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七十四章 和硕特部的密信

第五百七十四章 和硕特部的密信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金陵城,罗志学看着四川巡抚程英正发回来的紧急报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看样子,和硕特部是想要给自己找一条退路了。”罗志学看完报告后,随手把报告递给了身边的徐志贤。

徐志贤也是翻看起来了手中的报告。

这份报告是四川巡抚程英正发来的紧急报告,以密折形式呈递,饶是徐志贤之前已经先过了一手但也不能先拆开来看。

打开来看后,才发现四川巡抚程英正报告,和硕特部派遣密使翻山越岭,抵达了大楚帝国位于康雪区域最西线的实际控制区理塘县,并呈送了和硕特部首脑的秘密书信。

这封秘密书信用汉文书写,就附在四川巡抚程英正密折里头。

这封秘密书信的内容徐志贤看了后,也是呵呵一笑:“他们这是急了!”

随手又把书信递给了旁边的参务大臣,礼教部尚书宋章。

宋章看完书信后道:“他们在南边和我们打着,而高原地区里的诸多土司也有很多并没有臣服他们,他们还需要持续平定内乱,而且西边准格尔部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能够撑这几年已经是算他们能熬了,如今看他们的样子怕已经是到了穷途末路。”

徐志贤道:“他们撑不住很正常,我们在四川西边的大渡河铁桥已经竣工了,西边的几座渡河的铁索桥也相继架设成功,如今我们的兵力以及补给物资,从成都一路往西到理塘,不敢说一路坦途,但是也比以往好太多,路程至少缩短了上千里。”

“我们的几个山地部队也磨练的差不多了,之前在四川那边和当地土司作战乃至和和硕特部的兵力交战,已经是胜多败少。”

《骗了康熙》

“虽然入藏难,重型火炮几乎不可能运输过去,但是火枪和拆卸下来的轻型火炮,如两斤半山地炮、九斤轻型榴弹炮乃至十八斤超轻型榴弹炮还是可以通过驮运勉强送上去的。”

“一时半会运输不了太多上去,但是我们还可以慢慢来,一点一点的往前头运输弹药和粮食补给,等囤积够了物资就一波打过去,和硕特部也好,当地土司也好,都不可能阻挡我们的大军。”

“如此情况,和硕特部哪怕一开始看不明白,但是现在也应该看明白了。”

罗志学此时开口道:“和硕特部可以争取一二,这好歹也是漠西的大部落,既然他们有重回西域的想法,那么就和他们接触一二。”

随即把目光投向宋章:“后头你们礼教部和他们谈的时候,只要他们愿意把雪区让出来,并配合我们控制当地,那么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他们既然想要准格尔部的牧场,那就答应他们,具体上可以参考漠北那几家的处理办法。”

说完,罗志学把视线投向了墙上的大幅地图上,帝国西北地区是一片烽火,叶尔羌汗国已经快要挡不住准格尔部的入侵了。

而准格尔部的后头,还有沙俄!

已经即将对帝国的西北乃至北方安全造成威胁了。

而想要消灭这些威胁,其实对于大楚帝国而言,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准格尔或者沙俄本身,而是距离……

大楚帝国而言,不管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要胜过这些敌人,甚至都可以说吊打他们。

奈何距离是个硬伤,而距离一远,武器运输可就太麻烦了。

粮食从中原等地一路往西运输,耗费实在太大,运到前线一人份的粮食,路上往往要消耗十人份甚至更多的粮食。

一百斤粮食从中原出发,最终能送到西北前线将士手中的,也不过十斤甚至几斤而已……

这种损耗是在太大,饶是家大业大的大楚帝国也撑不住。

这也是大楚帝国在西北前线地区大力驻军屯垦的缘故,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就地解决粮食消耗,减少从后方中原运输粮食的数量。

武器弹药也是运输困难,哪怕是已经在西安设立了兵工厂,但是从西安往西运输,那也是一段非常遥远的距离。

如果楚军要在西北地区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耗费绝对要比歼灭东掳人的耗费还要大……

如此情况下,和硕特部那边既然有服软,甚至主动提出来合作打击准格尔的意思,那么正和罗志学的意。

甭管这些和硕特部的人有什么图谋,其实都不重要!

