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点也不像是农耕军队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点也不像是农耕军队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自自从袭击楚蛮子的运输车队失利后,丹巴的感觉就很不好!

那支楚蛮子运输车队远超想象的火力,那看似单薄却仿佛要塞一样的空心车阵,这一切都让丹巴有了很不好的感觉。

也许,楚蛮子的实际战斗力和他们预料的不一样。

也许,楚蛮子当初能够干脆利索的干掉东掳,依靠的不仅仅是中原地区的庞大人口和钱粮,还有他们那不同寻常的作战模式。

一种让他看不懂的作战模式。

大楚帝国能够干掉东掳,这对于旁人而言并不算是奇怪的事,毕竟大楚帝国作用中原繁华腹地,拥有足以让周边国家绝望的人口以及庞大的钱粮。

只要中原王朝自己不是太作死,那么单纯靠人口和钱粮都能把周边的任何一个国家活生生的给堆死。

东掳,也不会是例外!

之前东掳之所以能够压着同为中原王朝的明王朝打,纯粹是明王朝内部出现了问题,并不意味着东掳人本身有多么的强大。

东掳本族人口不过数十万,又处于东北苦寒之地缺乏钱粮,这些都是东掳的硬伤,对上处于王朝末期,内部动荡不安的明王朝时能够赢,不代表着对上处于立国初期,国力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大楚帝国也能赢。

说的不好听一些,哪怕楚军光靠人口和钱粮,源源不断的武装一堆战五渣排上去和东掳打仗都能把东掳给活生生耗死。

这一点,准格尔的很多人都保持了同样的观点,丹巴也不例外。

因此在面对大楚帝国的冲突以及战争的时候,准格尔内部的意见虽然多有分歧,但是大体上的意见还是能够统一的,那就是绝对不能和大楚帝国正面对上,比如说绝对不能犯傻主动去攻打嘉峪关,然后做什么杀入中原的春秋大梦。

越是靠近大楚帝国腹地,那么对于准格尔而言,这一场战争就越是没有胜算。

同时战争也不能放在漠南蒙古或漠北蒙古等地区,因为大楚帝国已经掌控了上述诸多地区,并掌控了大量的骑兵部队。

这些数量庞大的骑兵部队有着大楚帝国中原腹地的钱粮支持,同样是很难打的。

因此,战争的爆发区域最好是在原叶尔羌汗国的疆域里。

在这里打的话,楚军就需要跨越漫长的河西走廊,然后再跨越数百公里的戈壁滩和沙漠跑到哈密和准格尔方面作战。

光是这一条漫长的补给线,就能够让大楚帝国方面把大量的力量消耗在路上。

到时候,等到哈密方向爆发战斗的时候,准格尔方面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如此,准格尔方面才会在哈密方向囤积兵力,但是却放弃了赤金镇、瓜州、沙洲等地,就是为了拉长楚军的补给线。

再从中寻找机会!

比如说掐断楚军的补给线,哪怕不能彻底切断,但如果能够阻挠一二,也能够对战局有极大的影响。

如此,才有了丹巴率军出征,绕过了楚军重兵集团,穿越沙漠和戈壁滩一路杀到临近瓜州的地区。

在出征之前,丹巴信心满满,认为自己的这一千精骑,哪怕不能彻底的封锁并切断楚军的补给线,但是应该也能够楚军的后勤造成一定的威胁,比如说迫使楚军主力减缓,甚至停止继续前进;再比如说迫使楚军调集更多的兵力用来保护后勤线,这保护后勤的兵力多了,前方用于进攻哈密的兵力自然也就少了。

