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二十八章 出人头地:当兵

第五百二十八章 出人头地:当兵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他们经过简单救治后,这些上并后续会被送往后方的山海关里继续救治。

等养好伤后,部分人因为伤残的缘故也不适合继续作战,除非士兵主动要求继续服役,如此可能会安排到后方一些非战斗岗位。

不然的话,一般都会直接安排退役转业,大多是安排到地方衙门里做事,比如当巡警或者其他职务,总之公家饭碗是少不了的,退役金也是少不了的,军功田也是少不了的。

大楚帝国对于将士,一向来都是待遇丰厚。

服役的时候是这样,退役的安排同样也这样!

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大把的青壮少年排着队也要来报名参军,哪怕最近楚军的参军条件越来越高也无法阻挡青少年们的热情……

可不是因为罗志学多么伟大,也不是青壮少年们爱国之心多么的强烈,纯粹就是在大楚帝国当兵待遇好……

对于很多贫寒之家的子弟来说,从军当兵,这可能是他改变人生轨迹,出人头地的最好也是唯一的机会!

去当几年兵,管饱的同时还能上扫盲班读书认字,退役后就能安排到各地方的官方机构或工业部所属企业里。

怎么说呢,在大楚帝国当兵的前途,比后世上211还要靠谱!

你上个211,可没办法给你一个铁饭碗,但是在大楚帝国当兵可以!

可惜,大楚帝国现在军队规模已经很庞大了,不可能继续大规模扩军,每年招兵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平摊到全国各地里,每个地方里招兵的数量其实很有限,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

对于普通士兵如此,而对于阵亡的将士们,那也是抚恤丰厚!

目前帝国的抚恤制度,会一次性发放三年薪饷,后续每月发放抚恤金若干。

安排阵亡将士的直系家属一人(优先成年长子)进入官方衙门或官办企业工作或免除农业税十五年(土地限额),上述二选一!

未成年男丁,安排进入官办初等学校免费入读三年。

多个未成年子女的,额外再发放生活补贴若干,直到年满十六岁。

基本上,大楚帝**方,确保阵亡士兵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之所以抚恤金这么高,纯粹也是因为楚军的阵亡人数很少的缘故……在大楚帝国里当兵打仗,你想要战死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楚军一向来优势比较大,打的是火力优势战争,很少用士兵们的性命去搏杀的,因此战斗伤亡一直都比较低。

同时楚军里的战场救治还不错,还拥有完善的战场救治体系,还用烧酒进行提纯后做酒精消毒防感染,因此伤后死伤的情况也比较少。

不像是其他军队一样,受伤后死亡率极大。

所以,在楚军里打仗,受伤都少,想要在战斗的时候阵亡,那是真都不容易!

至于非战斗时间里的死亡……上头可不会给你一个阵亡的名额!

阵亡代表的是军费的额外支出,上头又不傻,哪能顺便给啊!

——

看望了受伤士兵后,朱兴发又召集了麾下的几个将领,先是集中商讨了今天的作战情况。

齐良厚准将,就是沉着脸做了检讨!

今天他手底下的一个骑兵哨,在追击敌人的时候飘了了,竟然差点被敌人明晃晃的包抄……当时就看着他脑袋瓜子都疼!

因为上头肯定又会批他!

果然,这晚上的战后会议里,他又是挨骂了,挨完骂还得进行检讨,说什么后已经充分认识到错误了,回去就立即改正,以后绝对不再犯之类的。

这可把他给憋屈的!

而看着齐良厚这样,朱兴发面带微笑也没说什么!

