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五十三章 股票交易所

第六百五十三章 股票交易所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李氏制铁公司和大楚商业银行还没有就代发小额股份的合作敲定方案呢,人家中央银行就已经行文过来,要求李氏制铁公司以及商业银行要密切保护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得乱搞。

这事之所以引起中央银行的关注,那是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公司都这么搞过而且搞出问题来了。

这些企业为了凑集资金,会发行一些份额很小的股份,然后吸引中小投资者高价购买,用以凑集资金。

这些都很正常,但是随后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那就是小股东多了,那么股分交易也就多了。

这些零散、小额的股份交易的对象,可不是什么专业的投资机构,往往是一些个人。

而这些个人交易者,虽然持有股份,但实际上很难了解到所属公司的具体情况,很容易就被哄骗造成大量的损失。

为此也引发了诸多的经济案件,并且一定程度上对所属公司都造成了影响。

比如说市面上那些小股东们一旦有人急用钱廉价抛售股份,很容易就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其他小股东也抛售股份,最后股份大幅度贬值甚至无人问津……但问题是,人家企业经营的好好的。

最后,则是更加重要的是有一些不咋地的企业,其经营者为了捞钱故意大量让普通民众来购买他们的小额股份,然后捞到钱后就捐款跑路,也就是非法集资!

如今中央银行对市面上已经规模比较大的零散股份交易非常关注,才会在李氏制铁公司那边想要发行小额股份的时候,直接发来警告函:别瞎搞,不然罚死你!

但是区区警告也没有用,毕竟这种情况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已经普遍存在的情况,中央银行那边已经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企业发行股份以凑集资金的体系,既能保障公司凑集资金的需求,又能保证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毕竟大量企业发行小额股份筹资已经是事实,而且从法律上来说,你也不能不让人家发行股份啊……自家的东西还不让卖啊?

同时大量存在的小额股东也存在着彼此交易的需求,小投资者和大型投资以及企业的投资不一样,那些大型机构投资都是战略投资,拿分红为主,就算是转让股份也是规模比较大的机构结构。

他们都有足够的专业素养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但是小投资者,估计连直接买的股份的公司在那都不知道呢!

同时他们资金有限,一旦需要资金的时候就会转让股份筹集资金。

而这些频繁的小额股份交易,导致了大量的问题出现。

此外这种情况下,大型投资者乃至企业本身都很容易利用一些手段低吸高抛,进而损害小型投资者的利益。

毕竟大股东肯定清楚的知道自家公司的情况,甚至知道未来公司会做什么。

如果说几个月后,公司有重大利好的话,那么他就可以提前利用这个信息去吸收小股东的股份以获利。

反过来,如果几个月后公司经营不咋地要亏本,他也能够提前利用信息对外转让股份套现走人。

这种大股东兼企业经营者亲自下场参与到小额股份交易当中,天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这必然也极大的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更会破坏整个股份交易市场,引发众多不必要的问题。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收税!

尽管目前来说,税务法律对股份交易也会收税,但是只在变更股份登记的时候收取,麻烦,而且收的还不多……

为此,税务部那边已经多次向财务部提交建议,让他们规范股票交易,这样他们才好收税啊,要不然的话,你们不搞,我税务部就要专门搞一个股票交易税务登记所了……

为此,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监管机构,已经谋划着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用于进行股份交易,由官方对交易进行监管,并限定企业的资格,别搞得什么企业都能随便公开发行股份让民众购买,弄出一堆非法集资跑路的事情来。

中央银行的想法很快变成了文件传递道了财务部,不过股票交易所这种事也是第一次搞,财务部高层也不敢擅自决定,因此就把这事继续往上报告。

最后送到了罗志学的办工作上。

当罗志学看到财务部奏请建立股票交易所,以规范、监管企业集资,股票交易,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大规模非法集资,增加金融税收的时候。

罗志学都是傻眼的……股票他肯定知道啊,他也是想过等时机成熟的时候,也搞个股票交易所什么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对外说过这事,下头的那些官员们竟然自己就提出来了。

