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孙传庭之死

第四百八十六章 孙传庭之死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这种情况下,哪怕不考虑火枪质量,士兵们的射击水平,士气这些东西,单纯比较火力密度,对面的明军步兵方阵都是必败的结果!

而这,这也是大楚帝国陆军在燧发枪量产后,毫不犹豫的全面装备燧发枪,建设新式甲等师的缘故,哪怕这个时候的燧发枪一支都要十多两银子,成本几乎是火绳枪的三四倍。

动不动就好几倍的火力密度,这在战场上足以形成巨大的战术优势。

而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今天的战斗当中!

双方不过是进行了三轮的对射而已,对面的明军阵列就已经倒下了接近百人,而楚军这边倒下的士兵却是只有区区十人不到。

如此巨大的战损比,直接让对面的这个明军阵列吓傻了!

领头的明军将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继续对射?恐怕不用多久就要被对面全部射杀。

而且对射的话,己方的大量长矛手也就没什么用了。

主动冲上去打肉搏战?

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们还能冲上去吗?

冲不了!

当伤亡上百的时候,这个只有六百多人的方阵就已经彻底崩溃了,领头的明军军官还没有来得及下令发动冲锋呢,他们就已经彻底崩溃了!

残余的五百人扔下了火枪以及长矛,头也不回的朝着战场后方溃逃。

一个明军步兵方阵的溃逃,这只是今天这场战斗的开始而已!

随着楚军更多的步兵持续列队上前,一个接着一个明军的步兵方阵被打崩溃,他们也尝试过主动冲上去打肉搏战,但是楚军的线列队形火力实在太密集,往往还没有冲上去就死伤惨重了。

剩下能够冲上去的残兵,往往也需要面临对面的密集线列的刺刀林!

偶尔的少数突破也影响不了整个战局!

而随着持续的伤亡以及溃败,更多的明军方阵开始溃逃甚至就地投降!

孙传庭虽然让部下进行顽抗,但是他们的军心士气早已经跌倒了谷底,能够抵抗到现在,而不是一开始就投降,这已经是孙传庭治军有方了。

实际上如果不是孙传庭的个人威望比较高,同时对军队的控制也比较强,这支明军估计在逃亡路上就已经直接崩溃了。

如今再一次遭到楚军追击勐攻,很多跑了一路已经不想再跑,更不想跟着孙传庭去陇西。

更因为今天这一场战斗,怎么看都是必输的局面,于是乎很多将领眼看局势无法扭转后很干脆的投降了。

而一些有心抵抗的明军,也是遭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第二十四师麾下的步兵们,以营、哨为单位,列出了一条条三列甚至两列的步兵阵列。

他们在后方数十门野战炮的掩护下,形成了紧密,几乎肩并肩的队形,用手中的燧发枪横扫着整个战场。

看着前方左翼崩溃,右翼大部投降,中军也是全面崩溃后!

孙传庭没有露出绝望或者恼怒之类的表情,而是一脸的平静,只见他深吸了口气,然后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对着身后的百余将领或亲卫道:

“众将士,随我杀贼!”

紧接着,他一夹马腹率先冲了出去,而他的正前方,是上万列出严密队形的楚军士兵!

他身后的百余亲卫以及少数将领看到这一幕,当即有十余人追了上去,但是更多的人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人道:“一切都结束了!”

孙传庭也没有管身后那些没有跟着上来的亲兵或将领,而是带着十多个跟上来的人朝着对面的楚军阵列冲了过去。

对面的一个楚军步兵队列,看着前头明军残部冲出来十多个骑马的明军,可没心思管这是什么人,当即领头的营长大声道:“开火!”

随着持续的枪声响起,这十多个人陆续中枪跌落下马!

孙传庭同样也不例外,身中多枪的他跌落下马,躺在地上的他依旧睁开了双眼看着天空!

他的视线里,万里晴空无云!

大楚帝国承顺五年,西明隆兴元年四月初六,陕西凤阳府岐山下,晴。

大明王朝崇祯朝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太子少保、三边总督、总督五省军务;西明隆兴朝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太子太傅,总督五省军务孙传庭战死沙场!

大明王朝,失去了它最后一位国之柱石,也彻底迎来了它的覆灭。

仅仅三天后,楚军就追上了一路狂奔西逃的隆兴政权万余人的队伍,隆兴帝在数百亲卫下仓皇而逃,其余人等或降或被杀。

一天后,隆兴帝所部被楚军追至,隆兴帝朱常浩死于乱军之中,其子等人尽数被杀。

隆兴政权宣告正式覆灭!

