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承顺七年:大战前夕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承顺七年:大战前夕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承顺六年十二月,趁着今年冬天的最后时间里,罗志学在金陵城召开了针对即将在明年展开的东北战役的战略会议。

同时还在会议中讨论了其他方向的战略事务。

基本核心就是在其他外部情况基本安定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先灭掉东掳人。

为此,战略会议上也要求其他方向上保持一定的克制,如果要打也要控制好规模。

比如最近一年四川的川西,云南北部等地区里,当地驻防的陆军和康巴地区土司兵力已经多次发生冲突。

目前的康巴以及西藏地区情况非常的复杂,除了当地土司外,还有当地的各种寺庙,各种教派,然后还有瓦剌人后裔的漠西蒙古分支杀入了该地区。

因为局势相当混乱,搞的大楚帝国这边都弄不清楚对面的具体情况。

不过这种混乱局势也是让当地的楚军看到了增加实际控制区的机会,因此过去一年来,四川以及云南地区的楚军兵力,逐步试探并控制了众多康巴地区,由此也引来当地土司兵力的反抗,进而造成了武装冲突。

嗯,没错,康巴地区的这种中小规模的冲突,并不是说对面的土司胆大包天,竟然敢主动进攻大楚帝国控制下的四川以及缅甸北部,而是大楚帝国的扩张行为导致的。

这一次战略会议上高层要求克制,控制规模,就是让这几个地方的陆军保持克制,别打的太狠,导致局势彻底时空,然后又在西线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事。

缅甸越南等南线,这地方也没啥外部威胁,而楚军暂时也没有兴趣翻阅热带丛林杀进去……

嗯,不是楚军不想,而是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实在太糟糕。

之前攻打云南西明残部的时候,楚军曾经追击过一直西明残兵杀入了缅甸,顺带攻占了缅甸人的几个小城,把帝国的边境线往南推移了几十公里……但是这一次追击作战里作战伤亡没几个,然而非战斗伤亡却是极大。

庞大的非战斗伤亡,连在当地保持驻军兵力都困难,更别说继续增加兵力进行扩张了,所以自从这一次追击作战后,当地的楚军就熄灭了继续南下扩张的心思!

这种破地方,打下来都待不住……

基于此,整体来说,南方以及西南方向的边防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有,那也是楚军欺负别人……

而海上嘛,早些时候大楚帝国因为澳门的问题,和葡萄牙人发生了冲突,后来又因为扶桑贸易的问题,和西班牙人以及荷兰人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冲突,最后又因为大员岛和西班牙人,荷兰人发生了不小的冲突。

不过这些冲突暂时也算是平息了下来,主要是海商贸易的利益过于庞大,导致大家其实都不太愿意直接撕破脸皮。

其次则是大楚帝国虽然收回了澳门,也开始驱逐大员岛上的西班牙人以及荷兰人导致了大楚帝国和上述三国的关系都不咋地。

但是大楚帝国同时又采取了放开海上贸易的政策。

广州、泉州、宁波等多个沿海港口都放开了贸易限制,准许外国商船进入并合法贸易。

而葡萄牙人也好,西班牙人、荷兰人也罢,他们在华夏沿海搞这些东西,占据澳门或大员岛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说开疆扩土,他们还没自大到那个程度……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和大楚帝国以及扶桑进行海上贸易!

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不约而同的在最近几十年里选择了在鸟不拉屎的大员岛上建立殖民地,就是为了更好和华夏以及扶桑贸易而已。

因为早期明王朝可是禁海的,并且沿海的海上贸易基本被郑芝龙为代表的海盗们所垄断,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都没办法直接去华夏的港口贸易。

人家葡萄牙人之前为什么不占据大员岛啊,因为人家在澳门有地盘可以直接贸易嘛!

