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一十三章 援军

第六百一十三章 援军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一次进攻就折损了超过一百五十骑的兵力,这让丹巴生出了畏惧之心。

回头看着前方依旧保持着空心车阵模样的楚蛮子,以及楚蛮子阵中依旧朝着己方兵力炮击的火炮。

丹巴牙一咬,随即挥手道:“先撤!”

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对面这些楚蛮子的车阵太古怪了。

其火力远远超出了丹巴的预估,如果自己不放下还想要再来一次进攻的话,那么损失会非常大。

最关键的是,己方损失不小,然而对面的损失却是极为有限。

目视中,对方因为有马车作为依托,己方进攻的时候发射出来的弓箭以及少量手枪子弹都没有收获战果,对面撑死了也就死伤了几十号人而已。

这样的损失对比,不对劲,而且对于丹巴而言太亏。

要知道他们可是骑兵,而且还是精锐骑兵,对面不过是一群运输辎重的二流兵力而已,别说对面只死伤几十号人了,就算是对面死伤了三四百人,对于丹巴而言都是亏的。

不考虑精锐与否的问题,只说准格尔方面派遣出来袭击后勤线的骑兵,其实也就只有丹巴这么一支骑兵而已,总兵力不过千人规模,要是损失太大了,那么后续可就无法继续组织兵力进行袭击了。

至于说派遣更多兵力去袭击楚军的后勤线,你真当人家楚蛮子的骑兵是假的啊!

千骑规模的骑兵还可以偷偷摸摸的绕过,从戈壁滩沙漠地带躲过楚军的注意,但是规模一大,上了好几千甚至上万人的话,人家楚蛮子的骑兵主力分分钟就杀过来了。

前往哈密方向的楚军骑兵可不少,三个骑兵师加起来足足有接近两万骑呢,一旦遭到楚军骑兵主力的拦截,那出城袭击的准格尔骑兵就得完蛋。

更何况,准格尔方面可没打算放弃哈密,他们还准备集结主力和楚军干一票,因此是不太可能大规模分兵绕后袭击的。

真分兵了,到时候哈密不抱,野外大规模战役也得完蛋,袭击后勤的偏师下场也好不到那里去。

因此,对于分兵,准格尔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只派出了千人规模的骑兵。

但是对面的楚蛮子呢?

哪怕丹巴现在不清楚楚蛮子的具体兵力构成,但是也知道这样运输辎重的兵力,对面的楚蛮子随随便便就能够从后方嘉峪关调集好几万人来。

双方比消耗的话,他们准格尔人是耗不过大楚帝国的。

更别说……现在的伤亡比例,都不是消耗了,而是己方吃了大亏。

真打下去,对面这支楚蛮子的辎重部队还没有耗完,他这支骑兵就得先耗完。

唯今之计,他只能选择撤军。

不过丹巴虽然选择了撤军,但是也没有离得太远,而是在率军在千米外游走,同时还派遣了小规模的侦骑持续靠近并游走在三四百米外。

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靠近持续侦查。

丹巴想要搞清楚对面的楚蛮子为什么火力这么强悍!

但是他也没敢在原地停留太久时间,约莫停留了两个时辰,见对方都已经开始在车阵内埋锅造饭,看样子是准备提前准备营地过夜的时候,他就知道继续待下去非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极有可能遭到楚军主力骑兵了。

而丹巴预料的并没有错,在第二辎重团的这支运输营遭到袭击的时候,楚军方面第一时间就已经发出了烟花信号,并点燃了特制的狼烟。

因为此地是地形比较平坦的戈壁滩,天气也比较清凉,能见度非常高,因此在南边五六公里外的一处楚军的小型观察哨的哨兵,第一时间就看见了辎重部队的信号,并点燃了特制的狼烟通知了附近的驻军堡垒。