这也是让罗志学再一次见识到了历史发展的惯性。

很多东西哪怕没有罗志学去折腾,但是当时机成熟之后它自己就会冒出来。

之前的铁肋木壳战舰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这玩意可是海军舰政部率先提出来的,罗志学还是在看到他们的初始设计方案之后,才知道海军这些人竟然都打算搞铁肋木壳船了。

而海军方面之所以搞铁肋木壳战舰,是因为大冶钢铁公司的熟铁量产技术得到了突破,熟铁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下降,同时大楚帝国的工业界里也具备了加工大型熟铁零部件的能力。

再加上船肋木材的缺乏,让海军不得不寻找代替方案。

这些综合起来,不用罗志学任何的提醒,人家海军自己就先琢磨铁肋木壳船了。

甚至罗志学觉得如果不是铁的价格还比较贵,同时潜在敌人的火炮威力也就那样,而木壳所采用的木料也容易寻找的话,估计海军那边都提出来建造全铁战舰的方案了。

一想到可能出现一艘全铁建造,但是还采用风帆以及前装滑膛炮的风帆战舰……罗志学自己都会觉得特别的别扭。

这不符合他的常识认知。

但是,这就是技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天然推动力量。

造船业如此,在金融行业上也如此。

实际上,目前大楚帝国诸多金融行业的规矩乃至法律,也并不是罗志学自己搞出来的……他挺忙的,哪有时间天天盯着金融行业。

也就是一开始的时候罗志学关注的比较多,但是也只是在初期的时候,甚至就算是在初期的时候,罗志学也没有参与到金融行业的一些细节发展的东西。

他都是指定框架,敲定大体的金融战略方案,然后就交给手底下的官员们去折腾了。

具体下来,大概就是他当年设立了财务部,然后又设立了财务银行,中央银行,定下了金融监管的一些基本原则。

至于后续,基本就是顺其自然让财务部搞。

而财务部在这十几年来持续完善各项金融行业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了一套虽然还比较原始,但是也比较完善的金融制度了。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货币以及银行业的完善了。

货币,主要是采取了废两改元,设立了楚元这个概念,并大规模发行了各种银币以及铜币,此外更重要的还是推出了相对应的纸币。

而银行业方面,他们搞出来了储蓄银行的一系列概念,敲定了银行以揽储、发放贷款、兑汇等基本业务,同时敲定了保证金制度以及最重要的严禁银行参与各类商业投资,更别说什么金融投资了。

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储户的资金安全。

但同时,财务部又引导设立了若干基金公司,这些基金公司可以募集资金,然后参与各类金融,主要是针对各企业进行投资以进行获利,以便让市场上的资金流动起来。

还有其他诸多东西,基本上都是财务部的官员们根据市场经济上的变化以及帝国的政治需求而搞出来的。

这一次的股票交易所同样也是如此。

财务部那边发现了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企业发行小额股份的情况,也发现了大量小额股东进行频繁交易的情况。

这意味着有大量的企业需要一个贷款以外的凑集资金的渠道,同样也意味着市场上有很多人手中有着不少钱想要投资,但是因为资金有限却是很难参与到真正的企业经营当中去。

也就是说,小额股票的交易行为,是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的,不仅仅企业需要,大型投资机构需要,就连小型投资则,也就是个人投资者也需要。

但是这种市场需求并没有被正确引导,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今财务部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把这种市场需求纳入官方监管当中,让这些小额股票的交易正规化。

如此一来,方便了企业凑集资金,也方便了投资者,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者上当受骗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还能盘活市场上的存量闲置资金,为帝国的工商业发展提供额外的助力。

工商业要发展,企业需要资金,总不能单纯依靠银行的贷款不是。

基于这种情况,财务部才会根据中央银行递交的建议,最终奏请设立一家官方管辖的股票交易所。

罗志学详细的看完了财务部的报告后,很快就做出了批示,准许成立股票交易所,但是要控制节奏,不能一下子搞的太开,要先试验一二,摸索经验后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后,再大规模铺开,免的出现什么乱子。

