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二十六章 辽西战起,皇太极晕厥(七千二合一)

大楚帝国秘密使团的到来,引起了土默特部高层的极大反应。

土默特部,之前这个部落也是蒙古里赫赫有名的部落,一度是明王朝的最大外部威胁,在俺答汗的率领下多次威胁明王朝边地,在正德以及嘉靖时期让明王朝头痛不已,不过后来该部落逐渐没落了。

多年前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尝试统一漠南蒙古,期间击败了土默特并进行了收编。

不过其中一部分土默特部落的人并没有选择服从,而是选择了东逃,最终投靠了东掳人以自保,这些人又称之为东土默特。

剩下的土默特部落则是被林丹汗收编,继续在丰州滩放牧,这些人被称之为西土默特。

然而随着东掳人迅速崛起后,老大察哈尔部都撑不住了,被收编的西土默特部自然也是节节败退,一度还跟着林丹汗逃亡到青海。

不过林丹汗没多久就在青海病死,察哈尔部以及其附庸的众多部落顿时群龙无首,内部意见不统一。

林丹汗遗霜之一,出自叶赫那拉部的苏泰以及其子额哲,同林丹汗遗霜之一,出自博尔济吉特部的娜木钟以及其遗腹子阿布鼐发生了剧烈的矛盾,最后两伙人分道扬镳。

如此一来,察哈尔部残部的实力进一步下降,最终被东掳人各个击破。

这两支残部被东掳人击败,并且众多首脑人物都被俘虏了后,为了活命只能相继投降归顺东掳。

由此,东掳人彻底征服了漠南蒙古,并且开启了绕道蒙古入关劫掠北直隶的多次入关行动。

让明王朝的北方防务压力,顿时上涨了好几个层次。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明王朝和东掳的战争彻底改变了形势,明王朝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对峙,演变为战略防守,北直隶多次遭到东掳绕道蒙古劫掠。

而在东掳人征服漠南蒙古的过程里,可算不上和平,而是发动了多次的战争。

多年的战争导致的双方死伤是非常惨重的,不仅仅是察哈尔这个主部落,就连西土默特这个附庸也是损失惨重。

尽管目前被迫归顺了东掳人,也有不少土默特的高层选择了全面倒向东掳人,但是昔日的仇恨并没有熄灭,依旧有不少人都还想着复仇呢。

只不过以前他们自己实力不行,有想法没能力罢了。

而现在,大楚人找了上门!

并且一上来就是大手笔的喊出来了价码:上万件刀剑弓箭等兵器,,还有一千多副盔甲,足够上万兵马吃上一个月的粮食供给。

这还不算,还有两千支元年式火绳枪,二十门轻型野战炮!

大楚帝国的密使,用着平澹无比的语气道:“我大楚帝国地大物博,区区些许兵器粮草算不了什么,只要你们尽心为帝国做事,荣华富贵也好,兵器粮草也罢,应有尽有!”

“昔日海上霸主郑氏,拥兵二十万,船三千余,部众遍布万里海疆,然依旧被吾皇所折服,主动率部投诚,得封镇海伯,实授海军少将。如今已是我帝国海军中将,统帅大舰队为帝国开疆扩土,镇守万里海疆。”

“西域叶尔羌,前年归顺我帝国,天子册其汗为吐鲁番王,赠其枪炮武器颇多,最终叶尔羌凭借帝国所赠枪炮粮草,挡住了准格尔部的东进,确保宗庙不失。”

“本使出金陵之前,陛下曾颁下口谕:蒙古自古即为我华夏之地,蒙古牧民自古即为我华夏远亲,倘若归顺,应当一视同仁,赐姓,赐服,赐书。”

有土默特的首领问道:“那么放牧之地呢?我们还能保有丰州滩吗?”

密使道:“丰州滩本为帝国领土,而帝国子民可自由的在帝国的任何一个领地里合法的工作、生活,丰州滩也不例外!”

“帝国,将会对你们全面敞开!”

“不用专门赐放牧之地,因为你们想去那里放牧就能去那里放牧。”

不过却是也有人露出不屑:“全面敞开?说的好听,你们这明明是想要把我们一口吞了。”

密使却是呵呵一笑:“现在帝国,是让你们也成为帝国的一部分,华夏的一份子!”

