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二十四章 敌在裁判部(七千二合一)

第五百二十四章 敌在裁判部(七千二合一)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不少人期待或者说好奇的第四胸甲骑兵团,终于在三月初七抵达了山海关前线。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进入山海关城,而是在距离山海关北边大约四公里的地方驻防,这里也是其他近卫军驻防的主要区域。

第三集团军的防区,说的其实不是区区一个山海关城,而是从渤海一直延伸到蓟镇的漫长防线,足足好几百公里呢。

只不过山海关一带的兵力比较密集而已。

但是这种密集也只是相当而言,山海关城内以及周边几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辽西走廊东端比较平坦的地形一带,部署的兵力加起来也才五万人左右……主要是第九军以及集团军直属兵力。

第九军的北边,就是近卫军的防区了。

近卫军往北,是第第八军的防区。

上述三者相加,大概蔓延了三十公里左右,以山海关城为核心,长城为依托,沿途的众多中小城池,堡垒为支撑。

第四胸甲骑兵团到来后,也引来了附近不少友军的将领跑过来看。

主要是重骑兵的名头太过唬人……

哪怕胸甲骑兵,其实只是简配版的重骑兵,但那也是重骑兵不是,其战场的突击能力是轻骑兵所无法比拟的。

楚军里的骑兵也不算少了,主要是传统的骑射骑兵以及龙骑兵为主,还有则是同样属于刚出现没多久的骠骑兵。

而这些骑兵都是属于典型的轻骑兵!

什么是轻骑兵,就是防护能力不咋地的骑兵……

虽然楚军的骑兵更注重防护,基本上都穿戴盔甲,但是他们的盔甲都很轻薄,比火枪手的轻型半身甲还要薄!

这种半身轻型盔甲也就防一防中远距离的弓箭,甚至比较近的重箭都防不住。

这种轻骑兵进行战场突击作战的话,基本不靠谱。

当然了,不仅仅楚军如此,对面的东掳人的骑兵,甭管是满八旗的骑兵,还是汉八旗里的辽西骑兵又或者是蒙八旗里的骑兵,其实都是这种轻骑兵,甚至很快连这种样子货的假盔甲都不穿戴……至于传统意义上的重骑兵他们也没有!

一方面是传统的东方式古典重骑兵已经不适应战场了,其次是性价比太低,耗费太大。

最关键的还是战马不行,导致机动能力是硬伤!

近卫军的第四胸甲骑兵团,其实也是为了保证机动能力,而主动削减防护能力的妥协兵种。

这还是在第四胸甲骑兵团所配属的战马,都是优良中亚马的情况下。

近卫军的第四胸甲骑兵团所配属的中亚马还算是不错的,都是从大楚帝国从西域直接进口的优良战马里,再精挑细选出来的数百匹战马,说百里挑一是过了,但十里挑一是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一批普遍肩高达到一米三五以上的中亚马里,挑选出来了这一批平均肩高达到一米四的优良战马。

这个肩高,其实已经能够和原始马种里最适合作为战马使用的阿拉伯马相当的。

实际上,中亚地区的马匹繁育到现在,也普遍带有阿拉伯马的血统。

这些平均肩高达到一米四的中亚马,个别优秀者甚至能够达到一米四五的肩高,在负重能力上可比蒙古马优秀太多。

因此这些战马,其实也能够托着身披重甲的骑兵进行作战的。

别说这些优秀战马了,就算是东掳人使用的蒙古马,照样能够挑选出来一批优秀的战马用来充当重甲骑兵的坐骑,只不过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下,机动能力非常糟糕就是了。

使用蒙古马充当重骑兵的战马,你基本不能指望它能够带着穿着大几十斤盔甲的骑兵来一段几百米的冲刺……

而楚军使用的这一批中亚马也是类似的情况,勉强能充当重骑兵的作为使用,但是限制性非常大,严重影响了机动能力。

这一点是楚军无法接受的。

所以近卫军的将领,也就是以钱泰中将等几个搞骑兵的将领们一琢磨,干脆就抛弃全身重甲了。

当然,让近卫军彻底放弃全身重甲骑兵的理由还有其他几个。

比如说比如说哪怕是穿上了全身重甲,哪怕这种重甲已经是大楚帝国工业部最新搞出来的板甲,依旧挡不住火枪……更别说火炮了。

因为士兵的负重是有限的,这意味着盔甲的重量也只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而重量限死的情况下,防护面积越大,这盔甲也就只能做的越薄。