说白了,人家就是奔着赚钱来的。

这种情况下,大楚帝国对他们的势力进行驱逐的时候,虽然遭到了一定的反抗,不过他们的抵抗决心也不是很大,目前正在试图通过谈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也正是以为他们的态度有所软化,所以大楚帝国着方面也保持了一定的克制。

目前来说,帝国和上述三国的关系维持在了一个斗而不破的局面,至于大员岛问题,不出意外的话,近期就会通过谈判来解决。

之所以导致这种情况,纯粹是因为大楚帝国和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能单纯的用敌人或朋友去判断。

大家都需要彼此以维持海上贸易,同时双方还是海上贸易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利润庞大的扶桑贸易以及南洋贸易上,彼此竞争极大。

基于目前的海上局势,大楚帝国在南方的沿海安全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帝国高层也不用在这个方向分太多的心。

而西线,目前控制嘉峪关以西的叶尔羌汗国和帝国交好,帝国都从他们手中源源不断的获得众多的战马,尤其是来自中亚地区的一些优良战马甚至种马和母马呢。

同时为了扶持这个和帝国关系还算可以,嗯,可以说是目前仅有的一个主动向帝国交好的外邦抵抗西部的漠西蒙古的准格尔的入侵,帝国高层还特地准许向他们放开了部分火器以及铁器的出口许可。

大量来自大楚帝国的盔甲,刀剑长矛等冷兵器以及火绳枪已经开始进入叶尔羌汗国,并用于内部弹压战争以及对抗准格尔入侵当中。

整体上来说,只要叶尔羌汗国不灭,那么西线整体局面都能够保持,漠西蒙古那边威胁最大的准格尔部就过不来。

如此,西线,南线,西南线以及沿海地区,帝国的外部环境都是获得了安全上的保障,不需要大规模动刀兵。

如此,大楚帝国也就能够集中力量把东掳人干趴下了!

为了更好的展开针对东掳人的战役,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调整目前已经显得有些混乱的野战军、边防司令部,战役司令部、省守备司令部等体系。

具备浓郁地域属性的,带有地方名称的边防司令部以及战役司令部被改组为集团军。

同时原本嫡属于边防司令部,战役司令部的大量不具备机动作战能力的乙等师等边防兵力,被移交给各省守备司令部。

从此以后,各集团军将会专注于野战,所辖兵力将会是甲等师或具备机动作战能力的乙等师。

而省守备司令部,则是专注于内部弹压,边防警戒巡逻,要地驻防等。

同时互不统属!

这一个互不统属,也有着防备地方藩镇出现,平衡军权的考虑!

要是这在这个通讯交通不便利的念头了,罗志学要是搞出来一个统辖所在地所有兵力的地方军权机构出来,未来恐怕会造成大麻烦。

基于未来更好的对外扩张,改变现在职权有些混乱的情况,同时也是为了制衡边缘地区的军权,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

罗志学敲定了这个改组原则,根据这一方桉。

陕甘边防司令部被改编为第一集团军,负责指挥陕西以及甘肃两地内的各甲等师以及部分具备机动作战能力的乙等师。

宣大边防司令部被改组为第二集团军。

东北战役司令部则是被改组为第三集团军。

随后在南方的四川,缅甸北部地区,设立第四集团军,辖当地部队,负责康巴地区的战事。

在云南南部、广西南部等地区,设立第五集团军,辖当地野战部队,负责缅甸,越南等方向的战事。

在泛江南地区,设立第六集团军。

在湖广河南地区,设立第七集团军。

各集团军之下,设军或直辖师、旅、团等野战兵力。

大楚帝国陆军的二十七个甲等师,十八个具备机动作战能力的乙等师,十五个骑兵旅、七个独立的野战或重炮团,将会分别编入上述七个集团军。

其中的二十七个甲等师以及十八个乙等师,按照目前所在地的辖区,所面临的敌人或潜在敌人,以三万到五万人的兵力,两个或三个师,再搭配若干骑兵,独立炮兵团为基本原则,一共组建十九个野战军。

