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七十一章 东掳灭亡

第五百七十一章 东掳灭亡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

面对大楚帝国陆军从四面八方压过来的大军,东掳人根本就抵抗不住。

别说现在的东掳人残部了,就算是去年东掳人巅峰时期也不可能挡住楚军如此大规模的攻势。

要知道,今年楚军在东北地区投入的兵力,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要超过去年呢。

骑兵上,去年在辽东区域投入的独立骑兵,也就一万多骑而起。

但是今年,仅仅是在东北地区,楚军就投入了三个骑兵军。

这还不算众多的师属骑兵呢,这些师属骑兵对比去年的时候,实力也大有增加,去年的时候在东北参战的各师属骑兵团,除了两个近卫军骑兵团比较特殊外,其他的师属骑兵团其实实力都很一般,其配属的战马再到骑兵的素质都稍微差一些。

而经过一年的补充,尤其是获得了大批来自蒙古地区的战马,也缴获了大批东掳人的战马后,这些师属骑兵也是一个鸟枪换炮,所有在东北地区参战的师属骑兵团,基本都做到了满编。

每个师属骑兵团,都下设了四个大编制的骑兵哨,此外还额外配属一个两斤半的骑兵炮哨。

这些师属骑兵们,在武器装备上乃至战术战法上也和如今的骠骑兵靠拢,尽管依旧以下马列队作战为主,但是经过苦训后,多少也能列阵用马刀冲锋了。

按照大楚帝国骑兵总监的规划,未来大楚帝国陆军的骑兵部队,将会只有两种骑兵部队,一种是重骑兵,配属骑兵专用的重型胸甲,高头大马,武器上以空心骑枪为主,辅以马刀,属于典型的重型枪骑兵,主要用来对阵冲杀的。

还有一种则是轻骑兵,这些轻骑兵,这些轻骑兵配属轻型胸甲,普通蒙古马,武器上采用遂发骑兵火枪以及马刀,既可以下马列阵以火枪作战,也可以上马冲锋。

如今楚军里的骠骑兵,其实就是属于这种骑兵,楚军里的骠骑兵可不是说只能马上冲锋,人家也可以下马列阵玩线列的。

这些师属骑兵团们,基本上都是朝着这一方向进行训练整编,而在东北作战里,表现也算可以。

这些师属骑兵们,加上独立骑兵,使得了楚军在今年的东北战场上,首次占据了骑兵上的兵力优势,而且还是极大的兵力优势。

双方骑兵力量对比上,一增一减,双方的骑兵对比几乎倒转了过来。

如此情况下,东掳人连骑兵机动作战都玩不过楚军了。

而步兵和炮兵上就更不用说了,在东北大地上,楚军的炮兵吊打一切不服……东掳人在去年的时候都挡不住,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而步兵,现在楚军里的步兵在东北战场上,都沦为火炮保护着,后勤护送人员了……正面一线战场根本就没他们的事。

你得知道,楚军在东北地区投入的数十万兵力,比东掳人本部人口都多……

如此庞大的兵力下,仅有的正面战斗基本都被前头的骑兵们解决了,等步兵上来的时候,往往只能攻打那些没多少东掳人存在的小城镇之类的。

楚军如此凌厉攻势下,豪格为首的东掳人自然不甘心彻底灭亡,他们想了不少办法,通过分散兵力袭击,各种埋伏,前后也给楚军造成了一些伤亡,但是根本无法扭转战场上的局势。

开战一个半月后,豪格就已经被迫带着手中仅剩下的两万多主力,掩护着二十多万人口向北撤退。

但是楚军之所以派遣第一骑兵军和第三骑兵军玩左勾拳,搞战略包围,就是为了防止东掳人和之前在辽东地区的时候一样大规模逃亡。

这放任豪格带着这二十几万人跑到,那么后头楚军恐怕还得重新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攻势。

并且随着战场逐步向北延伸,楚军的后勤补给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的,军费开支也会越来越大。

如此情况下,楚军根本不可能放东掳人大规模逃亡。

七月四日,楚军第三骑兵军追上了豪格所部,豪格没办法,只能是扔下二十几万老弱民众,只带着两万多兵力迅速向北突围。

第三骑兵军却是紧追不舍!

不久后,附近的第一骑兵军也是尾随而来。

足足四万骑兵,追着豪格他们一路往北,并且不断的尝试着咬下一口。

如此情况下,豪格所部的兵力是越来越少。

七月十八日,豪格所部逃到了松花江南岸,但是就当他们想要搭建浮桥过江的时候,身后的楚军骑兵却又再一次追了上来。

仓皇之中,豪格所部只能是往东继续逃亡!

