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四十四章 罗志学的野望:国强民富(二合一)

在这一次的五百里加急军报的传递当中,海上传递展现出来了更多的优势。

当陆地传输的军报,由沿途驿站的邮递司工作人员不断的以接力的方式,实现每天超过两百多公里以上的速度进行传递的时候。

在海面上进行航行的邮递司第一代海上邮递快船‘速邮一号’,却是以每天二十四小时,并且每个小时都保持着十多节的高速向南一路航行!

速邮一号通讯舰,完全是为了速度而生,为此牺牲了适航性,抗沉性,载货量,更别提什么防护能力以及火力了。

这玩意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在海面上飞驰,把远方的消息传递到大海的另外一边。

这封左英哲的捷报,率先由邮政司的速邮一号送往吴淞江港口,再有快马日夜不停疾驰送往金陵城,而这个时候,陆地上传递的第二份捷报,都还在遥远的路上了。

大楚帝国皇帝罗志学收到捷报后,心情大好!

尽管东北战役的胜利在他看来,是顺水推舟,甚至是板上钉钉的,大楚帝国的国力根本不是东掳人所能相提并论的,这一场战争甚至都不需要什么阴谋诡计,只要前线将领不犯傻,稳扎稳打持续推进,那么就能够获胜。

但是吧,说到底还是需要稳扎稳打……如果采取一些比较冒险的战略战术,阴沟翻船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

现在看来,当初他把左英哲派往东北主持战局还是没有错的。

左英哲这个人,过去几年里在大楚帝国的陆军高层将领里,其实并不算多么的出名。

他的前任,也就是上一任的东北战役司令李成通上将,名气也好,威望也好,都要比左英哲更大。

而李成通等一票统一战争里大风光明的高级将领比起来,左英哲就显得有些平澹了。

此君并不是老土匪出身,而是书生出身,并且从龙后就长期在参谋部里工作,这人说是参谋出身也不为过。

后来多次外放野战部队里任职,担任过几次参谋长,也担任过师长,副军长等职务。

整个从军生涯里,没经历过什么惊心动魄的大战,但是也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其整体的作战风格非常的稳重。

而这也是罗志学让左英哲接替李成通担任新一任的东北战役司令,并继续担任东北战役司令部改革而来的第三集团军司令一职的缘故。

罗志学不需要他多能打,不需要他有什么天才一样的战术谋略……罗志学只需要左英哲稳扎稳打,依靠大楚帝国的强悍国力直接平推过去!

不冒险,这是罗志学亲自交代过左英哲的。

而左英哲也是充分执行了罗志学的策略,整个东北战役的前期过程里,都是以稳重为主。

十几万大军东进后,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整个过程里并没有奔袭,奇袭之类的字眼。

甚至左英哲这个统帅在前线的几次大战里,其实都显得没什么存在感,出的风头甚至都没有骑兵将领朱兴发大。

也没有什么身先士卒,更加没有亲自指挥某一场具体的战役!

但是罗志学对左英哲的表现却是很满意。

“好!”

“不枉朕把十几万大军交给他!”

左英哲的表现,才是罗志学所期待看到的统帅该有的样子!

一个集团军司令,身负十几万将士的性命,两国国战的胜负,需要做的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是统筹全局。

至于具体的战术执行,战场上的细节,那都是那些军长,师长们的事。

罗志学反复看了几遍捷报后,对一旁的秘书处御前秘书道:“记一记,给左爱卿传个口信,朕等着他灭掳而归,归来之时,就是封公之日!”

大楚帝国如今不过四个公爵,而左英哲不说彻底灭掉东掳,但是只要收复辽东的大部分区域,其功劳就足以封公。

而他,不出意外的话,也将会成为大楚帝国里的第五位公爵!

而五位公爵,清一色都是拥有巨大战功的军方高级将领,充分体现了大楚帝国非军功不封公侯的爵位制度。

除了左英哲这个统帅外,第三集团军以及协同参战的近卫军、海军方面的有功将士也需要一一酌情奖赏。

该升官的升官,该发钱的发钱,总是谁都可以亏待,但是前线的有功将士们不能亏待。

中低级军官以及普通士兵们的奖赏,自然有三军军政部门处理,用不着罗志学操心,他只是定下了一个调子:收复东北之功从重赏赐。

而高级将领的封赏,往往涉及到爵位、将官军衔的晋升、高级职务的变动,这些就不是三军军政部门所能处理的,他们没这个权限,只能是罗志学亲自处理。

前期的一系列东北地区的战役里,从辽东半岛的登陆作战,漠南蒙古的袭击作战,再到辽西战役的展开。

这一系列的过程里,不少高级将领都是立下了军功。

罗志学也是逐步按照各自的军工大小,重要性进行了奖励。

这一大票立下战功的将官里,功劳最大的当属近卫军骑兵司司长盛玉书近卫少将!