根据这一方针,后续在这些方向如果发动什么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候,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这六个集团军对敌人发起进攻,而不用再和以往一样,还得先和各省守备司令部,各军进行协调,麻烦的很。

在这一系列的改组当中,其实并没有很麻烦,因为不会变动部队驻地,任务,更不用说变动编制战术这些了,变动的只是高层的指挥体系。

罗志学只需要下发若干圣旨,调整高层指挥权基本就行了。

这一次高层指挥体系的改组过后,大楚帝国在针对东掳的战争准备也是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承顺七年春节,罗志学在新修缮完毕的金陵城皇宫里,宴请群臣,而在宴席当中,罗志学再一次强调了收复辽东等区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承顺七年正月十八日,罗志学在金陵城皇家别院议事厅召开御前国防工业扩大会议,在会议上,罗志学要求工业部下属各兵工厂以及相配套的国防企业,要充分发挥主动积极性,扩大国防产品的产量,确保国防产品的质量,要让将士们用上好枪好炮,穿上暖衣,睡上好觉!

承顺七年正月二十三日,罗志学在金陵城皇宫别院的后花园里召见税务部、财务部的几个主要官员,一边游玩赏梅之余,罗志学一边嘱咐他们要做好税收工作以及财政预算,交谈中,罗志学说国库里的每一枚铜板,每一粒粮食,都是帝国民众辛辛苦苦劳作所提供的,一定要杜绝铺张浪费,能不花就坚决不花,要确保财政不出现赤字,更要做到随时手中都有钱有粮。

不管遇上什么麻烦,都必须第一时间能够拿出来足够的钱粮解决麻烦。

大楚帝国财神爷,天子的钱袋子,御书房参务大臣陈星凯当场表示:得以与过去数年抄没所得颇丰,国库一直处于盈余状态,同时经过去年和今年的民生恢复,国内农工商各产业恢复迅速,同时战后赈济款项开支下降,今年财政有望进一步扩大盈余。

《五代河山风月》

本年度除了财政支出预算的各项支出外,财政系统已经预留了至少三千万两银子的资金,随时都能用于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

承顺七年正月二十六日,罗志学召见礼教部人员,谈及邸报的发展问题,罗志学要求礼教部要高度重视低保,尤其是面向所有人的大楚邸报的发展,要确保大楚邸报的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同时又不失趣味性,要成为一份让民众喜闻乐见,并向民众传递健康价值观的报纸。

承顺七年正月二十九日,罗志学召见大楚帝国粮食总公司的负责人,罗志学指示,粮食公司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确保粮价稳定,既要让民众都能吃的上,吃得起饭,也要让农民们把粮食卖出一个好价钱。

要协调好各巡警、税务巡警、内务科等执法机构,严厉打击粮食囤积惜售,严厉打击哄抬粮价等违法行为。

承顺七年二月初三,罗志学渡江前往北岸检阅并视察了已经完成了换装改变,并经过了半年苦训的第一近卫师,他们即将乘坐海军船只奔赴北方前线。

而他们也是最后一支北上的主力部队了。

检阅过程里,罗志学一身独属于他的龙纹深蓝色戎装礼服,光熘熘的脑袋带着一顶兵笠样式,但是帽檐更短小的硬顶金丝军帽,腰间陪着天子剑,骑着一匹叶尔羌汗国进贡的棕红色的高大中亚马。

在冬阳中缓缓策马在队列中走过,罗志学看着将士们,时不时的微微点头!

而将士们抬头看向罗志学,目光露着狂热!

但是整个过程寂寂无声,只有罗志学胯下的战马所发出的轻轻马蹄声在操场上回荡着!

最后,罗志学回头了阵列的前方高台上,依旧在马背上的他看向第一近卫师的新任师长苗成山近卫少将道:“朕等着你们的捷报!”

年轻的苗成山少将则是朗声回道:“臣定不负陛下期许!”