距离运输部队大约二十多公里的楚军的一个驻军堡垒,仅仅是在前线遭到袭击后的半个小时里,就获知了消息,并开始派出了一个骑兵哨前往增援。

并通知了更后方的大型驻军城池,不出意外的话,一个骑兵团会在当天出发以救援运输队,同样也是为了剿灭这支绕到楚军背后来的准格尔骑兵。

整个反应可是极为迅速的,如果丹巴走的稍微晚一些,甚至都有可能被楚军的骑兵直接逮住。

而实际上,那么丹巴在楚军骑兵抵达之前就已经率军撤离,看似消失在了茫茫戈壁滩中。

但是雁过留痕,上千骑兵的行动之前一直躲着楚军,没被楚军发现也就算了,如今既然主动跳出来袭击楚军的辎重部队,暴露了踪迹之后,想要重新掩盖其踪迹,那么可就不容易了。

丹巴前脚刚率军撤离,楚军的辎重部队里后脚就出来了十多个侦骑跟了上去,而且每个骑兵都是单马三骑,机动力直接爆炸的那种……

这些楚军侦骑也没跟的太近,实际上距离丹巴所部都挺远的,但是丹巴所部那么多人马,哪怕是隔着这么远,楚军的侦骑也能轻易的监控到对方的踪迹,并把信息持续回报。

至于丹巴想要派遣骑兵杀一个回马枪,干掉这些楚军侦骑……那也太小看楚军骑兵了。

小规模混战里,谁打谁还真不好说……

再者,楚军侦骑又不是为了去干架的,他们只是为了监控准格尔骑兵而已,看见敌人掉头来追击,那么撤退避开就是了,基本不用太过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

毕竟这些能够被挑选出来当侦骑的楚军骑兵,冲锋作战的能力不好说,但是单人厮杀以及马术那都是杠杠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往往也是游牧子弟,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熟悉戈壁滩,草原等情况的。

大楚帝国可不是华夏历史上那些只能龟缩在长城以内的传统王朝。

如今的大楚帝国直接统治整个漠南、间接控制漠北,此外还有东北辽河套,甘肃河西走廊,青海等地区,这些地方全都是放牧之地。

再加上中原里的陕西也是传统养马之地,然后帝国在山东益都也建立了大型的官办军马场。

此外各地还有大量官办或企业办的中小型养马场,这些马场都能为军方提供数量庞大的马匹。

依托这些放牧之地以及中原各养马场,大楚帝国根本不缺马,也不缺乏精通马术的优秀骑兵。

哪怕是没有什么枪炮,双方只是单纯比拼传统骑射,大楚帝国陆军的骑兵都能把对面的准格尔骑兵干翻……理由无他,骑兵多而已。

和比大楚帝国比骑兵数量,准格尔还真不够看……

毕竟准格尔其实也就是漠西蒙古诸部之一而已,尽管这些年准格尔已经吞并了其他部落的力量,但是没能完全的整合漠西蒙古的力量。

如今的漠西蒙古,其力量是分散的。

漠西蒙古里,土尔扈特部最先和准格尔部爆发矛盾,后来在竞争中失败,但是虽然被准格尔部击败,但是该部并没有完全归顺准格尔部,而是选择了西逃,不仅仅自己逃走了,还带走了一部分和硕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的部众。

准格尔部其实接受到手的部众只有一部分而已。

和硕特部,其主力则是在多年前进入了青康地区,后来和楚军打消耗战打到崩溃,最终不得不归顺,接受了大楚帝国的册封,在大楚帝国承诺后来把七河地区作为他们未来的牧场后,他们很果断的选择了和大楚帝国实际性联手。

这一次西征里,就有和硕特部的大量骑兵参与,当然了,这些和硕特部骑兵虽然出自他们的部落,但是已经接受楚军的整编。

这些骑兵接受几年再教育后,基本也没人会傻到为原先部落里的所谓王公们卖命了……

不过和硕特留在七河地区的分支,则是被准格尔部所吞并。

辉特部则是土尔扈特部西迁后,才进入七河地区,该部落有一部分进入了青海,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留在七河地区,如今则是被准格尔部所挟裹。

杜尔伯特部,该部落之前是支持东掳人的,多次派兵和东掳人一起和明军作战,后来又在东掳人的旗帜下和楚军作战,被楚军打的死去活来,不过根基未损。

这些年,随着大楚帝国在漠南以及西北地区越来越强势,他们为了自保也算则了和准格尔进行了联合。

漠西蒙古各部一系列的征战以及联合,再加上外敌虎视眈眈,这个外敌之前是沙俄,现在则是大楚帝国,最终使得留守在七河地区的漠西蒙古诸部,形成了以准格尔部为核心的漠西政权,大楚帝国称之为准格尔。

准格尔和准格尔部,这是两个概念!

新生的准格尔以天山南北为根基,不断的四处侵略并吞并其他的部落、国家的领地以及民众,掠夺工匠和财富。

并且随着大楚帝国的迅速崛起,他们的行动也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快,并在前几年里陆续吞并了大片周边地区的部落,又击败了哈萨克斯坦,获得了大批的领地以及人口、财富,在对叶尔羌汗国的几次战争里也获得了胜利。

最终,今年他们终于是忍不住对叶尔羌汗国残部,也就是叶尔羌汗国仅剩下的东部领土发动了战争,掀起了一场灭国之战。

叶尔羌汗国在准格尔的强大进攻中灰飞烟灭,但是这也引来了大楚帝国的强力反击!