“想一想,你们都是贵部里的头面人物,归顺后待遇低不了,以后你们的子孙将会出生在繁华的江南金陵城,他们一出生后就能够享受文明的光辉,顶级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将会为他们而敞开。”

“你们的儿子稍大一些就能去学院读书明理,学文可入国子监治天下,学武可入军官学院开疆扩土。”

“女儿也能培养成为大家闺秀,知书达礼!”

“你们儿女的人生,将会因为你们的正确选择而变得璀璨绚丽!”

说到这里,密使稍微停顿了下,然后环视一圈:“别怪我说话不好听,因为我强烈反对给你们提供这种待遇!”

“哪怕是在帝国里,多少人想要生活在繁华江南里,享受最顶级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也是不能如愿。”

“但是……”密使此时向南方拱手:“吾皇仁德,愿意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改变你们子孙后代的机会,作为臣子,本使无条件遵旨行事。”

“蛮夷和文明,尽在尔等一念之间!”

“最后,本使提醒你们,漠南十六部,帝国只会选一部纳之!”

“选中的部落,将会成为帝国的一部分,没选中的部落将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你们如果对历史,尤其是对你们祖先的历史有所了解,那么就会明白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崛强大起来后,都会对草原进行打击,数千年来从无例外!”

“帝国是一个秉承周礼的传统王朝,自然也不会例外!”

威胁利诱,而且态度极其高傲!

这个密使的态度让不少土默特的高层看了,都想把他直接拉出去一刀砍了,但是还真没这个胆子。

更没这个必要!

意气用事,在这种军国大事面前是万万使不得的,这归顺大楚帝国与否还好说,拒绝也就拒绝了!

但是你要是把大楚帝国的使者都直接砍了,那是会直接引发战争的。

人家楚军在宣大一线可是囤积了众多兵力,骑兵也不在少数,真要杀出来,不用多久就能够杀到丰州滩……到时候他们可挡不住。

土默特部,已经不是俺答汗时期的土默特部了……

现在的他们只是一个实力普通的部落。

但是,他们还有仇恨,甚至还有野心!

这种野心在恶魔的浇灌下会迅速膨胀……

当天夜里,土默特高层进行内部商议的时候,爆发了内乱,他们在帐篷里直接爆发了厮杀。

呐喊声传遍了夜空,鲜血侵染了帐篷和土地。

半夜时分,前土默特部落首领,第五代顺义王俄木布之子博泽浑身鲜血,手持一柄已经卷刃的弯刀走出了帐篷,在他的身后,是五个倒在血泊当中的土默特高层!

紧接着,博泽紧急求见了大楚帝国的密使,表示愿意率领部众归顺大楚帝国,成为大楚帝国的一份子!

密使当即代表大楚帝国,接纳他的归顺,并按照出使前搞定敲定的招降方桉,册封其为归化伯,陆军少将,西土默特部内的青壮战士,被编入第六骑兵师。

这些都是上头早已经敲定下来的既定方桉,只要对方答应归顺那么就能直接拿出来。

当然了,后续的爵位册封仪式还是需要到金陵城补上的,同时陆军方面也会再派人给博泽正式授衔。

等博泽剃掉自己的头发,顶着个大光头,穿上大楚帝国陆军的将官常服的时候,他也是松了口气!

实际上,他是早就已经和大楚帝国的陆军参谋部军情司接触上了,现在只不过是趁着密使过来正式发动而已。

博泽,他是前土默特部落首领,第五代顺义王俄木布之子,而俄木布在跟随林丹汗对抗东掳人的时候战败,被迫归顺东掳,但是心一直都是不服的。

而东掳对他也是不放心,虽然一开始授予了爵位,但是很快又找借口撤销了其爵位,剥夺了他对西土默特部落的控制权,并扶持其他人掌控西土默特的权力。

土默特部落里的顺义王政权,正式宣告灭亡!

如果是没有什么外部变化的话,顺义王政权一脉就会彻底完蛋,以后会被东掳人慢慢实际控制。

但是随着大楚帝国的崛起,这一切就发生了变化。

当大楚帝国控制了宣大一线后,就能和西土默特直接接触了,毕竟从宣大一线北上不远,就是土默特从俺答汗时代就控制居住的丰州滩一带。

之前大楚帝国从漠南蒙古草原,通过走私交易所获得的战马,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土默特部所提供的。

在这个过程里,土默特部落已经和大楚帝国建立起来了隐秘的联系,主导这些事务的就是俄木布父子。

但是俄木布父子的行为,很快就被东掳人所察觉,去年冬天,东掳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漠南蒙古,主要是靠近宣大一带的西土默特的控制,避免大楚帝国对西土默特的渗透。

他们派人过来直接带走了俄木布以及长子,说是让他去沉阳享福,实际上就是带走软禁,只留下一个二十来岁的次子博泽。

博泽可不希望步其父兄的后尘,最近几个月来都是在积极联络大楚帝国!

