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四十八章 误判

第五百四十八章 误判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承顺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边黎明准将率领第一百零八师先行一步,直奔塔山而去。(PS:前文从522章开始,部分章节的年份描述出错,把承顺七年写成了承顺六年,写顺手了一时没能改过来,造成不便望见谅!)

只不过这一路上,边黎明准将已经没有了早两天的那种郁闷。

这自然是因为他见到了左英哲陆军上将,后者向他详细交代了此战的任务。

此时边黎明准将才知道,攻打塔山是假,降低敌军警惕性,拖住敌人才是真的。

上头怕派遣主力打过去,一下子没能收住力把塔山给打下来,进而引起锦州、松山两地的敌军恐慌乃至逃跑。

如此情况下,第三集团军的高层就想到前线里仅有的一个乙等师,第一百零八师。

这个师在楚军的一大票乙等师里,其实也算是战斗力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被编入第三集团军里,并随同集团军司令部,第九军等部队一起深入前线。

哪怕他们之前承担的只是一些维护后勤线的次要作战任务,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乙等师其实也不多。

因为这意味着乙等师要能跟得上主力部队的进军步伐,需要配属大量的骡马,这同样也意味着维持成本的增加。

为了控制成本,楚军里的绝大部分乙等师,其实都是缺乏机动能力以及辅助兵力的,兵力以步兵为主,辅以少量缺乏挽马的火炮,辎重部队也没有太多的骡马,这些乙等师一般驻防地方,控卫要地为主。

打防守作战的时候,在战斗力上还不错,但是想要离开驻地进行机动作战,那么就需要临时补充大量的骡马了。

因此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楚军一般都不会让乙等师上前线机动作战。

而第一百零八师算是比较特殊一些,该师的前身乃是天津战役里投降的前明军边军,楚军从大量降兵里挑选了部分精锐组建了第一百零八师,并驻防在山海关,配合主力部队驻防山海关。

后续筹备东北战役的时候,考虑到主力部队数量有限,而后方的后勤线也需要维持,因为就对两个乙等师进行了机动化加强,使得他们具备了野战机动能力。

刚好蓟镇那边一个,山海关这边一个。

在山海关这边的机动化乙等师,也就是第一百零八师了。

该师随同主力部队东进后,一直都是在后方承担次要作战任务,主要是驻防在后方的物资中转站,肃清残敌。

整体表现不说好,也不能说差,算是中规中矩吧……

只是他们也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上一线,甚至是作为全军前锋的机会……

对此,刚就任该师师长没几个月的边黎明准将已经一扫苦闷,反而是表现的兴致勃勃,甚至颇有野望。

这一次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上头交代的稳住敌人的任务,战后自己肩膀上的肩章,恐怕是要多一颗星星了。

毕竟在前线打仗,而且还能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的功劳,可比在后头中规中矩维持后勤线强多了。

如果一直在后方维持后勤线,中规中矩的情况下,他顶多是让自己累积一些资历,但是也别指望能够在战役过后直接晋升。

但是在前线,还直接参与作战计划可就不一样了。

对此,边黎明准将很期待!

边黎明准将带着第一百零八师一路东进,不用两天就抵达了塔山城外!

看着前头如同乌龟壳一样的塔山堡垒,边黎明准将稍微琢磨了一番就放下心来:凭借他这个第一百零八师的实力,短时间内是绝对啃不下这种坚城的。

他的第一百零八师,虽然作为边地里少数存在的几个具备机动作战能力的乙等师,也是换用了燧发枪,并效彷甲等师采用了新式编制。

不过乙等师的新式编制和甲等师的新式编制有所不同。

甲等师是下设三步兵团、一炮兵团、一骑兵团、一辎重团、一工兵营、一轻步兵营等编制。

并且是尽可能的做到满编制。

而今年年初才开始陆续采用新式编制,并具备机动作战能力的几个乙等师,才是采用缩编的编制。

第一百零八师,下设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工兵哨,而上述还在还是理论编制。

实际上炮兵营里只有八门两斤半野战火炮,骑兵营里只有区区百来骑半吊子的骑兵,工兵哨也只是理论上的,只有几十个木匠铁匠之流,说是工兵,更不说是维修兵……

三个步兵团里也不满编……

每个步兵团里其实只有两个半步兵营……两个满编步兵营加上一个只有三个哨的半营,同时也缺乏团属直接兵力。

甲等师里的步兵团,往往直接配属四门两斤半野战炮、四门九斤轻型榴弹炮。

但是乙等师的步兵团,只有两门九斤轻型榴弹炮。

这种乙等师,其实就是严重缩水的甲等师,兵力要少很多!