数万楚军打着为藩属国报仇雪恨,驱逐外敌,保家卫国的口号,悍然从嘉峪关一路飞奔杀向了哈密。

而这也是中原王朝的军队,自从明王朝撤离玉门关后,时隔一百多年首次大规模西进。

更是自唐朝,大概就是公元760年前后,时隔八百多年后第一次有中原王朝的大军杀向哈密,并真正意义上尝试在西域开疆扩土!

当然了,这说的是直接控制,如果是藩属的话,这地方早就是华夏的藩属地区了,不仅仅哈密,连更西边的地方都是华夏王朝的藩属呢。

古时候的王朝就不说了,且说大楚帝国,很多年前叶尔羌汗国可就成为大楚帝国的藩属国,而这个叶尔羌汗国,领地还挺大的,毕竟这个汗国的前身就是东察合台汗国。

而东察合台汗国又是察合台汗国。

这么一说,那么叶尔羌汗国的法理领地面积可就大的很。

而叶尔羌汗国乃是大楚帝国的藩属国,这也就意味着大楚帝国的领地是占据整个西域不说,而且还一直延伸到咸海去。

所以,有时候收藩属国也是有好处的,至少扩张的时候都不用搞什么领土宣称……因为那本来就是帝国的一部分!

如果不要脸一点的话,叶尔羌汗国是帝国的藩属国,而叶尔羌汗国的前身是察合台汗国,而察合台汗国又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四舍五入一下,蒙古帝国也就是大楚帝国的藩属国了,哪怕它早已经灭亡了。

但是不要紧……完全可以把叶尔羌汗国当成蒙古帝国的正统继承国,然后叶尔羌汗国的法理领土,能一直延伸到多瑙河……

换句话说,大楚帝国拥有对多瑙河以东地区的法理宣称,这些地方,都是帝国毫无争议的帝国领土。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没啥意义的自嗨罢了,地图开疆没啥意义,而且帝国高层也不太喜欢这种说法。

因为如果对这些地方有法理宣称的话,那以后打没法理宣称的地方,岂不是很理亏?

弱小者,才会去找各种理由证明合法性。

强大者,是用不着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的。

大楚帝国,就从不为自己在南洋地区的扩张行为找借口……老子就看上了南洋半岛,看上了马六甲海峡,就是要抢它。

不服?

你咬我?

如今在西域也是差不多,虽然开始的时候喊了句为叶尔羌汗国报仇雪恨,但是也就开始的时候喊了那么一两句,等打起来后谁还记得叶尔羌汗国啊。

一路直接干过去,新占领的地方,那就是帝国直属领土!

罗志学可没在西域重立叶尔羌汗国的打算,既然这个汗国已经灭亡,那就该让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至于拿下的这些新地盘怎么处理,还能怎么处理,自然是设立行政统治机构,直接归属帝国管辖。

甘肃巡抚衙门已经设立了瓜州府、哈密府两个府,下设若干县镇,以统辖周边地区。

至于更西边的地区,也就是哈密以西地区,这还得看和准格尔方面的战争打的如何,如果阻力不大的话,后勤供应也能上来。

那么继续往西进攻,甚至打到尹宁去也是可以的。

反之,如果难度太大,比如后勤运输太麻烦的话,准格尔方面的抵抗又比较坚决的话,那么帝国也不会在西域选择死磕。

大楚帝国在西域和准格尔方面的战争,还是比较灵活的,反正出动的兵力就这么多,提供的钱粮也就这么多,军方能打到那里算那里。

而在军方内部,他们的目标其实也不算高,主要的战略目标就是攻占哈密,夺取哈密以及周边的大片绿洲地区。

只要能拿下哈密地区,就能依托当地的绿洲进行屯垦放牧供养大军。

只要在当地屯垦个两三年,那么大楚帝国就能够利用哈密以及后方瓜州当地供应的粮草维持当地驻军并发动战争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大楚帝国继续向西扩张的时候了。

在西域玩扩张,直接一路玩奔袭,直接迅速的干掉对方,占领大片地区是不太现实的。

这都不是能不能打得过的问题,而是深入戈壁滩沙漠腹地后会不会饿死的问题……

几十万大军派出去容易,但是后勤跟不上,当地又缺乏粮食的情况下,这几十万大军派出去后想要不饿死,那可就难了!