然而次日,他们就在前头发现了楚军骑兵!

那是楚军第一骑兵军,直接绕到了前头。

神情疲困的豪格,在马背上四望,满脸都是绝望!

北边是松花江滚滚江水!

东边是万余楚军骑兵拦路,而后方又有着万余楚军骑兵正在赶来!

此时的他,竟已经是无路可逃!

甚至就连原地死守都不能收,因为豪格身边的兵力已经不足八千,并且人困马乏,就连粮食也不足了。

豪格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可选项,只能是硬着头皮强行突围,要不然的话,稍微停留个半天时间就会被后方的楚军骑兵主力给追上。

这一战,对于东掳人而言,是悲壮而惨烈的!

他们在楚军骑兵师的数十门骑兵炮的轰击下,一遍又一遍的冲击着楚军骑兵的阵列,试图打开缺口。

但是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

不说血肉之躯无法对抗枪炮,就算是双方的装备处于同一水准,东掳人也处于绝对的兵力劣势当中。

承顺八年七月十八日,东掳人最后一支主力被楚军歼灭与松花江河畔,东掳伪清皇帝豪格战死,随同豪格逃亡的一票东掳权贵以及东掳士兵们大多被斩杀或绝望之际投水而死。

只有极少数人在兵败之际,跳入了松花江,然后游过江对岸逃亡,而这些人也就那么几百人而已。

东掳伪清政权,从这一天开始,已经宣告了正式灭亡了。

哪怕偌大的东北区域里,还是有不少的东掳人在逃亡或顽抗,但是这已经无法改变东掳人已经彻底完蛋的事实。

东掳人,甚至连一支千人规模以上的有组织残部都没有了,他们所占据的所有城池甚至连村庄都被楚军逐一横扫攻占了。

只剩下少数人躲进山林之中苟延残喘或向北一路逃亡!

歼灭了东掳人最后一支主力部队后,第三集团军化整为零,开始对偌大的东北区域进行拉网式清剿作战,搜捕击杀东掳人残部,同时在各重要交通节点或适合屯垦的地方里修筑堡垒驻防。

这种屯垦兼带清剿的作战行动,预计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几年都是有可能的。

他们要把广阔的东北地区,彻底的变成大楚帝国的实际控制区,而不仅仅是和以往的明王朝一样,对这些地方只保持些许军事上的控制以及通过册封的方式来维持宗主权。

大楚帝国,要把这一片地方,变成帝国实际控制区,甚至是腹地!

因此,陆军方面在东北地区的清剿作战,对象也不仅仅是局限于东掳人残部,还包括其他乱七八糟的各种蛮夷。

不把这些蛮夷清剿干净了,帝国怎么可能放心在后续往这些地方迁移大量的民众。

而没有民众,怎么实际控制这些地方并建立有效的统治?

九月金陵,罗志学也是接到了来自第三集团军的捷报。

“比预料的还要更顺利一些,能够在八月份就结束主要战斗,可见第三集团军的将士们是下了苦工的!”

一旁的徐志贤道:“可不是,区区几个月时间,别说打仗了,就算是不用打仗,直接行军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呢。”

“前线的将士们为了保持进军速度,争取在北方降温之前结束主要战事,并完成一部分前期肃清作战任务,可是半点都没有休息,可是把将士们累的够呛。”

“就连骡马都累倒下了两万多匹呢。”

罗志学听罢微微点头:“这种高强度作战,骡马撑不住很正常,不过东北地广人稀,后续部队清剿和驻防没有骡马可不行,前线执行任务的部队,其骡马战损,要及时补充。”

徐志贤道:“陛下放心,如今东北地区后续已经不会有什么大规模战事了,所需兵力也不用太多,后续的地方驻防以及清剿作战,可以以当地守备司令部为主,野战军可以休整一二,不动大规模战事的话,对骡马的需求也不会太大。”

罗志学道:“等东北那边局势安定下来,参谋部制定个计划,把东北地区的部分主力,尤其是骑兵部队逐步调往蒙古以及西线!”

“如今漠南西部的几个部落还不肯归顺,漠北蒙古也不安分,漠西更大胆大包天竟敢窥视雪区和疆区,上述诸地,必有一战,参谋部要提前做好战略规划,不能等人家打上门来了,才匆匆忙忙的调兵遣将!”

