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二十章 皇太极的恐慌

第五百二十章 皇太极的恐慌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和南方的松江府工业基地里火热朝天,大量工人们正在进行着施工不一样,辽东半岛上却是白茫茫的一片,哪怕是双方大军对峙的最前线复州,也是显得很安静。

大雪封路之下,别说是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就算是日常的辎重保障运输都显得困难重重。

东掳人为了供应驻防在复州前线的数万大军的人吃马嚼,从后方征召了大量的青壮民夫,组成了庞大的辎重运输队伍,从后方腹地一路南下辽东半岛,道路上的浓厚积雪使得马车难以快速通行,而路上的严寒也使得了这些缺乏御寒衣服的普通青壮大量的冻死或冻伤。

但是即便如此,东掳人也不能停下物资的运输!

因为在辽东半岛的南端,就有着好几万的楚军虎视眈眈!

在复州南边的沿海羊宫堡以及更南边的长生岛上,足足有两万多全副武装,并且有着庞大舰队提供掩护的楚军主力驻防。

而在金州卫防线上,同样也有两万多楚军驻防此地!

这些楚军在这里,就如从两根顶在东掳人喉咙里的鱼刺一样,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稍有不慎就会被活生生的呛死!

为此,东掳人必须在这里囤积大量的兵力,以防备楚军北方!

要不然的话,等楚军继续北上攻占了盖州,甚至继续北上的话,那么不仅仅能够威胁到沉阳,而且还能够切断辽西走廊,进而让辽西走廊里的十几万大军陷入危机。

哪怕是到最后,辽西走廊里的东掳主力能够顺利的从北边撤走,但是辽西走廊肯定也会丢掉。

辽西一丢,沉阳也就距离完蛋不远了。

到时候,东掳人的根基就会被直接挖出来,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别看东掳人似乎掌控的地盘很大,但是朝鲜也好,漠南蒙古也好,这些地方只是臣服于它们,一旦东掳人和楚军的战争里失败,甚至连辽东都丢了之后,那么这两个地方分分钟就会重新反叛。

毕竟他们不是东掳人,只是被东掳人击败了被迫臣服而已。

如果东掳人实力不在了,那么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今的东掳人,其面临的情况可是和面临明王朝时期截然不同了,以前和明王朝干架,那是他们占据了战略主动权,尤其是后期阶段,基本都是处于东掳进攻明军防守的情况。

但是现在……对手换成了楚军之后,这一切都是反了过来,那些该死的楚蛮子,直接威逼辽西不说,而且竟然还敢派兵登陆辽东半岛,导致了局势如此的被动。

这种情况下,局势已经比较危险了,东掳人哪怕是再困难也得咬牙硬撑着。

只是相对于东掳那边辛辛苦苦维持辽西以及辽东半岛两条战线的时候,他们对面的楚军却是舒坦过冬了,时不时还派个小部队出去袭扰作战。

尤其是辽东半岛这边,为了持续给东掳人增加压力,迫使他们更加重视并在辽东投入更多的力量,白阳荣时不时就派兵力登陆楚军的侧后位置,敌人没啥防备的时候就上岸袭击一把,攻打个小城堡,烧掉一些粮食之类的。

如果敌军有所防备,大不了就换个地方,如果敌军反应迅速直接派兵杀过来,那么直接上船走人。

十一月份的时候,白阳荣甚至都派了个两千多人坐船去了一趟盖州,直接登陆并攻占了盖州城东边的连云岛。

这个小岛屿可就在盖州城的对面,说是小岛呢,但实际上和岸上也就隔了条巴掌太大的小沟,假以时日估计不用多久就会被淤泥填满和大陆联成一片。

《重生之金融巨头》

这意味着,这地方很轻易就能够跨越过去,尤其是有海军优势的情况下。

这可把盖州城里的东掳人吓了个半死,他们一边紧闭城门防备楚军继续登陆上岸攻城,另外一边从四面八方紧急抽调兵力,然后又准备众多船只,想要夺回这个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是威胁极大的连云岛。

等他们好不容易调集了一万多兵力,并且紧急搞出来了众多小船登陆的时候,又是遭到了楚军舰队的突袭,密集的炮击之下,东掳的登陆就是拿着血肉去堆。

等他们付出了超过两千人的死伤,好不容登陆上岸的时候,却是发现岛上的楚军直接一熘烟,从后头坐船跑路了。

虽然重新夺回来了连云岛,但是整个战斗打的极其憋屈。

复州长生岛以及盖州连云岛,再加上之前楚军大规模从旅顺口登陆的一系列跨海登陆战斗,也是让东掳人深刻认识到了海权的重要性!

有着舰队支撑的大楚帝国陆军,几乎是来去自如,在东掳人控制的漫长海岸线里,想要从那里登陆就从那里登陆,而且登陆后也能直接通过船只进行补给,没有后勤被阶段的风险。

而且一旦遇上危险,随时还能上船跑路!

楚军的海军优势,在辽东半岛的一系列登陆作战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让东掳人那边都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来一支庞大的舰队,以抗衡楚军舰队,要不然海疆永无宁日,辽西走廊更是有随时被切断的风险。

只是海军的打造可比陆军难多了。

战舰的建造需要动不动好几年的时间,虽然紧急加快建造大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也行,然而这样造出来的船只不用几年也就散架了。

战舰其实都还好,为了战争,紧急建造也是很正常的,用不了几年的垃圾船总比没有好……

但是水手以及海军军官们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了。

海军这个兵种,比陆军的炮兵和骑兵还难训练!