得到了罗志学的批准,财务部很快就敲定了相应的章程,准备在金陵城里设立一家股票交易所,由财务部直接管辖。

而股票交易所的一应规章制度,暂时从严制定,以避免出现太大的波澜。

如此情况下的,金陵股票交易所的成立以及相应的企业上市、股票交易规则就非常严厉了。

首先是企业,暂时不接受企业自行申请,而是先挑选若干大型,有足够实力的企业进行上市,而且数量也不多,暂定为五家,其中四家将会是工业部所属的官办企业,还有一家企业则是暂定为民办企业。

同时企业所属的行业,尽量选择低风险行业,连续多年稳定盈利,企业自身也拥有相匹配的实际资产的那种。

他们要挑选一批优质企业进行上市,同时还想要确保哪怕上市搞砸了,投资者们购入股票后也不会吃太大的亏。

不仅仅上市企业挑选严格,而且对股票交易也进行了极大的限制,首先直接来了个一刀切,拟定上市的企业,除了股票交易所定额公开发行的股票外,其他股票不得在股票交易所交易,也就是非流通股。

股票交易所里流通的股份,只能是上市发行的这一批流通股,不接受其他股份进行交易。

所以,股东们别指望能够在市场上抛售股票套现,因为他们的所持有的是非流通股,不能在股票交易所里出售。

这种严苛的一刀切,单纯是为了避免出现问题而提前做出的严格措施,等以后相关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后,则是会对这种政策进行相关的调整。

到时候进一步更加严格还是放松条件,都需要看情况而论。

但是……不管怎么调整,基本原则就一个,那就是保护股票交易所里投资者的利益,避免股东把股票市场当场割韭菜,高位套现走人。

财务部搞出来股票交易所,可不是为了给那些股东们高位套现,实现财富自由的……而是为了让企业凑集所发展的资金的。

企业和股东,这是不同的实体,帝国财务部重视的是前者,至于后者嘛,生死自负……

当然了,要是股东能够在场外把股份卖出去,这是属于正常的商业操作,你能卖多少钱也是你的本事,只要合法合规依法缴税,帝国官方不做干涉。

毕竟大楚帝国财务部,总不能不让人家股东转让股份不是……真要这么搞,那么就和大楚帝国的诸多工商法律以及金融法律相冲突的。

交易自由,这对于一个澎湃发展的经济体系而言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购入股份的投资者,所获得的依旧是非公开流通股……这些股票还是不能进入股票交易所里进行交易。

财务部搞出来的一系列股票交易所的规则,原则上是保护股票交易所内流通股票的交易以及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场外的股份转让什么的,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

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相继制定后,财务部也正是通过大楚邸报向外公布了设立‘金陵股票交易所’的消息,并公布了大概的股票交易原则。

随后又通过内部的审查,拟定了第一批,一共五家公司进行上市。

这五家公司,有四家都是工业部直属的官办企业,而且还是百分百控股的那种,这就是为了确保上市企业不出现什么问题,能够稳住。

而第五家企业,则是试点用的民营企业,而这家企业不是其他,而是在之前在国内工商界高层圈子里闹的沸沸扬扬的李氏制铁。

李氏制铁公司之前就公开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且顺利引入了广州钢铁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付出了百分之二的股份后,获得了广州钢铁公司十万楚元的战略投资。

不过这点钱其实不多,对于李氏制铁而言所需要的至少数十万的资金而言远远不够。

不是李氏制铁不舍得付出更多的股份,而是广州钢铁公司人家也不是特别有钱的公司,规模虽然不小,但是他们自身也需要资金进行发展啊。

这十万楚元的战略投资,只是为了进一步绑定李氏制铁这个大客户而已。

你让他们出更多的钱……那没必要,他们也出不起!

这钱既然没筹够,那么自然就得继续凑钱,所以当时他们是准备和大楚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准备直接面向中小投资者发行股票以凑集资金的。

后来被官方的监管机构警告了一次就暂停了下来……

但是他们很快又联系上了财务部那边……得知他们想要搞一个公开交易流通股票的市场后,李氏制铁公司就表示,我们可以来当这个试验小白鼠啊。

而且我们的各方面的条件也非常符合,连续十几年盈利,而且盈利还非常大!