第一骑兵军军长朱兴发陆军中将,称之为中前所北郊骑兵会战里的首功者;近卫军作战副部长钱泰近卫中将也是极力为盛玉书请功!

第三集团军司令左英哲上将也在报捷书附带的战功名册上,把盛玉书近卫少将列为首功者。

第三集团军兼河北守备司令部的军政官赵仲书中将,在密折里也说盛玉书少将忠于君事。

忠于君事,这基本是官方层面,给予一个官员最高级别的评价了。

什么才华过人,战功显赫之类的都不如这平平澹澹的忠于君事四个字。

翰林院内务科的盛玉书少将的绝密档桉上,是盛玉书少将虽然也有一些小毛病,比如违规以收养女的名义,收养了若干小妾,其家卷偷偷借着他的名头搞一些欺行霸市的行径,不过大问题没有。

罗志学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大楚帝国里诸多文官武将,早几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他打天下,可没几个是为了天下黎明百姓的幸福生活,绝大部分都是奔着荣华富贵来的。

盛玉书,也不会是例外!

只要没有太大的,违背原则性的问题,再加上能力不错能做事,罗志学基本都会用,其中的佼佼者更会重用。

而盛玉书的练兵以及作战指挥能力都是相当突出。

辽西战役的进展之所以这么顺利,和骑兵部队顺利击溃并近乎全歼了豪格所部骑兵是分不开的。

不打败豪格的骑兵,他们别说继续进攻了,恐怕都得考虑这么撤退自保了。

而这一场大规模的骑兵会战里,近卫军骑兵支队的发挥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正是近卫军骑兵支队顺利击溃了敌军左翼三千精骑,后续又击溃了敌军三千援军,最终导致了敌军的大崩溃,为骑兵会战的全面获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近卫军骑兵支队里的三个骑兵团,是盛玉书亲自带着作战,而之前的训练也都是他主持的。

因为盛玉书是近卫军骑兵司司长,大体上类似于陆军骑兵总监,乃是统筹近卫军骑兵发展,作战的重要角色。

盛玉书带着他亲自训练的近卫军骑兵,获得了这一场大胜,重赏是必然的。

罗志学亲自做出了批示,晋盛玉书为近卫中将。

职务上,因为还处于前线作战期间,不便轻易调动,因此继续以近卫军骑兵司司长的身份,率领近卫军骑兵支队在前线作战。

同时爵位从子爵晋升为伯爵。

还有府邸,金钱等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除了盛玉书外,其他有功的将领也是一一进行封赏,不过直接晋升的不多,比如第一骑兵军军长朱兴发,他的军衔和爵位都没有变动。

因为朱兴发本来就已经是陆军中将了,再往上的话,那只能是集团军司令或中枢部部长了,这种调动影响太大,轻易不会董丹的。

等彻底收复辽东后,给他一个陆军上将的军衔还差不多,现在嘛,还差些意思。

不过职务上有所调整,罗志学任命其为第三集团军副司令,以副司令的身份兼任第一骑兵军军长职务。

爵位上,他本身是伯爵,暂时也不会动,还要等到辽东战役结束之后再论功行赏。

此外各种物资上的赏赐也不少。

罗志学很快就把前线的高级将领的封赏给敲定了下来,同时又吩咐了礼教部邸报司那边,要对辽西战役的胜利进行广泛性的重点报道。

务必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大楚帝国刚在辽西打了一场大胜仗,昔日频繁入侵关内,祸害苍生的东掳人,已经被他们英勇无畏的大楚帝**人给干趴下了。

总之就是各种吹!

而且也别怕太尴尬……这种吹牛逼的事,吹多了慢慢就习惯了。

于是乎,仅仅是捷报抵达金陵城的三天后,最新一期的大楚邸报上就刊登了辽西大捷的消息!

这篇又礼教部里十多名前明进士文豪共同操刀,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过,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的报道文章。

把罗志学吹成了千百年来最伟大的皇帝,才华能力和功劳直接和三皇五帝比肩,把前线楚军将士吹成了比天兵天将还要英勇善战,前线大军打东掳人如同斩瓜切菜一样轻松。

此战杀敌十万余,东掳残兵看见我王师东进,都望风而逃,争相恐后逃亡的时候,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甚至为了夺得逃生的道路而自相残杀。

而且这只是主报道,为了增加可信度,让民众感受到大楚帝国的伟大,将士们的勇武,邸报司的一票文豪们,直接无中生有,依靠着自身的强大想象力,通过五六篇文章,详细描绘了若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小规模战斗,通过这些小战斗,竖立了若干战斗英雄的形象!

后来陆军那边的负责内部军报,也算勉强负责外部宣传的将领看了……沉默不语!

