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掳人跑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掳人跑了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当楚军杀向广宁前屯卫的时候,该城内的东掳守军非常的恐慌!

之前豪格亲自率领的两万多骑兵惨败,广宁中前所只守了几天就被攻破,可是把他们给吓坏了。

他们东掳人也是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说实话他们就没经历过几次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更别说还是惨败的大规模战役了。

以往他们打明军,打朝鲜以及漠南蒙古都是顺风顺水,而且战役过程看似庞大,但实际上也就那样,至于惨烈更谈不上。

但是广宁战役呢,当场战死的东掳人都得大几千了,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最重要的是,骑兵和步兵炮兵等全部兵力加起来,广宁中前所一线守军以及援军总兵力足足有五万人。

而这五万人连几天都没能撑住,最后就被近乎全歼了……

之所以说是近乎,那是因为豪格还带着几千骑兵狼狈逃了回来,嗯,这人一逃回前屯卫,就听闻皇太极昏迷不醒的消息,现在已经带着这几千骑兵残兵一熘烟往锦州去了,根本就不管广宁一线的战役。

那可是五万大军啊,短短几天内就被歼灭,这给前屯卫的守军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

以至于让他们都丧失了继续死守前屯卫的勇气!

再加上豪格在之前西逃,前屯卫这边也没了足够分量的军事统帅,于是乎,随着楚军的逼近,几个剩下的东掳将领一琢磨。

觉得不能在前屯卫城里坐以待毙!

留在前屯卫里顽抗,又没有什么外部援军,以楚蛮子的攻坚能力他们根本坚持不了几天。

如此留在前屯卫里送死,不如保存有生力量,退往后方的宁远城。

顺带还要把前屯卫到宁远城之间的各部兵力也一起打包带走……前屯卫城到宁远城之间,还有广宁中后所、宁远中右所以及众多中小堡垒。

如果把这些地方的零散兵力也集中起来,加上前屯卫这边的主力,他们应该能够集中起来大约三万五千人左右的兵力。

而宁远城也是东掳驻防的大城,虽然地处后方,但是依旧有万余兵力驻防。

两部相加,他们大概就能够在宁远城集中将近五万人的兵力,同时把各部零散的骑兵集中起来的话,也能够凑个一万左右的骑兵。

如此一来,他们也就有把握在宁远城守下去了。

不然的话,很容易就被楚蛮子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中小堡垒里的驻兵,遭遇楚蛮子大规模兵力的进攻,基本不会有什么抵抗之力。

还不如集中兵力退守宁远城呢。

尤其是现在连皇太极都昏迷不醒,多尔衮又趁机争权夺利,就连豪格都匆匆忙忙带着嫡系三千骑兵返回锦州去了,如此情况下,整个东掳大清国都动荡不安,政令不一。

《仙木奇缘》

说不准后方的驻兵都有可能发生内战呢。

如此情况下,想要获得援军遥遥无期……

如此,他们紧急商议了后,最终做出了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东掳人是走的又快又急……楚军前锋还在十几里路外呢,人家就已经跑了个精光,走之前还按照惯例进行了放火烧城等各种破坏。

等到第二天,楚军前锋姗姗来迟的时候,整个广宁前屯卫城已经是没有了丝毫东掳人的踪影,甚至连带普通人都没见几个……城内的少数普通人,都被东掳人强行压着赶走了。

人口,对于东掳人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东掳人历次入关劫掠,除了常规钱粮牲口外,人口也是他们的重要劫掠目标。

这些掠夺来的人口,大多会成为披甲士兵的奴隶。

所以,东掳人撤退的时候,可不会忘记把他们的奴隶财产也带走。

于是乎,楚军所看见的就是一个空无一人,还残留着余火的城池!

对此,楚军方面迅速行动,第一骑兵军和近卫军骑兵支队再一次连续,迅速行军试图进行追击。

不过人家东掳人拥有的骡马也是非常多,机动速度本来就相当不错,更别说是逃跑的时候了……东掳人一路跑,楚军骑兵一路追,愣是没追上……

而随着追击距离的拉长,战马和将士们的体能消耗太大。

同时补给线相应的拉长后也问题多多,要知道这一路上可没什么地方可以让他们就食于敌,人家东掳人这两年就陆续把辽西走廊这一片的汉民陆续迁移到了辽河以西等地区去生活居住,最后撤离的时候又采取竖壁清野,强行把剩下的普通人也都一股脑挟裹带走了,并且还大规模放火烧毁房屋。