隆兴帝身死的消息传到四川、山西、云贵等地后,云贵方面的文武官员立马拥立了逃亡到云南昆明的桂王朱由楥登基为帝,颁年号兴武。

此人为桂王朱常瀛第三子,朱常瀛死于楚军之中后,由其第三子朱由楥继承了桂王爵位,并逃亡到了广西。

随着楚军进军广西,他又逃亡到了云南,只不过此人体弱多病,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天呢。

除了云贵这边外,四川那边的文武官员推举蜀王朱至澍监国,不过这人和崇祯帝的血脉,都隔了十几代了,蜀王先祖乃是朱元章之子,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而他自己兴许是害怕等日后楚军杀入四川后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数次推辞监国,可惜当地残明文武官员没给他拒绝的机会,强行把监国的名头扣在了他头上。

毕竟他们需要一面旗帜!

一面抗击楚贼之余,和云贵南边争权夺利的旗帜,总不能让他们这些人听云贵那些地方官员的话不是?

最后依旧少不了左良玉,哪怕这个时候他手底下的山西已经面临楚军三面进剿,连太原城都快要丢掉了。

但是并不妨碍已经提前撤到黄土高原的左良玉,在延安拥立潞王朱常淓称帝,颁年号‘邵安’。

而随着朱常浩死了,连带他的儿子也死了,现在朱常淓已经是大明宗室里,血脉最近的一个藩王了。

随着隆兴帝身死,明王朝参与力量,又搞出来了两个皇帝一个监国……而且他们内部的局势比以前还要更加混乱。

因为四川和云贵那边自己先打起来了……

整个局面,比去年崇祯身死的时候还要更加的混乱。

而这一切,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却是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管西明残部内部有什么动作,大楚帝国依旧按部就班的执行着自身的战略计划:收复陕甘、山西等地,随后挥军入川。

随着孙传庭身死,其麾下新秦军主力大部分投降,少部分被歼灭后,西线战役的战略目标已经圆满完成了。

接下来楚军的战略重心是山西以及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等地区,也就是左良玉所部。

还要抽调一部分精力应对东掳那边,楚军展开西线战役的时候,也不知道东掳那边是不是出于唇寒齿亡的心态,在楚军勐攻西线的时候,也是调动兵力再一次尝试对山海关发动了进攻,又派遣大量骑兵绕道蒙古袭击长城。

虽然东掳最终没能入关成功,但是双方也是围绕着长城打了好几场中等规模的战事。

因此楚军高层已经决定进一步加强对东北前线的增援,各种武器弹药以及粮草乃至兵力都会陆续增援上去。

但是在大楚帝国的战略规划里,目前东北方向依旧会是以防守作战为主。

毕竟东掳和西明各残部不一样,西明残部是秋日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更何况内部混乱,甚至相互倾轧挣扎,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组织起来大军抵抗楚军的进攻了。

这一点在楚军进攻陕西和山西两地的时候非常明显,哪怕这两个地方有着西明里最强大的两支军事力量:左良玉所部,孙传庭所部。

但是这两大军事集团依旧无法对抗楚军。

而且去年的时候,他们自己都还相互打了一仗呢。

反观东掳,人家可是实打实的一个高度统一的政权,并且在过去数十年的征战里,陆续收复了东蒙古以及朝鲜,其八旗军事制度,在如今还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其士气普遍比较高,战斗意志更加的顽强。

而且他们能够统一调配钱粮武器盔甲等资源,内部也不会和西明那样,一百万银子撒下去,最后能够有三五十万两银子用在军队就是天大的恩赐了。

他们的组织动员能力远不是如今的西民残部所能相提并论的。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关键,他们掌控蒙古诸部后,不单单直接能够指挥大批蒙古骑兵作战,而且还能从蒙古草原里获得大批的战马。

其骑兵众多,步炮也不缺乏骡马,机动性非常高。

而很不巧,大楚帝国缺马,更缺骑兵。

而且骑兵的战斗力也说不上多么的精锐,毕竟楚军的骑兵绝大部分都是直接来源于接纳明军的骑兵降兵,这些降兵有差的有好的,总体来说其实战斗力有限。

更关键的是,哪怕是战斗力不咋地的骑兵也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