哪怕大楚帝国号称有什么一百多万军队也改变不了。

因为大楚帝国在西域地区能够投入多少兵力,并不取决于大楚帝国有多少军队,而是取决于大楚帝国能够维持多少人的后勤。

而要维持一条从陕甘地区到哈密的漫长补给线……无数粮草和弹药都要从后方运输上来,甚至深入沙漠戈壁滩地区的部分区域后,连饮用水都得从后方的绿洲地区运输……

大楚帝国内部怎么看待这条补给线不知道,但是准格尔内部的高层光是看一看地图,就觉得这条补给线难如登天。

因此,强如大楚帝国能够在西域维持的兵力规模也是有限的,超过五万人恐怕就是常规的极限了。

在这个基础上每增加一万兵力,都需要额外付出更多的钱粮,更多的人口。

而这些,就是准格尔方面的机会了。

想要击败大楚帝国不可能,给准格尔高层他们一百个胆子,再做上一辈子的白日梦,他们都不敢奢望杀入中原,然后彻底把大楚帝国给干掉。

这是绝无可能的事。

他们要的很简单,那就是以战促和,通过在哈密方向给予楚军造成一定的损失,让大楚帝国方面认识到,光靠小打小闹,派遣几万兵力是不可能给他们准格尔造成什么实际威胁的。

如果真的要通过战争迫使准格尔方面屈服,那么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总之就是要让大楚帝国方面感受到,西域不是他们大楚帝国说了算,如果想要来硬的,那么就要付出巨大代价,得不偿失。

这个时候,准格尔方面再做出一些让步,比如说把关西部分地区正式割让给大楚帝国,比如承认大楚帝国在青康地区的统治,比如说那些中原王朝最想要的臣服纳贡之类的,甚至献女求和这些都可以谈。

通过一定的让步,让大楚帝国方面有了面子,然后顺势结束战争,这样准格尔方面就能够有时间和精力来进一步消化叶尔羌汗国。

并积蓄力量再其他方向继续征伐,比如说哈萨克斯坦,再比如布哈拉汗国,这两个汗和东掳以及大楚帝国比起来,那就是个小弟弟,准格尔对上他们可是优势极大。

给准格尔一定的时间,准格尔方面不敢说把这两个汗国全面吞下,但是获得一定的战果,进一步通过掠夺领土和人口,牛羊马等增加实力是大有可能的。

毕竟如今的准格尔,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建立正式的政权,但实际上迫使俄罗斯以及大楚帝国的双重庞大压力,为了自保,准格尔以及其各部早已经抛弃前嫌而联合起来,内部有着比较高的凝聚力。

不得不说,这也是大楚帝国给周边的势力带来的变化了。

随着大楚帝国的强势崛起,给周边国家带来的连带影响是巨大的,准格尔为首的漠西蒙古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他们要比历史上更早完成联合统一。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继续这么磨磨蹭蹭下去,大楚帝国就会把他们一口吞了,要知道在漠南蒙古的西部,已经归顺大楚帝国的不少漠南蒙古的部落,已经开始把放牧地区逐步西迁,逐步蚕食漠西蒙古诸部的草场了。

如果漠西各部还继续内斗,大楚帝国甚至都不用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靠控制下的游牧部落就能够把漠西蒙古逐步蚕食掉。

因为大楚帝国的强势压力,准格尔方面完成了联合,同样也得到了俄罗斯方面的大力支援。

俄罗斯人在大楚帝国崛起之前,东扩还算是hi比较顺利的,但是自从大楚帝国强势崛起,并且采取极其强硬的对外政策,不断的驱逐并拦截俄罗斯人前往东方后。

实际上俄罗斯和大楚帝国之间就已经处于长期的小规模冲突状态了,更不要说俄罗斯和大楚帝国藩属漠北蒙古三天两头就干一架。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人在这一方向还处于极大的劣势当中,最近几年他们设立在贝尔加湖以东地区,尤其是黑龙江以北区域的不少殖民点或消失的无影无踪,或干脆落入了大楚帝国掌控之中。

俄罗斯在贝尔加湖以东地区的扩张已经遇到了实际性,甚至难以阻挡的威胁,继续这么下去,俄罗斯迟早能把贝尔加湖以东区域丢个精光。

毕竟俄罗斯在东方的兵力其实不多,俄罗斯的统治中心还是在欧洲地区,别说在远东地区了,就算是在中亚地区他们也没多少兵力。

如此情况下,准格尔就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

毫无疑问,同样处于大楚帝国打压之下的准格尔,是一个很好的打手。

于是乎,俄罗斯方面就开始扶持准格尔了,大量来自俄罗斯的枪炮进入准格尔的军队里,不仅仅是枪炮,俄罗斯人还给准格尔带来了欧洲地区的一系列所谓新式战术。

比如说骑兵们用遂发手枪取代弓箭,比如说步兵大量使用火枪,和长矛手一起列阵。

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准格尔汗国野心暴涨,同样也是为了自保,所以选择了出兵叶尔羌汗国,最终引发了和大楚帝国的战争。

北方以及西北方向的一系列变化,其实很多都是大楚帝国自身的崛起而带来的连锁效应。

当大楚帝国强势崛起后,就不可避免的会周边国家出现利益冲突,然后在没有核弹的十七世纪里,当有了利益冲突自然就会出现战争了。

打仗,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很正常的事。

对于准格尔人,对于丹巴他们而言,打仗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是他们的生活日常,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丹巴打了一辈子仗,见识过的敌人多了去,但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楚军这样的敌人。

丹巴不是单纯觉得楚军强悍,而是理解不了楚军为什么会这么强悍。

这,更要命!