因此十几万东进楚军的粮食补给,都需要从后方运输过来,再加上楚军一向来的粮草消耗就大,因此第三集团军以及近卫军对后勤的依赖极为严重。

这后勤线要是被东掳骑兵大规模袭扰的话,很容易陷入弹尽粮绝的尴尬局面。

此外骑兵因为突进的太快,也导致了和后方的步兵以及炮兵部队有所脱节。

朱兴发中将率军接管空无一人的宁远中右所的时候,后头的左英哲才刚带着步兵和炮兵部队以及辎重部队抵达广宁中后所呢,两者距离已经达到了五十公里左右。

这个距离,已经算是严重脱节了,为了避免意外,朱兴发的骑兵得等一等后头的第三集团军主力。

因此,朱兴发中将下令停止了追击!

而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五月份了!

第三集团军并近卫军一部,陆续攻占了宁远中右所以西的众多区域,包括了四座大城,数十座中、小堡垒。

累计歼灭敌军五万余,其中斩杀近万,俘虏四万余。

缴获乘骑用马一万余匹、役用骡马三万余匹,牛羊等普通牲口数万。

缴获完好可用的长管野战炮、旧式红夷大炮八十多门,其余完好但是楚军不用的各类旧式短炮数百门。

缴获彷制元年式火绳枪三千多支,各类旧式鸟铳五千多支,各类旧式火门枪近万。

此外还缴获了一批粮草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各类战略物资。

相对于所获得的巨大战果,楚军所付出的损失却不大!

第三集团军方面,累计战死约四百多人,受伤八百多人,总伤亡大约一千多人,主要是发生在广宁中前所战役里的骑兵作战以及攻城作战里。

而物资方面的损失就更小了,顶多就是攻城的时候耗费了一大批弹药。

经过简单汇总后,左英哲亲自手书一封捷报,派人五百里加急送往金陵城报捷!

这可是他左英哲的战功,也是整个第三集团军以及近卫军支队的战功,一大票的有功将士都等着论功行赏,来一个升官发财呢。

捷报由邮递司一路向南,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向往传递,同时邮递司这边还顺便做了个测试,这封捷报是一式两份,一份由陆路,经过五百里加急进行传递;一份则是由邮递司那边刚搞出来没多久的邮递快船走海路进行传递。

这个邮递快船,看这名字就知道这船和普通船只一样,这是邮递司那边专门委托了皇家理工学院、工业部下属的几家造船厂进行设计建造,用来传递紧急公文、军情的快速船只。

追求的速度至上!

其中刚服役用于沿海通讯用的第一代邮递快船,其船身修长,极大的长宽比。

相对于小船身而言,超大的帆装。

然后一百多吨的船身上,连一门自卫用的长管火炮都没有,只有少数单兵持有的轻型短袍和火绳枪。

这玩意跑起来,别说战舰了,就算是那些海盗的船只都追不上……

这一次辽东战役开启,邮递司为了确保金陵和辽东地区的信息通畅,是执行了陆路和海陆并行的方桉。

所有紧急公文都是一式两份,一份走陆路,采用传统的五百里加急或三百里加急,一份走海路,通过邮递快船,或搭便车做往返的海军快速船只。

就是想要进行详细的对比,并寻找更快通讯的方式。

毕竟对于一个偌大的帝国而言,通讯能力直接决定了帝国中枢对地方的统治能力。

华夏传统王朝,之所以能够掌控庞大的华夏疆域,依靠的就是驿站体系。

大楚帝国也不例外,交通部之所以单独成立为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邮递司。

一开始大楚帝国的驿站体系,是由军方直接管辖的,因为那个时候,楚军的驿站体系基本都是为军事服务的,说是驿站呢,但其实是由军方的传令兵们兼职。

后来控制区逐步扩大,陆续接管了明王朝时期的驿站体系,同时控制区的扩大,各种往来公文包括紧急公文大量增加。

于是乎,就设立了邮递司,军方早期自建的驿站体系也被切割交给邮递司管辖。

后续又以邮递司为核心,加入官道建设、维护、河道运输等职能,成立了交通部。

可以说,如今的大楚帝国的交通部,其实就是建立在邮递司之上的,可见邮递体系对于帝国的重要性。

而左英哲的这一封捷报,就是一式两份,由邮递司分别用陆路以及海路进行运输,即使对比,也是为了通过实战,进一步完善陆海两路的紧急公文传递体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