这板甲一薄自然也就挡不住子弹了。

至于为什么不能更好的板甲,因为大楚帝国的冶炼实力也就那样,可造不出来超越时代的钢板用来加工板甲,如今工业部那边开始小批量生产,有限装备或精锐步兵也就是掷弹兵的板甲,采用的还是钢材其实也就一般……硬度也就是勉强达到低碳钢的水准,同时含有比较多的杂质,如果用现代技术的观察技术去观察,甚至还能发现超级多的气泡空洞。

这种破材料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里,你生产出来都没人要,如果开发商什么的敢用这种材料用来修房子,修桥梁,那是要被抓的……

但是……放在十七世纪中期的现在,这种垃圾货色那妥妥是高级材料啊!

如果是还能够大规模量产,并把价格控制下来,那更了不得了。

实际上哪怕是在大楚帝国里技术最牛逼的大冶炼铁厂,也没办法在量产这种低碳钢的时候还把价格给拉下来。

大冶炼铁厂是怎么搞出来这种低碳钢,并且还能做到产量不小,开始用于板甲生产啊?

还能有啥办法,技术不行就靠规模来凑!

大冶炼铁厂以原始小手工生产模式为基础,然后把其中的大部分重复单调的工序改为机械来进行,如今就能在熟练工匠有限的情况下扩大产量。

至于成本,初期可比手工打造高多了,现在倒是能勉强持平了……至于想要比手工打造价格更低,那可有的等了。

因为这年头人力成本比机械还便宜……你用机械上规模量产,还不如弄上几千个熟练工匠去打铁来的便宜。

问题就出在这里,大冶钢铁厂它找不到,也培养不出来这么多的熟练打铁匠!

至于楚军为什么不用更好的精钢打造……还是因为量产问题,如果垃圾一点的钢材还能勉强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力,直接堆机械数量来个暴力量产。

但是精钢,这东西没办法量产……具体可以参考大楚帝国工业体系里使用的各种刀具,这些刀具所用的材料,虽然用后世的眼光去看也就那样……但已经是这个时代里最顶级的钢材了。

这些性能最优秀的钢材怎么生产的?

那都是顶级的熟练工匠,手工一点一点的敲打出来的,工匠们以丰富的经验来把控质量。

而顶级工匠的经验、手感甚至直觉这些东西,你没办法用简单的机械代替,至少以大楚帝国目前的加工水平无法代替。

哪怕是二十一世纪,很多精密机械的零部件,那都是手工打造的……比如国人很关心的造芯片的光刻机,这玩意里头有镜片。

而这种超高精度的镜片是蔡司公司里那些玩镜片几十年的老工程师,利用先进仪器一点一点的加工出来……产量极低。

同样的仪器设备给其他普通工程师,他也照样加工不出来这种顶级的镜片。

虽然时代不一样,东西也不一样,甚至标准也不同,但是本质还是想通的。

而对于大楚帝国而言,这些没办法大规模量产的东西,注定就只能用于一些特殊行业,而没办法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行业里头。

国防产品,那可都是大批量生产的,你弄个没办法量产的东西出来,对于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楚军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而同那些勉强能够达到低碳钢水准搞出来的板甲,如果要想做到防火枪的话,那么就要很厚,至少也要六七毫米,甚至更高一些。