而更要命的是,明明丹巴已经提前退走,路上也没有耽搁,但是依旧被楚蛮子的骑兵主力给追上了!

这些楚蛮子,都疯了……

竟然持续追击了自己十多天,而且在北边和东边都出现了楚蛮子的大股骑兵,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楚蛮子的主力骑兵反应了过来,派出了主力骑兵对自己进行围剿。

丹巴无奈之下,只能被迫率军向西逃亡!

而越是往西逃亡,就越是荒凉。

这些荒凉的地带,甚至让马匹都找不到青草可以啃食,找不到饮用水可以喝。

几天前开始,丹巴麾下的大批骡马羊就因为缺水缺粮而大量死亡!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楚蛮子竟然还敢追上来,追上来不说,而且在戈壁滩上似乎比自己还如鱼得水,步步紧迫,连给自己喘口气的时间都不给。

这要是在戈壁滩上混得不够好,这些楚蛮子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追上来……前期不算,哪怕是在荒漠深处的无人区里,自己带着他们弯弯绕绕,这都跑了至少几百里路了。

但是,他们依旧紧追不舍!

——

娘希匹的,这一点也不像是中原王朝的军队!

说好是一群农耕民族的军队,但是这些楚蛮子表现的比自己还像游牧民族……

丹巴看着身后一群比自己这些人还像是游牧民族军队的楚军骑兵,心中既无语又无奈,然后还有一些怨恨。

漠南的那些王八蛋,还有和硕特部的那些没卵蛋的,一个个都贪生怕死,身为黄金家族的后代子孙,竟然一个个不要脸的归顺了那些楚蛮子,为这些楚蛮子征战。

而且一个个还不要脸的把姓都给改了。

如果不是这些没卵蛋的家伙归顺了楚蛮子,楚蛮子哪能获得这么多的战马和精锐骑兵啊。

现在好了,尼玛对面这支穿着灰色军服,清一色留着大光头的楚贼骑兵,光看外貌兴许还看不出来,但是看他们的行军方式,那娴熟的骑术,丹巴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些骑兵肯定都是草原汉子。

丹巴猜的没错,对面来的是大楚帝国陆军第八十六骑兵团,该部兵员都来自于辽东省的辽河套地区。

如今辽河套地区生活的牧民,都是以往漠南蒙古里各中小部落的牧民,大楚帝国把这些部落打散,然后分别安置。

部落的模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县、镇模式,他们的生活模式也从纯游牧,变成了半定局半游牧。

第八十六骑兵团的骑兵们,就是出自这里,清一色的牧民子弟,马术自然是没的说的。

对方既然追了上来,而且看对面的样子丹巴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摆脱他们了。

娘希匹的,这些人,带的马匹比自己还要多,丹巴发现,自家骑兵竟然还跑不过他们……继续这么逃下去,不用两天功夫就会被对方彻底追上。

第八十六骑兵团,虽然不是主力骑兵,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卫瓜州到哈密方向的后勤线,需要长期游走巡逻,并追击敌军。

因此第八十六骑兵团在骡马配置上,虽然没有顶级的中亚马,甚至连蒙古马里的上好战马都不多。

但是普通的蒙古马却是不缺的,千人的骑兵,竟然带上了四千多匹马。

为了保证在戈壁滩上的长时间巡逻和生存,第八十六骑兵团甚至带上了不少母马甚至羊群,而且还携带了大量的水以及上好的马料等。

打仗的时候带上一票牛马羊,喝了喝马奶羊奶,饿了吃奶酪,偶尔吃羊肉甚至马肉……这那里是打仗啊,完全就是来游牧的!

这种情况出现在任何一个游牧民族身上都很正常,但是出现在楚蛮子身上,丹巴不管怎么看都觉得怎么违和!

怎么说呢,一点也不帝国!