要说吹牛逼的本事,还是这些文官厉害啊,这文章写的比我们陆军内部的军报强多了!

但是吧……

你们吹牛之前能不能先和我们通个气……这样好歹我们还能勉强给你找几个符合例子的战役,再顺水推出来几个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结果你们直接来个无中生有,通篇虚构……

你说有了好几个战斗英雄,还打了好几场的惨烈之中又能充分体现了我军以弱胜强的战役……

但是……我们陆军也好,近卫军也好真没这么干过啊!

我们楚军打仗可不会还傻乎乎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啊……我们都是一路平推过去的,绝大部分将士甚至连东掳人的面都没见着……

回头外人要是问起来,这些战斗发生在那里,具体有什么人参战,我们一问三不知岂不是很尴尬!

于是乎,陆军军政部负责宣传的军报科,找到了邸报司那边,然后口水狂喷,让他们写文章的时候吹的时候别乱吹,要吹之前好歹和我们通个气,我们会给你们准备若干战例和典型人物的。

你们这样直接瞎说,搞的我们很被动啊!

结果……邸报司那边的人直接呵呵……都懒得搭理这些武夫!

我们邸报司写文章,什么时候需要事实啊,妙笔生花即可!

再说了,邸报司是文官系统里的,和你们军方有个屁关系……我们爱怎么吹就这么吹,你们管不着!

后来罗志学都知道了此事……对着邸报司写的文章沉默了良久。

他们也算是尊从了自己的意思做事,而且效果还挺好的,这些报道一出,天下哗然,民众们对大楚帝国的认同感,哪怕是士绅阶层都急剧上升。

不过罗志学还是吩咐了邸报司这边……以后无中生有这种事就别干了,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也要遵从基本事实。

《青葫剑仙》

这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大楚帝国对辽西大捷的广泛宣传,按照罗志学方面的要求,邸报司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大楚帝国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东北指日可待。

这是为了极其民众对新生的大楚帝国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荣誉感,以争取更多的民心。

如今大楚帝国初立,而统一关内诸省的过程里也算不上和平,甚至在统一之后的各地区里,往往还会经历过短则数月,长则年余的腥风血雨,以打破往日的利益分配体系,重新对利益进行分配。

比如土地政策,工商政策这些,都是对利益的再分配。

利益再分配的过程里,永远都是伴随着杀戮的!

不知道有多少所谓的士绅地主,在大楚帝国的崛起过程里利益受损甚至家破人亡!

也有很多愚昧的普通百姓被当地的豪族哄骗挟裹,最终沦为战场上的炮灰甚至祸及家人。

大楚帝国用着强硬而血腥的铁腕手段,强行推动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如今已在关内各地区已经初步完成,并开始见到了成效。

到这个时候,其实各地的政策推行基本已经完成,该清理的也都清理掉了,虽然还剩下一些可能潜藏的比较深的人员,但是偌大一个帝国里,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把所有危险因素都消灭,只要他们无法翻起什么风浪来,那么也就可以开始下一个阶段了。

罗志学已经准备,逐步放开地方上的军事管控,军方开始减少参与地方上的寻常治安事务,只负责弹压暴乱之类的事件。

之前在部分地区里成立武装巡警,用于处理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处理严重暴力犯罪等任务,就是基于陆军部队开始逐步脱离地方治安事务,专注于军事任务的情况。

陆军里的乙等师,虽然前期也承担了维护地方治安的任务,但这只是前期任务而已,实际上陆军里的乙等师,依旧是属于正规军的作战序列。

弹压动乱,防卫作战,保护重要设施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过多的参与地方治安事务,会影响到乙等师的作战能力以及同意军政混乱。

再加上,陆军里的乙等师也是会定期轮换驻地的,为了避免某一直部队长期驻防某个地方,进而造成各种问题,陆军驻防地方的乙等师,都是定期轮换的。

武装巡警的设立,再加上武装税警也开始逐步缩减人员,这些基本都可以看成是大楚帝国对控制区逐步减轻直接军事控制的举措。

当然了,也不是说直接就全面撤销军事管制了,而是逐步来,在地方稳定的前期下逐步削减军方在民间里的存在感。

怎么说呢,让民众三天两头就看见军人在大街上巡逻警戒,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是,如果是穿着黑色制服的巡警,哪怕是同样背着燧发枪,拿着腰刀的武装巡警,那么就显得正常多了。

巡警嘛,上街巡逻,把守一些重要区域的出入口很正常。

帝国内部正在逐步在各地区里撤销军事管制,逐步在部分地区里恢复正常化生活和统治,放开部分地区民众的人员流动,这些都是意味着大楚帝国,正在逐步消除乱世统一战争里的负面影响,逐步正常化。

而这个过程里,除了军事存在感逐渐弱化外,宣传上也得跟上!