他哪怕是为了自保,也必须做些什么了!

同时他也是在联系土默特部落的其他高层,试图拉拢其他人支持直接,只不过不太顺利而已。

土默特高层里,更多的人还是乐于看见俄木布父子的倒霉!

俄木布父子不倒霉,他们怎么上台掌控权力?

于是乎,博泽趁着密使抵达的时机里,选择了铤而走险!

直接在高层会议i暴起发难,一举击杀了其他几个反对他,也反对归顺大楚帝国的其他高层。

紧接着俄木布之子的大义名分,掌控了这个有着悠长历史的蒙古部落,同时还获得了大楚帝国的认可。

西土默特,从这一天开始,彻底脱离东掳人,进而归顺大楚帝国。

而且这种归顺,就和大楚帝国密使所说的那样,并不是类似藩属国的那种归顺,而是从头到尾,直接融入大楚帝国,成为大楚帝国的一份子。

博泽本人都获封大楚帝国的伯爵爵位,授予陆军少将衔,第六骑兵师师长。

土默特部的其他人,也会成为大楚帝国的子民。

他们以后就能够和其他的大楚帝国子民一样,在这个国度自由的生活!

博泽归顺的数天后,宣大那边的第二集团军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当即下调令,招第六骑兵师纳第二骑兵军统辖,同时派遣军政部官员前往,为第六骑兵师的将士登记造册。

后续第六骑兵师的土默特将士,将会享受和大楚帝国陆军其他将士一样的待遇。

当博泽看到大批从宣大运输过来的粮食,布匹、茶叶等各类生活物资,以及最为重要的刀剑长矛甚至枪炮等武器的时候,他也是松了口气。

几天前,在击杀了其他高层后,为了说服其他的中下层首领们,博泽可是拍着胸口承诺,一定能够从南边弄来大批的粮草武器,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

而现在,他没有失言!

同时也不用再担心部落发生分裂。

多年前林丹汗征服了土默特部后,导致土默特部分裂成为了两部分,大量土默特人东迁投奔东掳,导致了丰州滩这边的土默特部落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现在,博泽其实也很担心部落会发生分裂!

万幸的是随着大楚帝国的大批物资援助,博泽迅速稳住了部落中人的心。

有吃有喝,而且当兵打仗管饱不说,而且还能领取军饷,这对于长期过着贫困,生活物资极度缺乏的牧民,尤其是底层牧民而言,这是非常难得的。

第六骑兵师的招募工作及其顺利,甚至都不用博泽去号召,就有无数的土默特部落的青壮报名参军。

甚至可以说每一个符合条件的青壮都来报名了!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附近的几个附庸他们的小部落里的青壮也是蜂拥而至。

当兵打仗管饱,而且还能领钱,这可是很少见的事。

以往的时候,都是上头的大人们一直诏令,他们就得自备粮食战马和武器去给领主们征战。

现在,虽然也要自带战马,但是武器什么的不管带,粮食也不用带,而且还能管饱,甚至领取军饷。

草原上就没过这么好的事!

紧急赶来的军政部官员,把报名的人选了又选,最后还是发现人太多……

于是乎,军政部一边紧急上报金陵请求增加编制,一边以新兵营的名义容纳了五千骑兵,虽然这些新兵营没编制,但是实际上还是直接按照一个骑兵师的编制来进行编组,并暂时归属第二骑兵军统辖的。

如此,光是从土默特以及其附属部落里,大楚帝国就征召了足足两个骑兵师,人员近万!

而更关键的是,这两个骑兵师里的骑兵们,都是自备马匹,而绝大部分甚至都是直接带着三匹以上,甚至四五匹马来服役的。

蒙古骑兵,不带个三匹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蒙古骑兵!