齐良厚这人,他看重,同时也认为能够降住这员勐将,让他按照自己的作战意图去作战不乱来。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朱兴发是楚军里资格最老的几个骑兵将领之一,同时也是军功最大的骑兵将领。

在资格上,除了王瞎子,骑兵将领里没人能压得住他了。

朱兴发出身榆林边军,当年跟着李同林叛乱当流贼的那一百多榆林边军里,就有他。

后来跟着孙麻子跑到伏牛山。

等到罗志学上位后,当时的骑兵哨里,王瞎子是哨长,他朱兴发就是骑兵哨里的队长,后来升任骑兵哨副哨长,位居王瞎子之下。

后来骑兵总监设立,他当过副总监,有一段时间王瞎子跑下去部队当骑兵旅旅长,他也当过几个月的骑兵总监。

这资历是足的很!

而军功……江北战役,北伐战役里,可不是王瞎子在统帅骑兵,而是他朱兴发在统帅骑兵!

天津战役里,他带着东拼西凑的大几千楚军骑兵,硬生生的干翻了祖大寿的骑兵,迫使祖大寿兜了一个大圈才逃回山海关。

所以和王瞎子是靠着水涨船高升上来的,赵红树纯粹是靠着罗志学的私人信任,忠心升起来不一样。

他朱兴发是靠着实打实的战功升上来的!

如今楚军里三个主要骑兵将领,也就是王瞎子、赵红树、朱兴发,三个人各有不同。

王瞎子,这个人哪怕是在伏牛山时期就已经是最重要的几个将领了,早年甚至是有资格在孙麻子病死后和罗志学竞争大将军之位的人,只不过有自知之明而主动退出了竞争,不但主动退出,还拥护罗志学上位。

从那个时候开始,王瞎子就一直作为楚军里的骑兵首脑,早期是当骑兵哨哨长,设立骑兵总监后,先后三次担任骑兵总监,前期还一度兼任楚军里仅有的第一骑兵旅旅长的职务,直到北伐战争时期后,骑兵规模逐步扩张,王瞎子才逐步没有继续兼任骑兵旅旅长的职务。

而如今,王瞎子已经是陆军上将,挂了个军务院军务大臣的名头,同时他还是帝国里屈指可数的公爵。

只不过现在的王瞎子,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已经是象征性居多了,因为军务院军务大臣,每一个没有实际职务的上将都有这么一个名头!

这只是个名头,罗志学不给他们安排实际差遣的话,实际上什么权利都没有。

真正有实权的是各部部长,副部长,总监,副总监,而真正的军方大老,那是值班大臣和协办大臣。

而王瞎子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早期的开国功臣里很常见,军务院里挂着几十个军务大臣,军务协办大臣,军务会办大臣呢……全都是早期混起来的开国将军。

这些早期的开国功臣功劳都挺大……

但是随着帝国的发展,局势的变化,他们的能力和眼界已经跟不上帝国的发展了。

因此罗志学对安排也是比较谨慎:原则上给足荣华富贵,也给虚名体面,但是实际权力就不给了。

王瞎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至于赵红树,他虽然是靠着抱罗志学大腿起家的,被军中不少人都看不起,不过这也只是他的其中一面而已。

还有另外一面就是,赵红树很好学,也耐得住寂寞。

赵红树,乃罗志学亲兵出身,早期其实混的不咋地,但是这人有些野心,也肯学,同时他也没让自己局限在骑兵上。

老早的时候,他和很多早期将领们一样,被打发道了守备部队里带兵,说是去带兵,但是谁都知道去了守备部队,就别指望能够回到野战军,更别指望爬上高位了。

但是赵红树不一样啊,人家虽然去了守备部队,但是不死心,脸皮也厚,没事就给罗志学写信刷存在感,还表现出一副虚心好学的态度,硬生生给自己蹭了好几次进修班的学习机会。

他自己也是请了老师读书认字,顺带学习各种兵书之类。

后来守备部队被撤销,很多当时的守备军将领在那个时候被直接安排退役,但是他又给罗志学写信啊,说是想要继续从军杀敌云云……

于是乎,他被安排到了乙等师里任职,那个时候他的军衔已经是变成了陆军准将了。

这个时候,普通人基本也就不折腾了,熬两年,向上头暗示一下自己要退役了,那么上头也就该给你安排一个陆军少将的军衔,今天晋升明天退役。

留个体面,也能确保更好的转移安排待遇。

但是人家赵红树不一样啊!

