达了发动全线进攻的命令。

随着黄丁权的命令下达后,以潼关为中心,北岛解州,南到到卢氏,长达上百里的战线上,多股楚军开始朝着西线发动进攻。

楚军针对潼关的进攻,可不是说只汇集好几万兵力傻乎乎的直接往潼关一头撞过去,而是分成了多条战线同时发动进攻。

在北边的闻喜到解州一线,主攻部队乃是从怀庆府出发的第三师,他们将会舍弃大部分的五斤、九斤野战炮,四十八斤臼炮等沉重的火炮,这些火炮都被调往了潼关前线参与对潼关的强攻作战,至于他们自己,则是换上了更多,更轻便的两斤半野战炮。

就辎重运输也是舍弃了四轮马车甚至双轮马车,而是采用独轮车甚至人力挑运的方式。

没办法,从黄河北岸杀向解州一线都是山地,道路难行,带着大量重炮和马车杀过去不现实,只能是采取轻装行军了。

往南的黄河南岸,则是战场核心潼关前线,负责该方向进攻的有第十六师以及两个新式甲等师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以及大批的重炮、臼炮部队,此外还有两个骑兵旅,这个骑兵旅倒不是用来攻坚作战的,而是在步兵和炮兵部队撬开潼关这个乌龟壳后,第一时间杀进去追击敌人溃兵,迅速突破并扩大纵深的。

潼关以南的战线,则是交给了之前驻防在卢氏的第二师所负责,他们的战略目标是洛南和商州,拿下这两个地方后继续往西北方向轻装突进,争取夺取渭南、华洲一点地区,以切断关中腹地和潼关的联系。

第二师因为需要在山地里作战,而且也不能沿着河流推进,所以他们和第三师一样,只能是轻装前进,五斤和九斤野战炮都不携带,他们的火炮同样被集中到了潼关前线,自身只带两斤半野战炮这种轻便的野战炮,后勤供应也以独轮车甚至人力挑运为主。

不管是攻打解州一线,还是攻打洛南一线,都因为是在山区里作战,对后勤的挑战性极大,所以这两个方向的兵力其实都不多,各自只有一个师而已,而且还是没有五斤以上野战炮的轻装部队。

不是不想派更多的兵力直接来个强势的迂回穿插,而是这地方的地形不允许,这能维持一个师的兵力翻山越岭进行作战,这已经是大楚帝国预计投入大量后勤力量的缘故了。

为了满足这第二师的作战,后勤部在后方的卢氏等县征召了超过五万人的民夫,组成了足足二十几个运输团,就为了给前头的第二师供应粮草弹药。

再多派一个师上去,那么后勤民夫的数量得超过十万人去!

在这些地方作战的后勤补给困难,大军行进困难,也体现了潼关的重要性。

潼关为什么那么重要?成为天下名关,更是华夏数年前的兵家必争之地。

就是因为潼关扼守着中原进出关中地区的最佳,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平坦大路。

你不走潼关一线,只能从南边翻山越岭的,要不就是从北边翻山越岭,经过解州一线一路跑到黄河边上,然后你还得度过黄河后才能进入关中地区。

大部分情况下,你费尽心思从两侧爬山过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还不如直接强攻潼关来的划算。

对于古时候的冷兵器军队来说是这样,对于现在的楚军来说更是如此。

尽管楚军在解州和卢氏一线都同时发动了进攻,但是这两个方向的进攻所用的兵力都是轻装部队,毫无疑问,这就是一支偏师而已,更大的作用还是牵制敌人的兵力,顺带攻占上述地方。

黄丁权可没真指望他们穿插能到潼关背后,给潼关守军来一个前后夹击,这不现实。

黄丁权有更好,也更简单的办法攻占潼关:直接火炮开路,一路炸过去!

为此,他不惜调动了数百门各种火炮,更虎口夺食从友军抢来了大量的新式榴弹。

现在,就是见证爆炸的时刻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