——

第三天,第一近卫师众将士乘坐着大批船只,连带他们的装备以及大批弹药等后勤物资一起从金陵城起航,随即通过海运一路通往北方!

于此同时,在山海关里,原东北战役司令部,现第三集团军司令部里,一场高级将领会议也正在进行。

原东北战役第二任司令,现第三集团军司令左英哲陆军上将主持会议,下属副司令、参谋长以及各军军长,部分师长都参加了会议,就连远在辽东半岛坐镇的第七军军长白阳荣,都是提前乘坐海军的船只横跨渤海,赶到山海关参加这一场会议。

第三集团军参谋长宋琦林陆军中将,正在用手中的指挥棒,对着墙上的大幅军事地图向众人介绍着情况。

“截止到目前为止,根据我军多方面侦查到的情况,基本已经可以确定,敌军的兵力部署目前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是我们对面的辽西走廊地区,一个是在辽东半岛区域,其他方向虽然也有兵力部署,但是都不多,长城以北的草原区域大多是当地的蒙古部落的兵力,并且处于游牧形态,在没有大规模战事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集结的!”

“而我们的主要敌人,就是辽西走廊这一带的敌军重兵集团!”

“他们以锦州城为大后方,以广宁为战略前沿,沿着辽西走廊各城部署了大量兵力。”

“他们在锦州一线的兵力不多,主要是被第七军吸引到了辽东半岛去了,当地剩下的兵力预计也就两万人左右。”

“而我们正对面的广宁中前所,乃是他们的战略前沿,部署有至少三万余人的兵力,枪炮众多,同时还有大约七八千人的骑兵。”

“在广宁中前所的后方,也就是广宁前屯卫,则是他们的前线战略核心,部署有至少五万人的兵力。”

“他们围绕着这两座前沿城池,连同周边的众多堡垒,累计部署了至少十万人以上的兵力!”

“此外,一旦我们发动进攻后,广宁后方的宁远一带,也会有至少三万兵力随时能增援上前,按照距离以及他们的集结兵力的速度进行判断,他们最迟三天内就能够增援上来。”

“也就是说,一旦我们对宁远发动进攻,那么我们需要面对的敌人最少也是十三万以上!”

“兵力构成上,既有他们的满八旗本部主力,也有被他们收编后的辽西各军以及之前投降过去的明军所组成的汉八旗,此外还有蒙八旗的骑兵助战!”

“值得警惕的是,他们在这一方向的骑兵总数,预计不会少于三万,半数左右是由蒙八旗构成,少部分有原辽西骑兵,也就是汉八旗,还有部分是满八旗的骑兵。”

“各类长管火炮不会少于两百门,他们的炮兵部队以及多数装备火枪的部队,大多是汉八旗。”

“基于过去我们和明军交战的经验,我们集团军参谋部的同僚们一致认为,在交战当中,汉八旗将会是我们的重要突破点,只要能够把汉八旗的枪炮,尤其是他们的炮兵部队给打掉,那么后续打起来也就容易了。”

“没有炮兵火力的支援,他们就算重步兵或骑兵再多,也绝对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说到这里,第三集团军参谋长宋琦林中将露出了一个笑容:“不说是我们了,就算是以前明军的边军,在大量轻型火炮的支援下,也能够吊打纯冷兵器的骑兵。”

“考虑到歼灭敌军枪炮主力后,对抗敌军骑兵的需求,我们也效彷了以往的明军,增加了两斤半野战炮的装备数量以及机动能力,同时加大了马车的装备数量。”

“所以这一战的核心,在于前期迅速的,果断的打掉他们的炮兵部队,只要打掉他们的炮兵力量,那么后续就简单了!”

“当然,前提是他们主动跑出来和我们进行野外会战,如果他们不出来,而是选择据城而守的话,那么还是老规矩,一路用重炮炸过去!”

环视一圈后,宋琦林中将继续道:“根据敌人的兵力部署以及我们的战略目标,我们的兵力部署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