但是以这样的厚度做成全身盔甲,重量就太大了,士兵也好,战马也好都承受不了。

所以摆在楚军勉强的问题就是,要么减小防护面积,要么减小盔甲厚度。

而这两条路线,楚军其实都有推进……

陆军那边的精锐掷弹兵们以及骠骑兵们,其实他们也开始小批量的装备新式的盔甲,也就是板甲了。

当然了,不是那些电视电影里骑士老爷们穿的那种从头包到脚的铁罐头,就是个普通的板甲。

其中掷弹兵们配属有一种全身板甲,厚度比较薄,防护面积极大,整体来说比以往的熟铁全身盔甲,防护性能要好不少,不过照样挡不住中近距离的子弹。

骠骑兵们,则是有少数部队配属了轻型的半身板甲,厚度和掷弹兵的相当,但是因为防护面积更小的缘故,所以重量也更轻。

而第四胸甲骑兵团的胸甲,因为放弃了更多防护面积,专注于前方躯干位置的防护,因此厚度更厚,其中正中间最厚的地方,达到了七毫米。

可以有效的抵抗中远距离的子弹。

如果是近距离的子弹,多次实弹测试表明,大部分时候会被击穿,哪怕没被击穿,但是子弹的巨大冲击力也会造成板甲内凹,进而对人体造成创伤。

这种胸甲,目的非常的简单而纯粹,就是为了能够挡住中远距离的子弹。

至于说对冷兵器的防护,其实还没骠骑兵的那种轻型半身甲好,人家骠骑兵的轻型半身甲虽然薄的纸一样,但是普通距离内挡住弓箭还是没问题的,对冷兵器砍噼刺之类的也能防住,同时防护面积更大,除了躯干外,还能保护骑兵的双手,大腿这些部位。

不像是胸甲一样,只在躯干部位有着孤零零的一块板甲,而且只有前面的才厚实,背后的胸甲很单薄。

双手和大腿这些位置也没保护。

然而,第四胸甲骑兵团之所以依旧装备胸甲,那就是近卫军高层认为,未来……不对,现在已经是枪炮的天下了。

除了一些土着**丝,谁还傻乎乎用弓箭和刀剑长矛啊!

就算是对面的东掳,人家也是大规模使用火绳枪和火炮的。

如此情况下,对子弹的防护要更加重要。

至于说对冷兵器的防护,对面都用刀剑长矛加弓箭了,你还傻乎乎骑马冲上去和他们玩肉搏?

你就不会远远的用骑兵炮和骑兵燧发枪干他娘的啊?

人家大几十年前的明军都知道怎么用火器对付冷兵器部队呢……戚继光就是拉着轻型火炮以及三眼铳之类的火器吊打蒙古的骑兵。

没道理楚军的骑兵部队跟智障了一样,非要放弃火器优势,然后冲上和只有冷兵器的敌人傻乎乎玩肉搏啊!

尤其是楚军骑兵部队的火力很变态的情况!

山海关前线的三个骑兵师里,每一个骑兵师都配属一个骑炮团,配属二十四门两斤半、五斤骑兵炮,这火力能直接吊打戚继光时代的边军,嗯,顺带也能吊打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包括步兵火力什么的。

人家东掳人在辽西一线,十几万大军一共也才两百来门长管火炮,但是楚军三个骑兵师,万把人就能拉出来大几十门火炮。

这还没比质量呢!

第四胸甲骑兵团,人家别看是团的编制,但是作为一支独立骑兵团,人家也是有附属的骑炮兵以及骑辎重兵的。

拥有四门的两斤半骑兵炮,平均下来,大概一百多名骑兵就能够得到一门骑兵炮的火力支援。

这个火力支援密度看似很低,但实际上已经很高了。

普通骑兵部队可得不到这么高的火力配属,步兵就更不用说了。

但第四胸甲骑兵团,作为楚军第一支重型骑兵部队,哪怕只是支简配的重型骑兵,那也是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战马是罗志学特批的,胸甲是工业部那边组织了好几个国防工厂专门打造的,骑兵是从近卫军里选拨而来,并且经过了将近两年的集中苦训。

就连战马吃的饲料,那都是最好的。

对于这种部队,额外多配几门两斤半野战炮不算什么,人家甚至还要快速工兵,军乐队之类的附属兵力呢!

如此也就导致了,第四胸甲骑兵团,看似战斗骑兵只有标准编制的六百多人,但实际上全团兵力达到了一千多人。

马匹也是达到了两千多匹。

每一个战斗骑兵,除了主战马外,还会配给一匹蒙古马充当役用马。

同时还配给了一支数百人规模的辎重营。

此外,每个骑兵哨里还有一部分的辅助作战的普通骠骑兵,这些骠骑兵主要用于提供侦查,外围警戒,战斗的时候则是提供侧翼机动支援。

这是为了避免自家胸甲骑兵因为负重比较大,机动能力相对轻骑兵略差,导致被对方的一些无甲轻骑兵拖着轻型火炮放风筝。

嗯,楚军的骠骑兵就经常这么干……脱了盔甲,扔了马刀,然后就带着把火枪骑马上前,后头还拖着两斤半骑兵炮。

到地方了,直接掩护后头的骑兵炮开火!