徐志贤听到这话,却是脸色大喜:“臣遵旨,回头臣就汇同诸位同僚制定相应的计划!”

徐志贤对罗志学的吩咐可是开心的很,如今军方,尤其是陆军方面最担心的是什么?

可不是什么外敌,而是打完仗后马放南山,甚至兔死狗烹!

尽管罗志学之前没这么干过,一直都保持着善待功臣,哪怕是伏牛山时期的那些土匪将领们,最终都能落下一官半职甚至爵位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即便是不被兔死狗烹,但是没了东掳人这个外敌后,军方也担心着裁军啊!

这种担心可不是白来的,要知道去年帝国高层就已经敲定要在承顺八年里裁减军费了,要从承顺七年的四千五百万两军费,下降到四千万两。

而现在东掳人也打完了,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明年军费肯定还会下降。

单纯的军费下降都还算好,陆军方面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了,毕竟帝国不可能一直维持着这么高昂的军费。

一年四千多万两银子的军费,这可是很恐怖的数字。

毕竟大楚帝国承顺八年的财政收入预算,也就八千多万两而已。

军费支出占据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这对于一个正常的国度而言是不正常的。

毕竟一个国家除了要养兵,还需要花费相当多一笔钱来维持行政机构的运转,还有就是教育、扶持工商业,农业,防洪救灾等等都需要花钱。

而军费如此高昂,是必须要降低下来的。

对此,军方,尤其是陆军方面也是早有心里准备,早几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各处屯垦,养鸡养鸭养猪什么的,争取在军粮上自给自足一部分。

第三集团军在东北打仗,间隙的时候都还在屯垦呢……

但是怕就怕降低军费之余,还要大规模的裁军,这就很要命了。

因为有足够的兵力才有足够的编制,有足够的编制才有足够多的高级将领的职务。

总不能才十几万兵力,就弄好几万军官吧……

一旦裁军的话,军官职务必然会减少,到时候很多人,下到尉官,上到将官,恐怕都不得不退出现役了。

人家将军当的好好的,你给人家来个转入预备役……这自然会引起担忧甚至不满。

如今罗志学却是说西北必要一战,这意味着未来还有仗打,既然有仗打,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大规模裁军了。

这些将领们也就不用太担心被大规模要求退役现役了!

看着徐志贤脸上的喜色,罗志学自然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都是聪明人,大家都知道兔死狗烹这个词。

罗志学知道,属下的这些将领们也知道。

哪怕是为了局势稳定,罗志学也不可能说在刚干掉东掳人的时候就把一票开国将领赶出去,让他们回家种田的。

这些人,哪怕是能力不足的罗志学也会进行妥善安排,不能寒了人心。

至于裁军,那是肯定的,因为现在楚军的兵力规模极大!

光光是今年夏天打东掳人和蒙古人的时候,就动员了超过四十万大军。

这仅仅是参与东北和漠南蒙古作战的一线兵力呢,还不算北方地区驻防的大量兵力以及中原、南方、西南各地驻防的兵力。

也不算近卫军和海军。

大楚帝国的军队规模分成三个部分,陆军、海军、近卫军!

近卫军很简单,目前只有三个步兵师以及若干独立骑兵团、炮兵团,还有一个驻防皇宫的禁卫团,分散保护金陵城其他官方机构,以及派遣给帝国重臣充当安保人员,名为军人,但实际上更类似于武装巡警的警备团。

近卫军总兵力六万多人,这些近卫军,除了警备团外,都是清一色处于战备状态的部队,都是甲等师编制,齐装满员。

海军,船多但实际上人员也没多少,目前总兵力也就那么八万多,其中三万多人还是陆战队或岸防要塞,海军基地驻防部队。

真正的大头是陆军。

陆军有甲等师、乙等师,其中的各骑兵军、野战炮兵、重炮部队也属于甲等师序列。加起来的数量可就颇为可观了。

目前陆军里的甲等师有二十七个,人员基本满员,人员在三十五万人左右,装备倒是没有太齐全,毕竟前几年楚军的大部分军费其实都花在了北边和东掳人的战争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北方填进去这么多军费,在这南方各地驻扎的部队,哪怕是甲等师也得往后排。

骑兵师的数量达到了三十个,大多满员,部分缺编,这些骑兵师除了辖有四个骑兵团外外,还配属有骑兵炮部队,骑辎重部队等骑兵师的师属部队,总兵力约十三万人,但是配属的骡马数量极多,光是这十三万骑兵,就配属了超过三十万匹骡马。

而骡马的耗费可比人多多了,因此这三十个骑兵师,十三万骑兵的实际耗费,比二十七个甲等师步兵部队还要多!

