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一十五章 矛与盾(二合一)

第五百一十五章 矛与盾(二合一)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白阳荣带着第七军主力以一种谨慎过了头的行军方式,直接绕路沿着海岸线行军,这让对面的东掳人是无语又无奈……

他们本来就兵力少,火炮什么的更是连楚军火炮的零头都不到。

同时他们的援军一时半会的也来不来……

以楚军的兵力以及火炮数量,再加上楚军以往的攻坚战绩,他们东掳人想要守住复州的难度超级大!

本来他们还指望着等到援兵的,但是奈何援兵迟迟不来。

从金州到沉阳可是好几百公里呢,这传令兵飞奔几天把信息传到沉阳,然后沉阳那边皇太极才能根据形势抽调兵力。

但是这兵力不是那么好抽调的!

现在东掳人其实没有在后方留下太多兵力,主力基本都集中在辽西走廊一线和东掳人玩瞪眼游戏呢!

后方的兵力不多,主要还是警戒,预防楚军小规模登陆袭扰为主。

同时后方的兵力部署也不是太集中,基本这里几千,那里几千,然后一些沿海的观察瞭望小堡垒之类的几十百来人。

而辽东半岛也算是他们的重兵布防区域了,旅顺口、锦州城以及复州城这三个地方加起来,部署的兵力足足有一万人呢。

同时周边的各沿海堡垒里,也有零散的好几千人。

这一万多人驻防一个辽东半岛,应该说是足够的了,应对小规模的登陆偷袭袭扰没啥问题,楚军要是弄个几千人登陆也能应对。

但是东掳人没想到,对面的楚蛮子竟然把登陆玩这么多,一口子直接弄了好几万过来,并且还是枪炮齐全,甚至带了大批重炮的主力部队。

以至于局面一下子就被动了起来。

因此皇太极想要抽调部队增援复州方向,从后方抽调零散的兵力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而且也抽调不了多少,撑死了也就能再抽调个一两万人。

同时抽调了这些兵力后,其他的沿海各地也就空虚了,到时候楚军随便派个几千人登陆一波,那么又得头大。

如果直接从辽西前线抽调兵力,影响倒不是很大,只是同样需要时间。

基于东掳人的总兵力有限,同时又得在辽西走廊部署重兵,注定了东掳人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抽调大量兵力前往辽东半岛的。

如此复州城,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大批兵力的增援了。

短时间内没援兵的话,想要守住复州就比较困难了。

因此复州城内的东掳人,一开始是想要利用己方两千多的骑兵,通过袭扰等方式,拖延楚军的进军速度,以争取时间等到援兵。

奈何楚军谨慎过了头,一路上愣是没让他们东掳骑兵找到袭击的机会,顶多也就是和楚军外围的侦骑打了几架,虽然他们依靠着自身的骑兵数量和质量优势在这种小规模骑兵交战里获得了不小的优势。

但是这种局部上的小胜利根本无法影响大局!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三万大军一路直奔复州而去!

对此,东掳人没办法,只能是在复州死扛,期望能够坚守到后方援军抵达了,为此复州守军已经连续好几次去沉阳紧急求援了。

至于说放弃复州跑路!

之前他们都已经扔掉金州跑路了,上头的皇太极虽然没怪罪他们,但也少不了派人来训斥,毕竟之前驻防此地的东掳军,并没能很好的利用旅顺口以及金州城的特殊地形优势把楚军给赶下海去,可以说是眼睁睁的看着楚军登陆,然后又主动放弃了金州城。