因此帝国在西域方向的扩张主张的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攻占一个绿洲,屯垦一个绿洲,然后再向下一个绿洲进军,如此周而复始,一直杀到七河地区,直接把准格尔人的老巢都灭了。

而哈密,就是大楚帝国如今最重要的目标,为此不惜派出了第四骑兵军这种绝对主力。

而除了第四骑兵军顶在最前方征战外,后头还有若干部队开始出塞并驻防瓜州等沿途城镇,以维持后勤线。

第八十六骑兵团,就是从后方调过来的部队之一。

他们的前身是在东掳战争期间的后期匆匆建立的一支暂编骑兵营,最开始的时候兵力不过两百多归顺的蒙古骑兵。

后来他们和其他骑兵部队进行了整编,最后整编为第八十六骑兵团,归属第二十二骑兵师所辖,所辖的兵源也是进行了调整,和第二十二骑兵师其他友军一样,所属兵力都来自于辽东省。

辽东省拥有水草丰美的辽河套地区,这地方可是帝国目前本土腹地里最重要的放牧之地,帝国多次对当地进行调整,迁移了一大批民众前往当地放牧,而且采取的还是定牧制度。

如此,辽东省因为有辽河套地区的存在,不仅仅成为帝国重要的军马供应地,也是帝国的重要骑兵供应地。

目前帝国一共有八个独立骑兵师的骑兵都来源于辽河套地区,如此也导致了辽东省虽然人口不多,但却为帝国提供了数量最多的骑兵。

顺便一提,因为地方方言,生活习惯、异地服役等原因,为了便于指挥和管理,大楚帝国的每一支部队,都拥有固定的兵员补充地区。

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是如此,甚至就连海军那边都差不多。

比如正在前线作战的第二步兵师,其兵员补充地就是楚北省,也就是说第二步兵师,只在楚北省里征召新兵并进行补充,除非极端特殊情况下,否则是不会补充其他省份的新兵的。

而第二步兵师里,下属各营团也会进行区分,基本上以府为单位进行兵员补充。

没办法,这年头的官话可没有全面普及,很多人根本不会说官话,如果把语言不通的士兵们编在一起,那么沟通起来就是鸡同鸭讲……

尽管这样会导致军队内部出现地方主义,但是总体来说问题不大……因为这些措施只局限于士兵以及士官。

军官是不包括在内的,而且军官如今任职限制还要更大一些,除了不能在家乡任职,也不能在老家兵员为主要构成的部队里进行服役。

比如第二步兵师的军官们,从少尉到少将,就没一个楚北人。

而一支军队里,军官才是核心,没有军官的命令,军队其实乱不起来。

再加上军方一直都在坚定的实施扫盲班政策,所有新兵进入军内后都需要进入扫盲班内进行学习,这个过程里自然也少不了忠君教育。

大楚帝国的军队里,可是有军政官的,这些军政官天天屁事不干,就混在军内搞忠君教育玩洗脑……

长久下来,地方主义暂时还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当然,风险还是很大,对此帝**方高层已经有计划进行改革。

等到未来基层教育更加普及,官话也普及之后,新入伍的新兵们都能说官话,没有异地士兵构成障碍的时候,那么就是打破地方局限的时候了。

至于现在,任重而道远的情况下,两害取其轻,毕竟如今的大楚帝国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而这种情况下军队反派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因此所谓的害处是能够控制并接受的。

更重要的是保证部队的战斗力,这从第八十六骑兵团也能够看的出来,尽管这个骑兵团并不是楚军里的主力骑兵部队,而是属于众多二线骑兵部队的一支。

但是接到前方运输队遭到袭击的报告后,第一时间就晋级集合并出动了。

然后他们一路快速行军,在当天傍晚时分就来到了第二辎重团下属第一营的临时营地。

第一营遭到准格尔骑兵袭击后,为了避免意外主动选择了就地驻防,并没有冒险继续往前走。

但是他们运输队虽然不动,但是却持续派出了侦骑紧跟着准格尔丹巴所部的踪迹。

第八十六骑兵团抵达此地后,获知了丹巴所部的信息后,尤其是得知敌军只有千骑规模的时候,该团就决定继续前进追击。

而第一辎重营的安全,则是由附近堡垒派遣过来的一个骑兵哨负责掩护。

第八十六骑兵团来也匆匆,走也匆匆,很快就消失在原野当中。

而彭三宇看着消失在地平线上的第八十六骑兵团,也是松了口气,有这个骑兵团在,那么后续自己所在的运输队继续前进,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了。

哪怕第八十六骑兵团无法追上并击溃敌军骑兵,但是多少也能牵制住他们,如此他们第一辎重营也就能够放心的继续前进了。

而彭三宇放下心来的时候,前头的丹巴却是感觉很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