更关键的是,丹巴一路逃亡,为了躲避楚军,如今已经被迫深入到荒凉的无人区,这地方已经严重荒漠化,周边连青草都没多少。

他们的随军携带的补给耗尽后,大批骡马羊开始死去,而等到大批牲口死亡后,他们别说继续躲避楚军的追击了,恐怕连荒漠无人区都出不去。

继续这么逃下去是不行的!

迟早是个死字,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快则两三天,长则五六天。

接下来要怎么办?

丹巴还能怎么办,自然是干他,总不能坐着等死啊!

而且直接上去干楚军的话,还能够抢一波楚军携带的马料和饮用水,有了这些也足以支撑他们穿过荒漠了。

再不济,也能够强行冲破这一股追得最紧的楚蛮子的拦截,然后掉头往东边而去,那里好歹有牧草可以让牲口啃食,有水可以喝!

丹巴是个有决心,也足够果断的人,知道了战斗不可避免后,他就开始寻思着该怎么打这一仗了。

当天傍晚时分,随着夜色临近后,这一追一逃的双方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进行驻扎。

因为此时双方的距离其实也就只有四五公里左右,这点距离如果是在山区里自然是难以跨越的,但是在地形平坦,一览无遗的戈壁滩里,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找个低矮的山头都能看见对方……

而对于双方都拥有大量马匹的骑兵而言,这点距离对于双方而言都没什么安全感。

因为真打起来了,不用多久就能够跨越这一段距离,并且哪怕跨越了四五公里以上的距离,士兵和战马还能保持比较良好的体能。

因为前期骑兵可以先乘骑备用马前进,多马进行轮换,主战马则是空载随行。

等到了距离千米左右乃至更进的距离后,骑兵再换乘主力战马进行冲锋作战。

这也是骑兵在战场上的最大战术作用:短距离机动能力!

这一点是步兵无法比拟的。

基于这一点,其实双方在这个夜晚里都保持了极大的警惕性,士兵们哪怕在睡觉的时候都是刀枪不离身,而营地的周边都有着严密的哨探,甚至还派出人手监视对方的营地。

一旦对方有什么异动,他们就能迅速做出反应。

但是正是因为双方都非常的警惕,这一夜也保持了极大的平静,双方都没有做出异动。

但是,这种平静只保持了一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按照常规来说,双方应该都会开始做饭并收拾营地,然后继续他们前几天的追逃路程。

然而前方的丹巴却是没有下令部队继续逃亡,而是下令部队简单用过早餐后,直接就率领麾下九百多骑第一时间出发,直奔楚军营地而来。

那个时候,太阳刚刚从天边升起!

丹巴没有搞什么夜袭,先不说夜袭的难度极大,光是楚军方面的极大警惕性就足以让丹巴找不到什么机会。

既然如此,还不如好好休息一晚上,然后睡好了直接在大清早发动袭击呢。

不对,也不算是袭击,而是正面交战。

双方的距离,足够让楚军骑兵拥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列阵迎战。

丹巴也没指望过能够搞什么出其不意的袭击,那纯粹是白日做梦。

既然要打,那就正面打!

并且自己选择时间和战场!

接下来也的确和丹巴预料的那样,他们刚一行动呢,外头就有十多名楚军骑兵从外围的隐秘角落出现,然后策马狂奔,显然是去通风报信去了。

丹巴也不着急,甚至都没有派兵去拦截……

反正也追不上拦不住。

他只是让麾下将士们保持节奏,全体乘坐备用马,牵着主力战马以小跑的方式前进!

虽然只是小跑,但是因为骑兵太多,携带的战马更多,马蹄铁践踏在地面上所发出来的声音连接成片,依旧声势极大。

哪怕是在很远的地方如果贴着地面仔细听,都能听见隆隆的马蹄声,有经验的老兵第一时间就能够判断出来有大股骑兵来袭。

而另外一边的楚军第八十六骑兵团,也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对面准格尔人的异样。

很快,楚军的骑兵们也放弃了其他事情,甚至连埋锅造饭都来不及,士兵们空着肚子就开始披甲列阵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家丹巴是早有预谋,昨天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让将士们只吃点简单的干粮就出发。

而楚军这边可没打算大清早跑去袭击,还是按照正常的步骤来进行早餐的。

但是不吃早饭影响也不是很大!

