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八十四章 李氏造船厂

第五百八十四章 李氏造船厂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广州造船厂,这是大楚帝国工业部所布局的大型造船厂之一,和位于松江的海军造船厂一起,为大楚帝国海军提供各类大型远洋战舰的专业造船厂。

除了这两家外,还有天津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不过天津造船厂规模还不大,而青岛海军造船厂更是还在建设当中。

这些工业部直属的中、大型造船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制造的都是新式船只,是根据盖伦船进行改进的新船型。

这些改进型盖伦船,更适合远洋航行,而作为军舰使用的时候,能搭载大量的火炮进行作战。

而作为运输船用的时候,也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嗯,自然也能部署比寻常商船更多的火炮。

至于为什么商船还说火炮……那是因为这年头的商船可都是武装商船,没有火炮就出海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衡量一艘商船的性能,其火力是必须考虑进去的,不然运输再多的货物,那也是给别人送钱……

不带火炮出门,你前脚刚出港,后脚海盗甚至同行海商就敢抢你!

福船乃至广船,鸟船等一系列中型船只,为什么会在进入十七世纪后越来越力不从心啊?

就是因为其看起来是优势的水密舱,导致无法部署太多的火炮。

火炮不够的话,在大航海时代里基本就是挨打的命!

而楚海军舰政司设立出来的新船型,虽然是根据盖伦船型为基础,但是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对比西方的传统盖伦船型,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上层建筑很矮小,甚至部分船型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船尾楼、船首楼这些东西。

线列火炮时代里,战舰低重心,能够装备更多的火炮才是王道。

弄一堆看似高大上的上层建筑,除了让敌人打的更准一些,还会让自己的重心更高,导致部署不了太多火炮,重型火炮。

《五代河山风月》

好处没有,坏处一箩筐!

因为楚海军以盖伦船为原型设计战舰的时候,直接降低这些船只上层建筑,这不仅仅能降低重心,多装备火炮,重型火炮。

同时还能扩大甲板面积,进而扩大风帆面积增加机动能力。

——

而作为运输船使用的时候,降低重心,也能搭载更多的货物进行远洋航行。

这种盖伦船型的深度改进版,或者说完善版,纯粹是为了线列炮战时代而生的。

李家,看重的就是这种新式船型!

当然,他们不是说想要造军舰,他们想要的是造新式远洋商船,然后卖给那些跑远洋贸易的贸易公司。

作为麾下大量铁制品都在出口,直接参与了大楚帝国海上贸易的李家,他们可是很清楚,最近几年来,进出广州港的商船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海上贸易越来越繁华,船只越来越紧张。

因为西太平洋沿岸的贸易日渐繁华,不少海商都跑到了广州造船厂去求购船只,但是人家广州造船厂可是大楚帝国海军的第二大战舰供应商,他们连战舰以及军事运输船,还有几家官办大型贸易公司的武装商船都生产不过来,哪有多余的产能接外部订单了。

这种都被李氏看在了眼里,李家认为造船业大有可为!

如此,才下定了决心投入巨资进军造船业。

他们自然不是傻乎乎的直接从头开始,而是直接砸钱收购了一家位于广州的民营造船厂,这家造船厂创办多年,拥有建造大型福船、广船的经验,去年甚至开始彷造成功了一艘新式盖伦改进船型。

在技术上,这家造船厂不差,就是规模小了一些而已。

至于为什么这样的造船厂最后被李氏收购了,一方面是他们内部有矛盾,另外一方面自然是李氏砸钱够多。

只要钱给足,收购一家船厂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收购了这家造船后,恰逢大楚帝国工商部颁发了一系列的新政策,这些政策看似和造船没啥关系,但是却让李氏看到了官方高层鼓励扶持民间资本的信号。