他在乙等师里拼命的折腾,硬生生把一个乙等师里的骑兵营给练出来了,参加山西那边的几场战斗表现不错。

这才重新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当然了,谁都知道他是罗志学最早的四个亲兵之一……多少有点旧情在。

陛下不说,不做,但是臣子得做好啊!

于是乎,赵红树不久后调往山西战役司令部麾下的一个骑兵旅旅长,依旧是陆军准将军衔。

山西战役获胜后,山西战役司令部被撤销,众多部队和将领被编入宣大边防司令部,他也就顺势成为了宣大边防司令部骑兵参谋长,同时晋升为陆军少将。

主导了宣大边防司令部所辖的众多骑兵的整编事宜,先后整编了第四骑兵师、第五骑兵师。

年初,熬了好几年的他终于晋升为陆军中将,担任新设立的第二骑兵军军长。

赵红树,走的是一条和很多早期伏牛山时期将领不一样的道路。

他没有躺在早年身为罗志学的亲兵的优越身份而过日子,而是不断的充实,不断的学习,最终一步一步台阶,成为了陆军高级将领。

你可以说他厚脸皮,但是不能说他不努力!

——

和他同时期的其他早期将领。尤其是罗志学早期的那些亲兵们,大多已经泯然众人,虽然基本都混上了一个校官甚至准将、少将的头衔,但是也就那样了。

大多军衔还是今天晋升,明天就被调往地方守备司令部了,没多久就被安排退役转业了。

比如林冬生、许河这几个伏牛山时期的哨长,甚至营长,现在都已经在野战部队、四大部两总监里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

林冬生,前年就已经调任江南省守备司令,任职一年后,以陆军中将军衔转入预备役,现在在金陵城起了富贵轻松的生活,连军装都已经不再穿了。

许河,他也是老早就被调往守备师任职,然后在乙等师里混了两年,但是始终没能混起来,一直都是挂着陆军少将的军衔。

去年秋天,罗志学召见一批开国老臣的时候,许河找到了罗志学诉苦,虽然没直接明说,但是也暗示了希望能够在退役之前,把军衔再往上挪一挪。

开国早期的那一批重要将领里,只要没死的,全都是中将往上,就他许河一个少将,丢不起这个脸。

面对这种老将的请求,罗志学自然不会驳回,当场安慰了几句,数天后,就有圣旨下发,调任许河担任某省守备司令。

而大楚帝国里的一省守备司令,标配陆军中将衔,因此许河得以晋升陆军中将。

但是许河实际上根本没去上任,而是在金陵城称病……因为他很清楚,那位置根本就不是他的,只是暂时借给他一段时间解决军衔问题。

一个月后,许河上书乞骸骨,罗志学拒绝两次后,第三次正式批准。

由此,许河以陆军中将衔退役,同时获封侯爵,不过这个侯爵并不能原爵承袭三代,只能是许河一个人,等他儿子继承爵位后,再以伯爵承袭两代。

这种爵位比较特殊一些,和之前大楚帝国授予出去的原爵承袭三代侯爵,减等承袭制男爵世袭罔替不一样。

是最近两年,罗志学专门为了安置一些功劳大,但是能力跟不上已经逐步退出军界的开国功臣所用。

具体下来就是,功臣本人获封侯爵爵位,第二代则是减等承袭伯爵,第三代继续承袭伯爵,第四代减等承袭子爵、第五代减等承袭男爵,第六代减等承袭至勋爵,勋爵可世袭。

而这个勋爵,也是罗志学搞出来的一种用于安抚功臣的荣誉性头衔,这个头衔连爵位俸禄都没有,也没有任何特权,只有一个荣誉头衔,专门授予非世袭的高级贵族的后代。

帝国里目前的功臣爵位,目前其实就两种:采取减等承袭至男爵世袭,减等承袭至男爵削爵。

至于什么原爵承袭三代,这是属于特殊恩典,只授予少数战功显赫的公爵,侯爵,不属于常例。

而减等承袭的情况下,部分高级贵族,比如所有的伯爵以及部分侯爵,因为没有原爵承袭三代,也没有减等世袭至男爵后世袭的,可能在几代人后就被削爵为民,如果每代人更换的快一些,兴许不用几十年就得从贵族序列里消失!