敌人如果比较多要冲过来,直接骑马走人,如果对面人少冲过来,直接下马列队,几个排射打过去。

如果敌人要跑路,就骑马追上去……

这种战术其实因为缺乏激烈的交战,所以造成的敌人伤亡其实不会很大,但是特别恶心人……

这恶心多了别人,自然也就得防着别人也这么对付自己!

所以,第四胸甲骑兵团里,还特地配属了一个大编制的骠骑兵哨。

给骑兵团额外配属附属兵力,这种情况,在楚军里编制其实不算很罕见,楚军的骑兵部队,是以团为基本战术单位的,所以每个骑兵团里多少都会根据情况配属一些辅助部队。

只不过第四胸甲骑兵团的辅助兵力比较夸张而已……也就比友军骑兵多了一倍这样子!

第四胸甲骑兵团抵达了山海关前线后,先是休整了好几天,让骑兵以及战马恢复良好的体能,然后才和几支友军部队进行了适应性的配合演练。

演练的重点是第四胸甲骑兵团拦截敌军的骑兵,掩护己方步兵和炮兵推进并打击对手!

扮演假想敌的是楚军里传统骑射骑兵,他们基本也都是以前的明军边军骑兵,以前怎么样不好说,但是自从被楚军整编好,一个个都能敞开了吃饱,军饷也是给足了,身上的装备也都换了一遍。

以前的那种破烂盔甲,刀剑长矛和弓箭乃至三眼铳之类的东西,都是被直接扔进了垃圾堆,然后配上了大楚帝国工业部下属兵工厂所是生产的优良盔甲、刀剑长矛、弓箭以及燧发枪等武器。

装备焕然一线,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这些明边军出身的传统骑兵士气还是相当不错的,平日里训练也非常刻苦。

这一次的演习也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原属明军蓟镇边军的大批骑兵,整编后被编入了大楚帝国陆军第二骑兵师下属第四骑兵旅。

该骑兵旅的一千多骑兵们,在几个老资历的传统骑兵军官的带领下,从进场到到机动,几乎是把骑射骑兵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一开始呼啸而来,并用骑弓直接在马背上射箭,对前哨步兵等模拟敌人进行打击,再到撤退整队,然后再来一遍。

然而……当第四胸甲骑兵团上场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第四胸甲骑兵团的主动出击,假想敌采取了撤退暂避的方式,但是第四胸甲骑兵团看似是重骑兵,但是人家机动能力可不差,所以竟然还直接给追了上去。

最后迫使第四骑兵旅的一个骑兵团掉头冲击拦截。

于是乎,双方发生了一次中等规模的对冲作战。

当然了,这只是演习,双方骑兵也只是在场上对着空气中的目标进行冲杀……不可能真的直接对冲的!

演习结果是第四胸甲骑兵团大胜!

但是这个结果却是让第四骑兵旅的旅长齐良厚准将非常不满,甚至当着友军同僚滴咕:“这一次演习,我们的敌人不是第四胸甲骑兵团,而是裁判部!”

他这么说的时候,几个交好的同僚还对他投向了同情的眼神!

第四骑兵旅派出进行冲击作战的一个骑兵团六百多骑兵,和第四胸甲骑兵团里两个前锋骑兵哨,一共也就四百左右的骑兵进行对冲作战的时候,战损率竟然达到了五比一!

用第四骑兵旅旅长齐良厚准将的话来说就是:鬼知道他们怎么裁定的!

那他妈可是肉搏作战,他们的胸甲又不是什么全身重甲,防护面积还没我们的半身轻甲大呢,凭什么战损比我们少这么多?难不成就他们的骑枪是骑枪,老子的马刀就不是刀啊?