当即投入重资,找广州机械公司订购了多套大型水动力机械,又雇佣人手把原有的几座干船坞进行了扩大,以便生产更大的船只。

又开始到处挖各类工匠,不仅仅是国内的工匠,还有东南亚一些蛮夷的造船工匠。

承顺十年二月,李氏造船厂完成改造,正式挂牌营业,并且打出来了承接大型远洋海船的招牌。

再加上被收过之前,这家造船厂本身就已经制造过一艘四五百吨级的盖伦船型,实力已经得到了证明,如今大名鼎鼎的李氏又投入了巨资进行升级改造,这让那些海商们纷纷找上门来下单。

不仅仅是普通海商,就连工业部直属的南洋贸易公司,听闻这家李氏造船厂,号称能够打造千吨以上的新式盖伦船型后,都直接找上门来,一出手就是两艘千吨级新式盖伦武装商船的订单!

李氏制铁的实际掌权者,长房李尚云看着桌子上厚厚一叠的订单合同,然后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弟弟,李氏制铁的第二和第三大股东道:“如果我追加五万两投入造船厂里,你们应该没意见吧?”

李家二弟则是道:“没意见,造船业大有可为!”

李家三弟则是更干脆:“追加五万还是少了,直接追加十万吧!”

“我们再多建几个船坞扩大产能,还有把原料供应体系也搞出来,免的和那些纺织厂一样,免的和那些纺织厂一样,规模扩大了,但是原料供应却是被卡了脖子!”

“我们可以加大对南洋地区的优质木料收购渠道的投入,同时还要在西江、北江上游直接建立伐木场,还有帆装分厂也可以搞一个。”

“造船行业随着海上贸易的持续增加,已经迎来了大爆发,而能看到这一点的人不会少,恐怕再过个一年半载,造船业就会和纺织业一样迎来惨烈的竞争,到时候,原料供应是重中之重!”

李尚云看了自己的两个弟弟一眼,当即露出了微笑:“看来,你们和我想的一样,对造船业的未来抱有极大的期待,既然如此,我们这就凑集资金扩大产能,再建立自己的原料供应渠道!”

“争取一年内,再把产能扩大一个台阶,三年内完善原料供应体系!”

李氏家族因为海上贸易的爆发,而积极投身造船业的时候,海上贸易行业本身,因为海上贸易的持续扩大也是迎来了投资热潮。

这一次,不仅仅是有官方资本投身其中,更有民间资本进入其中。

大楚帝国的远洋海上贸易,最开始的时候官方资本其实并没有进入,一直等到了收编了郑芝龙所部后,才相继成立了工业部直属的三大贸易公司,即专门负责南洋海域贸易的南洋贸易公司,负责扶桑方向的东洋贸易公司,再有就是两方面都有所涉及,主要由郑芝龙所部原属船队改组而来的十八贸易公司。

这个十八贸易公司,其名字就是来源于早期的海商集团,即十八芝。

这三大远洋贸易公司,都是拥有武装商船的大型贸易公司,前往扶桑或南洋进行贸易,把货物运输过去后贩卖给当地土着。

还有一部分则是卖给印度中亚等地区的海商,乃至欧洲海商,他们会运输着这些商品前往印度乃至西亚非洲,甚至一路运回欧洲地区贩卖,以赚取高额的利润。

不过,这三大工业部直属的远洋贸易公司,也只是如今大楚帝国海商贸易的一部分而已,此外还有一些传统海商们改组而来的海上贸易公司,大楚帝国官方对这些传统海商并没有采取禁绝的方式,反而是采取了扶持的方式。

因此大楚帝国还有相当多一部分规模或大或小的海上贸易公司,小的可能就只有一艘小福船,而大的可能有几十艘大型海船组成的船队。

自从大楚帝国开放海贸后,国内的海上贸易是日渐增加,不仅仅是自家商船队增加了,外来的海上也多的很。

因为大楚帝国是开放贸易的,连专门对外贸易的港口都划定出来了好多个,同时几乎准许所有国家的船只来贸易。

这个过程里,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最先尝到了甜头,紧接着是已经在印度立足的英国人也开始组织船队过来贸易。

而他们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残酷,在南洋海域的时候,大家还比较克制,主要是大楚帝国官方多次以实际行动表示了对海盗的厌恶,不惜发动多次围剿所谓海盗的行动,以保障南洋通往大楚帝国海上航线的安全。

为了避免惹毛大楚帝国海军,这些国家在南洋海域里的竞争还算克制。

但是一旦过了马六甲,进入了印度洋海域,尤其是抵达非洲海岸的时候,那竞争可就大了。

因为这意味着欧洲市场!