大楚帝国海军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为东亚最强海军,并不是说大楚帝国掌握了什么海军速成的办法,纯粹是接受了郑芝龙所部的数万名经验丰富的水手,包括那些将领们。

有了这几万的水手之后,大楚帝国这才开始利用自身的强大钱粮以及制造能力,批量生产一大批的各种新式战舰,并且让这些战舰快速形成战斗力。

同时还能够利用这些郑芝龙时代的老水手和将领们的经验,培养更多的水手。

怎么说呢,就算是你想要把数以万计的新兵培养成为合格的水手,你也得有足够数量的老师,手把手教着才行。

如此,大楚帝国的海军才能够在短时间里具备战斗力,并且一上来就直接称霸东亚海域!

但是东掳人可没这个条件,虽然他们之前也接受过一批山东跑过去的水师,让他们获得了一批水手,但是总量并不多,最重要的是,这一批税收已经只剩下两三成了,其他的要么死伤要么当了楚军的俘虏……

东掳人的水师力量,之前很多都部署在旅顺口,然后被大楚帝国海军直接堵住了港口,紧接着陆军又登陆攻占了南北城。

于是乎,东掳人手底下的那几千个经验丰富的水手就成为了楚军的囊中之物,除了几百人战死外,剩下的全都成了楚军的俘虏。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这些东掳水师基本都是以前的明军水师,这些人也都是汉人,对东掳也没啥忠诚。

这些被俘虏的水兵经过审核之后,很多普通水手都加入了大楚帝国海军,只有那些东掳人又或者是投降东掳的汉人中高级将领才被直接一刀砍了。

也就是说,大楚帝国海军这边打一场登陆作战,又得到了好几千具有丰富经验的水手,赚大了。

这些招降后的水手,后续扔进新兵训练营里打磨几个月顺便洗洗脑,那么这几千个水手又能配属楚军十几艘战舰呢。

这么一搞,东掳人想要搞海军就更难了。

顶多也就是搞一些对航海技术没啥要求的小舢板,比如近代用的蜈蚣船之类的,只是这样的小水师,可挡不住大楚帝国海军的庞大舰队。

东掳人短时间内在海上,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水师一时半会的也搞不起来,也就只能加强沿岸防御,搞一些炮台了。

陆地上面临极大的压力,而沿海又到处都是窟窿,皇太极的这个冬天是忙碌中又带着无奈。

这一年,是他感到最吃力,甚至是无奈的一年。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从楚蛮子北上之后开始的

以往打明军,打漠南蒙古,打朝鲜的时候他都自信满满,实际上也都非常的顺利,但是自从楚蛮子干掉了明王朝,继而在山海关等蓟辽乃至整个北方长城防线囤积重兵之后,他就感到局势迅速恶化,并且随着时间的过去还越来越艰难。

有时候,皇太极都后悔了!

早知道前两年的时候,就不该把明王朝逼得太狠,甚至必要时候都可以让个步,让明王朝可以专心对付楚蛮子。

这样楚蛮子就不会迅速攻占江南乃至北伐了,有明王朝挡在前头,自己也能再积蓄几年的力量,比如在造个几百门火炮。

哪怕是到了楚蛮子北伐的时候,如果当时自己反应更快一些,提前一两个月就发兵辽西走廊,把祖大寿和吴三桂他们收复后率军入关,那么现状也会大不相同。

哪怕是只攻占了山海关,那么情况都会大不一样!

可惜的是,当时的皇太极不知道楚蛮子如此能打,打个北伐只用了区区几个月,在皇太极他们反映过来之前就闪电一般拿下了幽州城并攻占了山海关!

而他们东掳人自己,集中兵力西进的时间稍微慢了一些,后续和祖大寿以及吴三桂他们谈判又花了太多的时间。

这一步慢就是步步慢!

最终皇太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掳人控制了山海关!

哪怕当时他已经率军抵达了距离山海关只有区区二十里的地方,但是依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军先一步占领了山海关,最后把自己挡在了关外!

——

不过,皇太极虽然后悔,但是也知道,哪怕是现在就让他回到几年前,他也很难扭转这种局面。

因为不绕道蒙古劫掠北直隶,他们东掳人自己就活不下去,既然都劫掠了,那么自然也就给明王朝制造了压力,牵制了明王朝的很大一部分的力量,进而导致楚蛮子迅速崛起。

其次,幽州不破,崇祯不死,祖大寿和吴三桂就不会如此干脆,打都不打就投向东掳,人家在辽西当土皇帝当的好好的,犯不着给你东掳人当孙子啊!

想要让他们投降,得先把他们击败才行!

但是这又回到了原点:祖大寿不主动投降的话,皇太极的大军想要锦州可不容易。

东掳能够顺利控制辽西走廊,这都还得谢谢楚军北伐干掉了明王朝,最终导致祖大寿和吴三桂投清,要不然,现在他们还在锦州以东的地方混着呢。

所以,纵观全局,这让皇太极有了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

而这种历史注定的感觉,更让皇太极深感无奈甚至恐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