此时如果再放弃复州,恐怕不好向上头交代。

如此,复州方面的守军怀着守十天半个月,以等待援军的想法赶紧加固城防。

时间跨过了九月,来到了十月份后,白阳荣中将率领的第七军主力部队终于抵达了复州城。

这一路上,他们走的可不算顺利。

一方面是东掳人的骑兵始终就边上虎视眈眈,搞的第七军的千把半吊子骑兵紧张兮兮的,时刻都不敢放松。

而步兵也始终有至少一个步兵团在外围,面向敌军骑兵的方向保持着战斗队形行军。

如此才能够掩护后头的大批步兵和炮兵以正常速度行军。

但是即便如此,行军起来也是比较麻烦,毕竟人家东掳人的骑兵也是会动的,时不时的就来个短途的急速机动,搞的楚军的骑兵部队以及外围警戒的步兵团紧张兮兮的。

东掳人的骑兵一动,楚军的骑兵就得跟着动,避免对方绕过己方骑兵直接快速突击后方的中路。

哪怕是楚军的骑兵不如对方,但是东掳骑兵如果真的冲上来的话,楚军骑兵拼死还是能够缠住对方一时片刻的。

只要能够挡住对方一会时间,后方持续保持战斗队形的一个步兵团就能迅速上前支援了。

如果说,骑兵之间的战斗打的比较激烈,以至于双方骑兵陷入混战之中的话,那么对楚军而言还是非常大的利好。

因为等楚军的步兵和快速轻炮兵上来了,这些东掳骑兵还能不能走人还是两说呢。

这也是这些东掳骑兵虽然不断的尝试进行绕行等机动,但发现楚军骑兵始终紧跟不放,牢牢的保护着楚军侧翼的时候,他们也没胆子真的冲上来

于是乎,双方就这样在不断的尝试袭击,拦截当中纠缠了好多天,一直到楚军杀到了复州城。

等看到了复州城墙后,白阳荣都是松了一口气!

妈的,这种在敌军骑兵威胁之下的远距离行军,实在是太累心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极大的损失。

必须时刻注意对方骑兵的动向,同时自身也保持极高的警惕,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也就是楚军了,要是换成了其他军队来,估计走半路上就承受不了这种压进而退兵了。

楚军为什么能行?

嗯,在足球界里有句话,叫做弱队出门将。

意思就是实力比较差的对球,天天被人轮着围殴,守门的门将一天到晚都在扑救……其锻炼机会远远比其他实力强悍的球队更多,如此出现优秀门将的概率,远比豪门球队的更大……当然了,人家豪门都是买现成的、

在军事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对于楚军而言,明军的骑兵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占据了优势,哪怕是到了西明时代里的,孙传庭手底下都依旧握着不俗的骑兵力量。

楚军因为自家骑兵实力渣……没办法挡住敌军的大量骑兵,所以就迫使楚军的步兵和炮兵们自力更生,琢磨着众多的办法来抵消敌军骑兵的优势,其中对抗骑兵更是重中之重。

比如新式编制下的装备燧发枪的火枪手们,他们搞出来的空心方阵,纯粹就是为了抵抗骑兵冲击的。

此外步兵的不少线列战术,也是为了抵抗骑兵冲击的,比如之前楚军在旅顺口的时候,第九十步兵团下属第一营使用的占据山头并一字排开的线列战术,其实也能用于对抗骑兵。

居高临下可以有效抵消并限制敌军骑兵的快速冲级,降低敌人冲级的速度。

而一字排开的三列队形,能够极大的发挥出来密集火力!

一个步兵营,在这种战术下,每分钟能够打出去一千五百发子弹,足以抵消骑射型骑兵射出来的弓箭。

什么,你说敌军骑兵主动冲过来?

这……应该没那么傻的骑兵将领吧?应该没有吧……

正常情况下,骑兵是不会去冲击队形紧密的步兵阵列,那么只是一条看上去很单薄的三列步兵队列!

而且楚军的三列队列其实不单薄……看起来似乎只有三排,但实际上士兵之间却是肩并肩的,兵力密度很大的。

这种紧密队形下的,火枪手化身短矛手组成的阵型,是个骑兵都不会想要冲上去的……哪怕是一身铁罐头的重骑兵……实际上就重骑兵那速度,没冲过来之前就得被火枪手成片收割了!

重骑兵可扛不住子弹,哪怕骑兵身强体壮,能穿一身超级厚的重甲,还是精钢打造的那种……

然而战马扛不住子弹也没啥卵用……

这就是为啥穿着铁罐头的重骑兵逐步没落,最终消失在战场上,取而代之的各种轻骑兵以及胸甲骑兵的缘故,反正铁罐头也扛不住子弹,还不如要机动性呢!

楚军搞的线列战术,对骑兵还是有一定克制的,不过那也不绝对,还是那句话,人家骑兵两条腿加四条腿,而对于那些一骑双马甚至三马的骑兵而言,那就是再加八条腿甚至十二条腿……

骑兵在战场上的短途机动性,天然就比步兵强,而且是强得多。

所以,骑兵会跑,就和之前东掳骑兵做的那样,会利用自身的机动能力,不断的调整方向尝试突击。

没机会就换个方向,再来一遍……

如果不是楚军的那两个骑兵团,以拼死拦截的决心,始终咬紧牙关,不断的根据敌军骑兵的方位调整自己的位置,人家骑兵早找到漏洞冲进来了。

一旦被敌军骑兵找到薄弱点冲进来,对于行军当中的步兵和炮兵来说,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而楚军大部分将领也很清楚一点,所以一向来都非常注重在战场上对敌军骑兵的防备。

早在中原战场以及关中战场上和明军打仗的时候,明军经常利用骑兵优势搞袭击,楚军的应对方法则是以弱势骑兵拦截并缠住敌军,让部分步兵始终处于战备状态,等自家弱势骑兵缠住对方后,就立即上前增援,利用枪炮把已经降速的敌军骑兵送上西天。

这种事干得多了,各种心得经验自然也就有了。

陆军军官学院里,步科、炮科乃至辎重,工兵科的学员们,都需要接受专门的防备骑兵的科目学习。

由此可见楚军对防骑兵的重视!