全师加起来,也就万人上下!

这也是为什么都是师长,但是边黎明这个师长只是个准将的缘故,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兵力数量的机动乙等师,在楚军看来只是兵力多一点,但是火力严重弱化的混成旅而已。

配属准将很正常!

这样的第一百零八师,哪怕是加上了少量炮兵和骑兵加强,但是也别指望着能够攻克塔山。

根据军情司提供的情报,塔山作为东掳人整个锦州防线的一部分,和后方的锦州城、松山、杏山三城形成了一个整体。

塔山是作为整个防线的最前沿而存在的。

东掳人在此地部署了不少于万人兵力,并且有相当数量的火炮作战。

同时还能随时得到来自后方的杏山城的兵力支援。

同时此地地形开阔,敌军的骑兵也很容易就杀过来。

如此情况下,他的第一百零八师根本就别指望着能够拿下塔山。

而这……也正是楚军高层想要的!

如果单纯只是想要拿下塔山,根本用不着他的第一百零八师过来,随便一个甲等师过来,再加上重炮部队的支援,骑兵部队的掩护,不用几天功夫就能够打下塔山。

但是等楚军打完塔山,估计对面的东掳人也跑的差不多了……

而让第一百零八师去打,就能营造出来一种楚军攻城能力也不过尔尔的假象,算是示敌以弱。

带着这种心态,边黎明准将很放松!

抵达了塔山城外后,按部就班的让麾下将士构筑营地,构筑胸墙和壕沟,示敌以弱是没错,但是也别让对方来个袭击,然后导致己方溃败啊……

一零八师搞这些的时候,前头塔山里的东掳人也的确是恐慌不已……生怕对面的东掳下一秒就拉出几百门火炮,然后把塔山炸成一片废墟。

之前从宁远城讨回来的东掳溃兵可是说过的,楚蛮子的枪炮犀利无比,攻城打起来惊天动地……

这种话虽然听着很夸张,但是无风不起浪,即便是有所夸张,但是楚蛮子枪炮犀利是事实。

所以,作为塔山守军,他们也特别担心承受这种程度的炮击。

很快……他们也感受到了楚蛮子的炮击……然后,挨过一阵炮击后他们却是感觉怪怪的……

你说楚蛮子炮击不犀利吧,也不喜爱那个……对面拉出来了十几门长管火炮,又拉出来了好些小短袍,也的确是打出来了不少能爆炸的开花弹,也给城内守军造成了少量的伤亡。

但是……就这?

提心吊胆了好几天后的塔山东路守军,那可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死守塔山的,嗯,当然了,不排除也有很多人是想着万一楚蛮子枪炮真有那么犀利,直接掉头跑路。

然而真正经过了楚蛮子的第一天进攻后……他们竟然是生产了楚蛮子也不过尔尔的想法!

是我的错觉?还是说对面的楚蛮子言过其实?

一时间,不少东掳将领都是给整迷湖了!

难道是前头惨败的溃兵为了逃避罪责,故意夸大了楚蛮子的的真正实力?

把对手吹上天,进而掩盖自己的无能?