乙等师,其师级番号极多,目前已经达到了九十多个,分散部署在各地驻防,也有相当多一部分参与了北方的战事,这些乙等师的规模不一,少的只有五六千人,中等的七八千,而多的也有一万二三,比如在辽东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几个乙等师,看似挂着乙等师的番号,但实际上兵力以及配属的火炮没比甲等师少多少。

这些乙等师的总兵力,加起来足足有六十万人。

此外陆海军以及近卫军,都有京畿机构、军校、各集团军、军、省守备司令部、各地新兵训练营的各种机构司令部直属人员等等。

这么算下来,大楚帝国的三军,总兵力都超过了一百三十万人。

这兵力对于已经没有大规模战争爆发,同时还处于工业发展初期,大楚帝国而言,是有些少了。

而且这些兵力里,半数以上还是战斗力不咋地,装备不行的乙等师。

罗志学已经是准备着对现有的兵力进行整编,而整编的重点是乙等师。

甲等师和骑兵师暂时不用改,他们是帝国的核心战力,不管是对内弹压还是对外战争,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出于控制军费的角度,还是需要把一部分没有战备任务的甲等师从战备状态改为常备状态,从而减少辅助兵力人员缩减开支。

而乙等师,则是整改的重点!

目前大楚帝国里的乙等师,人数多,人员耗费也不少,但是装备比较差导致所能发挥的战斗力比较低。

这些乙等师里除了极少数在北方前线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乙等师外,大部分乙等师依旧装备火绳枪,长矛,旧式的棉铁甲,就连火炮也没多少,一部分采用的还是早些年缴获自明军的一些铁铸火炮。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其他先不说,至少要把火绳枪改为燧发枪,换装了燧发枪后,才能够改为和甲等师一样的编制啊,也能够和甲等师更好的配合作战啊。

而燧发枪的产量已经上来了,同时因为持续生产,摊薄了生产成本,同时工艺持续提升,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的弹黄生产工艺得到了比较大的突破,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

目前一支最新信号的二年式甲三型燧发枪,出厂价已经拉低到了八两五钱银子一支,这个价格对比以往直接下降了一半。

而随着大部分甲等师已经陆续配属燧发枪,后续的燧发枪产能也能够用于给乙等师换装了。

为此,在九月中旬的时候,罗志学召集了军务院的一票高级将领们,商讨乙等师改编问题。

在会议上,罗志学没有和往常的御前会议一样不怎么说话,只是听着臣子们辩论,而是在一开始就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乙等师的改编,重点在于换装燧发枪,并把编制改为和甲等师一样的编制。”

“要明确乙等师的任务,乙等师的任务,是驻防地方,保境安民,抵御外敌,必要时候通过补充兵员、骡马、装备,以配合甲等师实施机动作战。”

“乙等师的地方驻防上,要综合考虑驻防地区的多方面情况,人口多一些的地方,战略位置重要的地方,地方动荡的地方要是当多安排,而人口少,战略位置不重要,地方太平的地方则是可以适当少安排一些。”

“乙等师的各师番号,原则上暂时不撤销,当时各师兵力的人员适当增减!”

“既要控制兵力数量,降低开支,也要确保战斗力不降反升!”

“任务很重,但是朕还是希望你们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做好这件事!”

罗志学首先表态,其他的都是属于常规意见,唯独番号不撤销这事上是比较特殊的。

而番号不撤销这事,其实和裁军什么的没啥关系,不撤销番号不代表兵力不缩减啊……

乙等师的兵力本来就是很人性化的,一万二三人兵力的是乙等师,四五千人的也是乙等师。

这些乙等师本来就是用来安置早期能力不足的将领军官的,没这么多编制安排不下来,按照罗志学的计划是让他们在乙等师里干几年过渡一下,然后正常退出现役转为预备役,免的引起人心动荡。

等这一批人退的差不多了,那么就可以把通过合并,缩编等方式把乙等师的番号缩减下来,八十几个乙等师的番号太多,怎么也得裁减二三十个乙等师番号才行。

罗志学敲定了大方向,军务院很快就拿出了详细的乙等师整编计划,准备逐步对各乙等师进行换装改编。

改编后的乙等师,在理论编制上,将会和甲等师保持一致,但是实际编制上,则是采取缩编,只保留部分的步兵以及技术性兵种的骨干兵力和少量骡马。

以达到降低部分兵力,同时增加战斗力的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