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六十章 来都来了

第五百六十章 来都来了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鞍山堡,这是一个在辽东地区里众多堡垒城镇里第一个,类似这样的小城堡垒在辽东地区里数以百计。

不过鞍山堡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这个地方有铁矿。

早在明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对此地的铁矿进行开采并进行冶炼了,后来东掳人占据了此地,也是组织人手在这里开采铁矿石并进行冶炼,所得铁料用于打造武器盔甲乃至铸造火炮。

明王朝时期也好,东掳人控制时期也好,他们对鞍山乃至辽东其地区的铁矿的开发以及利用,依旧停留在手工作坊时代,谈不上什么规模,但是依旧给大楚帝国留下了一定基础。

比如不用勘测就让大楚帝国的人知道了那里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也留下了少量没来得及带走的矿工。

东掳人的撤退是非常仓促并且规模极大,注定了就不能带走所有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在辽东还留下近百万人口了。

他们只来得及带走东掳人本族人以及一些早早就投诚并依附东掳人的汉奸以及其家卷,再有就是一些比较难得的技术性人员,尤其是各类工匠。

至于普通人,他们来不及带,也带不了这么多人……

工业部派过来的代表团们抵达了鞍山堡后,就直奔了东掳人以往开采的几个铁矿区,抵达矿区后一批勘测人员直接进入了矿山进行勘测。

虽然这年头其实也没啥勘测技术,纯粹是靠着经验以及实际开采进行预判,但是吧……放眼望去那么大的矿区,铁矿石的储量怎么都不会少的。

工业部的勘测人员进行了几天的详细勘测后,拿出了初步的报告,鞍山的铁矿储量非常大,露天的铁矿也不少,这些铁矿石足以支撑一家大型的钢铁厂。

但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这里的铁矿石含铁量都不算高,算不上什么富矿。

不过关系也不大,反正大楚帝国里正在开发的诸多铁矿里,大多都是这些含铁量不咋地的铁矿石,算得上是富矿的,也就是有琼州岛那边的铁矿了。

初步勘察了鞍山的铁矿后,工业部的代表团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周边地区进行勘测,并在周边地区也找到了不少适合开发的中小铁矿。

除了铁矿外,还找到了不少的中小煤矿。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工业部的代表团,根据从当地所得到的情况,在辽阳东部的太子河沿岸地区的威宁营(后世本溪)一带发现了大型的铁矿和煤矿。

那片地方的铁矿和煤矿距离比较近,同时还有一条太子河存在,这意味着可以直接在当地建立大型采用水动力吹连法的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还能直接通过太子河-辽河水系进行外运。

这地方,天生就适合建立大型钢铁厂的!

威宁营一带的煤铁矿的勘测结果再加上之前鞍山以及其他地区的勘测结果,让工业部代表团大为振奋,他们基本可以判定,看似苦寒的辽东之地,就是一片天然发展钢铁产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区域。

其矿产资源之丰富,几乎可以支撑起来整个帝国的钢铁所需。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开发?

对此,工业部代表团的部分人员,主要是钢铁司以及机械司等重工业部门的代表人员,和辽东巡抚衙门的人员进行了多次的会议,就辽东地区的矿产开发事宜进行了商谈。

对此,辽东巡抚衙门表示了极大的欢迎,辽东巡抚季德华直接对工业部代表团表态,如果工业部方面在辽东投资开发矿产,建设各类矿区、钢铁厂,机械厂等众多工厂的话,地方会给予全面的配合。

除了常规的配合外,辽东巡抚衙门还承诺,如果投资的,辽东地方会免除所有重工投资企业两年地方税收,两年后再给予三年半税优惠期。

当然了,只局限于省级以及以下财政税收,至于该上缴给国库的税收,这个他们没权限,免不了。

但是他们也承诺,将会尽可能的申请筹建国家级工业区,以获得国家级工业区的免税额度。

就和松江工业区一样!