没办法,谁让大楚帝国缺乏优良战马,也缺乏优秀的传统骑兵,而且这种情况短时间内还不好解决。

而对抗骑兵最好的兵种就是骑兵!

骑兵不行就只能想另外的办法了。

至于说短期内搞出来大量的优秀骑兵,这个是不可能的事!

和楚军国力强身与否都没关系,关键的是骑兵的培养周期太长,动不动就要好几年的……

哪怕大楚帝国已经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设骑兵,但是保守估计,至少也要三五年才能够看见比较明显的效果。

怎么说呢,骑兵易得,战马难寻!

大楚帝国的马政已经展开了,优良战马的培育工作也正在进行了了,但是马匹的培育是需要时间的,马匹从出生到长大好好几年,然后把优良马群的规模扩充上去又得好几年……

没大量的优良战马,自然也就没有大量的优秀骑兵啊……

不管你玩的是东方古典骑兵,还是说楚军琢磨出来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新式骑兵,你都得有马不是……

可惜,大楚帝国缺马,嗯,准确的说,也不是缺马,一些劣质马大楚帝国还是有不少的,楚军真正缺的优良战马!

缺马导致的骑兵不咋地,催生了楚军弄出来了众多乱七八糟的防骑兵战术……就差学宋人搞个重甲步兵之类的出来的。

嗯,还别说,其实楚军还真这么尝试过,可惜是没啥卵用……

此外,楚军其实是有很多重甲步兵的……老式编制下的步兵营里是有半数长矛手和半数火枪手组成的,这半数长矛手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重甲长矛手。

这些重甲长矛手都是穿戴全身重甲的,这种重甲长矛手,其实就是冷兵器时代里的重甲步兵了,要说防护能力,楚军里的重甲长矛手比几百年前的古代重甲步兵强多了……

这是技术革新后,盔甲防护能力上来了的结果。

之前外人,尤其是那些明军将领形容楚军的时候,往往都会这么说:楚贼多枪炮,多厚甲。

楚军的披甲率很高的,一线战兵基本都是百分百。

旧式甲等师更是能够做到把三分之一的长矛手武装为全身重甲长矛手。

现在的新式甲等师因为都是火枪手,所以绝大部分士兵都是穿戴轻型半身甲,只有在掷弹兵里能看见全身重甲,但是人家掷弹兵平日里作战也不会穿,只有在特殊情况,比如攻坚突击作战里才会穿戴重甲。

盔甲这东西,在楚军里虽然还普遍装备,但是已经不是往重甲方向发展了,而是往轻型化发展。

至于对付骑兵……楚军的高层将领们坚信炮弹和子弹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用炮弹和子弹和敌人骑兵在冲锋路上都干掉后,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敌人骑兵冲上来的情况了……

长期骑兵的劣势,导致楚军注重防骑兵战术,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方向!

这一点,在以往的明军新标军里体现的同样明显。

纵观东亚,最近十年内哪家军队守城强?毫无疑问是明军,嗯,说明军还不够准确,准确的是说各督抚们筹办的新标军。

为什么?还不是被楚军给逼的……

遇上野战牛逼,又有大量枪炮的楚军,他们也只能一天到晚琢磨着怎么守城了,还别说,经过明军里的众多将领们的研究和实战经验,他们构筑的城防体系越来越好,以至于让拥有大量火炮的楚军看了都得头痛……

反过来,纵观东亚,最近十年来哪家军队攻坚能力最强?这肯定是楚军啊。

楚军为什么攻坚能力强悍?