这显然会极大的降低爵位的含金量,而爵位又是大楚帝国里重要的激励,荣誉象征,所以罗志学还是要尽可能的提升爵位的含金量的。

各种实际特权,尤其是政治特权不能给,封地更不用说了,这个更不可能给,而爵位俸禄的话,为了控制财政支出也不能给太多。

如此情况下,罗志学也只能从荣誉,头衔之类的这些想办法了。

于是乎,就弄出来了这么一个连爵位俸禄都没有,名义上位于男爵之下,但严格上来说不算贵族的勋爵。

专门授予伯爵以上的非世袭贵族。

大体上,你可以认为是拥有这个头衔的人,是其祖上是出过伯爵以上的高级贵族,并且还是其直系血脉,不是什么旁系。

因为旁系,继承不了勋爵的称号。

因为大楚帝国的贵族继承法里对继承很严苛,必须是嫡系继承人,实施严格的嫡长制,如无嫡子削爵。

不承认所谓的庶子的继承权……

因为大楚帝国不承认任何性质的妾,同时严格禁止人口买卖,奴仆化等。

如此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纠正社会风气,同时也是为了确保继承的严肃性,所有继承法都只承认妻子所生的子女的继承权。

私生子女是没有继承权的……嗯,你自己生前赠与财产是另外一回事。

怎么说呢,这年头也没什么基因亲子鉴定,你没办法确保儿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官方也没办法判定这个人是不是血脉继承人……

为了确保法律的严肃,避免犯下更多的错误,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大楚帝国只承认正式婚姻关系里婚生子女的继承权!

这个继承权,严格上来说不来自于血脉,而是来自于婚姻!

因为血脉这东西,你没办法确认,官方也没办法确认,打官司的时候不可能你弄个滴血认亲就给你判遗产啊,所以干脆一刀切,只承认婚生子女的继承权。

当然了,你生前给私生子大批金钱也是可以,不过这又涉及到了婚姻财产支配的问题,被老婆发现了恐怕是要发飙,然后起诉追回婚姻共同财产,不过这就是婚姻法的问题了,和继承法无关。

血脉这东西,私人也好,官方也好都无法确认,但是婚姻关系,却是可以在法律上得到确认的。

举个极端例子:贵族继承法里,直接规定嫡长子继承制,贵族本人是没有权限更改这个继承顺序的。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某个贵族的老婆出轨生了儿子,如果贵族丈夫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这不是自己的儿子,同时贵族的老婆又一口咬定,这就是贵族的儿子。

那么贵族本人也好,官方也好其实都没办法判定这个孩子是不是贵族本人的儿子……嗯,除非当事人亲口承认,比如孩子母亲!

但是孩子母亲不承认这是出轨导致的儿子,同时这个儿子还是嫡长子的话,那么爵位就得落到他头上!

你反对与否都没用!

因为他的继承权,是来源于其母亲和‘父亲’合法婚姻,得到了帝国贵族继承法的确认,不是来源于其父亲的赠与!

继承与否,和贵族本人的态度没啥关系,不会因为你喜欢或不喜欢,怀疑他是不是你自己的儿子就改变的,一切都得按照法律来的。

虽然听上去很扯澹,但是法律这东西嘛,只讲规矩不讲人情!

谁让你老婆出轨还生了别人的儿子……还他是嫡长子啊!能怪谁啊……

当然,相信以大楚帝国这些军功贵族们的手段,应该不会让这种事出现……毕竟都是见惯了生死的。

嗯,应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