企业规模足够大,资产几百万呢,国内民营企业第一大企业,就算是算上官办企业,单轮资产的话也能进入前三十名了。

而且前三十名里,不少还是银行,粮食公司,盐务公司,武装贸易公司,大型矿务公司,钢铁公司这些特殊行业的官办企业。

而且我们李氏制铁还有浓厚的官方背景啊……虽然我们是个民营的股份公司,但是我们的股东很多都是官方资本啊……

李氏制铁的前五大股东,第一的自然是李氏家族,准确的说是佛山李氏公司,股东都是李氏家族的核心成员,然后通过佛山李氏公司持有李氏制铁百分之十六的股份。

第二大股东就是广州知府衙门所属的财政处,持有百分之八的股份。

第三大股东是广东巡抚衙门所属的工业厅,持有百分之七点五。

第四大股东是南洋联合投资基金,而这个投资基金是财务部直属的投资基金之一。

第五大股东也和民资没啥关系,它是珠江机械销售公司,而这家公司是两广十几个府财政一起成立的机械销售公司,就是专门在两广地区代理销售李氏制铁一系列农具炊具五金工具等日用铁制品的渠道商。

前五大股东里,除了李氏家族自己外,其他的清一色官方资本,而这四家官方资本所持有的李氏制铁的股份加起来,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多。

尽管还无法完成控股,但是在李氏制铁内的话语权也非常大,当然了,他们虽然话语权大,但是一般不会插手具体的运营。

李氏制铁的运营权,还是由李氏家族所负责,毕竟那些投资者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运营权,而是为了利益。

省的工业厅以及府财政处,他们的目的都很明确,那就是想要扶持一个大型龙头企业,促进行业发展,把工业经济发展起来。

此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避免这个下金蛋的母鸡飞走了……毕竟在广州搞重工业,条件其实也没这么好,如果不弄点手段,人家李氏制铁跑路去长三角,去环渤海地区这么办?

要怎么才能够把李氏制铁长久的绑在珠三角,当地官府的答案是投钱进去成为股东……

如此情况下,只要李氏制铁把投资,把就业,把税收留在当地,顺带每年分个红啊什么的,具体的经营他们不管……

南洋投资基金就更不用说了,人家就是奔着增值和分红来的,这基金虽然是官办的,但是钱可都是客户的……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以及增值,就是他们的唯一使命,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好说。

而珠江机械销售公司,这个就更那啥了,这就是个渠道商……

这些排名前列的大股东,其实对李氏制铁的总体影响也有限,毕竟还有其他几十个股东呢,相互制衡牵制。

李氏制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多轮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其股份非常分散的,股东有五十几个。

而这些股东清一色都是机构股东,哪怕是李氏家族都是通过佛山李氏公司代持股份的,其他的机构要么官方资本直接投资,要么是官办或民办的大型基金投资,还有就是是和李氏制铁有重大业务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一水的大中型企业。

这些股东一个个都不简单,但是他们都不插手企业的经营。

这也是李氏家族当初引入他们的原因……来分钱可以,但是想要抢夺李氏制铁的运营权,那还是有多远滚多远吧!

人家李氏家族,也不是什么钱都要的。

如此情况下,李氏家族也一直牢牢把控着李氏制铁的运营权。

但是如果出现了什么重大事项,能够让这些机构股东合作起来的话,还是能够干涉李氏制铁的运营方向,甚至把李氏家族的运营权抢走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氏制铁也处于帝国官方的掌控之中……

而作为第一批上市的企业,受掌控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财务部的一票官员大佬们,可不愿意股票交易所出现任何的问题。

如果不是为了体现重视民营企业……他们都想直接把五家上市企业都定为工业部全资控股的官办企业,不过那样的话影响也不太好。

为了体现官方对官办资本以及民办资本的一视同仁,这民营企业必须有一个,而且还不能是不受控制的民营企业。

综合下来,李氏制铁也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当一切准备妥当后,金陵股票交易所也正式开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