就是因为对面的明军不断的搞城防体系,逼得楚军不断加强攻城手段。

传统野战炮打出去的实心炮弹对新标军的城防体系基本没啥用,逼着楚军使用性价比极低,而且使用过程非常危险的臼炮,后来更逼着楚军研发新式的开花弹,最终搞出来了榴弹炮。

在新式榴弹炮的打击下,明王朝的残余势力的主力部队,也就是孙传庭手下的新秦军就扛不住然后完蛋了。

新秦军完蛋后,西明王朝也就彻底完蛋了,剩下的四川云贵地方,可没多少装备枪炮的新标军,复制不了新标军的特殊城防体系。

新标军的城防体系,那也是建立在己方装备大量枪炮的基础上的,那些城外的核心堡垒,没有两斤半野战炮,五斤野战炮这种长管火炮充当核心战力,也基本没啥卵用。

在攻坚以及城防体系上,明新标军和楚军彼此间就是矛和盾,相互刺激并进步。

在骑兵以及防骑兵战术上,明军和楚军也是矛和盾的关系,而现在嘛,矛与盾依旧存在,只不过这柄矛已经从明军骑兵换成了东掳骑兵。

只是在不断升级加强过后的楚军防骑兵战术面前,东掳人的骑兵也没能讨得太大的便宜,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楚军杀到复州城。

而对于第七军这种装备大批火炮,尤其是批量装备了大量榴弹炮的部队而言,别说打如今复州这种传统城防体系的城池而已,就算是打早几年明新标军搞出来的各种新式城防体系,那也是一打一个准。

当年数万新秦军驻防,依托天然险要地利优势,又配属了至少数十门野战炮以及数以百计各类传统短管霰弹的潼关防线,都被楚军利用新式榴弹炮硬生生的砸开了一个缺口,进而撕碎整条防线。

如今这个连防炮工事都没有多少,长管火炮也只有十来门的复州城,根本不可能挡得住楚军的步伐!

而这一切,在楚军发起第一天的攻城后就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当楚军直接动用一百多门的各种火炮对着复州城展开炮击的时候,站在城墙上指挥守军的一个东掳将领,看着漫天飞舞的炮弹,城头以及城内各处地方不断传来的爆炸声……

眼睛瞪大,嘴巴微张……

整个人彷佛吓傻了一样,直到一枚十八斤轻型榴弹炮所发射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弹落在他的跟前,他才彷佛回过神来一样面露惊恐表情,紧接着一声巨响后,他的整个世界都变的黑暗而安静了下来……

旁边几个东掳低级军官,看着这边被炸的血肉模湖的东掳将领,神情呆滞,然后谁也没有说话,一个个快步跑下了城墙!

可惜他们跑下了城墙依旧不安全!

楚军榴弹炮所发射的榴弹,那可弯曲的弹道,在攻城时候,尤其是敌军没大量火炮威胁的时候,楚军的炮兵部队,干脆把几十门九斤和十八斤的轻型榴弹炮靠近部署,直接玩大角度曲射炮击,这弹道和臼炮都有的一比了。

如此情况下,大量榴弹的炮弹都是直接从天下掉下来的,而不是对面直线飞过来的……

这也意味着,很多榴弹会越过城墙,落在城墙后方不远处爆炸,而不是会和那些弹道平直的野战炮一样,没有击中城垛的话,直接就飞过去了,贵知道会落在那里!

大量的榴弹,在城墙上以及前后位置爆炸,这让守城的东掳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他们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争!

在他们的印象里,战争就是打打杀杀,双方士兵对撞在一起然后厮杀,谁撑不住就谁输。

哪怕是东掳人也装备了枪炮了,但是很大程度上,战争的胜负也是依靠一线步兵和骑兵们的厮杀所决定的。

但是现在……对面的楚蛮子都还没上来呢,己方就已经死伤惨重了。

到处都是爆炸,到处都是硝烟,那里都不安全。

城头上不安全,城墙后方也不安全,这些情形在身处其中的东掳士兵看来,彷佛全世界都在发生爆炸一样,哪怕是躲在城墙后头不远处的房屋里,甚至更危险。

因为榴弹直接击中房屋爆炸的话,不被炸死也会被坍塌的防务给砸死。

为了躲避爆炸,他们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然而乱跑其实更危险……

榴弹和实心弹不一样,榴弹是依靠弹片杀伤,而弹片的杀伤力在空阔地带里最大。

在空阔的地方乱跑,四处横飞的弹片就会找上你!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过个能挡住弹片的角落躲起来,然后祈祷不被炮弹直接命中!

当然了,楚军里还有大口径榴弹炮,这些大口径的榴弹炮的炮弹装药量更大,爆炸后能形成比较大的冲击波,所以遇上大口径炮弹的话,哪怕是躲在掩体里也不一定安全。

如此情况东掳人根本就没经历过,更加不知道如何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