大楚帝国里各种乱七八糟的工业区如今多了去,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地方自己搞出来的所谓工业区,这些地方自行设立的各种所谓工业区所能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只局限于他们地方的权限。

比如某个县建立的工业区,又没能通过上级的审核的话,那么该工业区所能给出的各种优惠,只能是当地县的范围内,免税也只能是免除县级财政所分配的那一部分,府级财政、省级财政以及国库收的税,该多少还是多少。

这种县级工业区,说是工业区呢,但其实上除了极少数地方外,其实大多只是随便在县城郊区划拉一块地皮而已,绝大部分都是徒有其表,绝大部分县其实也都懒的搞,毕竟辖区内要啥没啥,能能做小机械厂,打造一些农具厨具之类的就已经是极限的,直接一对一给政策优惠就行了,也没必要特地搞个什么工业区出来。

如果是他通过了府级审核,那么就是府级工业区,享受相应的府级优惠政策,这种府级工业区倒是多一些,不过还是那句话,大部分依旧是徒有其表,只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府才能够建立小规模的工业区,但是整体影响也不算大。

如果是通过了省级审核,那么就是省级工业区,能够享受相应的省级优惠政策,基本上,如今帝国里几乎每一个省都有这么一个省级工业区,比如楚北的襄阳工业区,楚南的长沙工业区,广东的广州工业区,河北的天津工业区,浙江的宁波工业区,江北的通州工业区,安庐的凤阳工业区……就连没多少人的甘肃,都搞出来一个所谓的兰州工业区。

各个省级工业区受限于自身情况,规模有大有小,但是这些省级工业区也都是算是大楚帝国里的重要工业区了,支撑起来大楚帝国近半的工业产值。

再过来就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三个国家级工业区,分别是汉天府的大冶工业区,应天府的当涂工业区,江南省松江工业区。

这三个国家级工业区,其他先不说,但是政策优惠条件是巨大的,头两年免除所有税收,后三年减半征收。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这个优惠政策,是指国税以及地税一起,属于全面优惠。

很多地方为了发展自身的工业,其实也在申请成为国家级工业区,但是一直都没获得批准而已。

毕竟如今大楚帝国的国力有限,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扶持资金等等,都是有限的,大楚帝国高层想要的是先集中力量搞一批工厂,再带动更多的工厂,进而形成工业良性发展。

所谓的国家级工业区也好,省级工业区也好,其实都是通过税收优惠来刺激资金投入工业外,也是为了把零散的资金以及各类人才和资源都集中起来,目的是为了集中资源办大事。

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这里搞一个厂,那里搞一个厂。

在当代交通落后,陆地运输只能靠腿,河运和海运也只能靠风帆的时代了,全面开花是不靠谱的,光是运输成本就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

唯有集中资源重点发展若干地方,才能够迅速获得突破取得成绩。

如此情况下,其实帝国高层对地方上一股脑的搞什么工业区,是保持在口头上支持,实际上啥也不给的态度。

但是,辽东这边不一样!

在罗志学的规划里,辽东是要打造为帝国的大型重工业基地的,尤其是钢铁生产基地,因此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不会少的。

工业部的代表团汇集了考察以及和辽东地方的会谈成果,通过快报送到了金陵城后,罗志学只是简单看了眼,紧接着就是批示准许在辽东筹建国家级工业区,以扶持发展钢铁为核心的重工业,要求各部门相互配合,尽早完成工业区建设。

有了罗志学的批示后,各部门迅速行动了起来。

最先行动的不是工业部或其他内政部门,而是军方……

因为,军方首先要确保工业区的安全啊……虽然有辽东长城以及沿途不少边城堡垒可以阻挡东掳人的大规模入侵。

但是在漫长的辽东长城里,人家东掳人派个小股兵力杀进来玩个袭扰破坏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容易。

为了避免后续工厂建设,农业生产的安全有所保障,第三集团军方面准备在部分区域里,发动局部的快速打击作战,尽可能的把东掳人往更北边的方向进行驱逐。

虽然已经进入初冬时分了,但是这种局部的中小规模快速反击,也用不着携带大量的重型火炮或辎重,主要还是以骑兵作战为主,因此打起来虽然麻烦了点,但还是能打。

于是乎,辽东那边再一次掀起了战火,楚军频繁的骑兵出击,让刚逃到深山老林里刚安顿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的东掳人又是鸡飞狗跳,不得不放弃了靠近长城的大量村落定居点,往远离辽东长城的方向进行继续迁移。

还有一部分在辽东东部区域的东掳人,甚至都跨过鸭绿江逃到了朝鲜那边,为了追击这些东掳人,楚军部分兵力也直接跨过了鸭绿江杀了进去。

随着楚军兵力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后,李氏王朝也是大为恐慌,连忙派遣使者求见大楚帝国方面,请求臣服……

但是前头打仗的楚军将士们,一个个眼里只有军功和升官发财……什么臣服藩国之类的,哪有直接斩杀大量敌军攻城掠地,为帝国开疆数百里功劳大啊!