最近几年,不少各国商船都在这一海域遭到了可耻的海盗袭击,这些海盗有多少是各国海军船只,那就是仁见仁智的问题了。

一旦被海盗袭击,海商花费重金采购的大楚货物或者南洋香料被掠夺一空不说,连船都被抢走了……

这也是当代海上贸易的残酷性……不仅仅需要和危险的大海搏斗,还要防着同行的竞争,而有时候同行的竞争带来的危险还更大。

这也是大楚帝国的商船,暂时都不涉足欧洲航线的缘故,大多商船只是把货物运输到南洋的几个港口和进行贸易,少数实力强悍的贸易公司,则是开始尝试着把货物运输到印度的几个港口去贩卖。

想要涉足利润最庞大,竞争也最为激烈的欧洲市场。

必然会引发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以及英国的剧烈利益矛盾,到时候争端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大楚帝国如今的政策,是先积蓄海上实力,并利用西方国家乃至西亚或其他什么国家的商船进行贸易,先把货物卖出去再说,等海军的战舰积攒的差不多了,那么也就是在对外扩张,亲自掌控通往欧洲航线的时候了。

毕竟这年头的航线,是需要武力进行保障的,而大楚帝国的海军,暂时来说还去不了印度洋,更别说是大西洋了。

而没有海军战舰的护航,自家商船队跑过去,哪怕是武装商船跑过去,也很容易就会遇上海盗……而且这些海盗,大概率在发起战斗之前还挂着某国海军的旗帜!

为此,大楚帝国官方还是很谨慎的提醒民间的海上贸易公司,在近海以及东洋等海域进行贸易的时候随便搞没啥事,但是去南洋的话,火炮不能少带……

至于印度洋乃至非洲沿岸甚至欧洲,属于绝对的高风险地区,没有足够的实力能不去就别去。

人家英国人,这年头也算是海军强国了,但是在印度洋以及南洋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的。

荷兰人几乎天天找他们麻烦……

他们之间的海上贸易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了,不过现在英国人还再打内战,估计一时半会的也腾不出手来和荷兰人干架。

可以预料的是,等英国人内战结束之后,不管哪一方胜利,那么和荷兰人之间的战争就会被提上日程。

这两个一个是海岛国家,一个是沿海重商小国,海上贸易就是他们的核心利益,双方的海上贸易竞争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竞争,基本没有调和的可能性。

这和大楚帝国是不一样的,大楚帝国搞海上贸易,目的很纯粹的,就是为了卖货!

至于运费,那只是顺带的!

自家的商船队运过去贩卖,和别人的船只过来把货物运回去贩卖,对大楚帝国而言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卖货。

只要各国市场对大楚帝国敞开,那么大楚帝国的核心利益就不会受损。

所以,大楚帝国对各国的商船都是一视同仁,只要你能过来采购货物,那么你们就是我们大楚帝国的好朋友。

同时大楚帝国海军,还会提供靠近大楚帝国近海海域的绝对安全保障,哪怕是到了南洋海域深处,那么大楚帝国海军也会提供若干固定航线的安全,避免海盗的侵袭。

因为大楚帝国海军的舰队,会在几条固定航线进行定期巡逻,任何国家的商船可以随行!

但是……

如果某一天,某国开始拒绝进口大楚帝国的货物了,那么也就到了大楚帝国海军登场的时候了。

大楚帝国海军,存在的意义除了控卫自家海疆外,就是为了开拓、保护海外市场的!

要不然,大楚帝国疯了才会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建设并维护一直庞大的海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