只要他们实打实把青藏高原让出来,然后配合楚军打准格尔,减轻楚军的后勤压力,让大楚帝国能够以比较小的代价收复青藏高原乃至疆区,那么给他们一片西域的牧场又如何。

更不用说,他们要的还是如今准格尔部的牧场。

康他人之慨这种事,罗志学做起来那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至于说以后和硕特部会不会变成准格尔第二,野心增加后成为大楚帝国新的边患……这也是不用太过担心。

就和现在的罗志学,其实没怎么担心过准格尔部的扩张,会给大楚帝国带来什么实际性的威胁一样。

如果两者合作,真的把准格尔给干掉了,那么大楚帝国的兵锋也就杀到了尹犁一带,到时候不说继续进攻,但是防守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再者,大楚帝国还控制了漠南……

前往漠西准格尔地盘的道路,可不是说只能通过甘肃傻乎乎的走过去,还可以直接从漠南杀过去……

大楚帝国如果真的舍得付出大笔军费,甭管是准格尔还是和硕特部,那都是见一个干一个……

问题是,大楚帝国后续几年内,不可能拿出庞大的军费去打一场除了抢点地盘,实际上带来不了什么经济利益的战争……

大楚帝国自从建国开始,一直到今年,持续高昂的军费已经让家大业大的大楚帝国有些撑不住了。

要不然也不会刚干趴下东掳人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缩编部队,缩减军费了。

就是因为财政有些撑不住了……

早些年的时候,还有统一战争时期弄到手的大批抄没收入,超过亿两银子的抄没收入,支撑了大楚帝国前些年的大规模征战。

但是现在,这些抄没收入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如果继续保持如此庞大的军费支出,那么国内的经济发展也不用搞了,甚至就连官员们的薪资都没得发了……

因此,裁减军费是必须的!

而在裁减军费的大环境里,军方想要搞什么西北大会战,那是不可能的……没钱!

就算要打,那也得拉上一群小弟去打,而且作战方式也不可能和在统一战争那样,随随便便就拉上去几百门火炮玩火力优势。

到时候,战争的模式可能更加传统一些,以骑兵机动作战为主。

如此情况下,如果能够把和硕特部也拉上自己的战车,把他们从敌人变成炮灰,那是极好的事。

至于以后的风险问题,以后再说……

退一万步说,过上几十年漠北也好,漠西也好,哪怕集体反叛了,但是对于大楚帝国而言也不是个小事。

因为几十年的时间,罗志学估摸着就算搞不出来坦克来,但是火车肯定是能够搞出来的,机枪什么的估计也能搞出来了。

哪怕其他都没有,只要有个火车,那么大楚帝国就是无敌的!

通过火车,大楚帝国分分钟就能往西域乃至中亚地区调集数十万兵力,以及维持他们作战所需要的各种弹药粮草等物资。

罗志学已经可以预料到未来的场景:大楚帝国的铁路修到那里,那里就是大楚帝国的领土!

至于反抗,甭管是什么游牧部落还是沙俄,又或者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国家或势力,在先进的枪炮之下,充足的后勤之下,注定只能成为历史的尘埃。

罗志学吩咐着宋章:“和他们的谈判,你回头就吩咐下去,尽快处理,尽可能的争取他们出兵准格尔,我们可以给他们枪炮,给弹药支援。当然了,青藏高原收回来是底线!”

随即罗志学又吩咐一旁的徐志贤道:“不管和硕特部这事能不能成,军方的准备不要停,非但不要停,更加加大力度。”

“就算后头和硕特部屈服了,但是当地的那些土司们也还是要逐一清理,帝国治下不需要什么农奴。”

徐志贤微微点头:“臣明白,陆军方面一直在为入藏一事做准备,四川那边的行动更是一直都在持续行动,如今我军已经通过持续征召,接纳投降土地等诸多手段,把战线推进到了雅龙江以西的理塘,下一步就是继续往西推进到金沙江中上游区域。”

“工兵部队在后方也在持续修筑成都到前线的道路,横跨大渡河的大渡河铁索桥以及其他多座铁索桥都已经建成。”

“通过这一条补给通道,再加上部队在当地的凑集以及屯垦,已经能够初步供应在西康地区的兵力作战所需了。”

“在北边的青海地区,我军已经从深入青海地区和当地土司以及和硕特部作战,目前在该地区的作战优势极大,而在青海地区的节节败退,也是和硕特部压力剧增,乃至迫使向我们臣服的重要原因!”

罗志学道:“青海那边做都不错,继续这么下去,朕期待不久的将来,帝国的龙旗插在布达拉宫上!”

徐志贤道:“帝国百万将士,定不负陛下期望!”

罗志学摆摆手:“去吧!”

等徐志贤和宋章都退了下去后,罗志学对着墙上的大幅地图看了看,又重新拿起来了四川巡抚程英正的报告。

这份报告的后头,还有一份程英正对康巴地区的治理建议,他说想要安藏就比先安康。

而康巴地区在明王朝时期里,长期游离于明王朝统治之外,撑死了也就是接受所谓的土司册封之类的,这导致了明王朝失去了对康巴地区的实际控制。

而失去了对康巴地区的实际控制后,自然也就失去了对雪区的控制。

为此,四川巡抚程英正建议,在康巴地区废土设县的大政策下,进一步在该地区直接设省。

康巴地区设省,目的非常明确而纯粹,就是为了持续推进当地的改革,并配合军方行动。

其中的核心工作,就是彻底的,全面的配合军方铲除当地的土司势力,要做到对土司势力连根拔起,不留下丝毫的隐患。

而这种配合工作,之前是四川巡抚那边负责的,但是四川巡抚驻地在成都,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地形非常的复杂,人员信件往来非常的麻烦,动不动就是好几个月的。