和东掳人的战争,就是很好的一个宣传出发点。

对外战争能够转移一些内部的矛盾,激起民众的幸福感甚至优越感,最终演变认同感。

久而久之,当普通人们以‘我是大楚人而自傲’的时候,才意味着大楚帝国的统治有了真正的根基。

而到了那个时候,兴许就是传统封建王朝里的所谓盛世吧!

至于现在,还早了点!

别看大楚帝国正在东北战场上大杀特杀,内部多个重要工业区澎湃发展,众多工厂陆续被建立起来,国防工业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但实际上……军队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民众生活就好。

维多利亚时代里英国,世界第一强国,皇家海军吊打全球无敌手,但是其本土内依旧存在着无数的童工……城市里有无数的贫民窑。

皇家海军吊打全球的时候,他们国内依旧有无数人每天都饿肚子,忍受着冬天的严寒,无数的童工死在工厂里,死在冬天里。

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底层民众的缩影。

沙俄时代,沙皇牌压路机威震欧洲一两百年,正儿八经的列强。

其军队被称之为灰色牲口,堪称近代欧洲的噩梦。但是其灰色牲口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他们的中低层民众活的不咋地……

当对‘战争与和平’这篇伟大作品交口称赞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拿破仑入侵俄罗斯的时候,俄罗斯正处于农奴制。

实际上俄罗斯农奴制一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废除,但哪怕到了一战时期,俄罗斯依旧存在着部分农奴时代的残留制度。

可想而知沙俄时代的俄罗斯底层民众有多苦逼!

同时写战争与和平的托尔斯泰是贵族出身……其早期作品,你可以看见贵族阶层的爱恨情仇,国仇家恨,还有宏伟的战争场面,还有各种伟大啪啦啪啦的东西……但是却看不见底层农奴的哀嚎!

晚年的他才逐渐改变想法,说自己过去的作品是‘老爷式的游戏’,不过后来却是有无数人对其早期作品大为推崇。

也许他们都是贵族吧……

近代列强之一的日本,基本也离不开这么一个套路。

明治维新后到二战期间的日本逐步变强,最终成为了列强之一,那个时候的他们有着强悍的海军,其海军实力一度为世界第三,甚至某一段时期里都算得上是世界第二的水准,国内也有着比较完善的各种国防工业,能制造十八英寸的舰炮,能生产六七万吨的战列舰,航空母舰等各种战舰。

但是,同一时期里日本的底层民众食不果腹也是常态,大量贫困年轻女性被迫从事某种和谐交易,甚至跑到国赚钱的情况却是极为常见。

当时日本的穷苦年轻人,视从军为吃饱饭,乃至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

诸多列强,其实都差不多,英法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德国都一个样,唯一的例外就是美国。

美国之所以特殊,纯粹是因为他们拥有了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地理优势……两大洋的天然屏障再加上丰富无比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大量可耕地,再加上一些机缘巧合,历史机遇,最终成为了国强民富的少数例子。

其他国家很难拥有他们这些天然优势的,所以大部分列强都是国强民穷……或者干脆是国穷民也穷。

现在的大楚帝国,刚建国不过几年,自然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国强民穷阶段!

大楚帝国一方面拥有当代最强悍的手工业演变而来的各种原始工厂,水动力大规模应用;同时也拥有极为高效的行政体系,尤其是税收体系,更加拥有规模庞大,装备先进的军队。

但是,帝国内部依旧有大量的民众吃不饱饭!

尤其是之前饱受天灾**的长江以北诸省,如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山东、江北、河北等省全都是重灾区!

大楚帝国在这些地方折腾了也有些时间了,虽然成功的让这些地方避免了大规模饥荒,没有再发生饿殍千里的情况,但是依旧没能彻底解决当地的温饱问题。

罗志学自然不会让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帝国,成为一个畸形的国家,在统一了关内诸省后,罗志学已经有了新的目标或者说野心!

他要建立一个华夏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全所未有强盛国度!

他要帝国威震四海日不落!

他要帝国子民生活富足!

嗯,不是大楚邸报上吹嘘的那种国强民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强民富!

罗志学也知道很难,甚至比直接称霸全球都要更难,并且难得多,但是皇帝都当上了,关内也统一了,眼瞅着东掳也要完蛋了,总得给自己定个目标不是,总不能天天呆在后宫里和一群妃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啊……次数多了也烦啊!

人嘛,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有挑战性的事做,不然会很容易陷入无聊甚至迷茫!

所以当东北方向的战争正在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大楚帝国内部的第一次五年发展计划也是进入了第二个年头。

其中重中之重的农业五年发展计划,更是进入了攻坚阶段!

而罗志学对农业发展计划的关注,丝毫不亚于对东北战役的关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