负责该方向军务,率领五千多混成部队作战的第十一师副师长冯宇树准将,根本就没见这些所谓的李氏王朝的使者,直接率部奔袭义州。

攻占义州后,不用几天又攻占了铁山城,成功和在皮岛上的海军陆战队进行了会师。

然后这个冯宇树准将就屁颠屁颠的往后头报送了捷报,说自己追击东掳人里进入了朝鲜半岛,当地朝鲜蛮夷甘当东掳走狗,冥顽不化,非但不投降,还胆敢伙同东掳人反抗我王师。

如今,我部已经连夺义州、铁山等城,歼灭东掳以及其走狗数千,为帝国开疆扩土数百里云云。

冯宇树准将有一种预感,如果自己在朝鲜半岛上操作的好,打完这一仗,自己刚升不久的准将就能变成少将。

因为他相信,陛下以及其他大老们,相对于听见帝国藩属朝鲜王国,应该更乐意听见朝鲜省这么个称呼!

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冯宇树率军五千余人杀入了朝鲜半岛,连续夺取了义州和铁山等众多城池,而后又汇合了之前在皮岛登陆驻防的海军第三陆战团。

冯宇树和海军陆战团那边的人稍微一商量,稍微说了一番在朝鲜半岛攻城略地后的升官发财前景,就吸引了这个陆战团屁颠屁颠的跟着一起南下了。

这两个混成团级别规模的楚军兵力一合流,直接就变成了万人规模的大军!

而且还是甲等师!

如此庞大的兵力,别说李氏王朝这些还停留在冷兵器以及早期火器时代的渣渣军队了,就算是东掳人那边的主力都扛不住!

冯宇树带着上万大军甚至都没有玩什么战术之类,只是按部就班的一路往难打,就顺利拿下了宣川、郭山、定州等地,顺顺利利的打到了朝鲜北方重地安州。

整个过程里,其实都没怎么打仗……奔袭义州和铁山两地的时候,楚军甚至都没有把大量火炮拉上来,只是用轻武器以及两斤半火炮就拿下了这些地方,并且自身损失极小。

攻打义州的时候,楚军一共才伤亡不过二十余人,但是对面的万余朝鲜守军以及数百东掳残兵,当场死伤千余人,余者投降。

其他几个城池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没怎么打……打定州的时候,楚军都还没开始打呢,对面就自己打开城门投降了,城内的朝鲜官员还说什么自从东掳侵犯朝鲜以来,他们朝鲜属国苦等中原王师久矣……

这搞的冯宇树准将有些尴尬……我不是来救你们脱离苦海的,我是来灭国的。

不过尴尬归尴尬,该做的事还是得做,于是乎继续攻城略地,后头的辽东省巡抚衙门也是极为配合……大军前脚刚南下,后脚就设立了江东府,大概就是朝鲜王朝里的平安道大部分区域。

这个江东府,也取自明王朝时期的江东镇。

于是乎,那些主动归降,还以为大楚帝国此战朝鲜,是为了恢复中原王朝和朝鲜半岛的传统藩属关系,为了打击东掳人实力来的朝鲜官员们就傻眼了……

他娘的,这连地方行政机构都设立了。

这些楚军,根本不是为了赶跑东掳人来的,这些楚人……不,这些该死的楚蛮子,他们是奔着灭国来的!

可惜的是他们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反对也好,归顺也罢,其实都影响不了这一场战争。

冯宇树所部汇同海军第三陆战团杀到安州的时候,第三集团军也是对冯宇树之前的战报做出了回应。

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左英哲亲自手书,大概意思就是:既然朝鲜人不给面子,那么老冯你就放手打,给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当然,冯宇树你也别指望集团军会给你什么支援,你自己能打到那里算那里。

收到这封手令后,冯宇树看着前头的安定城都露出了笑容,左英哲说是给他们一个教训,没有支援,但是也没说不让一路干到汉城去啊!

此时,其实就连左英哲也不知道,前线的冯宇树谋划着直接把朝鲜王国灭了,捞一个天大的功劳……如果左英哲有这个想法,早就派援兵过来了,而且也不会擅自行动,好歹得先请示金陵方面啊。

至于说左英哲现在没心思玩什么灭国,但依旧支持辽东巡抚方面派遣官员度过鸭绿江设立江东府!

有句话说得好:来都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