因为士兵们一边准备战斗的时候,趁着空闲的时候也就地食用干粮。

倒是场面有些混乱,毕竟过于急迫,而上千骑兵在匆忙之中想要组织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军官们到处奔波,又需要高级士官,比如上士,军士长这些担任伍长级别的老资格士官配合军官进行集结兵力。

随着太阳逐渐升起,楚军已经在临时营地外列阵完毕,上千人的骑兵部队按照骑兵哨为标准,分成了四个骑兵方阵。

方阵之间,还有四门六十五毫米火炮,这玩意是大楚帝国陆军的传家宝火炮了,从伏牛山时期开始使用,十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是楚军不可或缺的主力火炮。

每一个团级部队,或多或少都会配属这种口径的火炮,骑兵配属轻量化挽马型的六十五毫米野战炮,平原地形的步兵以及辎重等部队,则是使用标准挽马型六十五毫米野战炮,而在青康,云贵等高原地区以及其他山地地形驻防的部队,则是使用可以分拆驮运的轻量化六十五毫米野战炮。

第八十六骑兵团,自然也配属了这种骑兵炮,不多,标准的四门,平日里用来轰击敌军的密集列队使用的。

而今天,这些火炮的作用应该不会很大,因为敌军是来袭汹汹,机动速度极快的准格尔骑兵。

而纯骑兵交战里,其实射速有限,机动比较麻烦的火炮的作用会被极大的削弱。

毕竟六十五毫米野战炮,其有效射程只有三百五十米,而这个距离上,双方骑兵往往已经进入了对冲阶段。

不是对方冲过来,而是对冲!

因为楚军第八十六骑兵团,不可能傻乎乎的在原地列阵,然后看着对方冲过来的,那样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当敌军进入一定距离后,楚军第八十六骑兵团也会向对方冲过去,以确保冲击力度。

这种面对面的骑兵交战,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勇气以及阵型,如果你不冲出去,而是留在原地那么就是等死。

而转身撤退也是找死!

面对速度已经冲起来的敌军骑兵,己方骑兵最好的办法是同样把速度提起来,然后牙一咬,直接冲上去干它!

任何的躲避和退让都是取死之道!

当然,只局限于骑兵,并且有冲锋作战能力的骑兵。

步兵以及龙骑兵这些不在此列,步兵面对骑兵有着另外一套的应对办法。

而当双方骑兵都开始进入对冲状态的时候,其实第八十六骑兵团的四门六十五毫米骑兵炮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

为了尽可能的发挥这四门骑兵炮的威力,第八十六骑兵团的团长林尔斯上校,直接下令把这四门火炮前置,部署在骑兵主力东北侧的两百米的一个小山坡上。

这是为了给己方骑兵冲击留出一定的空间,也是为了尽可能的打击敌军骑兵。

为了避免敌军直接袭击这个小炮兵阵地,林尔斯还把炮兵哨以及后勤哨的一百多人排上去列阵保护。

第八十六骑兵团,和楚军的其他骑兵团一样,并不是说只有纯粹的骑兵,而是有着骑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力的骑兵部队。

可不是说只有孤零零的四个骑兵哨。

等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前方的准格尔骑兵也已经出现在了不足千米之外的距离上。

丹巴看着前方的楚蛮子骑兵,他深吸了口气道:“此战,我们不为大汗,不为战功,不为荣誉,只为自己而战!”

“相信我,也相信你们自己。”

“我能做到,你们能做到,我们……能做到!”

“干掉楚蛮子,然后我们一起回家!”

丹巴声音并不大,并没有和往常一样试图通过大喊大叫去鼓舞士气,只是平静的说着。

他的部下们,也没有表现出过于亢奋,只是静静地看着丹巴,等着他下达进攻的命令。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看似深处辽阔的戈壁滩荒漠上,但他们实际上已经无路可退!

就和丹巴说的一样,此战,他们是为了自己而战!

丹巴说罢,随即翻身上马,紧接着抽出了腰间的弯刀:“上马!”

等麾下骑兵齐齐上了主力战马后,丹巴没有再看后方的属下骑兵,而是朝着前方的楚蛮子骑兵阵列看去,随即缓缓策动战马前行!

他身旁的号手吹响了呜呜的号角声,在号角声中准格尔九百骑兵开始缓缓向前。

于此同时,千米外的林尔斯也是下达了上马准备冲锋的命令!

他已经率军追击这股准格尔部骑兵数天时间,这好不容易追了上来,并且把他们逼到了困境,如此大好机会他绝不会轻易放过!

此战,有我无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