他们不知道,也搞不清楚,但是相应的战报还是发送到了锦州。

只不过直到现在,皇太极依旧昏迷不醒,如今在锦州主持事务的乃是多尔衮就和豪格。

之前多尔衮一度趁着皇太极昏迷的时候,提前动手铲除豪格的势力,想要夺取东掳大权。

但是豪格回来的够快,而且还是带着三千大军杀回来的,再加上豪格作为皇太极长子,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威望以及人脉势力。

很多人原本看似归顺了多尔衮的东掳文武官员,一看豪格回来了,立马跳反到了豪格那边去。

为了争夺权力,多尔衮和豪格双方进行了数次争斗……双方一度发生了小规模的火拼。

如果不是大敌当前,恐怕他们都要直接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了。

但是恰逢中前所前线惨败,前屯卫守军溃败,为了避免内乱而导致全面失败,他们双方人马不得不捏着鼻子继续合作。

由此,如今的东掳政权形成了极为诡异的场面,皇太极持续昏迷不醒,多尔衮和豪格则是一边争权夺利一边合作对抗楚军。

而塔山守军的战报送到了锦州之后,又引起了双方的巨大分歧!

多尔衮放下塔山送来的战报,眯着眼道:“这楚蛮子看来也没有传闻的一样可怕嘛,都说他们火炮犀利,但也不是不能打!”

此时,多尔衮手底下的几个将领也是你一言我一语,附和着多尔衮的话。

“就是,要我说啊,之前把楚蛮子吹的太过了,火炮我们也不是没有,甚至都不少,但是光靠这些火炮就想要攻城略地还是差了些。”

“甚至开花弹我们也搞了一些,也搞了一些冲天炮,那东西听起来厉害,但实际上用起来限制太多,耗费火药不说,而且炸开来的时候,很多也就听个响。”

“只要城墙坚固,再适当布置一些防炮的壕沟堡垒,就足以抵消炮击!”

“攻城战,靠的还是披甲将士的勇武,我听闻楚蛮子里有突击队,其突击队都身披重甲,专用于攻坚破城,昔日明蛮子的坚城被楚蛮子连接拿下,就是因为挡不住他们的突击队!”

“但是我们不一样,论披甲重步兵,舍我其谁!”

“明蛮子那些软脚虾,恐怕看见楚蛮子的突击队上来都直接崩溃了,要是换成我八旗勇士,定然能让这些楚蛮子的突击队有来无回!”

”不错,我八旗以重甲起家,这重甲搏杀乃是我们的拿手本事,他们楚蛮子才几年啊,就那点半吊子的突击重甲,岂能和我们相提并论,只要把城防做好,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被他们的火炮大量杀伤,那么等楚蛮子的突击队杀上来后,定然能让他们好看!”

听着对面一群人,把话题都转移到了重甲厮杀上,豪格却是冷哼一声:“此言差矣,楚蛮子之前打中前所的时候,我虽然没有靠近亲眼所见,但是那地动山摇的炮声是做不了假!”

“如此密集犀利的炮击,可不是人力所能抵抗的。”

多尔衮看了他一眼,当即道:“人乃血肉之躯,自然是挡不住炮弹的,但是我们却是可以做好防炮措施避免被炮弹所伤!”

“只要能避免被敌军炮弹所伤,抗住他们的炮击,那么他们想要攻占我们的城池,就只能派重甲突击队上来,而重甲近身厮杀是我们的强项!”

“更不要说,我大清还有数万精骑,虽然之前中前所失利了,但那是指挥上出现了差错,这一次本王亲自指挥骑兵,断然不会出差错的!”

多尔衮一番话,说的豪格脸色发黑。

多尔衮拿着广宁中前所战败说事,现在更是把中前所北郊骑兵战役的失败,全数推到了他豪格身上,认为是他指挥有错。

想要反驳,但是一时间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毕竟中前所战役失败,他豪格的确是难辞其咎,尤其是骑兵战役里豪格更是亲自指挥的,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如果不是刚好皇太极昏迷不醒了,估计他豪格都要被皇太极直接一撸到底,连王爵估计都保不住了。

强行争辩没意义,豪格只能转移话题:“依我看,定然是楚蛮子的主力还没有上来,这不过是一支楚蛮子的前锋兵力,打的只是试探进攻罢了!”

“战报所云,塔山守军只不过遭到了楚蛮子数十门火炮轰击而已,而且还都是小炮居多,而据我所知,楚蛮子内有炮数百,其中大炮更是有上百之多!”

“一旦等楚蛮子主力杀到,塔山可就危险了!”