而有什么紧急事态的时候,几个月时间黄瓜菜都凉了。

按照道理来说,这些地方其实应该是设置为军事管辖区,让军方直接代管还要更加方便一些的,比如明王朝的行都司,清王朝的将军辖区都是类似的模式。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军政分离是大原则,所以不可能搞一个什么纯粹的军事管辖区,让军方直接把当地事务都给处理了,很多事情还得文官方面进行配合。

而文官方面的巡抚驻地如果太远,自然也就配合不了了。

之前大楚帝国之所以在北方的大片地广人稀的地方直接设省,而不是让临近的省份兼管,或者是直接设立军管区,都是因为这些原因。

辽北省、黑水省、漠南省这三个地方,都是属于当代特殊政策下的产物。

而康巴地区设省,也是同样政策下的产物,其存在的意义就是配合军方清理当地土司残留势力,顺带为后续军方的进一步入藏提供后勤上的支援。

事关安藏问题,罗志学也不会随意决断,而是把这个问题拿到了参务会议上让臣子们进行讨论。

讨论中自然有人同意,有人反对,还有人提出了更多的意见,比如把云南西北部区域的部分地区,青海的部分地区也加入进去,成立一个范围更大的省云云。

总之,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有,而对他们的意见罗志学也都是一一听过,但是却没有亲自表态。

这种争议比价大的事,而且也不算是什么原则上的事罗志学一向来都是很舍得放权的,让臣子们自行争论,有了结果他直接批准就是了。

经过臣子们的一番争论后,最终敲定康巴地区设省,把四川西部的川边,云南西北部的部分区域的大楚帝国实际控制区,再加上一大片还没有实际控制,尚在当地土司以及和硕特人控制的康巴地区设为康巴省,巡抚驻地为木雅。

新设的康巴省,暂辖五府三十三县……只是其中的相当多部分的区域,尤其是康西区域还在和硕特部固始汗以及当地众多土司手中呢。

不过这不重要,别说康巴省还算有一些实际控制区呢,就算是半毛实际控制区都没有的雪区,大楚帝国都已经提前设好了康西省,嗯,意思就是康巴地区以西地区的省……

只是康西省并没有任命全职的巡抚,而是先让康巴巡抚兼任着……

由此也可以看的出来,大楚帝国对青藏高原地区是势在必得的,不仅仅是康巴地区,连带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大楚帝国都要拿回来,并进行实际控制统治。

罗志学可没有想过,和传统的中央王朝一样,只是通过藩属国体系掌控这片高原地区,时间一久迟早都会产生各种麻烦事。

还不如直接一波横扫过去,把当地的所有土司也好,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好全部扫进历史垃圾堆,然后按照传统设立省,府,县各级行政机构,教化牧民。

通过持续改变他们的文化语言,穿着,生活习惯乃至到思想,再通过持续的通婚。

让他们从文化再到血脉上,都彻底变成无可争议的汉人。

这也是大楚帝国对外边疆地区的一贯政策!

一个帝国一个民族!

多民族国家,注定都是没啥好结果的,各种破事一大堆。

尤其是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过低的国家,结局往往很悲惨,比如奥匈帝国……

哪怕是主体民族占据优势的国家,内部往往也是有各种破事,民族主义觉醒后,一些非主体民族就会各种搞事,甚至谋求独立,搞大屠杀什么的,臭名昭着的卢旺达大屠杀,就是典型的民族冲突。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卢旺达的两大民族,还是以前的殖民者们为了方便管理,直接以简单的外貌和体型强行制造出来的两个民族……

哪怕是发达国家里也少不了这些破事,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英国的爱尔兰地区,甚至就连现在的苏格兰都想着玩独立。

罗志学可不愿意几十年后,自己的帝国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所谓的民族,然后谋取所谓的独立,那样可就太扯澹了。

所以罗志学和过去几千年来的老祖宗们一样玩融合……融着融着就只剩下一个民族了。

大家都是一个民族的,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破事,可以有力一起使。

而这个过程里,绝大部分当地人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他们只要一口饭吃,能过上好日子,并不在乎上头的是皇帝还是土司又或者是什么汗。

此外,他们还挺高兴能够生活在大楚这个文明国家的治下。

在大楚治下,好不好先不说,但是再怎么样,也比土司们当农奴强得多啊!

真正对融合政策有意见的,甚至有所行动进行实际反对的,还是那些当地实际掌控当地权力,有不甘心放弃权势的当地上层权贵们,比如土司什么的。

而这些人,也是楚军重点清剿的目标人群。

一边拉网式清剿下来,哪怕没能把所有反对者都直接剿灭干净,但是也能够摧毁他们拉以生存的根基,哪怕他们藏得好,但是余生里也只能和老鼠一样躲着过日子,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