第六骑兵师以及归化新兵营的这些骑兵们,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训练,主要是熟悉元年式火绳枪以及和骑兵炮的配合作战。

至于具体战术什么的,自然还是传统的骑射骑兵的那一套。

对于这些东西大家都很熟悉,倒是不用再搞什么专门的战术训练了,毕竟骑射这一套,其实大家玩的都是差不多同一套东西,蒙古骑兵如此,以前的明边军骑兵也是如此,就连现在的东掳骑兵也是差不多。

楚军这边虽然在尝试发展胸甲骑兵和骠骑兵,但是从数量上来说,火枪骑兵以及传统骑射才是主力。

通常来说,楚军里的骑兵部队,师属骑兵一般都是半吊子骑马步兵发展来的龙骑兵。

而传统的骑射了得的职业骑兵,则是被编入到各骑兵旅,后续接受了大批明军边军骑兵后,这一模式也被沿用了下来,所以楚军里目前的各骑兵旅、骑兵师,都是典型的东方传统骑射骑兵。

蓟辽一线的第三集团军所属的第一、第二、第三骑兵师,宣大一线的第二集团军所属的第四骑兵师、第五骑兵师,都是这种骑兵。

因此大楚帝国陆军,对骑射也是很了解,甚至这是楚军骑兵里目前的主要作战方式。

至于胸甲骑兵,这玩意暂时只有一个近卫军第四胸甲骑兵团而已,而且还是近卫军的骑兵,和陆军没啥关系。

骠骑兵,目前也只编成了四个骑兵团的,总数不过两千多骑而已。

因为对骑射骑兵的熟悉,因此第六骑兵师以及归化新兵营的骑兵们,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第二集团军的骑兵作战体系里。

数天后,第二集团军所属的第四骑兵师,随同另行抽调的部分炮兵部队以及辎重部队抵达归化,炮兵部队和辎重部队,则是被编入了第六骑兵师以及归化新兵营,充当骑炮兵和辎重兵。

帝国传统骑兵的核心将领,赵红树陆军中将奉命担任第二集团军下属第二骑兵军的军长,统辖第四骑兵师、第六骑兵师、归化新兵营一共万余骑。

基本整编完毕后,赵红树中将当即按照集团军高层的命令,率领第二骑兵军向东北方向挺进,准备对漠南蒙古的其他部落发动征服战争。

这一场以骑兵为核心的军事行动,是第二集团军临时策划的,而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征服统一蒙古之类的,而是为了动摇东掳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力度,打断东掳人从漠南蒙古获得大批骑兵援助的可能性。

最好是能够牵制一部分东掳人的兵力西进漠南蒙古,这样,辽西方向的压力就更小了。

最终,还是为了配合辽西方向的第三集团军!

辽西战场,那才是决定大楚帝国和东掳清国胜负的主战场,在这之前的辽东半岛战场也好,现在新开辟的漠南蒙古战场也好,都是次要战场而已。

赵红树率领第二骑兵军迅速展开行动的时候,漠南蒙古发生动乱,土默特部背叛东掳,归顺了大楚帝国,并协同大楚帝国出兵其他部落的消息,也是飞速传向了锦州!

刚率领大批兵力增援锦州,准备应对辽西走廊危局的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后,久久都没有说话,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愤怒?愤怒没有任何用处,他有的只是无奈而已。

局势败坏如此,他越发感到有心无力了。

辽西走廊那边,对面的楚贼以肉眼可见的动向大规模调动兵力,其中东进的战略意图甚至都不屑于隐瞒!

嗯,十几万人,大批粮草弹药物资的调动其实也没办法隐瞒,都不用什么专门的密探,东掳人随便派几个探子过来在那些大马路上蹲守几天,都能看出来楚军的调动异常频繁。

而这种异常调动的背后,往往都意味着战争!

得到辽西的楚军异常调动的消息后,皇太极从沉阳赶往锦州,并且带来了他手中为数不多的战略预备队,五万兵力,有些是他一直手抓着的近卫部队,还有着则是新征召的生女真,还有部分干脆是强行征召来的朝鲜人。

没错,兵力紧张的皇太极,都已经顾不上什么兵源质量,连朝鲜人都抓来当兵了……

现在的东掳人,要用兵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辽东半岛那边,好几万楚军驻防在这里,迫使东掳人时刻都要在辽东半岛保持至少五六万人以上的兵力,否则后头的盖州分分钟要完蛋,沉阳也要不保。

然后盖州,鸭绿江入口等沿海地带,也需要保持的一定的兵力,以防备楚军的沿海登陆,这些地方虽然每个地方的兵力不多,但是架不住需要布防的海岸线太长啊,这林林总总加起来,所需要的兵力可不是小数目。

这几个方向加起来,东掳人东拼西凑的二十几万兵力都不够用……只能是继续挖掘内兵力,同时向藩属国征召兵源。

而蒙古那边,靠近东掳人,并被东掳直接控制的几个部落,已经是榨不出兵源了。

要不然,皇太极也不会把选择从高丽半岛征兵啊,都是被逼的。

这兵力本来就够紧张的了,如今土默特部又叛乱,并勾结楚蛮子掀起了漠南蒙古的战争,几个临近的部落都是遭到了他们的进攻,其中好几个部落更是在楚军兵锋之下,摇身一变就归降大楚帝国了。

整个漠南蒙古的局势,掀起了剧烈的变化!