多尔衮这倒是没有反驳他,反而是表示了同意:“这话倒是有理,楚蛮子的火炮多是出了名的,定然不止这几十门炮,后头肯定还有更多的火炮会陆续抵达,塔山那边继续顽抗死守意义不大。”

“塔山距离锦州还是远了些,增援也好,反击也好都比较麻烦!”

“如今在塔山那边也试探过了,不如把塔山的兵力撤回到杏山!”

“杏山和松山以及锦州可以互为三角之势,相互之间可以支援,如果楚蛮子派遣主力强攻杏山,那么我们就可以从锦州和松山出兵,直接进攻敌军侧翼!”

“即便楚蛮子先围困杏山,然后派遣兵力绕过杏山进攻锦州或松山,我们也能够分散敌军兵力,然后分头歼灭之!”

“以杏山为堡垒,挡住楚蛮子的攻势,锦州和松山为后援,如此可保锦州不失!”

“只要锦州不失,楚蛮子就不能突破辽西走廊,深入后方的辽河区域。”

豪格听罢想要反驳什么……毕竟他怎么看多尔衮是怎么不爽,总想着挑刺!

然而如今大敌当前,加上多尔衮说的把塔山兵力撤下来,重新布防到杏山也符合他的想法。

当即道:“如此可行!”

“日前,有多名前明蛮子来投,他们之前都是前明新新标军的将领,曾经和楚蛮子交过手的,善于城防修筑,我让他们去主持修筑防炮工事!”

“在修筑防炮工事上,还是前明的新标军比较拿手!”

多尔衮看见豪格服软,并且还支持他的意见,当即露出了笑容:“如此大善,早就听听闻明新标军擅守城,有他们加入最好!”

多尔衮和豪格这两个话事人达成了协议后,东掳方面也开始了积极行动。

锦州、松山、杏山三地的东掳守军,带着一大票各种强行征召来的民夫青壮大规模加固三城的城防工事。

而这一次他们修筑城防工事,因为有了一批明新标军出身的残兵败将的加入,整体的防御工事修筑变的规范了起来。

他们不仅仅加固城墙,而且还在城墙上堆叠了大量的环形沙包工事,还在城墙外挖掘壕沟、胸墙。这些壕沟往往还有防炮洞,用来防御开花弹的炮击。

在距离城墙外一两百米的地方修筑城外堡垒,这些堡垒通过壕沟和城墙脚下相连,战时城头上的援兵可以通过吊篮,长梯等进出,以进行快速增援或撤退。

整个防御工事的体系,几乎和当初明军的城防工事如出一辙。

只不过时间短暂,一时间想要把防御工事都修筑起来也不容易,匆忙修筑起来的防御工事也谈不上多结实。

而周边活动的楚军的情报人员,看到东掳人开始修筑大量以往没有的防炮工事事,可就认定了东掳方便肯定出现了转变。

同时军情司等几个情报部门还相互合作,对东掳人的城防工事转变进行了调查,最后发现了一批投奔东路人的前明新标军将领。

为此,军情司还组织了几次刺杀……想要把这一批投奔异族的前明新标军将领给干掉,避免东掳人修筑新式的城防工事,为后续大军攻城降低难度。

可惜的是,虽然也暗杀掉了两个,但是其他的人则是被迅速反应过来的东掳严加保护,后续是找不到机会了。

而得知前明新标军将领遭到了针对性的刺杀后,多尔衮不怒反喜:“哈哈,他们这是急了!”

“看样子,我们现在搞的防炮工事还是不错的,要不然这些楚蛮子也不会狗急跳墙,用暗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了!”

“这锦州啊,我看是能守住!”

军情司那边的人估计还不知道,他们误打误撞,反而帮了第三集团军一个大忙!