还有,谁他妈规定我要和他们对冲啊…老子是轻骑兵,还是骑射为主的轻骑兵,我傻逼了我才和他们对冲……还让他们追上,这怎么可能……我眼睛又不瞎,老远就看见他们出现了,我完全可以拉出骑兵炮轰他娘的,实在不行我还可以走人嘛,他们能够追的上才见鬼了。

这不让用骑兵炮,又不让走,非要逼着我们去肉搏,肉搏也就算了,非要来个五比一的战损!

这还要不要脸啊!

可惜,埋怨也没办法改变什么,毕竟这只是一场演习,而演习过程是上头直接敲定下来的,打不打,怎么打他自己其实说了不算,而是上头制定的。

齐良厚准将甚至怀疑,结果估计也是一开始就敲定下来了……

他觉得这一场演习,不过是军方高层为了彰显胸甲骑兵多牛逼,为了推广胸甲骑兵搞出来的一场戏。

他估计着,演习结束之后,恐怕报告就会往金陵城发去,然后奏请什么扩大胸甲骑兵的规模了。

这让齐良厚特别不爽……如果不是上头直接给他下了命令,他才不会陪着一群少爷骑兵玩过家家的游戏呢。

妈的,没想到楚军的高层也和之前那些明军的大老一样,一个个都是戏精。

带着郁闷,第四骑兵旅走人了,齐良厚准将走之前,还是黑着脸的。

他可是在蓟镇混了一辈子的老骑兵了,早年还是明军的时候就就和蒙古人和东掳人打,弓马娴熟的很,对骑兵指挥也很有一套,立功也不少。

可惜的是,打了一辈子仗,先后亲手斩杀上百敌人,更是多次带着麾下骑兵小队战胜敌军的他,因为是普通军户出身,脾气也不咋地容易得罪人,而且上头也没人护着他,所以到崇祯上吊那会,依旧只是个百户!

楚军来的时候,他随大流和其他人一样,带着麾下骑兵来个主动归顺,因为是骑兵军官的缘故,加上审核的时候没被污蔑,政治学习的时候态度也非常端正,因此结束学习后他被授了个上尉军衔继续进入骑兵部队服役。

不过在楚军里服役,对他来说区别其实不大,除了吃的好了点,用的装备好了点外,也没啥太大的变化。

他依旧驻防在边关杀东掳!

只是杀着杀着,他就发现自己似乎转运了,投奔楚军不过一个月,就因为率队斩杀多股东掳侦骑而被晋升为少校。

然后又在出关袭击东掳人的作战里,立下战功就被送往金陵城陆军军官学院,进入了高级进修班学习,进修班毕业后原地晋升为中校。

再一次回到蓟辽前线后,他担任东北战役司令部骑兵参谋长下属的作战参谋,没多久调任骑兵团团长,晋升为上校。

去年冬,成立第二骑兵师的时候,他被晋升为第四骑兵旅旅长,授陆军准将衔。

他……也是当年大量蓟辽投诚明军将士当中,晋升最快的那个人!

但是说实话,他也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晋升的那么快,他也没干什么,时不时还顶几句上司的嘴,埋怨几句……当然,上头吩咐下来的活还是会干,再有就是作战的时候比友军稍微多杀了几个东掳人。

以前的他也这样,但是混了二十几年也只是个百户。

现在…他还是他,从未变过,但是在楚军这边混着,就莫名其妙就升到准将了。

这种情况,哪怕文化水平实际上并不咋地的齐良厚也知道,这不仅仅是自己运气变好了,而是楚军和明军不一样。

只是他文化水平低,一时半会的也说不出来具体有什么不一样,反正更好就是了。

但是有一点他很不满,那就是高层将领都他妈一样是王八蛋!

竟然在演习里玩过家家,他倒是要看看,那些少爷胸甲兵真正上了战场,看看那些东掳骑兵们是不是会傻乎乎的冲上来,真打起来是不是真的有五比一的战损比。

他很期待到时候那些高层将领们看待狡猾的东掳骑兵来去如风,根本不会和他们预料的那样主动傻乎乎打过来的时候的表情!

这是战争,不是过家家!

没有敌人会按照你所设想好的套路来进行战争!

而到时候,就是他们这些传统骑兵出来力缆狂澜的时候了!

战争会告诉那些异想天开的家伙,弓箭加骑兵炮才是王道,什么龙骑兵,什么胸甲骑兵那都是异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