对东掳极度不友好的变化!

这个时候,不管是救援还是镇压,皇太极都必须迅速做出决断,不然的话,楚军还没从辽西走廊打过来,这漠南蒙古就得丢掉了。

而丢掉漠南蒙古,带来的损失可不仅仅是土地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东掳会损失至关重要的战马来源以及蒙八旗的骑兵。

这,是东掳所无法承受的!

于是乎,得知消息后,尽管情况非常不好,但是皇太极还是东拼西凑了五万多兵力杀向漠南蒙古。

只是这一次的兵力调动,不单单把他带来的一些精锐援兵给送走了,还被迫抽调了辽河套以及锦州一带的精锐兵力。

辽西防线的实力,不增反降,尤其是作为战略大后方,囤积战略预备队的锦州一线,竟然是连区区万余精锐都凑不出来了。

至于那两万三的朝鲜人……拜托……他们之所以还没有逃跑,那都是因为东掳人的刀又快又利。

皇太极把他们招过来,纯粹是让他们当苦力搬运各种物资的……因为皇太极之前已经把充当后勤的大量民夫青壮都已经大多征召为兵了,搞的后勤人员都不太充足,所以这才从高丽半岛征召青壮。

辽西防线兵力不足,锦州空虚缺乏战略预备队!

如此局势下,皇太极只能是祈祷着对面的楚军动作没那么快,最好是等到直接把漠南蒙古叛乱平定后再来打辽西走廊。

然而……作为一手推动了目前局势的大楚帝国,怎么可能放过这种机会!

为了调动敌军兵力,楚军从去年忙到现在,现在好不容易打开了局面,而且己方的兵力也早已经准备妥当,同时冬天,连带着寒春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初夏时节!

一切出兵的条件都已经符合了!

承顺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大楚帝国陆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左英哲签下了作战命令,下令集团军各部按照预定作战计划,正式出兵辽西!

当天,第三集团军所属的三个骑兵师所编成的第一骑兵军,就已经一马当先直接离开了山海关,充当全军先锋杀向了广宁一线。

随后,第九军连带第三集团军的部分直属部队离开山海关,直扑广宁中前所城。

那里是楚军的第一个战略目标!

于此同时,近卫军的一个半师,再加上第四胸甲骑兵团,一共两万五千余人在钱泰中景的指挥下,从山海关以北大约五公里的地方东进!

近卫军以北的第八军也是一同东进!

第八军再往北,则是几个独立的骑兵旅,乙等师等兵力自己第六军,这些第六军为核心的楚军兵力,也是开始对前线的东掳人驻防的众多小堡垒发起了勐攻。

无错

大楚帝国陆军第三集团军和近卫军,超过十六万兵力,大几百门各种火炮,在数十公里宽的战线上,朝着对面的东掳人发起了勐攻!

一时间,东掳人的辽西防线,全线告急!

坐镇锦州,统筹指挥各条战线,统筹全局的皇太极,听闻辽西前线遭到楚军全线勐攻的时候,正在披阅奏章的他整个人都愣住了,手中的毛笔滑落而不自知!

好一会后,才见他用看似镇定,但是却依旧带着一丝慌张的语气道:“召集诸王、贝勒、议政大臣议政。”

等人走了去传令后,皇太极连续深呼吸几次后,还用手抚着胸口位置,尝试让自己重新平静下来!

身为一个皇帝,诸王群臣眼中的主心骨,他不能乱,必须稳住!

就和当年他父亲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一样,他不能乱,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才能够做出最佳的判断和选择!

但是他却是发现,这一次他好几次深呼吸都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右手掌覆盖下的心脏砰砰地跳动着,又快又急!

紧接着,皇太极眼前一黑顿时栽倒在地!

门外的侍卫听到声响,连忙跑进来,看到倒地的皇太极后连忙大呼:“来人啊,快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