军情司那边的情报人员,又不知道第三集团军高层的谋划……根本不知道第三集团军的高层就想着把东掳人给留下来,不让他们跑路。

军情司的情报人员发现东掳人用了新套路修筑防御工事后,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这玩意是前明新标军的那一套乌龟壳,觉得可能对第三集团军后续的攻城带来不利,导致己方大军攻城的时候遭到大量的伤亡,于是乎进行了刺杀,想要破坏东掳人的城防工事修筑,降低后续攻城难度。

结果又被东掳人认为:楚军真的怕这种防御工事,进而加大了对坚守锦州防线的决心。

真说起来,第三集团军的所谓示敌以弱,其实也只是被多尔衮他们认为了主力还没杀过来,只是先锋而已……

对此他们有所放松,但实际上依旧没能让他们坚定防守锦州的决心,顶多就是一边打一边看。

一旦楚蛮子的主力上来了,然后真的和传闻中说的那样攻城极为犀利的话,他们也是会毫不犹豫的撒腿跑路的。

然而军情司的这一次刺杀,却是进一步坚定了多尔衮他们对防守锦州的决心。

他们认为已经找到了对付楚蛮子的办法……用前明新标军的城防体系,再加上东掳人自己的重甲精锐,足以把楚蛮子挡在锦州之下!

撑死了就是长期围困,但是东掳还有数万精骑,楚蛮子要是敢长期围困锦州,到时候谁打谁还不一定呢。

而这些,楚军方面都还不知道……第一百零八师的边黎明准将,依旧在前头装模作样的试图攻城,只是雷大雨小,连步兵试探进攻都没展开过几次……

打的那叫一个小心翼翼,生怕对面的东掳人转身就直接跑路了。

但是,饶是如此小心,东掳人还是跑了……

承顺七年六月一日,塔山内的东掳守军,在黎明前悄然出城,朝着东边一去不复返。

得知东掳人跑路之后,边黎明准将整个人都是愣了……

“尼玛,这样也跑?老子都没怎么打呢,你们怎么能跑,你们跑了,老子的任务怎么办?”

边黎明准将此时都慌了!

要知道左英哲上将给他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在塔山下装模作样,示敌以弱,避免敌军大规模跑路,然后再逐步升级战斗,把更多的敌军拖进来。

然而,这还没几天时间呢,这战斗都还没升级,更加没把敌军主力给拖进来呢,结果对面就跑了。

这任务,怕是要泡汤。

一想到自己的少将军衔即将离自己而去,边黎明都急了!

“他娘的,想跑也得问过老子!”

“传令下去,全军急行军追击敌军,把他们追上缠住。”

无法在塔山里留下他们,在野外把他们缠住,迫使杏山等地的东掳增援也是一个效果。

反正左英哲要的只是把更多的东掳兵力逐步拉扯进来,具体用什么方式,人家左英哲才不管你呢。

边黎明这边急急忙忙的追上去了,而后方的左英哲不用几个小时后,也是从紧急快马得知了塔山敌守军逃跑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后,左英哲叹了口气:“看来这些东掳人,比我们预料的还要谨慎啊,这塔山刚打,还没发起全面进攻呢,对面就开始大规模撤兵了,看样子是铁了心要和我们玩敌进我退的把戏了。”

“罢了,既然无法示敌以弱,那么就追上去吧,让部队走快点,能留下多少是多少,这样后头打沉阳,乃至进军深山老林的时候才能压力小一些!”

”唉,只是这样一来,东北战事就无法速战速决了。”

左英哲,已经可以预料到,陛下看向他的失望眼神了!

此时的他双手扶窗向东北方向眺望,抓着窗沿的手指因为过于用力已经有些发白。

该死的东掳,连死都不配合一下,横竖都是要死的,早打早超生不挺好的嘛,非要一路跑跑跑……

深呼吸几次后,左英哲招揽了心腹副官低语了几句,心腹副官听罢脸色微变,当即道:“将军,这种事得慎重啊!”

左英哲道:“不要留任何书面记录,也不要直接口述,暗示一二即可,都是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人,都明白的!”

等心腹副官走了后,左英哲继续北望,嘴里喃喃着:

“一群给脸不要脸的东西!”

堂堂正正和你们打不要,非要逼本官玩狠的!

左英哲已经准备动用一些非常规手段了,为此他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很少人知道,左英哲虽然名字文雅,也的确是读书人,以至于成为了大楚帝国最早一批的随营学堂的学生。

但是此君却是正儿八经的流贼出身……

早年混迹流贼的时候,甚至都给自己博得了一个‘血秀才’的外号!

而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他的外号就是用无数鲜血造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